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介绍一下天封塔——应yangxt斑竹的要求

浏览0 回复48 电梯直达
mhq111111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该帖子已被wenxiaohua设置为精华;


天封塔,位于宁波市中心——海曙区大沙泥街,与著名商城郡庙咫尺相望,为宁波古城标志性建筑。如果要追溯一下它的历史,那要比宁波老城区也就是最早的明州城的建立还要早120多年!如果您到宁波游览,不去登攀一下这座古老的天封塔,那也是一件憾事。

    有关天封塔的建造,民间流传着这样一段动人心弦的传说:宁波面临波涛汹涌的东海,是甬江、姚江和奉化江的三江交叉会合地。有一年,镇海招宝山外出了一条兴风作浪的鲨鱼精,从此使宁波经常遭受水淹浪打,极不安宁。那时,四明山有位老石匠,他见鲨鱼精作恶,非常痛恨。一天清晨,他忽然见四明山顶金光闪闪,于是就爬上山顶,一看,原来是一颗鲜红鲜红的宝石在那里闪光。于是他就用了七七四十九天,把这颗宝石凿成一颗闪闪发光的宝珠。就在这一天,那条鲨鱼精又来兴风作浪,水淹宁波城。老石匠从四明山下来,拿着这颗光彩夺目的宝珠,鲨鱼精一见这利剑似的宝光,就往海底逃遁。而这宝光最后杀死了它。霎时间,江上波宁浪静,海水也退走了。老石匠决心要在宁波城中心造一座塔来保存这颗宝珠。老百姓听说后都纷纷前来参加。搬石块、运沙泥,日日夜夜的干。造塔的工匠把泥沙一袋一袋的装起来,造一层塔,堆一层沙包,第二年塔造成了,就将这颗宝珠安放在最高的一层。从此这座塔和塔上的宝珠作为镇邪之物了。
    这当然是-个动听的传说。

    据《鄞县通志》记载:天封塔系“唐武后天册万岁及万岁登封(公元695—696年)纪元时建,故得是名”,天封塔为六角形砖塔,高51米,明暗14层,飞檐翘角,清雅古朴,蔚为壮观。据传约300年前,有一特大蜘蛛曾盘踞于天封塔顶,每逢初一、十五夜,嗥啸拜月,吐丝结网,百姓称其为“定风蛛”,因此也引出了波斯商人前来吸宝的民间故事;另据传,当时建造天封塔时,鲁班师傅采用泥沙层层堆积,把砖石运送上去,直到塔顶。塔建成后,再把泥沙摊铺于附近空地,于是,天封塔附近有两条街道,至今仍称“大沙泥街”和“小沙泥街”,可见其造塔之艰难,工程之浩大。南宋绍兴十四年(公元1144年)重建一次,最后一次是在清嘉庆三年(公元1798年)农历十二月初三。其时天封塔正在维修,因塔内堆积大量木材,一个点塔灯的和尚不慎留下火种,结果把塔檐栏杆,楼梯等全部焚毁,只剩下光秃秃的砖塔躯壳,直到1935年才重修。天封塔几经沧桑,屡建屡毁,距最后一次重建,也已历经840多年春秋,因而,它具有历史的、科学的、艺术的重大的价值。

    天封塔作为宁波城市的象征早负盛名,成为历代名流的游览胜地,留下不少题咏的诗文。元代董洵《登天封塔》诗曰:“拾级登危塔,天高手可攀。千寻环晓郭,几朵压春山。鸟伫栏边稳,云生脚底闲。十年今一上,临眺始开颜。”明代李堂《咏天封塔》诗曰:“风暖正云闲,危栏怯近攀。眼中分世界,鸟外列江山。南斗云霄上,东溟浩渺间。乘槎余逸兴,高处不胜寒。”道出了天封塔的高危与逸秀。

    天封塔因年代久远,在拆建中发现了一批珍贵文物:其中有保存较为完整的元代版本《大乘妙法莲华经》,有古钱币、古匣、佛像、玉器等,还有铁铸的塔刹。塔刹是装在塔顶上的,分为三层:最下层的叫“覆钵”,是元代的遗物;中间一层扁圆形,形状如珠的叫“宝珠”,最上面一层如碗,叫“承露”,意为承露水用的,这二件是清代的遗物。在地宫殿还出土了用银子制作于1144年的天封塔寺地宫殿一座、天封塔模型一座等珍贵文物100多件,不仅对了解天封塔的历史原貌提供了依据,而且也为恢复南宋绍兴年间江南歇山顶殿堂建筑提供了重要的资料。其中银质香薰、铜佛像、钱币、经文等珍贵文物已被列入《中国文物精华大典》,有些文物现珍藏在市博物馆里。

