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第十二届原创】检验员,哀莫大于心死。。。

浏览0 回复42 电梯直达
检测人马大哈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该帖子已被老鱼设置为精华; 奖励积分记录: 老鱼(30分)
维权声明:本文为Insm_fedd0a8a原创作品,本作者与仪器信息网是该作品合法使用者,该作品暂不对外授权转载。其他任何网站、组织、单位或个人等将该作品在本站以外的任何媒体任何形式出现均属侵权违法行为,我们将追究法律责任。
7月一等奖

一  我与小王的四次相遇


2019年 第四次相遇

近几日,我去到D检测公司走访。D公司门口的迎宾人员中,有人轻轻喊了我声“马老师”。

声音似曾相识,我循着声音望去,是一个穿黑西装白衬衫,身材微胖的中年男子。

我在脑海中反应了一会儿:哦~原来是小王。又见到他了。算起来,这是我们第四次相遇了。

小王和我目光对视后,给了我一个礼貌的微笑,并再次轻轻喊了声“马老师好”。——既显得相识,又不会显得过分热情。

我的思绪,一下被拉回到十多年前。


2008年 初次相遇

那是2008年的夏天,我初次见到小王。

当时,我随同几名专家,去到新成立没多久的A检测公司。

在A公司,小王全程陪同。他那时二十六七的年纪,高瘦的身材,穿一件淡蓝色polo衫,神采奕奕!参观、讲解、提供材料、答疑、端茶倒水、吃饭陪酒。小王面面俱到,得体大方,一个人撑起了全场。整个流程都洋溢着年轻人的激情。

很多专家对A公司老板说:“小伙子不错!你挖到宝了!”老板也顺势对小王称赞有加,小王连连谦虚。


2013年 第二次相遇

2013年时,我第二次碰见了小王。

当时,他已经在B检测公司工作。

我问他,为什么从A公司辞职了?

小王摇摇头,笑了笑,没说什么。


2017年 第三次相遇

又过了几年,到了2017年。

我在参加一次外部培训会议时,第三次偶遇小王。然后得知,他又跳槽了,目前在C检测公司。

我愕然。


二  小王的故事


在2017年的那次培训会议上,我与小王的身份,不再是曾经的指导者和被指导者,而是变成了同在一个会议室上课,同在一个餐桌上吃饭的学员。

或许,是这种身份的转变,使得小王终于卸下了防备,开始畅所欲言,细细讲述了他的工作经历。


2004年至2007年 小王在南方

小王是地地道道的北方大汉。

他在广东读的大学,2004年的毕业前夕,去了珠三角一家大型质检院实习。由于实习期间表现不错,该机构带他实习的部门负责人,对其青睐有加。几个月后,该负责人从体制内辞职,下海单干。顺势就把刚毕业的小王带到了自己成立的检测公司,并对其倾囊相授。从此,小王也对此人改口称“师傅”。

所以,小王刚毕业,就经历了新机构的建立和评审。检测工作的整体流程、抽样接样检测、质量体系建立、财务知识、市场销售、团队管理等等,他都有所涉及。随着公司蓬勃发展,小王的知识见识也在爆发式增长。


(我曾在第一次见到小王时,就十分好奇,他当时还很年轻,为什么就已经懂了那么多。了解了小王的这段经历,我心中的疑惑也被解开。)


但是,小王作为家中独子,他权衡再三,最终还是决心回北方老家,回到老迈的父母身边。

于是,小王开始边在南方工作,边报考老家的公务员和事业单位。无奈每次都没什么好结果,小王也意识到,自己可能不是进体制的料。他只能选择辞职,先回到北方老家后,再靠投简历找工作。


2008年至2012年 小王在A公司


回到老家后,小王进入了他在本地就职的第一家公司——A检测公司。
A公司的老板,是个土豪富二代。当年不知听了哪位高人的忽悠,进了检测行业。
小王列举了他对A老板的几大不满:

首先,A老板不信任员工。
A老板对检测一窍不通,无论公司员工说什么建议,都持高度怀疑,当耳旁风。而外面领导和专家的话,A老板听风就是雨,专家随便放个屁,都是香的。所以,A老板整天四处去拜访各级领导和专家,请人家莅临指导。而一些喜好吃拿卡要的人士,碰上A老板这么个香饽饽,更是乐此不疲。
一些货真价实的专家,员工们当然会虚心请教。但怕的就是,有些欺世盗名的伪专家,一看A老板什么都不懂,便在A老板面前夸夸其谈,胡说八道,说这里做的不好,那里做的不对。A老板听了后,便会对员工暴跳如雷,破口大骂。小王则更加无奈,面对伪专家提出的伪建议,整改也不是,不整改也不是。
由于A老板不懂检测,他理所当然的认为,公司就不应出现任何问题。但每逢评审时,专家肯定会指出或多或少的不足,无论问题大小,A老板便认为是员工的弥天大罪,骂的员工痛不欲生。
我说:“当年我们去的那次,专家们给你美言了很多,肯定了你的能力,老板也没听进去?”
小王说:“没用的,老板会认为,那都是饭桌上的场面话。一个毛头小子,能懂什么。有一种不懂,叫领导认为你不懂!”

