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一本好书之——中国历史博弈中的丛林法则:破局

浏览0 回复43 电梯直达
可能感兴趣
roots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第11节:醉酒观其性(2)


  当李渊看到这些供词后,便对群臣说道:"凭着刘文静这些话,就足以证明他想谋反。"

  礼部尚书李纲和内史令萧蠫竭力辩说刘文静并无谋反之意。

  远在长春宫的李世民得知这一重大变故后,接连上了好几道奏章,为刘文静说情。他说,当初在晋阳筹划起义时,是刘文静最先定下了西取长安的非常之策,然后才让裴寂知道;等到平定了京城,两人的待遇差距太大,所以刘文静才口出怨言,这绝不是谋反。请父皇明察。

  李世民历来对李渊有很大的影响力,他的辩护使李渊产生了犹豫,但裴寂却有意把话朝李渊最忌讳的地方挑:"刘文静的才干谋略的确超过常人,但他的个性粗疏、凶险,对皇上您和裴寂二人的怨恨藏了很久。现在天下还没平定,外有强敌逼近,如果将他赦免,必定留下大患。"

  李渊正为了山西的危情而处在极大的焦虑之中。听了裴寂的挑唆,他杀机陡起,终于下令处死刘文静和刘文起两人,并将他们的家产抄没。

  刘文静临刑前,抚摸着胸口,惨痛地说:"自古人们都说,高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看来真是这样啊。"他死时五十二岁。时为武德二年冬十月四日。

  刘文静的死,正是死在了"酒"上。正是在酒劲的催发下,他才会说出杀裴寂的话。把他心中的不满都泄露了出来,使得裴寂知道了实情。结果导致裴寂反而先下手为强,破了刘文静还正在酝酿中的局。

  俗话说:"言多必失。"酒喝多了,话说多了,难免酒后失言,冲撞他人,或被视为"犯上作乱"。在封建专制时代,因酒后讲了真话,最后惹来祸水的,可谓屡见不鲜。完颜希尹饮酒发怒惹祸也是如此。

  完颜希尹是金朝大将,历仕太祖、太宗、熙宗三朝,在军事、政治、文化各方面都作出了杰出的贡献。本名谷神,又名古新、兀室、悟舍。完颜部人,与皇族同姓,金开国皇帝完颜阿骨打的远亲。祖上曾与阿骨打列祖列宗交往甚密。关系非同一般,两人誓约:"生则同川居,死则同谷葬。"在平定部族叛乱中屡立奇功,深得阿骨打的信任和倚重,地位处于众亲之首。

  希尹由于风华早茂,赢得天子的钟爱,又加上父亲是开国名将,因而他能婚娶挞懒之女易罗哂。挞懒是金初的一等功臣和实权人物,又是贞惠皇后之弟,与之联姻无疑也为希尹日后的仕途通达平添一块政治砝码。

  从阿骨打举兵反辽起,希尹便跟随天子南征北战,成了阿骨打的得力谋臣。早在天会四年(1126),阿骨打在宁江州大败辽军后,他就力劝其南面称君,阿骨打却推辞说,"一战而胜,逐称大号,岂不显得太浅薄了。"不过阿骨打还是于次年称帝,定都上京,国号大金。希尹始建称帝之议,则是功不可没的。

  但是后来,金皇室内部发生了激烈的立储之争。希尹在这场宦海政争中,先被削职,后复出并协助新帝熙宗平定宗磐、宗隽等的谋反,获得了银鼎的赏赐。其后熙宗又以右副元帅宗弼为都有元帅,封越国王,以太傅、领三省事;宗干为太师,领三省事如故,进封梁国王。而希尹虽功勋卓著,获金银鼎之赐,但官位仍旧,只封了个空衔陈王,心中自然不快,却也只得忍气吞声地依然做无事可管的左丞相。

  天眷三年(1140年)九月,客星守陈,精明的太史洞察朝中秋毫,认为陈王希尹将有大祸临头,便托人转告。可希尹自恃才高聪颖,善于周旋,对此不以为然,放松了警惕,一如既往,穿梭应酬于官场。一天,都有元帅宗弼将往祁州例行公务,百官前去拜会辞别,饯宴燕都檀州门。希尹与他关系一般又位居其下,心中自有说不出的滋味,但还是面带笑容,照常前去辞别。深夜,百官散去,可希尹似乎酒意正浓,迟迟不肯归去。宗弼也迎其所好,酒宴重开。

  希尹很快醉意朦胧,话如泉涌,宗弼也装得谦逊至诚,洗耳恭听。希尹醉了,言语无所顾忌,说到激动之处,手舞足蹈,似要把宗弼吃掉,竟然放肆地说:"你只不过是鼠窃之辈,岂是我的对手!你有多少兵马?天下的兵马都是我的耶!"他愈说愈激动,愈说愈不着边际。宗弼顿感问题严重,以手示意,假装解手去了。
roots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第12节:观友知其人(1)


  宗弼出来后骑上快马,直奔宗干王府,添油加醋地对宗干转述希尹的话:"你以为有了熙宗靠山,当上了元帅,就相安无事了吗。熙宗是我一手扶植起来的,没有我,他哪能登上御殿龙座。现在可好了,你们封官加爵,倒把我忘却了,岂有此理!"宗干也感到有些紧张,可仔细一想,希尹扶助熙宗确是尽心尽力,联手除去宗磐逆党,他也竭尽其忠,何况他也算是帝室之后,不会走得太远。于是为他辩护说:"酒后戏言,不必当真!"

