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实验室如何做好安全管理工作
闫 力
【摘 要】实验室是企业进行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不可或缺的场所,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工作对整个检测工作的顺利进行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针对目前实验室管理和建设中普遍存在的安全问题,以及做好安全工作的重要性,文中从提高认识、健全制度、规范管理、源头建设、预防为先等方面提出了如何预防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的建议和新思路。
【关键词】实验室;安全管理;对策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高新实验室建设投入的逐年增加, 实验室安全工作越来越成为企业科学健康发展的重要课题。实验室工作开展得如何, 实验室效益发挥得如何,一切均要以实验室安全来保障。实验室安全是企业生产检测、科研工作正常开展以及实验室工作人员生命安全与身心健康的基本保证。然而,我国企业“重效益,轻安全”的思想普遍存在,安全事故时有发生。
那么,如何做好实验室安全工作,防范实验室安全事故的发生呢?笔者认为实验室应从制度建设、人员管理、危险气体管控、化学试剂管理等方面管理入手,做好制度和防范措施的建立与实施,能够很好的预防实验室安全事故的发生。
一、实验室安全隐患及类型分析
(一)安全隐患无处不在
在众多实验室内, 经常使用到各类化学药品、易燃易爆品和毒性物品, 还有为数不少的实验室使用各类放射源, 有的实验要在高温度、高压力或者超低温、真空、强磁、微波、辐射、高电压和高转速等特殊环境下进行, 有的实验会排放有毒气体或废液,与此同时, 有的实验室又具有使用频繁、人员集中、流动性大的特点, 大量贵重仪器设备和重要技术资料存放在实验室。一些化学类实验室由于条件限制, 通风不良、存放药品较多、各种仪器设备年久失修, 存在着很多火灾隐患, 如何做到防患于未然, 把危险降低到最低程度, 有必要对实验人员进行防火安全教育和基本技能培训。
实验室常见的安全隐患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火灾性事故
火灾事故的发生具有普遍性, 几乎所有的实验室都可能发生, 酿成这类事故的直接原因无外乎以下几种原因,一是忘记关闭电源, 致使设备或用电器具通电时间过长, 温度过高;二是操作不慎或使用不当, 使火源接触易燃物质, 引起火灾;三是,供电线路老化、超负荷运行, 导致线路发热;四是,火种管控不到位, 接触易燃物质。
爆炸性事故
爆炸事故多发生在具有易燃、易爆物品和压力容器的实验室, 酿成这类事故的直接原因;一是,违反操作规程, 引燃易燃物品, 进而导致爆炸;二是,设备老化, 存在故障或缺陷, 造成易燃、易爆物品泄漏, 遇火花而引起爆炸。
毒害性事故
毒害性事故多发生在具有化学药品和剧毒物质的化学实验室和具有毒气排放的实验室, 酿成这类事故的直接原因,一是,违反操作规程, 将食物带进有毒物的实验室, 造成误食中毒;二是,设备设施老化, 存在故障或缺陷,造成有毒物质泄漏或有毒气体排放不出, 酿成中毒;三是,管理不善, 造成有毒物品散落流失, 引起环境污染;四是,废水排放管路受阻或失修改道, 造成有毒废水未经处理而流出, 引起环境污染。
(二)从业人员安全意识淡漠
企业对于实验室安全工作的重视程度远远不够, 普遍重视产量和经济效益, 往往忽视实验室的安全保障;普遍重视仪器设备的投入更新,却忽视对实验室安全环保设备的配置,主要是由于安全意识薄弱。实际上, 安全在于预防,“防患于未然”远胜于出现安全事故后的“亡羊补牢”。事前防范措施做到位,事中做好管控,这样就会达到良好的结果, 做好预防工作尽管要有成本,但远低于出现安全事故后的补救成本。企业对于实验室安全意识的缺乏体现在方方面面,诸如对实验者缺乏系统安全教育和技能培训,缺乏安全设施,现场安全警示不明显,安全责任不明确等等诸多问题。安全意识一旦缺乏,常常会出现不按实验操作规程进行操作的现象,安全也必将成为问题,极易引起安全事故,轻则毁坏实验仪器设备,重则伤人害己,给企业财产和检测员工的人身安全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和伤害。
(三)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不完备
