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标准曲线可以用同一浓度不同体积的进样来做吗?

浏览0 回复42 电梯直达
jennysing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原文由 echo8497(echo8497) 发表:
如果做出的标准曲线不成比例,那时什么原因啊


您的意思是和进样体积不成比例么?是很正常的现象。原因比较多,可能的有溶剂量的影响,不同进样体积进样误差不同等。在质谱中这样的现象更明显一些。
child119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就通用性而言 还是不同浓度的容易实现 容易接受 也比较准确 只是在实际试验中 有部分仪器 部分试验方法可以用楼主的体积法来做 可以写一些论文来探讨
zhbvssong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太白金星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原文由 calfstone(calfstone) 发表:
分析中的偷懒是鼓励的,人类的进步也多少源自偷懒。比如洗衣机。
相对分析经常要用到标准曲线系列,很多国家标准都是配制不同浓度,进样相同体积来做的(浓度法)。但实际工作中我们还用到同一浓度来进样不同体积的方式来做(体积法),这样做有什么问题吗?
1、先从标准曲线的本质上看,就是建立不同质量/浓度待测物质跟仪器响应之间的关系。然后用样品的仪器响应来推导样品中待测物质的含量。浓度法采用不同浓度相同体积,体积法采用相同浓度和不同体积,现象上同样是不同质量的待测物质跟仪器响应的关系。这时的标准曲线就是绝对量(质量)-响应的函数关系。
2、浓度法与体积法的区别在于浓度法中与待测物质存在的溶剂/待测物质的比例与体积法不同。浓度法中溶剂的环境(体积)基本是一致的,这样的好处就是浓度法在判断溶剂(或溶剂中干扰物质)和待测物质的指认上更加容易。体积法中干扰物质也会随标准系列增加,不容易实现待测物质的指认。从不确定度角度分析,如果是色谱进样针,进小体积时不确定度比较大,带来的直接结果时标准曲线不如浓度法容易做直。而且物理体积的限制,体积法不太容易实现较大跨度的浓度系列设置。
结论:体积法和浓度法本质上是一致的,但浓度法有:容易做好标准曲线,容易实现较大浓度跨度和容易实现待测物质的指认等优点

建议你先那简单的分光度法实验下,然后就会验证自己的加设,说不定有个突破。
coffee8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有些时候两者的差别不大,有些时候就很大。气相色谱如果体积法,就可能存在问题,像有版友说后面几针没有变化,就可能是进样体积超过衬管容积导致的结果。
ImFarmer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还是浓度法实用普遍,体积法实现的难度大,而且对有些方法就根本实现不了
lingshike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个人觉得两种方法都可以,理论上讲也是一样的。而且体积法比浓度法省对照品啊。呵呵。我倾向于体积法,但是体积法不行的时候,那就用浓度法了。
赞贴
0
收藏
0
拍砖
0
2011/2/24 22:55:49 Last edit by lingshike
aimee0909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haloyu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zhang73930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猜你喜欢 最新推荐 热门推荐
品牌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