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一本好书之——中国历史博弈中的丛林法则:破局

浏览0 回复43 电梯直达
roots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中国历史博弈中的丛林法则:破局
一部中国史,上下五千年,其中有数不清的局。过往之中每个人的命运都会与形形色色的局联系在一起。“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任何时候都要警惕,千万不要掉进别人所设的陷阱当中。本书的初衷就是告诉你人际交往中有人会设哪些圈套,并教你如何在丛林社会中解这个套。人心的距离虽然是最遥远的距离,但能改变这种距离的便是破局之术。掌握好破局术,也就多一份改变这种距离的机会,为自己的成功多增加一份筹码。

作 者: 莫可  出 版:中央编译出版社 发布时间: 2008年02月20日
为您推荐
您可能想找: 气相色谱仪(GC) 询底价
专属顾问快速对接
立即提交
可能感兴趣
roots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第1节:试探识真情(1)


  识局之法

  试探识真情

  这是一个伪装的时代。每个人都会给自己戴上形形色色的面具。在生活交际当中,你很难判断出对方向你所说的哪一句话是真,哪一句话是假。都说人心隔肚皮,想要不陷入别人所设的局里面,识得对方的真情,试探不失为一个好的方法。

  可以说,"西安事变"是张学良一生之中最为耀眼的一场戏。而这场戏之所以能够得以上演,很大方面应该归功于杨虎城的试探法。

  东北易帜后,张学良曾积极支持蒋介石用武力统一中国,并在中原大战中给蒋以关键性的支援。然而正是这个蒋介石,在日寇大兵压境下,严令他对日不准抵抗,先失去东北三省,后又丢掉热河,还代蒋受过,被迫"下野"出国"考察"。1934年回国后,蒋又命他率东北军先到鄂豫皖"剿共",后又到陕甘"围剿"红军。两次"剿共"使张学良损失了几个师,蒋不仅不体恤,反而顺势取消了东北军两个师的编制。蒋用打内战来消灭异己使他愤恨不已。

  10月22日,蒋介石在西安分别召见张学良和杨虎城,胁迫他们攻打红军。张、杨表示应联共抗日,即遭蒋喝斥。蒋还将嫡系部队约30个师调到以郑州为中心的平汉、陇海铁路沿线,随时准备进攻陕甘的红军。10月27日,蒋在西安向军官训练团和东北军、十七路军部分军官训话,说:"我们最近的敌人是共产党,为害也最急;日本离我们很远,为害尚缓……不积极剿共而轻言抗日,便是是非不明,前后倒置,便不是革命。"在这之后又发生了蒋介石逮捕沈君儒、章乃器等爱国人士的"七君子事件"。

  蒋介石不顾民族危亡,顽固坚持"剿共"和打击抗日民主力量的恶劣行径,使张、杨两位将军痛心疾首。

  12月4日,蒋介石又飞到西安,再次严令张、杨开赴陕北"剿共",并由中央军在后督战。如他们不愿去,便将东北军调到福建,将十七路军调往安徽,由中央军接替赴陕甘"剿共"。12月7日,张学良再次去说服蒋介石放弃"剿共",团结抗战。回顾东北三省丢失,华北又在日寇虎视之下,张学良声泪俱下。然而蒋介石竟拍了桌子,说:"现在你就是拿枪把我打死,我的剿共计划也不能改变!"

  在这样的形势下,张学良和杨虎城频繁晤面,都有心对蒋发难。可对于这样一个关系到身家性命和国家前途的大事,在对方亮明态度之前,谁也不敢轻易开门。眼看形势越来越紧迫,双方却是欲说还休。

  杨虎城手下有个著名的共产党员叫王炳南,张学良也认识。在又一次的晤面中,杨虎城便托他之口说道:"王炳南是个激进分子,他主张扣留蒋介石!"张学良马上接口道:"我看这也不失为一个办法。"于是两个聪明的将军开始商谈行动计划。

  当时,张学良的实力比杨虎城大得多,且又是蒋的拜把子兄弟。杨虎城如果直接把自己的观点摆在张的面前,而张又不赞同,后果实在堪忧。于是便借了并不在场的第三者之口传出心声,即使不成也可全身而退,另谋他策。这么做,兼有拉"挡箭牌"的自保功用,妙不可言。

  在这样的试探的帮助下,西安事变得以上演。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在华清池武装扣留了蒋介石,囚禁陈诚等十余人;宣布取消"西北剿匪总部",成立抗日联军西北临时军事委员会,张学良、杨虎城任正副委员长;并通电全国,提出改组南京政府,停止内战,共同抗日,实行民主政治。后经各方谈判,终于使得蒋介石改变了"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从此中华民族得以团结在一起,一致抗日。

  可以说,正是杨虎城的试探成全了张学良的千古功名。如果杨虎城不试探的话,贸然行事,就很容易掉进别人设的局里面。所以,通过试探得到真情,就能够避免自己掉进别人的局里。

  在生活当中,先试探,后深入应当成为我们谨慎行动的准则。为什么?古人曰:"画虎画皮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人心难测,真话难得,尤其是那些所谓见过世面的人,见面就寒暄客套,东拉西扯,不明所以,莫测究竟,甚至像俗话说的:"当面喊大哥,背后操家伙"。这样,往往一些直肠子的人,也就是不懂试探之道的人免不了吃苦头了。
roots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第2节:试探识真情(2)


  要把握人的内心,试探的办法很多,有像杨虎城那样旁敲侧击套真话,用弦外之音暗示他人的,甚至还有反激的方法加以试探的。试探的手段不拘一格,目的却只有一个,那就是得到实情。我们来看看潘崇是怎么让太子商臣通过激怒他人来获得真相的。

  楚成王打算立商臣为太子时,就此事征求令尹子上的意见,子上说:"君王您现在年轻,又有这么多宠妾。如果现在立商臣为太子,以后又想另立您宠爱的姬妾生的儿子,再废黜商臣时,可能就会引起内乱。以前楚国立太子,常常立年轻人,何况商臣这人,有着黄蜂一样的眼睛,豺狼一般的声音,是个残忍的人,不能立他为太子。"但楚成王并没有采纳这个意见。

  到了鲁文公元年,楚成王又想废掉商臣,改立王子职为太子。商臣听说这件事,拿不定主意,就去问他的老师潘崇:"如何才能了解这件事的真伪呢?"

