主题:【已应助】氩气管外壁靠近罐口处结霜

浏览0 回复26 电梯直达
砂锅粥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原文由 Insm_3e442402(Insm_3e442402) 发表:
为什么不实用氩气呢
液氩算起来便宜。
JOE HUI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原文由 Insm_3e442402(Insm_3e442402) 发表:为什么不实用氩气呢
若样品多,使用液氩划算也不用换气那么频繁
tang566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原文由 JOE HUI(xurunjiao5339) 发表:若样品多,使用液氩划算也不用换气那么频繁
是这样的,检测量大,用液氩方便,单价便宜,纯度高。
deer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timstoicpms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原文由 砂锅粥(czcht) 发表:
根据杠杆原理,推瓶子的上部分,瓶子底部边缘就是支点,如果瓶子足够高或者足够细,多重都不成问题。就像普通的气瓶,一个也有差不多50公斤,足够细,轻松就能推倒。

固定可以参考边上那些气瓶,用铁链拴住。


用数据来说话:杜瓦罐 直径50cm,身高155cm(空罐重心在70cm高度),自重110~120kg;

灌满液氩230kg,就算只有一半的液氩好了,整体就是 110+(230÷2)=225kg

以罐子底部边缘为支点,如果实验员身高低于 170cm(肩高150cm),压根就摇晃不动 杜瓦罐——蚍蜉撼大树 的写照

换上185cm的精壮男子,去摇晃罐体倾斜5度,此时杜瓦罐产生的力矩是 225kg×重力加速度× SQRT (0.7的平方+0.25的平方)= 225×9.8×0.743=1640 牛·米  你看看有几个精壮男子的手臂能输出这力矩。

我的结论就是:杜瓦罐落地放置,完全没有任何风险。我们气瓶间 目前有五个液氩罐、两个液氮罐。

另外,13楼照片中 固定钢瓶的铁链反而是有问题的,太细!固定一瓶都够呛,竟然串联三瓶以上,只能说这种固定方式纯粹是摆拍。
砂锅粥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原文由 timstoICPMS(timstoICPMS) 发表:

用数据来说话:杜瓦罐 直径50cm,身高155cm(空罐重心在70cm高度),自重110~120kg;

灌满液氩230kg,就算只有一半的液氩好了,整体就是 110+(230÷2)=225kg

以罐子底部边缘为支点,如果实验员身高低于 170cm(肩高150cm),压根就摇晃不动 杜瓦罐——蚍蜉撼大树 的写照

换上185cm的精壮男子,去摇晃罐体倾斜5度,此时杜瓦罐产生的力矩是 225kg×重力加速度× SQRT (0.7的平方+0.25的平方)= 225×9.8×0.743=1640 牛·米  你看看有几个精壮男子的手臂能输出这力矩。

我的结论就是:杜瓦罐落地放置,完全没有任何风险。我们气瓶间 目前有五个液氩罐、两个液氮罐。

另外,13楼照片中 固定钢瓶的铁链反而是有问题的,太细!固定一瓶都够呛,竟然串联三瓶以上,只能说这种固定方式纯粹是摆拍。


按照老师的计算公式,普通40L的钢瓶摇晃罐体倾斜5度,需要的力矩约为:50kg×重力加速度*SQRT (0.6的平方+0.1的平方)=50*9.8*0.608=298牛·米。

从我对普通钢瓶的转动转移的体验来说,只需要很轻松的发力就可以让气瓶倾斜至能转动的角度。杜瓦罐没试过不好下结论。

另外,如果是人有意去转动转移这一类的还好,就怕是一些意外的情况导致的碰到什么的。

根据“墨菲定律”(墨菲定律不是一种心理学效应,是一种数学推理,由爱德华·墨菲(Edward A. Murphy)提出,亦称墨菲法则、墨菲定理。原文为:如果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方式去做某件事情,而其中一种选择方式将导致灾难,则必定有人会做出这种选择。根本内容是:如果事情有变坏的可能,不管这种可能性有多小,它总会发生。)

我相信如果有加固定装置的话,瓶子倒的可能性可以明显降低,进而降低安全风险。实验室有很多危险因素,我们通过识别,然后进行控制,虽然不能100%避免危险情况的发生,但能大大降低发生危险的概率。
猜你喜欢 最新推荐 热门推荐
品牌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