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子吸收仪喷嘴

浏览0 回复34 电梯直达
renzhihai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renzhihai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diamond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没有积盐是因为溶液的盐分一般都不高的。清洗雾化器有条件还是超声波好,既方便又高效。
guanglei_kan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雾化器的吸液量提高,原子化的量(雾化效率)应该也会增加,但并不一定会是正比例的关系。因为吸液量在雾化室内分成两部分,一是原子化;另一是大颗粒沉降并被作为废液排出。这两部分的比例并没有一个确定的反比关系(会遵循一定的公式)。
雾化效率的提高导致相同标准溶液的吸光度正比增加,比尔定律照常成立,但每一吸光度区间对应的浓度区间减小。
如果吸液量的改变发生在两次测试之间,理论上应该对测试结果没有太大的影响,只是雾化效率高的测试精度会更好。但如在一次测试过程中,标准溶液的进液速度与样品的进液速度不同,则会对测试结果产生影响。所以我们会要求标液与样品的基质相近,这样就会减小因粘度不同导致的进液速度不同带来的测试误差。
下面是溶液的雾化过程资料,请参考:
原子吸收分析中,通常把试样处理为溶液,利用气动雾化把试样溶液转变为气溶胶送入火焰。对试样溶液雾化的基本要求是喷雾量和雾化效率稳定,雾粒细,雾粒尺寸分布范围窄和雾化效率高。当气体从喷雾器喷咀高速喷出时,由于伯努利(Bernoulli)效应的作用,在喷咀附近产生负压(见图4—15),使样品溶液被抽吸,经由吸液毛细管流出,并被高速的气流打散成为细雾。样品溶液被抽吸的流量由泊苏里(Poiseuille)公式确定。   
    E.Pungor和M.Mahr曾用喷雾乙醇水溶液的实验证明,由于液注的表面受到喷雾气流的扰乱,使得表面张力对毛细管内的液体流速不产生影响,试液喷雾量只受粘度、液柱静压力和毛细管的尺寸的影响。由[3—1)式可以看出,在毛细管压力降?p一定时,喷雾量与粘度成反比。表3—5列出了溶剂粘度对喷雾量影响的资料。
试液雾滴的破碎过程分两步进行,从毛细管口吸出的液体一出来便被高速的气流打成雾滴,同时在喷咀边缘所产生的振动波对通过的颗粒也有破裂作用,对大颗粒,这个作用更大,因此在喷咀周围形成细雾。在高速的气流中,雾滴在刚离开喷咀时,末受气流明显加速,雾滴速度和气体分子速度是不一样的,由此产生的气流对雾滴的径向动压力和切向作用便使雾滴进一步破碎,形成更细的气溶胶粒子。气溶胶粒子经过一段时间加速之后,速度达到气流的速度,粒子不再受到进一步破碎,这时便形成稳定的气溶胶。

guanglei_kan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1、标液与样品基质不同导致测试结果的偏大或是偏小我没有做过对比,我想应该都是有可能的吧。
2、基质相近的目的是为了样品测试过程中干扰、液体粘度、进液速度等与标液尽可能相近,这样才可以保持标液与样品数据都按照既定的函数y=f(x1,x2,x3,x4...)计算数据,我们使基体相近,火焰相近,进液速度相近等都是为了使x2,x3,x4...因素保持一致不便,而使y=f(x1,常数)。
renzhihai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geliween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雾化器上是会积盐的,只要所做元素的溶液浓度过高就有这种现象。我经常遇到这种情况,我解决的办法是用完仪器后用纯水喷一段时间(不立即关机),这样让它进行充分地稀释过高浓度的溶液。
同时在每次开机时用过滤纸擦一下,这样不会在雾化器上积很多盐,效果不错。
D_wolves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guanglei_kan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我们也是使用geliween的方法,因为使用了硫酸,他的粘度实在太成问题,如果罅缝的宽度调整不当,测试的过程中就会不停的堵塞罅缝。解决的办法是使用滤纸插入罅缝清除。
xiangzuosui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我遇到过这样的问题,只是在心里想了一下,感谢大家讨论,给我深入了解的机会。
品牌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