其次,A老板爱瞎指挥。
A老板喜欢从网上、书上看一些职场大道理,然后在自己公司生搬硬套、挥斥方遒。更麻烦的是,老板去先进的机构参观回来后,也不考虑自己公司的实际情况,就直接上马一些5s,6s,或是kpi考核等。而考核的目的,却并不是激励,反而是为了惩罚和克扣工资。
比如:用不可能的检测时限,去考核检验员。三天才能测完的样品,逼检验员一天出结果。检验员无论怎么解释,无奈老板听不懂,也听不进去。
再比如:用扩项次数考核小王。要求小王每年要做到4次扩项,每次项目不能少于10个。搞得小王每天不是正在扩项,就是在准备扩项。

另外,A老板好面子!
公司资金充裕时,A老板就给公司装修,换高大上的办公桌椅,订制昂贵的工作服,买高级接待用车,买好酒吃大餐。。。
公司资金周转不灵时,A老板就开始号召员工与公司共患难,工资拖欠,各种借口克扣,各种不讲理,各种不平等条约。。。
小王说,自己当然知道,要慎重对待每一份工作,不要频繁跳槽!道理都懂,但是真的不能忍!会把自己逼疯!
所以小王决定换东家。


2013年至2016年 小王在B公司


告别A公司后,小王来到了B检测公司,但情况并未好转。
小王说,如果A老板是“无知”的话,那么B老板就是“无畏”。
1、胡乱接单。
B老板,喜欢亲自去跑业务。
别的机构不敢接的业务,B老板统统接回来。
从不管实验室会不会做,能不能做。
2、低价。
没有底线的低价,是B老板拉业务、招投标最常用的手段。
B老板完全不计成本,当然,B老板也不知道成本是多少,也没有试图去估算过成本。只有在年终结算时,才知道自己今年大概赚了还是亏了。既然用了不计成本的低价,但还要保持收益,那在检测行业,结果必然只有一个。。。(不说自明)
由于小王是授权签字人,所以每次签报告时,都战战兢兢,生怕哪天出事。
3、分包。
分包放开后,B老板就开始充当皮包公司,将分包玩出了新境界,各种违规层出不穷。
比如:有的只做前处理,有的全部项目转包,所有报告上从来不注明分包。
有一次,小王准备好了各种资料,打算找老板深谈一次,反映下公司分包违规问题。谁知,话题刚开头,老板就劈头盖脸说道:“规定我早研究过,那个管理办法写的,违规分包,不就是一个月整改,最多再罚款一万嘛,怕啥!”
话不投机半句多!这次谈话让小王终于下定决心辞职了。不想再过每天担惊受怕,睡不好觉的日子。

2017年至2018年 小王在C公司


在2017年的那次培训期间,我听完小王在A、B两家公司的故事。
我对小王说:“你缺一个好眼光的伯乐!”
小王说:“我觉得不是,我认为很多伯乐都长了眼睛,但是没长脑子和良心。”
我被逗笑了。
小王又说:“怪不得培训时老师讲到:即使在座的学员都培训成了顶尖专家,其所在的机构可能还是问题重重!因为最应该来接受培训的人,从来没来过!”
当时我很不合时宜的问了他个问题:“现在这家C公司怎么样?”
小王沉默了一会儿,蹦出了两个字:“还行。。。”


三  2019年的小王


跳出回忆,时间回到2019年的现在。

结束了在D公司一天的工作,小王担任司机,负责把我送回去。在车上,我问他:“这次从上一家C公司跳槽,又是为什么?”他说:“这次不是跳槽,是C公司经营不善,倒闭了。”


然后,我们山南海北瞎聊了一些,聊到了小王他师傅在珠三角的那家检测公司。小王说,师傅的那家机构,已经做得很大了,全国很多省市,都开了分公司。小王在前几年最彷徨时,曾问过师傅,是否打算在老家这里开分公司,希望能去师傅的公司工作。当时,师傅说,他们前期做过些调研,认为小王老家这里,近几年恶性竞争太厉害,还不是进驻时机。

而且,随着师傅的机构规模扩大,股东增多,现在师傅自己的话语权也在流失,有些意见,大股东也听不进去了。师傅自己现在也有些无奈。


临分别时,我问小王:“今天看D公司的人员职位,技术负责人质量负责人这些要职,好像都不是你在担任?”

