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已应助】设备的量值溯源图怎么画

浏览0 回复34 电梯直达
路云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概念混淆到如此程度,我们只能哈哈大笑。测量不确定度是判定测量结果是否可信(是否可使用)的量化参数,改进测量方法的目的就是使测量过程的不确定度满足三分之一原则,如果不能使“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变小,就失去了改进测量方法的意义。一件计量器具合不合格并不是用“不确定度”大小判定,而是用校准结果是否在允许的误差范围内判定。一个干了一辈子计量工作的“计量专家”,把计量器具的合格性判定与测量结果的可信性判定混淆不分,是非常可笑的。
      狗屁不懂的规某人,将“测量过程的不确定度”(或“校准和测量能力CMC”)与“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混为一谈。你有什么方法,能缩小被测对象自身因素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啊?医院改变了检测方法和检测设备,聘请了顶级专家,提高了诊断水平,就可以使病人得病的可能性减小吗?有病的人既可以诊断出无病的诊断结果吗?无知到了极点。判定计量器具合不合格,只有“示值误差”一项指标吗?那么多检定规程/校准规范还要求检“示值重复性”(或“示值变动性”)干什么?你在计量界混了一辈子,就混成这种滥竽充数的水平呀。一台指示表检定仪,误差在允许误差范围内,但重复性达到了0.5μm,这台指示表检定仪合格吗?你忽悠谁呀?跟我讨论计量技术问题,你也好意思班门弄斧?
      我说的“自己”指的是“被测参数”自身,请不要用“被测对象”混淆“被测参数”。被测参数是被测量,被测量自己不能给自己引入不确定度分量。人、机、料、法、环五因素中,被测对象“料”给测量结果引入不确定度分量,这个“料”指的是“被测对象”,并不是“被测参数”,具体而言是被测对象的“稳定性”或“波动性”这个“影响量”给被测对象的被测参数这个“被测量”引入了不确定度分量。
      是我混淆还是你偷换概念正经歪念曲解原义啊?被校对象的“示值”,就是被校准的“被测量”,你凭什么说它是“影响量”啊?既然承认被测对象的“稳定性”或“波动性”对被测对象的被测参量有影响,你怎么通过改进测量方法的手段,减小被测对象“稳定性”或“波动性”的影响?估计你只有施展你惯用的造假手段,才能使“测量结果”可信吧。
      仪器是一个客观存在,因此没有“重复性”,JJF1001和JJF1033均已淘汰了术语“仪器的重复性。重复性是测量过程或测量结果的特性,“测量过程”或“测量结果”的重复性从仪器的“示值稳定性”或“变动性”而来,并非无中生有空穴来风。
      国家标准都说仪器有“重复性”,你这个“拧种”没完没了的嚼烂舌,有用吗?能改变现状吗?拿出证据才是硬道理。JJF1001-2011淘汰了“仪器的重复性”不假,但同时也淘汰了“测量结果的重复性”,取而代之的是涵盖了“仪器的重复性”(示值重复性)和“测量结果的重复性”(测得值的重复性)的统称“测量重复性”。除了JJF1033-2016这一孤本,奇葩地将原本正确的“计量标准的重复性”改成了“检定或校准结果的重复性”,JJF(军工)3-2012《国防军工计量标准器具技术报告编写要求》、GJB 2749A-2009《军事计量测量标准建立与保持通用要求》,以及所有的国际标准、国外标准、国家颁布实施的检定规程、校准规范,都无一例外的表述了测量仪器的“示值重复性”。这就是对你这位“学术无赖”无凭无据胡说八道的有力驳斥的铁证。
en_liujingyu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1.路云的问题:一台指示表检定仪,误差在允许误差范围内,但重复性达到了0.5μm,这台指示表检定仪合格吗?你忽悠谁呀?
  答:检定仪是设备,是客观存在的“物”,因此没有重复性,只有测量结果才会有“重复性”。检定仪的“重复性达到了0.5μm”,是错用了国家规定的术语,而应该称为示值稳定性或示值变动性。示值稳定性或示值变动性超出允许的极限时,测量设备判为不合格。
  2.路云的问题:被校对象的“示值”,就是被校准的“被测量”,你凭什么说它是“影响量”啊?