  潘崇说:"您宴请成王的妹妹江,席间故意对她不尊重,激她说出真相。"

  商臣采纳了潘崇的建议。果然,江在席上怒声大骂:"好啊,你这个卑贱的东西,难怪君王想废掉你,改立王子职为太子。"

  商臣赶紧告诉潘崇:"确实有这样的事。"

  潘崇问商臣:"您甘心做王子职的臣子吗?"

  商臣说:"不甘心!"

  潘崇又问:"你会不会离开楚国?"

  商臣说:"不会。"

  潘崇再问:"你敢不敢发动兵变弒杀君王?"

  商臣答道:"敢。"

  十月,商臣率领东宫守卫包围了成王的宫殿。成王想拖延时间,因为熊掌很难做熟,就以此为借口,请求让他吃完熊掌再死,商臣没有答应。十八日,成王上吊自杀。楚国人给成王加谥号为"灵",成王虽死也不瞑目。至到把谥号改为"成",他才合上了眼睛。

  商臣即位,是为穆王。因潘崇帮助夺位有功,商臣把自己做太子时居住的宫室以及宫室内的财物、奴仆全都赠送给潘崇,并封他做了太师,兼管宫中的侍卫军。

  潘崇这一招非常的高明。在那样的条件下,如果用"软"的方法来获得事情的真相,由于事关重大,他人必然守口如瓶,而难以奏效。然而潘崇选择了通过激怒他人,使他人的情绪不受控制的时候,吐露事情的真相。

  精明的政客,在采取重大行动之前,一定会先试探各方面的反应。清朝康熙皇帝亲政时,对许多大臣实行了一连串的"削藩"行动。盘踞在云贵的吴三桂十分担心康熙对他也下手,便主动请求撤藩,其实是想试探朝廷的态度。康熙判断,吴三桂迟早会反,不如先发制人,顺势利用他自愿请求的机会,于是诏告吴三桂,同意他撤去藩镇。

  吴三桂没想到皇上真会同意他的请求,又急又恨,决定起兵反清。但此事非同小可,人心向背非常重要,他想先试探一下军心,于是,他带着军队去祭拜明朝皇帝的陵墓。他当众跪在墓前磕头作揖,嚎啕大哭,趴在地上半天不起来。他这一哭,把军士的眼泪都引出来了,全军上下,群情激愤,一片哀声。吴三桂见此情景,暗自高兴,趁热打铁,乘机打出了"复明讨清"的旗号,公开与清朝翻脸。

  从吴三桂一察龙颜,二探军心的两次行动来看,他是精于投石问路的试探之道的。

  试探识真情,能使自己避免陷入局中。当然,试探本身也包含暗示,让对方明白自己的意图,看看对方的反应态度。人的内心世界常常是一个打不开的"黑箱",通过有目的的试探,就可以收到一些信息反馈,研究这些反馈信息和它们的变化规律,就能由此推断"黑箱"中到底是些什么东西。

  所以,想要破局,首先要识别他人的真实意图和想法;而想要明白他人的真实意图和想法,试探法是一条可以走的途径。需要注意的是,试探最好做到浑然天成,不能让对方看出你是在试探。不然不但得不到真实的情况,反而会被对方所利用,成为引诱你走进圈套里面的工具。
roots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第3节:慧眼鉴实情(1)


  慧眼鉴实情

  芸芸众生,纷纷挠挠。在这个世界上,有很多事情和它表面所呈现出来的样子是不同的,甚至是截然相反的。如果不弄清事情的真实情况,贸然行事,很容易就被套进局里,难以脱身。所以,一双能识别实情的慧眼是相当重要的。有了鉴别慧眼之后,才能想办法不陷入其中。


  阮籍是魏晋之际的名士,为人容貌英俊,志气宏放,卓然独放,任性不羁。由于当时司马氏篡权,常以"礼教"大棒残酷迫害一些富有正义感的士人。为了躲避迫害,阮稽、嵇康等七人经常结伴,在清风翠竹下清谈,时人号称他们为"竹林七贤"。

  为了远祸全身,阮籍有时把自己关在房里看书,几个月不出门。有时登临山水,能忘情于山水,几天不回家门。他会弹琴,会演口技,有时一个啸音能声闻几百米,常常自我陶醉在大自然的怀抱中。每当得意之时,往往会"忽忘形骸",狂欢乱呼,乃至于不少人都认为他犯有痴病。

  阮籍的父亲在曹魏政权时,曾任丞相掾要职,在当时很有名望。等到阮籍年长,正当可以大干一番事业时,恰逢司马氏政权当道。为了不与司马氏合流,逃避司马氏政权的所谓"礼教"统治,他常常故作放诞,酗酒托志,拒不参与世事。

  有一次,司马昭想拉拢阮籍,就想让阮籍的女儿嫁给自己的儿子司马炎,同阮籍结成儿女亲家。

  阮籍事先知道了这个消息,马上看出了司马昭暗地里的阴谋--他是想借此拉拢阮籍上自己的贼船,是司马昭为自己所设的一个局。这就是阮籍的慧眼所在。有了这双慧眼看穿了司马昭的用心,阮籍当然不会上当,钻进司马昭的局里了。

  阮籍想,如果同意了这门亲事,那以后非得上司马氏的贼船不可。这样做,于他的人格不合。如果开口拒绝,那就意味着公开得罪司马昭。这一来,自己的脑袋用不了多久就得搬家了。怎么办?阮籍在家里来回踱步,思考良策。无意中,手触摸到了自己心爱的酒壶,他顿时眼睛一亮,兴奋得叫出声来:"有了,有了!"