  次日晨,宗弼又借向皇后辞别之机,状告希尹。皇后安慰说:"皇叔且行,不用担忧,容我款奏天子。"宗弼离京之后,熙宗很快从皇后那里获得密报,心中暗暗吃惊,即令皇后召问宗弼,欲问个究竟。

  皇后遵命,即派燕京留守完颜阿普星夜兼程追赶宗弼。终在良乡追及,促其火速返京。宗弼回到京师,立即觐见天子,面奏希尹反状。熙宗怒目吼道:"朕欲杀老贼久矣。为何宗干为他辩护!"于是,下了一道赐死密诏,诏云"帅臣密奏,奸状已萌,心中无君,言宣不道",并把裁处大权交给了宗弼。宗弼率军包围希尹府第,宣读皇帝赐死密诏,处死了希尹,同难的还有其子及僚属萧庆等。

  完颜希尹酒后的话虽然是酒话,但也是内心想法的流露。正是因为在酒劲的作用下,他才说出了这样口不择言的话,给自己也带来的杀身之祸。

  正因为这样,有人对饮酒显得特别的谨慎,甚至下决心戒酒。春秋时期的政治家--齐桓公的上卿管仲,说过一句有名的话:"湛于乐者洽于忧,厚于味者薄于行。"有一次齐桓问他为什么不饮酒,他说:"我听说酒喝到肚子里,舌头就会失去控制,话就会多起来,话多了就会说错,说错了就会招来杀身之祸。"最后管仲说:"臣计,弃身不如弃酒。"

  由此观之,酒是破局的一种道具,运用得心应手的话,就能取得很好的效果。

  观友知其人

  看一个人的底牌,要看他身边的好友。看看他身边围绕的都是些什么样子的人,通常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大多数是因为志趣相投,并且有一个共同的目的。有的人是为了一个相同的事业走在一起的,他们有着一个共同创业进步的伟大目标;而有的人纯粹是为了吃喝玩乐而走在一起的,他们有的只是在一起赌博、胡闹的随意性;而最可憎的应该是那些为了某种不可告人的目的而走在一起的,他们内外勾结、狼狈为奸。所以,根据不同人所交结的朋友不同,我们就可以来认识所考察的人是贤才,还是不肖的坏人。这样,我们就能对他人保持警惕,避免被他人所利用而掉进他人所设的局里面。

  贤士是永远和贤士趣味相投而在一起的。俗话说,鱼爱鱼,虾爱虾,乌龟爱的是王八。说的也是这个道理。我们来看看民国时期的北洋军阀集团,是怎样在"物以类聚"这一规律下聚在一起的。"观其友而知其人"的智慧,用来看北洋军阀,是最合适不过的。

  北洋军阀这些人,几乎没有一个好人。我们先来看看袁世凯,他是一个唯利是从、唯利是图的人,说他是两面派,未免冤枉了他,因为他实在是一个多面派。在晚清复杂的政治格局中,他八面玲珑,不管风向哪面吹,他都会顺风而动。

  1885年,袁世凯经李鸿章保荐,任"驻扎朝鲜总理交涉通商事宜"的全权代表。中日甲午战争前夕请调回国。在北京,袁世凯利用他叔祖袁甲三和其他的社会关系,广交权贵,很快就博得官宦们的宠心。他们认为袁是少有的"知兵文臣",进而要求皇上越级提拔他。

  同时,袁还极力谄媚巴结慈禧太后的亲信、握有兵权的荣禄,他把翻译的兵书呈递荣禄请求指教,并百般地向荣表白其倾慕之心。

  于是,袁世凯很快就在荣的心目中有了位置,荣称其为"特殊人才",欲大力提携。从此,袁世凯打通了步入最高统治阶层的道路。

  在中日甲午战争中,不仅北洋水师全军覆没,陆军的实力也大大减弱。清王朝感到现有的军队很难适应未来战争的需求,便想再建立一支新型的军队。
roots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第13节:观友知其人(2)


  1895年12月21日,袁世凯肩负着皇帝给他的练兵重任,到达距天津东南70里的小站,用日本陆军的制度和训练方法督办新建陆军。袁世凯也正是靠着这支力量最后得以"窃国"。

  康有为"公车上书"在朝野内外引发了一场地震,不仅是清朝的守旧势力感到震惊,更让那些有识之士看到了一丝希望的曙光。由于光绪帝锐意兴治、奋发图强,袁世凯觉得康有为提出的变法主张很可能会符合光绪帝的心意,前途不可限量。

  于是,袁世凯便有意接近康有为,还把康有为称为"大哥",显得异常亲切。他还常向康有为吹嘘自己在朝鲜时,与日本人如何如何打过仗,以及主张对日强硬等"英雄壮举",袁世凯很快便取得了康有为的信任。

  同时,袁世凯又时常登门拜访了几乎所有的老臣,向顽固派表白自己反对"维新"的心迹。而此时,清朝的顽固派每天都到颐和园,哭诉光绪和维新派的"罪状",纷纷要求慈禧重新执政。

  终于到了戊戌变法面临失败的时候,光绪帝深感处境孤危,朝不保夕。于是下了道密诏给康有为、谭嗣同等,要求他们"妥速密筹,设法相救"。9月18日晚,康有为集合了维新派"经画救上之策",决定由谭嗣同携带密诏"说袁勤王","杀荣禄、除旧党"。深夜,谭嗣同来到法华寺袁的寓所。

  当谭说明来意后,袁一再表白"青天在上,不敢辜负天恩","圣主乃吾辈所共事之主","但能有益于君国,必当死生以之"。谭见如此,便把"诛旧党"、"杀荣禄"的方案和盘托出。

  谭嗣同走后,袁世凯权衡两派实力,马上作出决定,于20日上午乘火车去天津荣禄处,彻底出卖了维新派,同时建议"欲破奸谋,卫慈圣耳"。

  由于袁世凯的出卖,使慈禧太后提前发动了政变,绞杀了变法运动。随着谭嗣同等"六君子"的人头落地,袁世凯也飞黄腾达了。他获得赏银四千两,荣升为工部左侍郎,仍统率武卫右军一万人。他的顶戴花翎上沾满了维新派英豪们的鲜血。

  袁世凯在关键时刻为慈禧立了大功,深得慈禧赏识。慈禧太后和荣禄一致认为:袁世凯既熟悉洋务、为洋人所信赖,又有魄力,尤其是对慈禧太后忠心不贰。于是这个八面玲珑、诡计多端、极其阴险狡诈的袁世凯,又一次受到提拔,在李鸿章死后,便任命他为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