    这里还值得一提的是1957年解放后第一次修理天封塔时,在塔顶部位还发现一件五代时吴越国王钱弘俶造的一座鎏金青铜塔,塔上铸有“乙卯岁记”(955年)的铭文与天封塔地宫石涵铭文,证明天封塔始建于唐是可信的。现重建的天封塔就是按出土的南宋天封塔模型建造的,古色古香,风姿绰约。

为您推荐
您可能想找: 气相色谱仪(GC) 询底价
专属顾问快速对接
立即提交
可能感兴趣
mhq111111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mhq111111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mhq111111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天一阁坐落在浙江省宁波市月湖之西。天一阁是中国现存年代最早的私家藏书楼,始建于明嘉靖四十年(公元1561年),由当时的兵部右侍郎范钦主持建造。范钦平生喜欢收集古代典籍,后又得到鄞县李氏万卷楼的残存藏书,存书达到了七万多卷,其中以地方志和登科录最为珍稀。乾隆三十七年(公元1772年),下诏开始修撰《四库全书》,范钦的八世孙范懋柱进献所藏之书638种,于是乾隆皇帝敕命测绘天一阁的房屋、书橱的款式,兴造了著名的“南北七阁”,用来收藏所撰修的七套《四库全书》,天一阁也从此名闻全国。




范钦为了保护藏书而订立了严格的族规,世代的子孙严格遵循“代不分书,书不出阁”的遗教,但终因年代过于久远,藏书还是有很多的失散。嘉庆十三年(公元1808年),阁内的藏书实有4094部,共53000多卷。鸦片战争时,英国侵略者掠去了《一统志》等数十种古籍。咸丰年间(公元1851~1861年),又有盗贼潜入阁内,偷去了许多的藏书,转卖给法国的传教士和造纸厂。后来又经历了许多的变故,到1940年,阁内的藏书仅存1591部,共13038卷。新中国成立后,政府为了保护天一阁,专门设置了管理机构,探访得到了流失在外的3000多卷原藏书,又增入当地收藏家捐赠的古籍,现藏珍版善本达到了8万多卷。



天一阁之名,取义于汉郑燮《易经注》中“天一生水”之说,因为火是藏书楼最大的祸患,而“天一生水”,可以以水克火,所以取名“天一阁”。书阁是硬山顶重楼式,面阔、进深各有六间,前后有长廊相互沟通。楼前有“天一池”,引水入池,蓄水以防火。康熙四年(公元1665年),范钦的重孙范文光又绕池叠砌假山、修亭建桥、种花植草,使整个的楼阁及其周围初具江南私家园林的风貌。



天一阁面积约2.6万平方米,分藏书文化区、园林休闲区、陈列展览区。以宝书楼为中心的藏书文化区有东明草堂、范氏故居、尊经阁、明州碑林、千晋斋和新建藏书库。以东园为中心的园林休闲区有明池、假山、长廊、碑林、百鹅亭、凝晖堂等景点。以近代民居建筑秦氏支祠为中心的陈列展览区,包括芙蓉洲、闻氏宗祠和新建的书画馆。书画馆在秦祠西侧,粉墙黛瓦、黑柱褐梁,有宅六栋,曰:“云在楼,博雅堂,昼锦堂,画帘堂,状元厅,南轩。”与金碧辉煌的秦祠相映照。



yangxt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谢谢版主!真太为难你了!查阅那么多资料,还要把它打出来上传(可能还要扫描),又化了你那么多宝贵时间,太不忍心了!下不为例吧。
我已查过了,你所引用之材料,关于建造,重建,修缮的年代和我翻倒的完全吻合。唯一不同是关于塔高。我查到的是,一曰:“通高约54米”,一曰:“残高41米”。我想“约54米”和51米差不多,而“残高”则可能是指明嘉靖三年失火后,塔刹被毁时的高度吧。
关于天一阁,你所引用的馆藏书的部,卷数则尤为精确。
再次谢谢你的真诚与认真,下次抵甬,必往游观!
为了表示感谢。我也先把我部分塔照上传,供共赏。必须申明,这些都是我自己照的,非转贴也!
yangxt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yangxt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yangxt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yangxt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这是北京电视塔,假的。北京哪来那么兰的天空呀!背后的天空是我合成上去的。
yangxt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yangxt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西安小雁塔,塔顶残破了,显得更美。
猜你喜欢最新推荐热门推荐更多推荐
品牌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