  答:如果是对示值校准,那么“示值”就是“被测量”,我从来没有说过对示值的校准,示值成了“影响量”。但是,示值的“稳定性”和“波动性”在“示值”校准时就属于“影响量”。请你不要只会骂人,对概念混淆得一塌糊涂。示值的“稳定性”和“波动性”对“示值”的校准产生影响,因此称为“影响量”,“被测量”仅仅是“示值”。
  3.路云的问题:国家标准都说仪器有“重复性”,你这个“拧种”没完没了的嚼烂舌,有用吗?
  答:骂人是社会流氓的低级下流行为,不是高尚的计量工作者所为。JJF1001-2011和JJF1033-2016均已删除了术语“仪器的重复性”及定义,这就是板上钉钉的事实。因此,首先请看清楚还在使用术语“仪器的重复性”的标准发布时间是何年何月,第二,即便2011特别是2016年后发布的标准使用了术语“仪器的重复性”,也只能说该标准错用了术语,不能因它的使用错误,而否定国家计量基本术语定义的规定。
路云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检定仪是设备,是客观存在的“物”,因此没有重复性,只有测量结果才会有“重复性”。检定仪的“重复性达到了0.5μm”,是错用了国家规定的术语,而应该称为示值稳定性或示值变动性。示值稳定性或示值变动性超出允许的极限时,测量设备判为不合格。
      “物”就没有重复性特性啦?你也是人,许海峰也是人,用同一把枪,在同一地点、同一环境下,同一射击位置、以相同的射姿,对同一目标靶重复射击。怎么你的成绩靶上的弹迹分布的离散程度,就比许海峰的离散程度要大得多呢?这不是人自身的不确定度导致的吗?人没有“不确定度”,又怎么会打出离散性不同的射击结果?世上也只有你这个空前绝后的“拧种”错用了国家规定的术语,还有谁说用错啦?
      我从来没有说过对示值的校准,示值成了“影响量”。但是,示值的“稳定性”和“波动性”在“示值”校准时就属于“影响量”。
      狗屁不懂在这里瞎扯淡。“稳定性”“波动性”这类对每台仪器都不确定的离散性指标称谓也能叫“影响量”?何谓“影响量”你拎不拎得清啊?我料死了你会给出“学术流氓”式的回复:“影响量”术语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我就是不告诉你,你不懂就自己去翻字典。你这种拙技都已经演烂了演臭了,建议你作为随葬品收藏好,不要无休止地在各家论坛里秀。
      骂人是社会流氓的低级下流行为,不是高尚的计量工作者所为。JJF1001-2011和JJF1033-2016均已删除了术语“仪器的重复性”及定义,这就是板上钉钉的事实。因此,首先请看清楚还在使用术语“仪器的重复性”的标准发布时间是何年何月,第二,即便2011特别是2016年后发布的标准使用了术语“仪器的重复性”,也只能说该标准错用了术语,不能因它的使用错误,而否定国家计量基本术语定义的规定。
      你一个十足的“学术流氓”,还厚颜无耻谈什么“高尚”啊?JJF1001-2011同时也删除了“测量结果的重复性”,这难道不是板上钉钉的事实吗?我已经是不止一次地用证据事实反驳你了吧。你这个不要脸的“学术流氓”怎么老是断章取义,将这一关键的信息故意藏着掖着不说啊?JJF1033-2016不评估“仪器的重复性”,就代表“仪器的重复性”不存在啦?“测量结果的重复性”的标准发布时间是何年何月?你怎么不说啦?除了你这个“学术流氓”,还有谁说过2011年之后发布的标准错用了术语呀?谁说过“ 否定国家计量基本术语定义的规定”呀?
en_liujingyu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1.路云原话:“物”就没有重复性特性啦?你也是人,许海峰也是人,用同一把枪,在同一地点、同一环境下,同一射击位置、以相同的射姿,对同一目标靶重复射击。怎么你的成绩靶上的弹迹分布的离散程度,就比许海峰的离散程度要大得多呢?