  日俄战争后,袁世凯清醒地看到"不立宪即革命",别无它路可以选择的政治局面;同时,他也看到"立宪"完全可以保住他的靠山慈禧太后,进而保全自己。如果不能很好地利用这种政治潮流,必将前功尽弃。

  于是,袁世凯于1905年又开始了投机立宪活动。处处以"开通风气"自鬻,连上奏折,侈谈立宪。1907年夏秋之交,立宪运动达到了高潮,袁世凯一跃成为"急进派"。7月28日,袁奏请"赶紧实行立宪",并列陈十件大事。9月,他担任军机大臣兼外务部尚书后,更热心于立宪。1908年初,他还奏请"限年立宪,从速办理"。于是,袁世凯在国人心目中,俨然成了一个立宪派的中坚分子。1908年,慈褚太后和光绪帝同在11月中旬死亡。慈禧太后垂危之际安排由3岁的溥仪继承皇位,年号为宣统。其父载沣为摄政王,掌握军政大权。在北洋集团和满族亲贵之间,由于矛盾日益尖锐,袁世凯被罢了官。

  1909年1月6日,袁世凯仓促出京逃往河南。其后,袁世凯施行韬晦之计,暗中却一直和心腹、爪牙保持联系,一刻也没有停止过政治活动,时刻准备东山再起。

  后不到3年,辛亥革命就爆发了。在清王朝即将彻底灭亡之际,清廷迫不及待地需要物色一个能有效地绞杀革命的人物。一部分皇亲贵族和帝国主义各国驻京公使,一致认为"非袁不可收拾局面"。

  于是,袁世凯乘机再起。袁先是担任湖广总督,接着又把湖北前线的军权完全揽到手里。夺取军权后,袁世凯更加野心勃勃,开始了攫取民国总统职位的阴谋活动。

  袁世凯在北京稳住阵脚之后,便回过头来对付革命党人。多少年来的反革命实践已经让他感到,此次革命绝非偶然,更不能只靠镇压而制止。

roots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第14节:观友知其人(3)


  于是,袁世凯又操起了惯用的两面派伎俩。为了迎合革命党人"反满"的愿望,他把自己装扮成汉族利益的维护者。

  当他觉得"诱和"有了希望后,又派人到处活动,企图获得"国民共举",当上"第一任之中华共和总统"。

  为了祖国的南北统一,孙中山不得不让步。1912年4月1日孙中山正式宣布解除自己临时大总统的职务。结果,无数英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革命果实,被诡计多端的袁世凯篡夺了。袁世凯粉墨登场,窃取了临时大总统的宝座。

  1912年8月,同盟会与共和党、国民共进会、国民公党和共和实进会合并,改组为国民党,一切党务都由代理理事长宋教仁主持。在当时,国民党就是反对袁世凯独裁的唯一大党。1912年底至1913年初的国会大选中,国民党取得了胜利,并预定宋教仁担任内阁总理。袁世凯眼看内阁回到国民党的手中,进而又要变成束缚他的工具,袁世凯岂能容忍?

  在这权力发生危机的时刻,袁世凯丧心病狂,不择手段,通过特务头子洪述祖,传令曾经在上海当过流氓和帮会头子的应夔丞,制造了一桩震动全国的大血案。1913年春,宋教仁在湖南、湖北等地旅行后抵达上海。3月20日夜,由上海启程返北京,当他刚刚步入火车站,就被应夔丞所收买的兵痞武士英用枪击伤,因伤势严重,抢救无效于3月22日逝世,终年31岁。就这样,原来那个口口声声大讲"大总统是国民公仆",时时处处鼓吹"共和"的袁世凯,终于撕下了冠冕堂皇的假面具,一个彻头彻尾的封建独裁专制主义者的面目出现在人民的面前了。袁世凯苦心经营独裁专制,却始终对总统的地位感到不满足。于是,他一边制造舆论扬言"非帝制不可",一边又开始了他称帝的罪恶活动。袁世凯深知要复辟帝制,必须首先取得日本的支持。

  因此,对日本侵占山东,他采取了退让政策。更有甚者,为了讨好日本侵略者,实现其所谓"日华亲善",竟屈膝投降,丧权辱国,承认日本妄图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袁世凯的亲信还将流氓、妓女等乌七八糟的丑类组织起来,美化为"人力车夫请愿团"、"乞丐请愿团"、"妓女请愿团"。刹时间,北京出现了各种五花八门的对恢复帝制有"狂热"之情的"请愿团"。

  袁世凯为了笼络称帝的支持者,大肆滥授爵位,广施恩德。甚至挖空心思,为了取得满族王公亲贵们的支持,还试图将自己的小女儿嫁给废帝溥仪,以此和清皇室联姻。因而,尽管清朝皇室满心嫉妒、怨恨,却也只好发表声明拥护袁世凯当皇帝,还准备让出皇宫,迁往颐和园。袁世凯在耍尽花招之后,才肯称帝,无非是要说明,他当皇帝既是天命所赋,又是人心所向。

  1912年3月10日,在北京石大人胡同的前清外务部公署内,袁世凯狂笑不已:"吾生五十三年,今日为妄举。"这是两面三刀的袁世凯阴谋得逞后的狂喜,也是对受到欺诈者的嘲弄!要看欺骗者的伎俩,在这方面袁世凯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我们再来看看同属于北洋军阀里面的段祺瑞。段祺瑞属于袁世凯手下的北洋三杰之一。所谓的的北洋三杰是王士珍、段祺瑞、冯国璋,号称龙、虎、狗,里面没有一个是善良的角色。

  段祺瑞此生最大的作为,是曾"完美"地逼走了几任总统。袁世凯死后,段祺瑞非常不情愿地以"顾命大臣"的身份,去黎府通知黎元洪继承总统职位。那一天,段祺瑞与黎元洪端坐在楠木桌旁,谁也不开口说话,如两尊木雕的泥塑。呆坐了半天,段祺瑞突然起立向黎元洪三鞠躬,黎也赶快欠身还礼。礼毕,二人仍还原位,段仍不开口,黎也不做声……旁边的人自然不敢发一言。这幕哑剧足足演了40多分钟,段祺瑞终于起身告退,黎元洪也只好茫茫然起身送客。这时段祺瑞对总统府秘书长说:"黎总统这里没有人,你就留下帮忙吧。"