  第二天,司马昭派来的使者敲响了阮籍的家门。家僮将使者引进阮籍的书房,还没进门,只闻到一股股酒味扑鼻而来。使者进去一看,只见阮籍已醉如烂泥,口流涎水,手中还抓着一个酒壶,酒壶里的剩酒还时不时地被他抖落几滴,他的胸前已给酒浸透了一大片。

  阮籍虽有些醉了,但他意识到司马昭的使者已经进了自己的书房,于是,又鼾声如雷地打起呼噜来。

  "你的主人怎么这时候还没睡醒?"使者不解地问。

  "我们家老爷向来喜欢饮酒,在士人中已是出了名的,你难道连这一点都不知道?"家僮没好气地将使者抢白了一顿。

  "这……"使者无可奈何地摇了摇头,"这叫我回去如何交差呀!"

  "对不起,老爷要休息,请回吧!"

  司马昭的使者只好悻悻地离开了阮籍家。司马昭听了使者的汇报后,对使者说:"他今天醉了,明天还不醒吗?明天你再去与他商谈也不迟呀!"

  使者唯唯诺诺地答应着,心想:我这媒差可真不好办哪!

  第二天,司马昭的使者又带着聘礼来到了阮籍家。家僮将使者带到了阮籍的卧室,对使者说:"我们家老爷自昨天喝醉了酒,至今未醒,还是我把他背到床上,让他躺下的呢!"使者除了闻到足以使自己也醉了的酒味外,就是听到阮籍如雷一样的鼻鼾声。眼看今天正事又谈不成了,只好摇摇头,打道回府,向司马昭作了内容相同的汇报。

  就这样,阮籍是醉了喝,喝了醉,多喝亦醉,少喝亦醉,率性来他个一醉方休,结果,整整醉了六十天。司马昭面对终日沉醉不醒的阮籍,犹如老虎吃刺猬--难以下口。一次次踏进阮家门,一次次吃了闭门羹。有几次,司马昭还亲自登门,想探个究竟,但见到的仍是醉翁一个,听到的仍是呼噜呼噜的鼾声,最后只好作罢,再也不提这门亲事了。

  当听说司马昭的儿子已另行定婚后,阮籍的酒也自然地醒了。阮籍正是通过这种长醉不醒的方法,拒绝与司马氏联姻,拒绝与司马氏集团同流合污。

  司马昭对阮籍拒绝与自己联姻,感到十分恼火,于是,就想方设法来找阮籍的岔子,以置阮籍于死地。

  司马昭派心腹钟会,经常去阮籍家,以访问求教为由,想请阮籍谈谈对时政的看法,并虚心地请阮籍提些治国良策。想以此来看看阮籍的态度,以便加害阮籍。

roots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第4节:慧眼鉴实情(2)


  阮籍生逢乱世,早已将功名利禄置之度外,抱定口不臧否人物的宗旨。所以,为了不使司马昭计谋得逞,每当钟会来时,阮籍总是喝得酩酊大醉。钟会同他偶尔讲两句话,阮籍也是舌头僵硬地胡说两句谁也听不懂的语言。钟会无法同阮籍对话,也就无法知道他的政治立场。就这样,阮籍避免了一场又一场的政治灾难。

  后来,阮籍听说步兵营的人善于酿酒,有多年陈酒三百斛,就要求去当个步兵校尉,以终日饮酒而"遗落世事",故人们又称其为"阮步兵"。 

  阮籍为什么要这样买醉?就是因为阮籍是一个具有大智慧的人。他看清了司马昭的儿女亲只是为自己设的一个局。只要自己答应了这门亲事,那就等于是钻进了司马昭的局里面。通过醉酒来一再拖延时间,最终拒绝了司马昭的亲事,使得司马昭的纳亲之局没有能够得逞。再后来,当钟会前来试探的时候,阮籍又一次认清了钟会的用意,于是又用醉酒的方法,使得钟会不能知道自己的政治立场,再一次破了司马昭的局。

  春秋时,鲁国的执政者季孙有一个家臣,名叫阳货,操纵了季氏的权柄。阳货听说孔子仁贤,想拉拢孔子出来,给自己出谋划策,便几次三番送信给孔子,要孔子来拜见他。

  孔子是一个贤明的人,当然具备一双慧眼。他心里立刻知道阳货心里打的是什么算盘,明白了这其实是阳货所设的一个局。于是,孔子慧眼看穿了阳货的计谋后,就想办法不陷入阳货的局里。所以孔子不管怎样,就是不去。而阳货又不肯放下臭架子,先去拜访孔子。这样,双方僵持了好长一段时间。

  终于,阳货想到了一个花招,他派人打听孔子的行踪,当听说孔子已外出时,阳货便亲自到孔子家,给孔子送去一只蒸熟了的小猪。

  依照当时的礼节,大夫或相当于大夫的贵族如果对士有所馈赠,士如果不在家,没有亲自拜受,事后就必须亲自去向馈赠者答谢。阳货想通过这种方法,引孔子上钩。

  孔子回来后,发现几案上陈列着一只香喷喷的烤猪,问家人这是怎么回事,家人告诉了孔子事情发生的经过。孔子知道这是阳货引他上钩,有意赚他前去拜阳货,不免轻轻地笑了笑。他想了想,忽然心生一计,便大口大口地享受着阳货送来的美味。

  第二天,孔子开始在暗中观察阳货的动静。一天,只见四匹马拉着一辆车,上面坐着阳货,后面还跟了一些家丁,从阳货的住处出来了。当"得得"的马蹄声已经走远,孔子就整了整衣冠,叩响了阳货家的大门,向阳货的家人表示了谢意,孔子巧妙地"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终于了却了一个心愿。

  孔子的这一招"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招数,实在是漂亮。阳货本来已经为孔子设了一局,就等孔子往里面钻。但是孔子却看出了阳货的这一计谋,明白阳货送给自己小猪的背后,其实还有其他的目的,于是就用了阳货自己的招数上前答谢,就这样漂亮地化解了阳货的这个局。

  能不能化解对方的局,一个重要的条件就是识破对方的计谋。能识破,就能想办法化解;不能识破,就只能等着被打败。所以,具备一双慧眼,多长一个心眼,凡事多思考而后行,方能免于入局。

