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第二届网络原创大赛参赛作品】揭开紫外检测器的庐山真面目

浏览0 回复76 电梯直达
可能感兴趣
zheling1987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第一次上论坛,很不错,原来只在书上看过原理介绍图,实物图真好,学习了!
柏坡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anping老师的这篇讲解可谓真知灼见!怎么说不和版面的胃口啊?紫外检测器我们都是用的多一般也很少去研究它,只知大概不懂究竟。这篇不但讲的好图做的也很到位,本来很模糊的地方,顺着光路就能一点点的连起来。在这里想问下:单色器上出射狭缝和入射狭缝都是起什么作用的?影响分辨率的因素来源于 狭缝,光栅,正弦臂杆,黑色的输出管路还有什么地方?
我们有一台液相,岛津10A的大概有10年多了吧,现在在检测器上就有些问题,时好时坏。检测灵敏度不行了,有的时候会出现很细小的波浪纹很密,有时跑基线就是一路的漂下去,做杂质分析基本检测不到杂质。可能是光路系统的问题,或是受过震动产生的影响。
夕阳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原文由 柏坡(hgycook) 发表:
anping老师的这篇讲解可谓真知灼见!怎么说不和版面的胃口啊?紫外检测器我们都是用的多一般也很少去研究它,只知大概不懂究竟。这篇不但讲的好图做的也很到位,本来很模糊的地方,顺着光路就能一点点的连起来。在这里想问下:单色器上出射狭缝和入射狭缝都是起什么作用的?影响分辨率的因素来源于 狭缝,光栅,正弦臂杆,黑色的输出管路还有什么地方?
我们有一台液相,岛津10A的大概有10年多了吧,现在在检测器上就有些问题,时好时坏。检测灵敏度不行了,有的时候会出现很细小的波浪纹很密,有时跑基线就是一路的漂下去,做杂质分析基本检测不到杂质。可能是光路系统的问题,或是受过震动产生的影响。


回答柏坡版主的问题:
(1)狭缝在检测器上称之为“光谱通带”他的宽窄影响着色谱峰的分辨率和重现性。狭缝窄分辨率好,但信噪比差,狭缝宽,信噪比好,但分辨率差。
(2)影响分辨率的简单原因:光学上与光栅的质量有关;流路上与色谱柱的分离率(塔板数),黑色输出管子的长短有关。
(3)关于岛津检测器的问题:与泵和流通池有关。波纹与泵和泵的流路有关;基线一路漂下去主要是有关流路或池子没有洗净之故。
coffee8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还真是第一次这样深入地了解仪器,现在有种想把我们的仪器也拆了的冲动,简直太详细了!
柏坡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还有个问题想问下,DAD检测器的光栅是否和紫外检测器的光栅相同,光栅上的刻度有差别吗?DAD在执行全波段扫描时,它的光路系统工作状态是否与紫外的单波段检测相同? 怎么实现全波段扫描的?
夕阳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原文由 柏坡(hgycook) 发表:
还有个问题想问下,DAD检测器的光栅是否和紫外检测器的光栅相同,光栅上的刻度有差别吗?DAD在执行全波段扫描时,它的光路系统工作状态是否与紫外的单波段检测相同? 怎么实现全波段扫描的?


回答柏坡版主的提问:DND二极管阵列检测器的光栅与一般的光栅没有什么差别,所谓的差别是:普通的检测器的光栅是可以转动的,预选出的单色光后进入流通池,而检测元件(例如硅光二极管)是固定的;由于液相色谱的出峰的时间很短暂,即使为了寻找最佳波长,普通的检测器也来不及做波长扫描。
而DNA检测器的光栅是固定的,光源灯的复合光束首先进入流通池,由于从样品透过的光束最后射到光栅上进行色散,那么光栅则可以色散出一个扇面形范围的待测单色光束,检测元件就不能再使用通常的二极管检测器了,那样接收波长的范围就太窄了,因此上,DND检测器则需要一个特殊的由许多个二极管组成的一个大面积(一般是长方形)的二极管矩阵排列的检测器,以加宽接收范围。这种结构因为没有了扫描时间过程故对信号的变化过程反应极为迅速,尤其是适应色谱峰。这就是DND检测器的简单工作原理。详情请参阅有关资料和书籍。
柏坡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半导体硅光二极管在紫外区检测的灵敏度差,而我们常用的单波长紫外检测器却使用这样的硅光二极管,是处于对它的综合考虑而选定的吗?
chengjingbao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原文由 夕阳无限(anping) 发表:
原文由 老多(emoc98311) 发表:
anping老师写的真详细
我用了很多年,却没仔细研究,因为仪器没问题,就不好去拆



首先谢谢“老多”版主在这个时刻给予我的首肯!否则真是尴尬了。
也许正应了楼上那位朋友的同情,可能我的文章的口味及风格的确不太受该版面的欢迎。



我最喜欢这篇!
值得细品!我是下载兼收藏!我觉得如果不是搞研究,操作者应更多地了解仪器原理、结构,这样对操作和判断都大有益处。图解,我喜欢。空口说,只能起催眠作用!赞楼主!
一个未完的PPT!大家可就此提问,我辈台下偷学。
揭开紫外检测器的庐山真面目 .rar
赞贴
0
收藏
0
拍砖
0
Last edit by chengjingbao
夕阳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原文由 柏坡(hgycook) 发表:
半导体硅光二极管在紫外区检测的灵敏度差,而我们常用的单波长紫外检测器却使用这样的硅光二极管,是处于对它的综合考虑而选定的吗?


的确如此,由于二极管检测器间隔低廉,又不需要负高压电源故一般用在中档仪器中以及在体积小的仪器(如液相检测器)上,因此单波长紫外均属于这类仪器。
夕阳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原文由 chengjingbao(chengjingbao) 发表:
原文由 夕阳无限(anping) 发表:
原文由 老多(emoc98311) 发表:
anping老师写的真详细
我用了很多年,却没仔细研究,因为仪器没问题,就不好去拆



首先谢谢“老多”版主在这个时刻给予我的首肯!否则真是尴尬了。
也许正应了楼上那位朋友的同情,可能我的文章的口味及风格的确不太受该版面的欢迎。



我最喜欢这篇!
值得细品!我是下载兼收藏!我觉得如果不是搞研究,操作者应更多地了解仪器原理、结构,这样对操作和判断都大有益处。图解,我喜欢。空口说,只能起催眠作用!赞楼主!
一个未完的PPT!大家可就此提问,我辈台下偷学。
揭开紫外检测器的庐山真面目 .rar



谢谢版主的认可,不过从目前大赛投票结果来看,似乎还是差强人意呀!
品牌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