  段祺瑞用这种方式宣布黎为总统,分明只是把黎当成一个玩物而已。其后不久,因段祺瑞事事作梗,黎元洪被逼得神经迷乱,竟把"辫帅"张勋请进北京,结果演出了一场复辟闹剧。等到段祺瑞得意洋洋地打跑张勋,完成"三造共和"的美名后,黎元洪就只能老泪横流,挂印而去了。

roots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第15节:失之东隅,收之桑榆(1)


  黎后的总统是冯国璋,段平时称其为"四哥"。他们同为袁家得力干将,号称北洋一狗一虎。冯上任之初,曾握着段的手说:"再也没有府院之争了。"可是面对权力,这两兄弟争得更厉害,段与黎是水火相煎,他们却是真刀真枪!段的霸道与跋扈逼得冯国璋走投无路,自带了一旅精兵,200箱子弹,以巡视南方战场为名,沿津浦线南下,直奔南京老巢去了。可是段却派心腹段芝贵在蚌埠截住了冯大总统,冯大总统不可能看不到围在火车周围的荷枪士兵,只好眼望近在咫尺的南京,恨在心头不敢言声,乖乖地回到北京,从此彻底放权给段祺瑞。

  如果说段祺瑞逼走总统毕竟还算是政治斗争的话,那么他指使手下得力干将徐树铮,折磨蒋百里就显得太过阴毒了。蒋百里是保定军校校长,留日的高才生,因为在日本军校成绩极端优秀,曾得到过日本天皇亲赐的宝剑。他的梦想就是要把自己的所学奉献给国家,为国家培养一批优秀的军事人才。

  但段担心蒋"坐大",因为他知道,袁世凯当年就是办军校网罗了一大批人,最后夺得了天下的,他岂能容一介书生蒋百里成为心腹大患?于是他对保定军校百般刁难,要物不给,要钱没有。蒋百里拿总统批示的条子来提钱,徐树铮在段祺瑞的纵容下就敢说:既然是总统批的条子,你就去找总统要钱吧!

  蒋百里悲愤交加,星夜赶回保定军校召集全体学员开大会。在会场上,他哽咽道:"我从来没想到中国的事情太难办了,这里难办,别处也一样难办。我对不起大家……"然后他突然拔枪顶住自己的胸膛,旁边的卫兵急忙冲上去抢他的枪,但是已经晚了,枪声响处,蒋百里瘫在讲台上。虽然后来蒋百里没有死,但他的自杀却震动了全国。

  孙中山在黄埔建军以前并没有自己亲手建立的军队,所以在和袁世凯,以及其他形形色色的军阀打交道的过程中,总是屡屡受挫,发出了"南与北如一丘之貉"的感叹。

  君子所交必君子,小人所交必小人。高山流水,管宁割席,鲍叔牙的朋友是管仲,蹇叔的朋友是百里奚,徐庶的朋友是诸葛亮;反之臭味相投,秦桧的朋友和部下,就只有张俊、万俟卨了。孙中山不能不说是不英明,但是如果他要是早点知道观其友而知其人的这个道理的话,那么也不用走那么多的弯路才来明白"南与北如一丘之貉"这个道理了。

  当然,不是说世界上没有"出淤泥而不染"的人。只是如果一个人周围全是狐朋狗友的话,那么对这个人多一个警惕,或许能帮助你少钻一个圈套,少入一个局。

  观局之巧

  所谓观局,就是在破局前对敌我双方形式的考察,是破局前不可或缺的准备工作。观局,要有全局观念,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盯着一处不放,结果损失更多。观局,还要有大局观念,因小失大,丢掉西瓜捡芝麻这样的行为是相当愚蠢的。观局,还要有长远的筹划,在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之间能做好权衡,尽量获得最大的利益。观局,不能只顾敌我两方势力的权衡,要有开阔的眼界,把握大局势,考察局外力量,争取获得局外者的支持。观局的眼光不能狭隘,只见一处不见全局;观局的眼光不能近视,只盯着眼前不顾长远。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所谓东隅,是出太阳的地方,也就是指早晨。桑榆是西方,因为晚上日影落在桑树和榆树之间,故而得名。然欲收之桑榆,必因东隅已逝之故。破局也是如此,在某处先有所失,在另一处终有所得。如何在另一处得?这就要求我们要有全局观念。如果失之东隅之后,你的眼光始终盯着"东隅",绞尽脑汁地想着自己在"东隅"的损失,那么,如何去实现"得之桑榆"呢?

  东汉冯异的故事,或许能告诉我们什么叫做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冯异,字公孙,颍川郡父城县(今河南郏县南)人,少好读书,能通晓《左氏春秋》和《孙子兵法》,王莽末年任颍川郡郡掾之职。

  建武三年(公元27年)春,光武派遣使者任命冯异为征西大将军。这时,大司徒邓禹奉诏率车骑将军邓弘等引兵东归,亦到达华阴,他们要求与冯异合兵进攻赤眉军。冯异认为,现在光武帝"使诸将屯渑池要其东,而异击其西,一举取之,此万成计也"。邓禹、邓弘不听。邓弘领兵攻赤眉,被赤眉军击溃,冯异不得已只好同邓禹一起率兵前往救援,赤眉军稍稍向后退却。冯异劝邓禹暂且收兵,邓禹贪功追击,被赤眉军挥戈反击,打得大败,士卒死伤逃散,溃不成军,邓禹逃奔宜阳。冯异与麾下数人弃马步行,逃上回溪阪。
roots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第16节:失之东隅,收之桑榆(2)