  察言善观色

  察言观色是一切人情往来中最基本的技术。不会察言观色,等于不知风向便去转动舵柄,破局就无从谈起,弄不好还会在小风浪中翻了船。

  直觉虽然敏感却容易受人蒙蔽,懂得如何推理和判断才是察言观色所追求的顶级技艺。言辞能透露一个人的品格,表情眼神能让我们窥测他人内心,衣着、坐姿、手势也会在毫无知觉之中出卖它们的主人。言谈能告诉你一个人的地位、性格、品质及至流露内心的情绪,因此善听弦外之音是"察言"的关键所在。如果说观色犹如察看天气,那么看一个的脸色应如"看云识天气"般,有很深的学问,因为不是所有人在所有时间和场合都能喜怒形于色,相反是"笑在脸上,哭在心里"。
roots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第5节:察言善观色(1)


  察言观色当中,"眼色"是"脸色"中最应关注的重点。它最能不由自主地告诉我们真相,人的坐姿和服装同样有助于我们现人于微,进而识别他人整体,对其内心意图洞若观火。

  万历四十一年,春闱大试刚刚落下帷幕,参加会试的四方学子焦急地等待着考试结果。发榜后,名列榜首的是宜兴才子周延儒。按照科举规定,接下来便是殿试,这位周延儒又独占鳌头,由皇上钦定为头名状元。当周延儒披红挂彩、身骑高头大马游历京城、招摇过市之时,人们方亲眼看见这位状元郎的风采,竟是位二十来岁的少年书生。

  周延儒少年得志,机敏过人,他本人也自视甚高,一心想在官场中混出个名堂来。他的仕途也还一帆风顺,天启年间,周延儒被派往南京掌管翰林院。他为人机巧,善辨风色,在处理与东林党和阉党的关系时,他左右逢源,两面不得罪,虽与东林党人时有往来,却从未受到阉党的排挤,因而乌纱帽一直稳戴头顶;就是后来的东林党祸和阉党逆案,他也都圆滑地逃过了。

  熹宗在位只有七年,便短命而死。崇祯皇帝登基后,坚决查处党私之徒,整顿朝纲,在惩治魏忠贤逆党之时,唯恐网疏有漏,凡是与魏忠贤集团有过一两次交往的人,一概连坐罢黜,一下子牵连进去百十余人。由于阉党一案惩罚的官员过多,造成朝官严重缺员,于是,崇祯将南京的一大批官员调回京都,各派其职。就在此时,周延儒也被召进京,升任礼部右侍郎。地位改变了,官职提高了,使他有机会能够接触皇上,他便利用这绝好的机会,察言观色、伺机而动,积极创造条件,为实现其夺取朝中大权的野心做准备。

  崇祯元年的冬季,锦州边防军发生哗变。抚臣袁崇焕闻讯调查后得知,因军官们层层克扣粮饷,士兵们忍无可忍才采取这种过激行动,以引起朝廷的重视。袁崇焕在奏章中详细汇报了事件的起因、性质和危害性,建议朝廷从速补发粮饷,以解燃眉之需。

  边地军心不稳,自然事关重大,崇祯皇帝紧急召集朝中大臣,在文华殿论证此事,商议办法。大臣们一致赞同袁崇焕的建议,请求皇上速发粮饷,以解救边地之急。听了大臣们的意见,崇祯脸色阴沉,只是一言不发。崇祯虽然雄心勃勃、励精图治,致力于振兴朱明王朝,一心做个贤明君主,但是,他生于王朝的末世,从小在钩心斗角的皇宫内长大,目睹了一出出夺权争宠的丑剧,心里留下了浓重的阴影,从而养成他敏感多疑、刚愎自用的性格,加之他初登帝位,年纪轻、阅历浅,不善识人,所以处理朝政时往往失于明察,但他却偏要自作圣明。此时此刻,崇祯对锦州边防兵闹事的成因仍然疑窦丛生。

  周延儒最是老谋深算,他非常了解崇祯的脾气,见崇祯对大臣们的意见不表态,早已揣摸透了皇上的心思。于是,他不慌不忙地站出朝班,发表了与众不同的意见,阴阳怪气地说:"朝庭设立边防,旨在防御敌兵。不想,如今敌兵未犯,边防先乱。宁远哗变,连忙发饷,锦州哗变,又急忙给饷,倘若各处边关都来效仿,该当如何是好呢?"崇祯一听周延儒说出了自己所想,大为高兴,便问他有何上策,周延儒只回答道:"此事有关边防安危,粮饷不得不发。只是,须得谋求一经久之策。"细想周延儒的话中意思,也不过是赞同发饷以息兵怒,并没有什么特别的高见。不同的是,他提出了一个"经久之策"的说法,就显得与众不同。其实,那个没有一点实际内容的说法,不过是他哗众取宠的借口。就这样,周延儒骗取了崇祯的好感,在皇上心里留下了一个急公负责、站得高看得远,能处置事情的好印象。崇祯当场褒奖了周延儒,而责怪了众朝臣。

  过了几天,崇祯又把周延儒召到宫中单独密谈,商量给饷一事。周延儒再一次替皇上分析说:"军饷首先是粮食,而山海关并不缺粮,那么军兵哗变,是为缺银,其中必有原因。恐怕是下属军官从中作梗、煽动闹事,以此要挟袁崇焕,迫袁崇焕向朝廷要银。"崇祯听后,大为赏识,感到周延儒分析的情况真是入木三分。周延儒又一次受到皇上的青睐。

roots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第6节:察言善观色(2)


  其实,此事与袁崇焕毫无关系,戍兵哗变,是由辽东巡抚毕自措置失当造成的,三个月后,袁崇焕才到达山海关,着手处理了善后事务。他以抚为先,罢斥了几个有责任的将领,斩处了十几个破坏性最大的肇事者,毕自引罪自杀。由此看来,周延儒的分析完全是自作聪明,毫无根据。

  时隔不久会推阁臣,周延儒与温体仁早已觊觎入阁,但由于资历较浅,未被推荐,二人心中十分不满,便相互勾结,结成政治联盟。先由温体仁发难在先,继之以周延儒从中协助,旧案重翻,借题发挥,矛头所指,集中攻击钱谦益,使崇祯疑心此次会推掺有结党营私之嫌,从而否定了全部会推名单,并罢黜了钱谦益。通过此次事件,周延儒又进一步取得了崇祯帝的好感,不到一年,周延儒被"破格"任命为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准许参与机务,从此挤入了最高决策层。