  答:“物”是一种客观存在,不存在“重复性”,但“事”是人的作为,存在着“重复性”。请路云先生不要到处混淆概念,“物”与“事”是两个概念,“射击”是“事”不是“物”,“射击”这件“事”存在着准确与否的重复性问题,对于不同的人,即便是同一个人,每一次的射击的靶数都不会完全相同,但“枪”是物,枪的准确性不存在重复性。
  2.路云原话:狗屁不懂在这里瞎扯淡。“稳定性”、“波动性”这类对每台仪器都不确定的离散性指标称谓也能叫“影响量”?何谓“影响量”你拎不拎得清啊?……你这种拙技都已经演烂了演臭了,建议你作为随葬品收藏好,不要无休止地在各家论坛里秀。
  答:再次奉劝只会骂人“狗屁不懂”的社会流氓,骂人只能证明你的道德品质低级下流,于技术讨论毫无用途。仪器的“稳定性”、“波动性”等对仪器的“示值”和“示值误差”等“被测量”而言,它们的确就是“影响量”。每个“影响量”都会给“被测量”的测量结果引入一个不确定度分量,因此,它们对于示值误差的校准结果产生影响,将给示值误差校准结果的测量不确定度引入一个标准不确定度“分量”。
  3.路云原话:你一个十足的“学术流氓”,还厚颜无耻谈什么“高尚”啊?JJF1001-2011同时也删除了“测量结果的重复性”,这难道不是板上钉钉的事实吗?我已经是不止一次地用证据事实反驳你了吧。你这个不要脸的“学术流氓”怎么老是断章取义,将这一关键的信息故意藏着掖着不说啊?JJF1033-2016不评估“仪器的重复性”,就代表“仪器的重复性”不存在啦?
  答:社会流氓除了骂人还会什么?既然你知道JJF1001-2011删除了“测量结果的重复性”是板上钉钉的事实,就不要以“这一关键的信息故意藏着掖着不说”为由,反过来反对和否认。既然基本术语删除了,JJF1033-2016也删除了,并明确了不评估“仪器的重复性”,这就以“板上钉钉”和铁的事实,证明或“代表仪器的重复性不存在啦”。
路云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物”是一种客观存在,不存在“重复性”,但“事”是人的作为,存在着“重复性”。请路云先生不要到处混淆概念,“物”与“事”是两个概念,“射击”是“事”不是“物”,“射击”这件“事”存在着准确与否的重复性问题,对于不同的人,即便是同一个人,每一次的射击的靶数都不会完全相同,但“枪”是物,枪的准确性不存在重复性。
      仪器的“特性”是仪器本身所固有的,与它做不做“事”没有任何关系。你不射击,你的射击水平就很高啦?枪的准确性不存在重复性,那为什么让许海峰换一把街边射击摊的枪,弹迹分布就变得离散了呢?是许海峰的技术问题吗?人、机、料、法、环都没有“重复性”,“测量结果的重复性”从何而来?由谁导致的?自己概念混淆,而且拿不出任何证据。你除了自拍脑袋东扯西绕的答非所问,还能干什么?
      仪器的“稳定性”、“波动性”等对仪器的“示值”和“示值误差”等“被测量”而言,它们的确就是“影响量”。
      凭什么“的确就是”啊?谁规定的?你规定的?让你拿出证据,我料死了你没那个能力,也没那个胆量敢晒。连何谓“影响量”都说不清道不明的人,还有什么资格在这里扯“分量”呀?
      既然你知道JJF1001-2011删除了“测量结果的重复性”是板上钉钉的事实,就不要以“这一关键的信息故意藏着掖着不说”为由,反过来反对和否认。
      我什么时候反对和否认了“测量结果的重复性”啦?把证据晒出来给大家看看。少在这里施展这种无耻造谣栽赃诬陷的行径。反对和否认“测量仪器重复性”的,恰恰是你这个“学术流氓”。
      既然基本术语删除了,JJF1033-2016也删除了,并明确了不评估“仪器的重复性”,这就以“板上钉钉”和铁的事实,证明或“代表仪器的重复性不存在啦”。
      不存在了,为什么过去、现在,包括将来发布的检定规程/校准规范,仍然在评估“测量仪器的重复性”?包括国际标准、国外标准,都无一例外。只有JJF1033-2016这一孤本的思路是离群的。这不是铁板钉钉的事实吗。这不恰恰证明了“仪器的重复性”是客观存在的吗。
en_liujingyu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1.路云原话: 仪器的“特性”是仪器本身所固有的,与它做不做“事”没有任何关系。你不射击,你的射击水平就很高啦?枪的准确性不存在重复性,那为什么让许海峰换一把街边射击摊的枪,弹迹分布就变得离散了呢?是许海峰的技术问题吗?人、机、料、法、环都没有“重复性”,“测量结果的重复性”从何而来?由谁导致的?