  之后,冯异收集溃卒并纠集附近地主武装数万人,整军复战,先以精兵伏道旁,令其身着赤眉军服装,假扮赤眉军,然后纵兵会战。俟赤眉军疲劳时,伏兵尽起,赤眉军不辨真假,惊惶失措,大败于崤底(今河南渑池县西南),余众十余万东奔宜阳,陷入重围之中,被迫投降。公元27年正月,赤眉军在崤底(现在河南洛宁西北)被冯异打败,遭到重大损失。剩下的起义军折向东南,不料在宜阳又陷入刘秀重兵的包围。赤眉军经过艰苦的战斗,始终不能突围。樊崇等人在粮尽力竭的情况下,投降了刘秀。

  战斗结束后,刘秀下了一道诏书,名叫《劳冯异诏》。其中有这样几句,"开始在回溪遭受挫折,最后在渑池一带获胜。这就是所谓在日出的东方吃了败仗,在日落的西边却得到了胜利。"(原文是:"始虽垂翅回溪,终能奋翼渑池。可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这就是"失之东隅,收之桑榆"这个成语的来历。它告诉我们,在这里失败了,在那边却得到了胜利。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东方不亮西方亮,阴了南方有北方"这个道理。

  破局之初,很有可能处于不利的地位。这个时候,要有全局的观念。一次失守和兵走麦城并不意味着全部事业的覆灭。此处失利,它处得利,这就是破局。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的道理也许还可以用"塞翁失马"的故事来说明。

  从前,有位老汉住在与胡人相邻的边塞地区,来来往往的过客都尊称他为"塞翁"。塞翁生性达观,为人处世的方法与众不同。

  有一天,塞翁家的马不知什么原因,在放牧时竟迷了路,回不来了。邻居们得知这一消息以后,纷纷表示惋惜。可是塞翁却不以为意,他反而释怀地劝慰大伙儿:"丢了马,当然是件坏事,但谁知道它会不会带来好的结果呢?"

  果然,没过几个月,那匹迷途的老马又从塞外跑了回来,并且还带回了一匹胡人骑的骏马。于是,邻居们又一齐来向塞翁贺喜,并夸他在丢马时有远见。然而,这时的塞翁却忧心忡忡地说:"唉,谁知道这件事会不会给我带来灾祸呢?"

  塞翁家平添了一匹胡人骑的骏马,使他的儿子喜不自禁,于是就天天骑马兜风,乐此不疲。终于有一天,儿子因得意而忘形,竟从飞驰的马背上掉了下来,摔伤了一条腿,造成了终生残疾。善良的邻居们闻讯后,赶紧前来慰问,而塞翁却还是那句老话:"谁知道它会不会带来好的结果呢?"

  又过了一年,胡人大举入侵中原,边塞形势骤然吃紧,身强力壮的青年都被征去当了兵,结果十有八九都在战场上送了命。而塞翁的儿子因为是个跛腿,免服兵役,所以他们父子得以避免了这场生离死别的灾难。

  不管是"失之东隅",还是"塞翁失马",告诉我们的道理无非是关于如何计较得失的。破局者,定然当有博大的胸怀,不为一城一池一时一地之得失所动,而乱了全局的分寸。唯有最后结局的胜利,才是破局者所坚定追求的目标。
roots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第17节:抓大能放小


  抓大能放小

  但求掌握全局,不因贪小利而失大局。这是破局者所应铭记于心的法则。有的人从小的地方观察入微,但是反而会忽略了大的问题。有的人能把毫厘之差算得一清二楚,但是经常忽略对天下形势的了解;有的人对小事一点也不放过,对于大事常常会感到困惑不解。

  破局者,首先得分清轻重与大小。一个局当中,孰大孰小,当有分寸。遇事时,则能抓大放小,谋求全局。

  宋朝的吕端,就以"大事不糊涂"而称名于世。

  吕端(935-1000年),字易直,北宋幽州安次(今廊坊市安次区)人。出生于官宦家庭。其祖父吕兖曾在沧州节度使刘守文下做判官。其父吕琦做过后晋的兵部侍郎。吕端以其父的官位荫补千牛备身(禁卫官),后任国子主簿、太仆寺丞、秘书郎等职。入宋后,曾任太常丞、浚仪知县、定州同判、成都知府、开封府判官、蔡州知州、开封知县、户部郎中、大理少卿、右谏议大夫等职。宋太宗淳化四年(993年),拜为参知政事。是年底,左谏议大夫寇准也被拜为参知政事。当时北方的辽国频频进犯,吕端力主抗辽,主动请求将自己置于寇准之下,敢于直言的寇准深为佩服。太宗便任他为左谏议大夫,而寇准继续做参知政事。每次太宗召见吕端,他总是谈论自己的过失,很少议论别人的不是。因而,太宗越加看重他。


  宋太宗看吕端"得嘉赏未尝喜,遇抑搓未尝惧,亦不形于言","真台辅之器也",在歌宴上作钓鱼诗,将吕端比做姜太公。要立吕端为相。当朝宰相吕蒙正说不行,说吕端是个糊涂蛋,当不了宰相。太宗却很看好吕端,说"端小事糊涂,大事不糊涂"。后来事实证明吕端为官持重,识大体顾大局,屡屡在大是大非问题上坚持正确的主张,常让宋太宗"犹恨任用之晚"。吕端小事糊涂的美名,传说是因为在蔡州与民同乐的时候稍微有那么一点点过头,以至于跟老百姓一起搞出了著名的"福源酒"、"状元红",经常饮用,不胜酒力就伏案酣睡,鼾声不绝……但是吕端对于大局的把握,却有一种无可挑剔的完美。

  吕端很多事情上都体现出"大事不糊涂"。比如他任相位以后,吕端为了安抚和他竞争失败的寇准,上奏要和寇准"分日押班知印,同升政事堂"。可以想像,皇上要立吕端为相,寇准还有能耐跟他争,肯定也是有当权重臣在支持。吕端大事果然不糊涂吧。

  另一个他大事不糊涂的案例是他力保宋真宗。公元997年,宋太宗病危,吕端每天都陪同皇太子(宋真宗)入侍,探问病情。内侍王继恩忌恨太子英明过人,私下里勾结参知政事李昌龄、殿前都指挥使李继勋和知制诰胡旦,图谋拥立因纵火焚宫而被废除的太宗长子楚王赵元佐,替代太子。

  有一天,吕端循例到宫禁中去探问皇帝的病情,发现太子不在皇帝身边,怀疑其中有变化,就在笏上写了"病危"两个字,命令亲近可靠的官员请太子马上入宫侍候。

  太宗死了,李皇后叫王继恩来召吕端进宫。吕端知道事情有变化,马上哄骗王继恩,让他查检太宗先前亲笔所写的册立太子的诏书,然后把王继恩锁在书阁内,这才入宫。

  皇后说:"陛下业已驾崩。立嗣以长子(指赵元佐)才顺乎传统,你认为应当如何呢?"