  但是,野心勃勃的周延儒并不以此为满足,为了达到独揽大权,夺取首辅地位的目的,他又施展了一系列的阴谋诡计,竟然可以不顾国家的利益,勾结温体仁,利用皇太极的反间计杀害了大将袁崇焕,其真正的目的在于除掉权势居于自己之上的钱龙锡、成基命等人,以便夺取内阁首辅的荣耀权位。

  果然,袁崇焕一案了结后,周延儒的异己力量也被消灭。不久,他被加官晋爵,当上了太子太保,阁阶由东阁改为文渊,最后到武英殿大学士,真可谓一路顺风、青云直上,崇祯朝廷的大权,尽在周延儒手中。

  周延儒一朝大权在握,便迫不及待地引用私人,安插亲信,他所荐用的大同巡抚张廷拱、登莱巡抚孙元化等人都属私亲之流。他还让自己的哥哥周素儒冒籍锦衣卫,并授以千户之职。周延儒还荒唐地把家人周文郁委任为副总兵,这简直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周延儒在政治上玩弄权术,在生活上腐化堕落,他又奸又贪,是个酒色之徒;秽行丑闻,几乎人所共知。连同他的子弟们也近墨者黑,在家乡横行霸道,胡作非为,欺压百姓,万人指背。

  周延儒当上内阁首辅后,只顾沉湎于权力所带来的快乐,而忘乎所以,自以为老谋深算、位高宠固,不成想被他亲手提拔的温体仁一脚踢翻,贯于玩弄权术,耍弄阴谋的周延儒栽倒在另一个更为奸诈阴险的温体仁手中。在这出黑吃黑的丑剧中,周延儒灰溜溜地卷铺盖回了老家。几年后,随着温体仁的垮台,周延儒又靠着阴谋手段东山再起,官复原职,再度把持朝纲。遂使朝政一误再误,加速了明王朝的灭亡。就在周延儒机关算尽之时,崇祯帝终于发现了这个误国奸臣的真实面目,于是将他逮捕入狱,最后降旨赐死。

  我们纵观周延儒的发家史,可以看出,在处理"粮饷事件"上,周延儒的察言观色起了很大的作用。群臣都同意赶紧发粮饷,而崇祯皇帝却对此心有疑虑,两者构成了一个充满张力的"局"。然而在这个局当中,周延儒通过自己的察言观色,打破了群臣和崇祯之间这个"局"的张力平衡,使这个僵局一下子得到解救。正因为周延儒破了这个僵局,因而受到皇帝的赏识,得以飞黄腾达。

  用间辨真伪

  用间,顾名思义,就是安排间谍、奸细在对方身边,以便随时可以掌握对方的动向。如果想要弄清楚对方的真实意图,或许"用间"是一个常用的招数。

  "用间"这个权谋有很长的历史。《孙子兵法》里面就有一个专门讲述关于如何用间的《用间篇》。孙子在《用间篇》里开篇说:"凡兴师十万,出征千里,百姓之费,公家之奉,日费千金;内外骚动,怠于道路,不得操事者,七十万家。相守数年,以争一日之胜,而爱爵禄百金,不知敌之情者,不仁之至也,非人之将也,非主之佐也,非胜之主也。故明君贤将所以动而胜人,成功出于众者,先知也。先知者,不可取于鬼神,不可象于事,不可验于度,必取于人,知敌之情者也"。

  把孙子的这段话翻译成为现在的白话,意思就是:凡是兴兵十万,出征千里,百姓的耗费,军费的开支,每天都要花费千金,前方后方动荡不安,戍卒路途奔波,疲惫不堪,不能从事正常耕作生产的,就有七十万家。双方相持数年,就是为了决胜于一旦。如果吝惜爵禄和金钱,不肯重用间谍,以致因为不能掌握敌情而导致失败,那就是不仁慈到了极点。这种人不配作军队的统帅,称不得是国家的辅佐,也不是胜利的主宰。所以,英明的君主和贤良的统帅,他们之所以一出兵就能战胜敌人,功业超越普通人,就在于能够预先掌握敌情。要事先了解敌情,不可用求神问鬼的方式来获取;不可拿相似的事情作类比推测来得到;不可用日月星辰运作的度数作验证。而一定要取之于人,取之于那些熟悉敌情的人。

roots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第7节:用间辨真伪(1)


  用间在两军对战之中显得相当重要。而在破局当中也是如此。如果能够巧妙地用间,就能找准对方的动向,就不会轻易陷入对方所设的局里面,在对局之中掌握主动。

  在中国传统艺术瑰宝中,有一幅闻名世界的《韩熙载夜宴图》,长335.5厘米,宽28.7厘米,现藏于故宫博物院。而在这幅壮丽的艺术珍品后面,却有一个关于"用间"的故事。《韩熙载夜宴图》是一幅由听琴、观舞、休闲、赏乐和调笑等五个既可独立成章,却又相互关联的片断所组成的画卷,无论是造型、用笔、设色方面,都显示了画家的深厚功力和高超的绘画技艺。《韩熙载夜宴图》全卷共分五段:第一段写韩熙载与宾客们谛听状元李家明的妹妹弹奏琵琶的情景;第二段写韩熙载亲自为舞伎王屋山击鼓;第三段写宴会进行中间的休息场面;第四段写女伎们吹奏管乐的情景;第五段写宴会结束,宾客渐渐离去。全图五幅,整幅画卷交织着缠绵又沉郁的氛围,看得出主人公在及时行乐中,遮隐着对生活的巨大失望和内心痛苦。

  顾闳中为什么要"心识默记"地画下这个长卷?韩熙载为什么要夜夜笙歌大摆"夜宴"?一切尽在那个乱世的政治大背景之中。

  韩熙载原是山东的一个贵族,因后唐诛杀其父而逃到江南做官。韩熙载博学多才,写得一手好文章,年轻时在京洛一带即负盛名,所以,深得南唐三主喜爱。李昪死后,其庙号"烈祖"即由韩熙载参与制定的。李璟即位后,曾令韩熙载以本官权知制诰。中主死后,后主李煜更是有意授其为相。