  答:再次请只会骂人的路云不要混淆“物”与“事”。“物”的“特性”是其本身所固有的,不存在“重复性”。“事在人为”,因此“事”及“事”的结果与“人为”密切相关,故具有“重复性”。“枪”是“物”,枪的准确性为其所“固有”,不存在重复性。但枪具有“准确性”(相当于示值误差)的特性,每一把枪的准确性却不同,每一把枪都没有“重复性”。射手射击的“弹迹分布变得离散了”,不一定是射手的技术问题,却与这把枪的准确性好坏有关。“弹迹分布变得离散了”,也正是说明射击这件“事”的结果(相当于测量结果)的重复性有了问题,并非枪这个“物”本身“固有”特性变成“不固有”,而具有了“重复性”。人、机、料、法、环各自有各自固有的特性,但都没有“重复性”。测量活动这件“事”是这些要素共同组成的整体,它们各自固有的特性加上做“事”的人受做事当时情绪、心理、精力等不同而具有一定范围内的随机性,使得“事”的结果也就不可避免的具有了一定随机性,具有了“重复性”特性。
  2.路云原话:不存在了,为什么过去、现在,包括将来发布的检定规程/校准规范,仍然在评估“测量仪器的重复性”?包括国际标准、国外标准,都无一例外。只有JJF1033-2016这一孤本的思路是离群的。这不是铁板钉钉的事实吗。这不恰恰证明了“仪器的重复性”是客观存在的吗。
  答:“JJF1033-2016这一孤本的思路是离群的”说法完全错误。JJF1033-2016也并非“孤本”,JJF1001与它同属于计量工作的基础规范,并具有管理性,对整个计量工作起着指导性作用。其他规程、规范必须执行这两个规范,而不是这两个规范去适应其他规程、规范。某些标准、规程、规范将“稳定性”、“波动性”错用为“重复性”,不能证明它们就“铁板钉钉”地变成了正确,不能说明已被国家明确删除和淘汰的“仪器的重复性”堂而皇之地变成了“客观存在”,国家规定的基本名词术语定义反而变成了错误。
路云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射手射击的“弹迹分布变得离散了”,不一定是射手的技术问题,却与这把枪的准确性好坏有关。
      这是典型的将“偏移性”与“离散性”概念混为一谈。“准确”不代表不“离散”,“离散”也不代表不“准确”。
      但枪具有“准确性”(相当于示值误差)的特性,每一把枪的准确性却不同,每一把枪都没有“重复性”。
      枪不仅有“准确性”,而且有“重复性”,否则同一人用不同的枪,弹痕的离散程度就不会有差异。“准确性”是看两组弹痕的分布中心是否偏移,“重复性”是看两组弹痕的离散程度是否集中。两者的离散程度不同,但分布中心都位于靶心,说明两者的准确性是一致的。
      射手射击的“弹迹分布变得离散了”,不一定是射手的技术问题,却与这把枪的准确性好坏有关。“弹迹分布变得离散了”,也正是说明射击这件“事”的结果(相当于测量结果)的重复性有了问题,并非枪这个“物”本身“固有”特性变成“不固有”,而具有了“重复性”。
      狗屁不通的解释。谁告诉你“示值重复性”对某一具体仪器来说不是“固有”的?那“误差”不也同样说明测量这件“事”的结果的误差有了问题吗?没有测量这件“事”,又哪来的“误差”呀?凭什么说“误差”可以属于仪器,“示值重复性”不可以属于仪器呀?