  吕端说:"先帝立太子,正是去年的今天。现在天子刚刚离去,难道可以马上就违抗天子的命令,在王位继承人问题上提出别的不同说法吗?"说完,拥着太子到了福宁宫,派人严加保护。

  宋真宗登上王位后,在举行登基仪式时,天子座位前垂着帷帘接见群臣。吕端平静地站在殿下,先不拜天子,而是请求天子卷起帷帘,他上殿仔细看过,认清了的确是原太子,然后才下台阶,带领群臣拜见天子,高呼万岁。

  接着,吕端大刀阔斧地把几个反对派驱逐出权力中心:将李继勋派赴陈州,贬李昌龄为忠武军司马,贬王继恩为右监门卫将军,安置于均州,把胡旦流放到浔州,家产充公。

  吕端设思深远,态度镇静,老谋深算,在预知王继恩等人的计谋后,审慎防备,先果断锁住王继恩,防止节外生枝。然后以先帝的名义和顾全大体的理由说服李太后,到真宗即位后,还想到卷帘验明正身,虽属犯上之举,但却是非常时期不可忽视的一道程序。

  最后,为真宗清除异己,稳固其地位,也是政治斗争的必经程序。

  从这一系列步骤来看,吕端的确不愧"大事不胡涂"的美誉。小事不胡涂,不能说是有见识;大事一定不肯胡涂过去,这就是智慧加决断。

  大事不糊涂吕端的为人又如何?列出几件事看看。吕端爷爷吕兖的顶头上司(五代十国的事)沧州节度使刘守义造反,兵败后吕家被牵连要诛灭九族。当时吕端的爸爸还是个小孩,同乡老友赵玉冒死说吕老爸是他们家儿子不是吕家的,保了吕家一脉。后来吕端报恩,几十年一直照顾赵家,把赵家小孩赵绍宗当成自己亲儿子,还负责给推荐了工作。

  吕端有个老乡,儿子瘫痪卧床,吕端每个月都给钱。但是他却从不私蓄财产。以至于辞世之后两个儿子生活困难,卖了祖宗房产还是一屁股债,媳妇也娶不起。直到宋真宗偶然得知,才替吕家两位公子赎回房产、还清债务、解决个人问题等等不表。

  宋史《吕端传》对吕端的能力为人,各方面评价都高得罕见,甚至夸他"恣仪瑰秀"长得帅。看吕端四十年宦海生涯,两代帝王都很受宠,几乎没有受到冲击,这个就非常罕见。其实仅从这里提到的几件事,就大致能想像到官场的种种凶险,小事糊涂大事不糊涂的吕端,一路化险为夷走过来。

roots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第18节:秉要执本抓关键(1)


  对局之中,把"抓大放小"之计用在正道上,则多少有些悲壮和凄凉的色彩。大难当前,有人主动站出来代人受难是一种牺牲小处,完成大局;为了渡过暂时的难关,而被迫放弃眼前的利益也是一种抓大放小。

  公元前607年,晋灵公被赵氏家族成员所杀。几年后,晋灵公的继承人晋景公即位。晋景公的宠臣屠岸贾进谗言说:"赵氏家族过去弑杀了灵公,现在他们又在密谋造反。"晋景公信以为真,命屠岸贾将赵氏家族斩尽杀绝。

  有人将这一消息偷偷告诉了赵氏家族的重要成员赵朔。赵朔把自己已怀孕的夫人送入宫中躲藏,然后自杀身亡。不久,屠岸贾率领军队冲进赵家,将赵氏家族满门抄斩。只有赵朔之妻因事先躲入王宫才幸免于难。后来,赵朔之妻生下一子,取名赵武。但不知是谁走漏了风声,屠岸贾到处寻找赵氏孤儿,并下令把晋国半岁以下、一月以上的婴儿一律杀死,隐藏赵氏孤儿者将处以极刑。

  在这危急时刻,赵家的两位忠实门客程婴和公孙杵臼,商量怎样才能保住赵氏孤儿。程婴有一个儿子与赵氏孤儿同龄,他愿意献出自己的儿子代赵氏孤儿受死。公孙杵臼说:"你肯舍得你的孩儿,不如交付与我,你向屠岸贾自首,说公孙杵臼藏着赵氏孤儿。屠岸贾必定领兵校来捉拿,我便和你亲儿一同受死。你将赵氏孤儿抚养成人,与他父母报仇,方才是个长策。"商量妥当后,公孙杵臼先带着程婴的儿子藏进山中,然后程婴去向屠岸贾告密。这样,公孙杵臼和程婴的儿子被屠岸贾处死,而真正的赵氏孤儿被安全地送出王宫,由程婴抚养成人。

  赵氏孤儿就是后来的赵武。到赵武十五岁那年,他终于为赵氏家族恢复了名誉和地位。年少的赵武对新任国君晋悼公说:"屠岸贾为非作歹,死有余辜,我与他有不共戴天之仇。请允许我杀死屠岸贾的全家,为赵家报仇,为忠良雪恨!"晋悼公同意了赵武的请求,赵武最终得以报仇雪恨。

  这也是关于"抓大放小"的故事,小处虽然有所牺牲,有所遗憾,有所瑕疵,有所缺陷,有所不圆满,但是只要最终在大局中获胜,那就是真正的胜利。通过抓大放小,使得处于劣势的赵氏家族终于破了屠岸贾所设的这个阴险的局。