  韩熙载历三朝、事三主,自然会卷入宫中党争权斗,尤其引起宋齐丘、冯延巳等朝中权要的嫉恨与不满,所以,官运也是起起伏伏。至李煜继位,南唐摇摇欲坠,宫中党争日甚。所以,为了避祸,韩熙载跑到中华门外的戚家山装病不出,或以声色自娱来"避国家入相之命"。

  韩熙载的夜宴排场很大,就其传世的夜宴图看,画中有名有姓的就有四十余人,多数都是社会名流。韩熙载可谓家财颇丰,除了每月丰厚的俸禄收入外,由于他文章写得极好,文名远播,江南贵族、士人、僧道载金帛求其撰写碑碣的人不绝于道,甚至有以千金求其一文者,加上皇帝的赏赐,遂使韩熙载成为南唐朝臣中为数不多的富有之家。

  正因为韩熙载家富于财,所以他才有条件蓄养伎乐,广招宾客,宴饮歌舞。家财耗尽后,仍未有所改变,每得月俸,就散于诸伎,以至于搞得自己一无所有。每到这个时候,他就会换上破衣烂衫,装成盲叟模样,手持独弦琴,敲敲打打,逐房向诸伎乞食,大家都习以为常了。

  后主几次想把他召来申斥一顿,碍于他是朝中大臣,不想直斥其过,便命画师顾闳中潜入韩熙载家,将其取乐之状描绘下来。顾闳中乔装打扮,一连数夜混入韩府细心观察,将韩熙载与诸伎女纵情灯烛间,觥筹交错之情景默记于心,归来后再仔细揣摩,然后绘成长卷献上,果然惟妙惟肖,形神酷似,这就是擅誉千古的《韩熙载夜宴图》。

  据说李煜曾把这幅画拿给韩熙载观看,希望其能节制放荡的生活,以国事为重,韩熙载表面上"视之安然",内心却是大吃一惊。

  在《韩熙载夜宴图》背后这场斗争中,后主李煜采用了"用间"这样的计谋,掌握了韩熙载的动向,使其占到了上风。画师顾闳中则成为了后主李煜"用间"的这个间。正是这一场用间的大戏,使得后世多了一份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后主李煜也因为"用间",破了韩熙载不问国事之局。

  其实,这用间的计谋,历史上很多的皇帝都用过,而不仅仅是后主李煜。到了明朝的朱元璋那里,更是到了令人毛骨悚然的地步。

  对于手无寸铁的儒士,朱元璋也刻意防范。为了侦察别人隐私,他设立了特务机构锦衣卫。莘莘士子的举手投足,都在特务的严密监视之下。

  博士钱宰奉调赴南京编纂《孟子节文》,公余之暇,信口吟了一首诗。不料隔墙有耳,早已被特务录在纸上,报告给了朱元璋。次日上朝时,朱元璋指着诗中的"嫌"字说,你的诗写得不错,只是朕并没有"嫌"你,改作"忧"字如何?钱宰吓得手足无措,连忙叩头谢罪。

roots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第8节:用间辨真伪(2)


  国子祭酒宋讷一天因小事闷闷不乐,特务在门缝里觑得明白,照实画了下来。次日朱元璋问他因何生气,宋讷如实回答,并问皇帝何以知晓。朱元璋莞尔一笑,拿出了画像,宋讷不由得大惊失色。这真是让人毛骨悚然,要知道宋讷并不是睡在街上的,他在自己家里生气,这些特务不但一直在监视他,还居然饶有兴致地把他生气的样子画了下来。大家可以想像一下,在没有照相机的当年,深更半夜,你坐在自家房里,居然就在离你不远处(很有可能就在家里),有人正在一边看着你,一边帮你画像。

  从这两件事可见朱元璋对于"用间"可以说是痴迷到了一种病态的地步。为什么会这样?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通过用间,能很好地掌握对手的一举一动,不但可以防止自己陷入他人的局当中,还能使他人为我所用,防患于未然。

  当然,使用用计一定要用好,确保用间万无一失,不然的话,就可能会被对方所利用,反而中了他者的反间计,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建安十三年,曹操率大军八十三万水陆并进,浩浩荡荡向东吴进发,在三江口与东吴水军初战失利。水军都督蔡瑁、张允为曹操献计,建议先立水寨,让不熟悉水战的北方军在中间,熟悉水战的荆州军在外,每日水上练兵,然后再与东吴军大战。东吴大都督周瑜知道后大惊,决心除掉蔡瑁、张允这两个投靠曹操的荆州降将。

  这时,正好有曹操的幕僚--九江人蒋干,来访周瑜。

  原来,曹操初战失利,心中非常烦恼。蒋干曾经是周瑜的同窗好友,主动提出到东吴游说周瑜投降曹操,顺便也可以到东吴军中打探虚实,侦察情况。

  周瑜明知蒋干此行目的,但佯装不知道。要求蒋干只叙友情,不谈政治。并极其热情地接待昔日的同窗好友在军中大摆"群英会"。大张筵席,觥筹交错,直喝到夜深时分,酩酊大醉,呕吐不止。还硬拉蒋干同榻而卧,抵足而眠。

  周瑜和衣卧倒便鼾声如雷,睡得死沉沉的,蒋干却根本睡不着。二更时分,营帐内灯还没熄灭,蒋干见周瑜桌上堆着一卷文书,心想正好偷偷侦察一下情况。于是起床偷看,却见一封信上写着"蔡瑁、张允谨封"。蒋干大吃一惊,打开一看,原来是蔡、张二人与周瑜联系,愿将功赎罪,故意把曹操军队困在水寨中,然后伺机斩杀曹操。正看着,听得周瑜翻身,蒋干连忙把信藏在衣兜里,一口把灯吹灭上床假睡。将近四更,忽听得有人入帐叫:"都督醒没有?"周瑜惊醒问那人什么事,那人说:"江北有人过来。"周瑜忙叫那人低声,然后又连叫了两声蒋干,蒋干装睡不理。于是周瑜与那人走出窗外低语,蒋干仔细偷听,只听那人在窗外说:"蔡、张两位都督说,一下还下不了手……。"后面的话声音更低,便听不清了。一会儿周瑜进帐又叫了两声,蒋干仍然装睡不应,周瑜便脱衣再睡了。

