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已应助】校准都是做修正测量,最大限度的抵偿了系统误差的影响。所以校准的侧重点应该是相邻两级测量的不确定度之比,你觉得说得对吗?

浏览0 回复7 电梯直达
JOE HUI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校准都是做修正测量,最大限度的抵偿了系统误差的影响。所以校准的侧重点应该是相邻两级测量的不确定度之比,你觉得说得对吗?
推荐答案:路云回复于2020/10/22
      我觉得这种说法是合理的。但并不是说对多大误差进行修正都行,至少应以所使用的计量标准的实际误差满足计量标准的最大允许误差为前提。
      这实际上就是“量传比”的概念。根据JJF 1104-2003《国家计量检定系统表编写规则》第6.7条之规定:


      “校准”之所以要做修正测量,就是要保证国家基准所复现的量值,经逐级校准传递到最末一级的工作计量器具所复现的量值保持一致(即“准确性”一致),所不同的是各级校准结果的不确定度自上而下逐级扩大。所以“校准”的侧重点应该在不确定度。
      “检定”通常是做不修正测量,它的重点是控制各等级间的最大允许误差比(但对各级被检对象的“示值重复性”或“示值变动性”也提出了要求)。所以从国家基准所复现的量值,经逐级检定传递到最末一级的工作计量器具所复现的量值并不一定能保持一致(即“准确性”不一致),但总误差在可控范围内。因此各级检定结果自上而下不仅误差逐级增大,不确定度也逐级增大。我认为这就是“检定”与“校准”在思路与理念上的区别。
为您推荐
您可能想找: 仪器认证校准 询底价
专属顾问快速对接
立即提交
yanli197604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石头雨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yayicuo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JOE HUI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原文由 yanli197604(yanli197604) 发表:
不准确,建议看看JJF1059.1
老师的理由是?
JOE HUI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原文由 石头雨(baby073125) 发表:
感觉这种说法是不对的。
请老师指正
JOE HUI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原文由 yayicuo(v3253952) 发表:
从通俗理解上可以,但是严谨起来是不对的。
为什么这么说,欢迎老师谈谈个人见解
路云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原文由 JOE HUI(xurunjiao5339) 发表:
校准都是做修正测量,最大限度的抵偿了系统误差的影响。所以校准的侧重点应该是相邻两级测量的不确定度之比,你觉得说得对吗?
      我觉得这种说法是合理的。但并不是说对多大误差进行修正都行,至少应以所使用的计量标准的实际误差满足计量标准的最大允许误差为前提。
      这实际上就是“量传比”的概念。根据JJF 1104-2003《国家计量检定系统表编写规则》第6.7条之规定:


      “校准”之所以要做修正测量,就是要保证国家基准所复现的量值,经逐级校准传递到最末一级的工作计量器具所复现的量值保持一致(即“准确性”一致),所不同的是各级校准结果的不确定度自上而下逐级扩大。所以“校准”的侧重点应该在不确定度。
      “检定”通常是做不修正测量,它的重点是控制各等级间的最大允许误差比(但对各级被检对象的“示值重复性”或“示值变动性”也提出了要求)。所以从国家基准所复现的量值,经逐级检定传递到最末一级的工作计量器具所复现的量值并不一定能保持一致(即“准确性”不一致),但总误差在可控范围内。因此各级检定结果自上而下不仅误差逐级增大,不确定度也逐级增大。我认为这就是“检定”与“校准”在思路与理念上的区别。
赞贴
0
收藏
0
拍砖
0
2020/10/22 15:20:53 Last edit by luyunnc
品牌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