  要做到"抓大放小",应该有了长远和总体的把握,就如多了一只眼睛。这只眼睛长在身外,高屋建瓴,从上往下俯视。这样,每当遇到问题的时候,能看到自己,也看到对方,看到事件之内,也看到事件之外,看到现在,也看到过去将来,因此能做出英明的决策。

  秉要执本抓关键

  一个复杂的局,里面各项事务层出不穷,纷纭复杂。破局者如果想要事必躬亲,对于其中的每一件事情都必须做到亲自过问,都想要做的完美无缺,这样的破局者,恐怕只能被那些琐事缠身,终日疲于奔命。这是因为他们不懂得抓关键的智慧。

  一场局,里面复杂的事务当中,总有最为关键的部分。如果抓住了关键,也就能够很好地驾驭全局。至于那些非关键的琐事,大可以交给他人去处理。千万不能让那些琐事占据和浪费了你的心智。

  有人说:聪明而懒惰的人可以做将军,聪明而勤奋的人可以做参谋,又笨又懒的人可以做士兵,又笨又勤奋的人只会添乱。将军之所以能够懒惰,是因为他很聪明,这种聪明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懂得选拔利用人才,而不去亲自做应该下属做的事,这是秉要执本。

  《汉书·艺文志》:"秉要执本,清虚以自守,卑弱以自持,此君王南面之术也。"秉要执本是统治的权谋,领导的艺术。那些不会做领导的人,伤形费神,愁心劳耳目,结果越是管不好单位,做不出成绩,因为他不懂得秉要执本,没有抓住根本。

  汉代的时候,汉文帝曾经在早朝上问周勃:"天下一岁断狱几何?"周勃答:"不知。"皇帝又问:"天下一岁钱谷出于几何?"周勃又答:"不知。"

  皇帝心里不爽了,觉得你这丞相怎么当的啊?顺口又拿这两个问题来考陈平。陈平答道:"陛下即问决狱责廷尉,问钱谷责治粟内史。"皇帝一听乐了,问:"君所主者何事?"陈平不慌不忙地回答:"陛下不知臣驽下。使臣待罪宰相,宰相在上佐天子,调理阴阳,下遂万物之宜,外镇抚四夷,内亲附百姓,使公卿大夫各得其职。"也就是说,我做丞相的是负责管官吏的,让他们好好地为您干活就是了。至于具体事务,您应该问这些干活的官吏而不是问我。

roots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第19节:秉要执本抓关键(2)


  陈平的回答,让皇帝连连点头称是。

  所以,破局者应当心存"秉要执本"这样的观念。就好比一家餐厅里,一个厨师的责任是以一味协调五味,那么饭店经理则是以无味调和五味。下属以自己能胜任专长某种工作为有才能;领导却以会用人为有才能。下属们以出谋划策、能言善辩为有才能;领导以善于听取下属们的意见为有才能。下属以能身体力行为有才能;领导以赏罚得当为有才能。

  还有一个关于"丙吉问牛"的故事,也能很好地说明关于"秉要执本"的智慧。

  暮春的一天,汉宣帝的丞相丙吉带着几个随从,坐着马车外出办事。马车正在长安大街上行驶,前面的道路却被堵塞了。原来,刚才有一群人在这里斗殴,不仅打伤了好几个,而且还有一两个人倒在地上起不来了。

  众人一见闹出了人命,惊慌不已,议论纷纷,都不知怎么办才好,以致见到丞相的车来了也没来得及回避让道。

  车夫把马车停了下来。他想丞相一定会让人去了解一下斗殴的情况,然后加以处理的。可是丙吉却像没有看见路上发生的事一样,挥挥手叫车夫继续前行。

  车夫一挥鞭子,马车继续前行。刚出城,丙吉看到一个农民正赶着一头牛往前走,那牛一边走一边喘气,还不时把舌头吐出来。丙吉马上叫车夫把马车停下来,并对一个骑马的随从说:"你去问问那个农民,他赶着牛走了多少里路了,为什么那牛会喘气不止?"

  坐在丙吉旁边的一个下属官员对丙吉的举动很不理解,不仅问他说:"大人刚才对人命关天的事视而不见,现在见到一头牛吐舌喘气却停车询问,是不是有点重畜轻人,不够妥当呢?"

  丙吉听后回答说:"你错了!市民斗殴伤人,这应该由长安令、京兆尹等官员去处理。丞相的职责是考核这些官员的政绩,然后奏请皇上进行赏罚。作为丞相,没有必要事事亲自过问,而应该关心国家大事。所以我不停下车来去管那些打架斗殴之类的事情。"

  "那大人为什么又如此关心这头牛呢?"那位官员还是感到不理解。

  丙吉于是继续说:"至于这头牛的情况就不同了。现在还是春天,照理说天气还不应该太热,但我却见这牛热得吐舌喘气。如果是因为已经走了很远的路了当然也不奇怪,但如果是并没有走多远的路,而是因为天太热的缘故导致牛吐舌喘气,那就说明今年的天气不正常,农事会受到影响。这可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了,正是做丞相的人应该关心的。所以就要停下车来了解情况。"

  那位官员这才明白过来,心想:"人们都说宰相肚里能撑船,丙丞相可真是知大节识大体啊!"