  蒋干心想,周瑜是个精细人,天亮发现信不在了,必然要把我抓起来。于是便轻轻起床,悄悄出了营帐。门口军士只问了问,因是都督的客人,也不阻挡。

  蒋干一过江便向曹操汇报,虽没能说服周瑜投降,但却探听到重要情报。边说边拿出蒋、张二人的信给曹操看。曹操一看大怒,马上叫来蔡瑁、张允,要他们立刻出兵攻打东吴。二人果然都说时机未到,不可进兵。曹操喝令军士推出斩首。可怜二位水军都督,莫名其妙中就已做了冤死鬼。

  曹操的这个用间计可谓失败透顶。本想利用蒋干窃取周瑜的情报,没有想到却被周瑜所识破,带给曹操的假情报,使得蔡瑁张允成为冤魂。可以说,曹操破局不成,反为周瑜所破。

  所以,用间固然是获取对方资料的一个妙方,但是也该谨慎才是啊。
roots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第9节:小处知虚实


  小处知虚实

  在一个局里面,往往是不同的人表面现象相似但实质不同,是很容易迷惑人的。

  有的外貌温厚和善,行为却骄横傲慢,非利不行;有的貌似长者,其实是奸人;有的外貌圆滑而内心刚直;有的看似坚贞,实际上疲沓散漫;有的看上去泰然自若,迟迟慢慢,可他的内心却总是焦躁不安。目空一切的人看样子很聪明;愚蠢得可爱的人看上去像个正人君子;鲁莽的人看上去往往好像很勇敢。随随便便许诺的人给人的印象很爽快,实际上这种人却很少有什么信用;什么事都要插手的人好像多才多艺,一旦要他拿出真本事就会露馅;锐意进取的人似乎精诚专一,可是这种人的热情不会持久;吹毛求疵的人好像是很精明,实际上只能添麻烦;动不动答应给人这样那样好处的人好像乐于施惠,但是这种人常常说了不算;当面百依百顺的人貌似忠诚,然而这种人大多是阳奉阴违之辈。这都是一些似是而非的典型现象。也有似非而是的情况。大政治家看似奸诈,却是能成就大事业的人;有大智慧的人看似痴愚,然而其内心却一片空明,聪明盖世;博爱的人看似虚幻,其心胸实际上非常宽厚充实;正直无私的忠言虽然听了让人不高兴,但其情感却是出自一片至诚。


  识别他人很困难吗?其实不是。一个再狡猾的人,也会在细节处露出马脚。所以,识人于微,在细节处识人确实是一项了不起的本事。一个主要的智慧在于要从小的方面推断大的方面,从今天的行为推断以后的行为,得出用人策略。

  周亚夫是汉景帝的重臣,在平定七国之乱时,立下了赫赫战功,官至丞相,为汉景帝献言献策,忠心耿耿。一天汉景帝宴请周亚夫,给他准备了一块大肉。但是没有切开,也没有准备筷子。周亚夫很不高兴,就向内侍官员要了双筷子。汉景帝笑着说:"丞相,我赏你这么大块肉吃,你还不满足吗?还向内侍要筷子,很讲究啊!"周亚夫闻言,急忙跪下谢罪。汉景帝说:"既然丞相不习惯不用筷子吃肉,也就算了,宴席到此结束。"于是,周亚夫只能告退,但心里很郁闷。

  这一切汉景帝都看在眼里,叹息到:"周亚夫连我对他的不礼貌都不能忍受,如何能忍受少主年轻气盛呢?"汉景帝通过吃肉这件小事,试探出周亚夫不适合做太子的辅政大臣。汉景帝认为,周亚夫应把赏他的肉,用手拿着吃下去,才是一个臣子安守本分的品德,周亚夫要筷子是非分的做法。汉景帝依此推断,周亚夫如果辅佐太子,肯定会生出些非分的要求,趁早放弃了他做太子辅政大臣的打算。

  这就使汉景帝所谓的"一双筷子"识人的故事。通过一件小事,就能知人品性。知人品性,就能对人有所防备,使自己不掉进他人所设的局里。

  这种识人于微的故事,在历史上还有很多。比如吕元膺。唐朝时,德高望重的吕元膺任东都洛阳留守时,经常和他的门客一起下棋。

  有一次,吕元膺一边下棋,一边批阅公文,看着批着,竟忘了下棋。和他一起下棋的那个门客一看,机会来了,就趁机偷偷地换了一枚棋子。这样一来,局势顿时大变,那个门客就可以稳操胜券了。

  说来也巧,偏偏他这个小动作让吕元膺看到了。吕元膺也不当即拆穿,就打着哈哈结束了这盘棋。第二天他客客气气地对那门客说:"我这儿人浮于事,难免会耽误先生的前程,还是另请高就吧。"说罢,给他准备了一份礼物,为他送行。门客是哑巴吃馄饨,心中有数,只好红着脸,讪讪地走了。

  十多年过去了,吕元膺一直闭口不谈这件事。直到他病危前夕,才语重心长地对围在病床边上的儿孙们说:"为人处世,交朋友一定要认真对待,仔细选择。十多年我在东都时,和一个门客相处极好,就是为了这么一枚棋子,我下决心把他辞却,不再与他交往。说起来,他趁我不注意的时候偷偷更换一枚棋子,原是小事一桩,有什么可以大惊小怪的?但我却从中看到他的心迹可畏。当初如果直接说出来,又怕他担惊受怕,从此一辈子抬不起头来。但是事至今日如果再不说,又怕你们不了解真情,会引起误会。这么一说,我也就没有好牵挂的了。"