小王“嗯”了一声,平静的回答:“没什么。”

我追问:“现在这家D公司怎么样,有什么不满?”


小王轻描淡写的说道:“无所谓了,只是一份养家糊口的工作而已。。。


声明:本文除在本人个人公众号推送外,在仪器信息网是首发!!!

为您推荐
专属顾问快速对接
获取验证码
立即提交
古立力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很现实,写出了第三方检测的真实状况,恶性的低价竞争,企业也唯利是图,所有的老板都唯利是图,国家层面已经开始整顿了,但力度和速度还不够,要规范还得挺相当长的时间,就看谁的生命力强了,要生存要发展,还得有自己的底线,不然你的公司就是陪葬品!
天心子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基本反映出了第三方实验室的乱象,典型的恶币驱逐良币。单纯靠国家监管是不现实的,毕竟监管难度和人力成本就是不可控的。
而第三方实验室一旦拿到相关资质认证资格,在半年到一年的周期内,基本靠自我职业道德约束来保证实验的准确性。但往往这种职业道德的约束还要受到资本和生存的压力。因此纯粹的第三方实验室一旦遇到淡季,很容易倒闭。现在能抗压还能有所发展的第三方实验室,基本都有其他渠道来作为补充,或是企业相关的实验室,或有稳定来源的检测量。
除了上诉大环境因素,检测项目所需的仪器,仪器的维护,高纯度试剂的成本,主管部门对实验室三废环境污染的处罚,这些进一步卡死了第三方的脖子。作为企业是需要盈利的,只有靠更快的检测频率,压榨员工以维持发展。至于实验室的试剂长时间对员工身体的伤害,谁管你?!
再说国家和事业检测机构,检测量越来越大,需要人员越来越多,编制越来越少。一个城市的所有检测量全靠当地的国家和事业检测机构做,怎么可能做得完?既然编制不够就招合同工,但是工资和待遇又没有竞争优势。唯一的合法方式就是给有资质和能力的第三方做,然后第三方为了生存需要赶量,赶量又要压榨员工,老员工被压榨受不了了就离职,新人工作效率又不如老员工。一下进入了死循环中。
紫色轮回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确实,我来长沙的第一份工作就是碰到一个不懂还瞎指挥的老板,典型例子就是天天心灵鸡汤和我们说其他公司四个人拿下了CMA评审也能在实验室做的好好的,为什么给你六个人了你还要求这要求那的。。六个人,四个使唤不动的护士和两个刚毕业一年似懂没懂的女娃。。而且她们上面就你一个人去做所有实验室的东西,流程技术所有的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基本上第三方检测公司有可能存在的问题都写到了,现实的确很骨感,希望未来可以好走一点
牛一牛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zhi2688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我在第三方也做了快14年了,一共呆过5间公司,其中有大型外企,也有小皮包公司,个人感觉,大型外企是个人学习技术的最佳的地方,有任何不懂的地方都可以找对应的专家请教,前提是你脸皮要够厚。从外企出来后,叨叨转转的在不同公司流动,最后发现一直维持下来的交流圈还是之前在外企的时候建立的,包括之前的同事,之前的老大,又或者之前评审时跟的专家老师。
小企业,更多的时候是自己在逼着自己不停的去学习其他的领域,一般的小企业都是一个人要负责一大堆的不同领域的项目,如果你想进一步提升自己,多学是必要的,当然,如果你安于现状,只想做个技术员,那就另说了。
薪资待遇,其实跟你的能力是对应的,现在的老板相比几年前已经好很多了,老板不懂行,但是他会请专门的人员进行管理,不再像以前那样了,市场都是优胜劣汰的,你不跟进脚步,那就只能被淘汰了。员工也一样,必须不断的学习,才能走得更高更远的。
smart666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老鱼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道格拉斯的枫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果然是能力越大责任越大,而不想以后有所连累,最好的办法就是做一名能力一般,胆小如鼠的底层小职员!说到现在的恶性竞争,市场监督管理局应该有所为,在企业发布招标通知时进行价格预算和审核,按照一定的方式计算出投标最低价格,保证市场稳定和工作质量,低于标准线的报价直接给予警告和进入黑名单,全国范围内不得参与投标期限一个月!再发布硬性规定,距离达到一定程度,不在该地建设实验室或分公司的,不得在该地开展业务!另外,所有的检测公司工作量大,节奏太快,该想办法约束一下。
HarryHuang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只是一份养家糊口的工作而已
现在的检测机构情况,监管是一部分,还是需要提高门槛。
猜你喜欢 最新推荐 热门推荐
品牌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