      人、机、料、法、环各自有各自固有的特性,但都没有“重复性”。测量活动这件“事”是这些要素共同组成的整体,它们各自固有的特性加上做“事”的人受做事当时情绪、心理、精力等不同而具有一定范围内的随机性,使得“事”的结果也就不可避免的具有了一定随机性,具有了“重复性”特性。
      人、机、料、法、环任何一个要素,但凡有不确定的因素存在,就一定有“重复性”。测量活动这件“事”是这些要素共同组成的整体,这句话算是说对了。所以由各要素的“重复性”合成,得到的是“测量结果的重复性”,没有“各要素的重复性”分量,也就不可能有“测量结果的重复性”。
      “JJF1033-2016这一孤本的思路是离群的”说法完全错误。JJF1033-2016也并非“孤本”,JJF1001与它同属于计量工作的基础规范,并具有管理性,对整个计量工作起着指导性作用。其他规程、规范必须执行这两个规范,而不是这两个规范去适应其他规程、规范。
      错在哪里?JJF1001-2011没有删除“测量结果的重复性”术语定义吗?否定了测量仪器的“示值重复性”吗?凭什么其他规程、规范要执行JJF1033呀?这是哪家的王法呀?难道是你们家发布的“规氏王法”?哪部检定规程、校准规范没有执行JJF1001啊?你是没事在这里找骂过瘾吧。
      某些标准、规程、规范将“稳定性”、“波动性”错用为“重复性”,不能证明它们就“铁板钉钉”地变成了正确,不能说明已被国家明确删除和淘汰的“仪器的重复性”堂而皇之地变成了“客观存在”,国家规定的基本名词术语定义反而变成了错误。
      你有什么证据证明5.13条“测量重复性”术语定义,不包含测量仪器的“示值重复性”啊?没有证据,你就是存心在这里胡说八道。
赞贴
0
收藏
0
拍砖
0
2022/1/6 11:48:03 Last edit by luyunnc
en_liujingyu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对只会骂人,概念混淆,错误百出的路云,对其关于“物”、“事”不分,否定国家计量基本名词术语定义规范和计量标准考核规范的行为,我已经做到仁至义尽了。此人仍然以“找骂、招骂、该骂”的强盗逻辑,继续天天发泄其骂人的毒瘾,还要坚持其概念混淆、错误百出的嗜好不改,也就只能由他去了。本人同样郑重声明,如果没有其他版友需要对本主题帖共同讨论,骂人的流氓在本主题帖无论怎么骂,发表什么谬论,本人都就此结束回复。
路云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对只会骂人,概念混淆,错误百出的路云,对其关于“物”、“事”不分,否定国家计量基本名词术语定义规范和计量标准考核规范的行为,我已经做到仁至义尽了。
      否定国家计量基本名词术语定义的,恰恰是你这个不学无术的“学术流氓”。JJF1001-2011第7.24条已明确定义了“仪器的测量不确定度”,从你嘴里出来就否定测量仪器有不确定度。第5.10条“测量精密度”定义已明确表述分两类,一类是表示测量仪器的“示值”间的一致程度,另一类是表示测量结果的“测得值”间的一致程度,从你嘴里出来就否定仪器“示值”的一致程度,说测量仪器没有“示值重复性”。你仁至义尽什么啦?你是不把死人搅得从棺材里坐起来就死不瞑目。
      你除了专门寻找新人和非计量专业版友忽悠误导一身都是劲,遇到与计量专业人士的辩论,哪一次不是以你理屈词穷无言以对收场?辩不赢就做缩头乌龟玩隐身失联术,还要冠冕堂皇地来那么一句“郑重声明”,听着都让人恶心。像你这种毫无学术道德底线,肆意挑衅他人学术尊严,东扯西绕答非所问,既不举证也不演示,还有谁愿意跟你这样的“学术流氓”一起讨论呀?有多远滚多远吧!
Ins_aa30c89f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近期评审也碰到了类似的不符合,请教下实验室最后是如何改善的,是要画出每个设备的量值溯源图吗
猜你喜欢 最新推荐 热门推荐
品牌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