  说罢,他坦然地闭上双眼,溘然长逝。

  细节处可以看出一个人的品质,这就是识人于微。如果不吸取这方面的经验教训,就容易被他人的表象所迷惑,对本该警惕的人没有警惕,掉进他人所设之局中,最终铸成千古大错。

  知人之难,虽不说难于上青天,很多人却没有解决好这个难题。究其原因,一个难点在于人心隔肚皮,难以彻底洞明。表面上像一盆火,背地里却握着刀;脸上露着笑容,脚底下却使绊子。这种情况可以说太常见太常见了。势利之徒多如汪洋大海,而且越发有汹涌澎湃之势。以前尚且说人一走,茶就凉,现在则堂而皇之地宣称人未走,茶已凉,人心之难测,由此可见,正所谓知人知面难知心。

  另一方面,知人难,也不全是因为人心险恶。用人者本身的昏愦,也是个重要原因,遇上这种情况,只让人感到无话可说。就好比齐桓公,本来管仲已经通过细节,得出了那几个宦官人品不好的结论。但是齐桓公不听劝告,终于使自食其果。

  "小处窥全豹"、"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讲的都是小处见大的基本道理。都说"姜还是老的辣","阅人无数"的老人有丰富的处事处人经验,往往深谙识人于微的道理,轻描淡写的随意间就能抓住事或人的本质。所以说,从细节识人,是一种大智慧。有这样智慧的人才能够不被他人表象所迷惑,对人提高警惕,而不陷入他人所设置之局中。

roots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第10节:醉酒观其性(1)


  醉酒观其性

  自酒出现以来,人类就和酒结下了不解之缘。将士出征,文人写诗作画,家庭喜庆致贺,师朋之会都离不开酒。直至今天,饮酒仍是人类社会生活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各种活动中占有重要地全。我国古代文献及诗歌、小说、戏剧中,留下了相当丰富的关于酒的记载,有不少脍炙人口的诗词歌赋,生动有趣的传说故事,给人留下了美好的回忆。

  同时,酒又是一种麻醉品,它可抑制人的某些大脑神经,喝得稍多一点,便容易使人的言谈失去克制,话越说越多,越说越随便,一些久埋在心底的话,此刻也可脱口而出。说酒话时,可能语无伦次,但多为真言。即使"多诈"的曹孟德,在与刘备两人青梅煮酒论英雄时,喝着喝着,也终于喝出"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的真言来了。酒,确能使人言平素之所未言,在醉得可以的时候,慢慢敞开心扉,吐露最隐蔽的心曲,真情毕现。

  在对局之中,如果能很好地利用"酒"这一道具,或许能保证你更好地掌握对局者的真实信息,使你更好地识明局势。唐朝的刘文静就是因为在酒后口不择言,导致了杀身之祸。

  唐朝初年的刘文静,很久以来都对裴寂心怀不满。他认为自己才干比裴寂高,又建有军功,职位却处在裴寂之下,心里很不平衡。他生性高傲豪放,喜谈天下大计,与李渊亲切实在的统御风格有些不大合拍。

  李渊刚刚登极称帝之后,常常和大臣们一道吃饭,坐在一条长椅上,几无君臣之分。刘文静劝谏李渊道:"从前王导有一句话,'如果太阳跟万物总在一条线上,那么生物又怎能蒙受到万丈光芒从高空照射呢!'如今皇上和臣属的位置没有差别,不是长久之道啊。"李渊不以为然:"过去汉光武与严子陵同睡一张床,严子陵将脚压在汉光武的肚子上。现在各位大臣都是德高望重的人物,有的是平生亲朋好友,当年的友情怎能忘记,请你不要在意这些!"刘文静怏怏而退。他的个性使他无法融进李渊的私人小圈子,于是和皇帝的感情越来越疏远。

  某年春天,刘文静被派到李世民身边一同镇守长春宫。他身任民部尚书,却被支到外地,显而易见是李渊厌烦他,他更怀疑是裴寂从中捣的鬼。当裴寂率军出征晋州之后,朝廷大事缺乏精通实务的相才打理,李渊才将刘文静调回长安。这本来是刘文静上升的一个契机,他也干得颇为卖力。

  当裴寂因战败而灰溜溜地返回京城以后,刘文静多少有点幸灾乐祸,但他没想到,李渊那么快便恢复了裴寂的职务,依旧把无比的宠信加在裴寂身上。刘文静真的嫉妒了,想当初,他战败归来后,被削官了好几个月,通过第二次征战胜利,才恢复了原来的职务。相比之下,李渊对裴寂有多偏袒啊!于是,刘文静本能地对裴寂产生了较大的抵触,每次在朝堂上商议军政要务,两人的意见几乎都对着来:凡是裴寂所肯定的,刘文静一定要否定;凡是刘文静所肯定的,裴寂也一定要否定。在很短的时间内,两人的关系急剧恶化。

  事情出在一次酒后失言上。那天刘文静和弟弟通直散骑常侍刘文起在家中喝酒,刘文静向弟弟发了一大通牢骚,越说越激愤,后来简直无法控制情绪,便乘着酒兴,拔出佩刀砍在屋柱上,谩骂道:"我迟早要杀了裴寂这王八蛋!"那段时间,他们的家中很不宁静,多次闹起了妖怪。刘文起这人很迷信,便召来巫师在星光下披散头发,口中衔刀,作法镇邪。

  这两件事,都被刘文静的爱妾桃儿看到了。桃儿最近在与其他美女争风吃醋中失了宠,对刘文静满怀怨恨,回家省亲时,便把所看到的情况和哥哥讲了,经过这一番发泄,她心里才略略感到一丝快意。但她的哥哥却以为刘文静真的要谋反,怕连累了自己,急忙向朝廷揭发了刘文静的异常举动。

  皇帝李渊把刘文静兄弟俩抓进监狱,派裴寂和萧蠫出面审问。

  "太原起义之初,我作为司马,大致和裴长史的名位差不多。"刘文静全无了往日的豪气,头发乱蓬蓬的,神情颓伤之极,他向两位主审官原原本本地坦白道,"而今你老裴做了仆射,身为第一宰相,住着上等的住宅。而我刘文静官职跟众人差不多,年年东征西讨,老母留在京师,住个房子都还漏雨,心里实在是有些不满,醉酒后控制不住,才口出怨言。"
猜你喜欢最新推荐热门推荐更多推荐
品牌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