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讨论】实验室管理=质量管理?

浏览0 回复17 电梯直达
KCN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原文由 很沉(zhao1hao2985) 发表:
你日常所做的只能说是质量管理工作的本职工作。
确实一般质量管理人员仅对准则负责,仅对评审负责。
但是你这么想就是把自己限制死了,并不利于个人和公司的发展。
首先,质量负责人是实验室的高级管理者,说白了是管理层。管理层应该对公司的管理出谋划策,优化管理制度,统筹各部门的管理制度。
其次,如果你只是针对各部门提供的各部门提出的进行准则符合性审核,那你有没有考虑到各部门之间制度的冲突呢?
而且,你们部门的工作量根本 体现不出来,价值也没有,如果照本宣科的对照准则,那这个工作其实很好干。
倒不是说你们怎么样,但是你们把自己的定位定低了,容易错过成长的机会。

质量管理是实验室管理的一部分,不是全部,但是也是最重要的部分。
质量、人事、技术、财务管理都属于实验室管理。但内部制度的建立多数都是质量部门产权,不光要考虑准则的符合性,也要考核制度的合理性和风险性(不是不违规就无风险)。

当然,不排除你们新老大,不想干活想偷懒让你们多分担的可能性。我以前也遇到过这种。

质量管理,工作有大有小。您提出的这些,是指同时具备充足的实验室运行和管理体系运行经验的人,才会有的能力。现在又有多少既精通技术流程,又精通体系运行的人呢?很多时候,就算一个人想全部精通,也想去学,也要有合适的平台才行。大机构没机会,小机构没必要,平台太难找。
KCN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质量工作,包括QC,QA,QM不同阶段的工作,分别关注的是末端,中端和前端,是质量管理体系运行必然经历的三个阶段。体系运行,最终是要与实验室活动紧密联系到一起的,是不分彼此的。实验室活动处在哪个水平,就适用哪个阶段的质量运行模式,不能一概而论。
很沉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原文由 KCN(v2735401) 发表:
质量管理,工作有大有小。您提出的这些,是指同时具备充足的实验室运行和管理体系运行经验的人,才会有的能力。现在又有多少既精通技术流程,又精通体系运行的人呢?很多时候,就算一个人想全部精通,也想去学,也要有合适的平台才行。大机构没机会,小机构没必要,平台太难找。


首先呢,我是说了楼主完成的工作只能算是质量管理人员的本分工作。但是不应该仅限于此。而且我觉得你的理解并不准确。不一定要精通。我认识的很多质量负责人都是做技术转型去过去的。技术也是比较懂的。但你说精通肯定不精通。我也一样,我做了6年的质量管理者工作,给3个实验室做过管理体系,都通过了评审。同样,我也做了6年多的技术工作。基本上我所涉及的领域的检测项目我都有一定了解。这样就可以做管理了。
越小的机构,越不会分工过细,你越有机会都涉及。反而大机构分工很明确,做质量的可能就真的只是做质量了。
而且你说做技术的,不懂管理体系,根本不现实是吧。起码大部分的条款都应该了解
omjia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看完之后,觉得新来的领导三把火燃起来了,我觉得管理是灵活的,满足17025是基本,其他的应该采用利于大家执行的方式去运行,对于程序怎么产生的到底谁拍板的他不应该过多涉足,只要最后这个程序有效运行,在生产过程中有好的作用就行。他对质量部一肚子火,也不知道火从何来,做领导不能光耍情绪,想怎么做让谁做自己先说明白。沟通至上,没必要生气,对的就听,不对的就慢慢表达自己好了。
赞贴
0
收藏
0
拍砖
0
2018/8/8 14:37:01 Last edit by liqunqueen
KCN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原文由 很沉(zhao1hao2985) 发表:
首先呢,我是说了楼主完成的工作只能算是质量管理人员的本分工作。但是不应该仅限于此。而且我觉得你的理解并不准确。不一定要精通。我认识的很多质量负责人都是做技术转型去过去的。技术也是比较懂的。但你说精通肯定不精通。我也一样,我做了6年的质量管理者工作,给3个实验室做过管理体系,都通过了评审。同样,我也做了6年多的技术工作。基本上我所涉及的领域的检测项目我都有一定了解。这样就可以做管理了。
越小的机构,越不会分工过细,你越有机会都涉及。反而大机构分工很明确,做质量的可能就真的只是做质量了。
而且你说做技术的,不懂管理体系,根本不现实是吧。起码大部分的条款都应该了解
个人观点,可能有一些用词不当的地方,仅供参考罢了。实验室能够通过审核,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后续的质量运行需要的精力会更多。我也是从技术岗转质量岗的,看到了很多实验室技术人员因为不熟悉体系内容而造成的各种问题,我基本是带着各种问题在做质量工作。小机构的分工的确不是很细,但如果老板不重视,真的没有质量什么事。可能我接触的实验室都是低端一点的,人员素质没办法和稍微正规一点的机构做比较,在此献丑了。
settledown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很沉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原文由 KCN(v2735401) 发表:
个人观点,可能有一些用词不当的地方,仅供参考罢了。实验室能够通过审核,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后续的质量运行需要的精力会更多。我也是从技术岗转质量岗的,看到了很多实验室技术人员因为不熟悉体系内容而造成的各种问题,我基本是带着各种问题在做质量工作。小机构的分工的确不是很细,但如果老板不重视,真的没有质量什么事。可能我接触的实验室都是低端一点的,人员素质没办法和稍微正规一点的机构做比较,在此献丑了。


质量工作和技术工作并不是完全割裂的。准确的说是必须融合。
否则搞质量的不懂技术,制定的制度就会缺乏可操作性。导致无法实施。
搞技术的不懂质量,就会导致日常工作中会出现很多违规的情况。一个技术人员是不应该在一点没接触到质量体系的情况下,直接从事质量管理者的角色。
小机构生存是第一要务,老板往往不重视质量管理体系。我遇到过2个机构都这样。没办法,但作为质量管理者还是要在日常工作中参照准则评价本公司的工作违规程度有多严重。违规的内容是否能够在评审期间有办法短期补救,并评审时不被发现。有重大的评审风险且无法解决的,还是要上报,并告知(甚至夸大)风险。
这也是质量管理人员应具备的能力
品牌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