  秉要执本与事必躬亲相对,是统治的权谋,破局的艺术。《吕氏春秋》有很多这方面的论述。《当染》篇说:"古代那些会做国君的人,致力于选拔任用人才,而不去做应该臣下做的事,这是抓住了根本。那些不会做国君的人,伤形费神,愁心劳耳目,结果越是治理不好国家,这是因为他没有抓住根本。"

  抓住根本就是秉要执本。做国君如此,做其他官员也是如此。简单说就是会当官的将将,不会当官的将兵。将将就是秉要执本,将兵就是事必躬亲。

  很多人都想不通这一点。就连杰出如诸葛亮,虽然"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受到人们的赞颂,但实际上也存在着事必躬亲的毛病。

  诸葛亮如同一个短跑运动员,用百米冲刺的速度去跑马拉松,结果在中途就透支了体力。所以,在与司马懿的长期对垒中,诸葛亮赢得了开场的喝彩,但却输在了后半程的较量中。

  透支是诸葛亮的特点。他透支个人形象,导致自己背上沉重的心理负担;他透支人力资源,导致"蜀中无大将,廖化当先锋";他透支攻伐之机会,渐渐把自己送到被动的地步。诸葛亮透支了一切他可以支配的东西,结果都没能战胜司马懿。最后,他不得不透支自己的生命,悲壮地离开了他未竟的事业。

  在《襄阳记》中,记载有主簿杨颙劝谏诸葛亮的一段话:"我常见丞相亲自校对簿书,我认为没这个必要。治理军国,自有体统,上下不可相互混淆。譬如治家之道,必然是仆人耕田,婢女做饭,这样大家都有事情做,也都能够有所收获,一家之主则从容自在,高枕无忧。如果主人亲自劳动,必然形神疲困,终会一事无成。难道主人的智力不如仆人、婢女吗?当然不是,而是这样做的话便失去了主人应有的身份。所以古人云:坐而论道,谓之三公;作而行之,谓之士大夫。"为了说服诸葛亮,杨颙拿西汉两个丞相丙吉和陈平做例子。他说:"昔丙吉忧牛喘,而不问横道死人;陈平不知钱谷之数,曰:'自有主者'。今丞相亲理细事,汗流终日,岂不劳乎?"

roots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第20节:计议当从长(1)


  杨颙的话让诸葛亮很感动,他因此把杨颙提升为东曹属,主管选举。杨颙死后,诸葛亮竟然垂泣了三天。

  当然这并不证明诸葛亮就此改变了以往举轻若重、事必躬亲、思虑过度的毛病。他为杨颙杨颙垂泣三天,恰恰还是说明了他的举轻若重和思虑过度。尤其是在他生命的晚期,"夙兴夜寐,罚二十以上皆亲览焉。"他的对手司马懿就曾不以为然地说:"食少事烦,岂能长久?"主簿杨颙也曾直言相劝,认为"为治有体,上下不可相侵",并以丙吉问牛不问人,陈平不知钱谷之数等为例加以论证。当然,诸葛亮也有他的难处,所以他说:"吾非不知,但受先帝托孤之重,惟恐他人不似我尽心也!"

  诸葛亮就是这样,努力想要做到事事都事必躬亲,结果呢?最终还是没有能完成一统全国的大业,反而让司马氏夺得了天下。

  同局之中,事情得分巨细,分关键与非关键。而对于一个人来说,精力往往是有限的。如果让那些琐事占用了你的精力,浪费了你的时间,反而使得你的效率上不去。事必躬亲,是一种很好的态度,却不一定是很好的方法。而学会"秉要执本抓关键",或许才是真正的智慧。

  计议当从长

  破局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这个过程里面,充满着斗智斗勇的激烈和坚持道理的忍耐。而很多时候,或许就在你的眼前,有细小的利益显得唾手可得。但是,如果这样的利益对你的长期利益、关键利益有所损害的时候,那么,你是否应该三思而后行呢?

  春秋时,吴王想要出兵攻打楚国,但不少大臣却认为时机不当,担心别的诸侯国会乘虚而入来攻打吴国。吴王为了止住大家的反对,便下命令说:"谁敢来劝阻我攻打楚国,我就处死谁,绝不赦免!"

  大臣们虽然有反对意见也不敢发表了,只好在下面悄悄议论,为吴国的存亡而担忧。

  在吴王的门客中有一位名叫少孺子的,他很想劝谏吴王,转达大臣们的意见,可是又不敢去触怒吴王,害怕自己白白送命而不能使吴王改变主意。

  后来,他终于想出了一个办法。

  一大早,他就拿着一只弹弓,带了许多弹丸,在王宫后园的树林里转来转去,似乎在寻找打鸟的目标。直到露水把他的衣服都沾湿了,他才回去。

  第二天清晨,他又是这样做。

  到了第三天清晨,他的奇怪举动终于被吴王发现了。吴王见他一身都弄湿了,却还在那里转来转去,便大声喊他说:"你过来!为什么把衣服弄得这样湿呢?"

  少孺子回答说:"我在打鸟啊,大王!"

  吴王问他:"打着了吗?给我看看。"

  少孺子说:"鸟虽然没打着,但我却发现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

  吴王一下子来了兴趣,忙问他:"什么事情呢?说给我听听。"

  少孺子说:"我看到这园子里的树上有一只蝉,高高地栖居在树枝上,一边喝着露水,一边发出悦耳动听的蝉鸣。但这只蝉却不知道,一只螳螂正在它的身后。那螳螂弓着身子,屈着前腿,一心想去捕捉那只蝉。但这只螳螂却不知道,一只黄雀正在它的身后。那只黄雀伸长脖子,一心想去啄食那只螳螂。但这只黄雀却不知道,我的弹弓正对准了它,正要把它弹死呢!"

  吴王听到这里不禁哈哈大笑起来:"有意思,有意思!哈哈,真是一个想要吃掉一个啊!"

  少孺子却接下去说:"蝉、螳螂和黄雀都是一心想得眼前利益,却没有顾及它们身后的祸患啊!"

  听少孺子这样一说,吴王猛地一下醒悟过来:原来,他是在劝谏自己不要贸然出兵攻楚,以免被其他国家乘虚而入啊!想到这里,吴王对少孺子说:"好啊!你说得对。"于是便不再兴兵伐楚了。

  这就是所谓的"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少孺子用讲"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寓言说服吴王打消攻打楚国念头的故事,说明了不能只顾眼前利益的道理,深刻地揭示了事物之间互相依存,应全局整体思考的寓意。鼠目寸光和只追求眼前利益者难成大事,有句话说得好:你能看多远,你便能走多远。

猜你喜欢最新推荐热门推荐更多推荐
品牌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