在实验室的建设中,普遍存在对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工作重视不够,缺少实验室安全管理的相关制度文件,即使有一些规章制度也不全面,有些与实际情况不符,不能适应当前实验室建设发展的新情况新要求。另外,在一些企业在执行现有的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方面,也存在走形式走过场的现象。安全管理制度不能很好地被执行和遵守,安全操作规程成为摆设,安全监督机制不健全等诸多问题依然存在。
(四)安全监管缺位,安全责任不明确
企业实验室安全工作一般会涉及到多个部门、多个层次, 实验室类别、层次纷繁复杂, 日常管理往往归属于不同部门, 对实验室安全工作的监管往往由于部门间的推诿扯皮而流于形式。现行的安全管理体制没有真正落实法定代表人是单位安全的第一责任人,一般企业对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工作不够重视,一些实验室没有明确的专职安全管理人员,一些实验室即便是有也是随意指定,没有对安全管理人员进行岗前培训,没有明确安全责任人的责、权、利,安全管理人员形同虚设,使得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无法真正落实到位,起不到应有的作用。建立统一领导, 分工合作, 各负其责的立体监管体系是做好实验室安全监管工作的重要保证。
(五)实验室安全设施陈旧且数量不够,缺乏安全投入
因资金紧张以及一些企业领导对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重视程度不够等原因,一些实验室没有配备或没有按要求配备足够的安全消防器材、闭路监控系统等安全消防设施,也有一些实验室虽已配备,但相关设备使用或闲置的时间太长,早已老化失效或无法正常使用,消防安全通道长期被占用或被上锁,当真正遇到安全事故时起不到安全保障作用,给实验室埋下了巨大的安全隐患。另有一些企业在新建实验室时,因建设资金紧张、对实验室安全考虑不周等原因而压缩或削减实验室安全建设经费,使得新建实验室的安全无法得到保证。突出表现在,安全设施陈旧, 线路老化、防火功能差, 缺少漏电保护装置;安全设施失去应有功用, 如灭火器失效等;一些产生“三废”物质的实验室缺乏净化装置;装有易燃易爆气体的气瓶未安装防护设施或未物理隔离。
上述情况表明, 实验室安全状况的复杂性和安全工作的严峻性, 加强安全管理是非常必要和十分紧迫的。笔者认为, 实验室安全工作应作为实验室的第一要务常抓抓紧。实验室安全问题应引起企业各阶层高度重视!
二、如何做好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工作
(一)安全源于思想意识
针对企业实验室的安全特征和管理现状, 实验室安全管理的对策要突出“以人为本、预防在先”的安全思想和“安全规程、必须遵守”的安全准则。着重在营造安全文化氛围, 强化安全观念、加深安全意识、建立安全管理体制、明确安全责任,健全安全机构, 安全职责明确的管理体系。
安全问题涉及财产和生命, 来不得半点马虎。实验室应树立安全就是责任的意识, 实行安全“零容忍”制度, 使所有检测人员真正树立安全无小事的安全意识。安全教育应覆盖全体工作人员。大力提高检验人员的安全意识,实行经常性的安全教育必不可少, 而且应采取多种方式开展安全教育, 实现安全教育全覆盖,不留死角不遗漏一个人员。在实践中,我们将实验室可能遇到的安全问题一一罗列,分析风险大小,每周组织进行重点跟踪检查,大大增强了员工的安全意识。根据实验室运转情况的实际需要,配齐相关实验人员,明确岗位职责,努力保证实验室各项工作的安全顺利开展,决不能让实验室带病上岗运转。实验室工作人员是实验室安全事故发生的最后一道防线,定期和不定期开展实验室安全知识教育和技能操作竞赛等,通过多种形式来潜移默化地提高实验室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增强实验室工作人员的规范作业意识和技术能力,培养一支具有安全知识和相关专业知识的高素质的实验室工作人员队伍,创造一个时刻重安全、处处保安全的企业实验室安全氛围。
(二)做好重点防护, 注重源头管控
实验试剂和毒性化学品的管理是实验室安全管理必须重点监控的两个重要环节。针对此类实验物品,应按照安全管理标准,建立危化品专柜管理制, 全部统一管理, 制定严密的监管流程, 按照“统一审批购置, 统一存放使用, 统一报废处置”的三统一原则进行管理。
在进行实验操作时,大多会用到氮气、氧气、氢气等高纯气体。这些气体,一般浓度都很好。作为操作人员,应及时了解试验用气体的特性,做到操作规范,科学预防。对气体钢瓶的存放,要按照实验室气体使用通则严格管理和领用。钢瓶的存放应分类存放,避免暴晒。对于气体管路应加强维护和检查,特别是阀门连接部位应作为检查重点。一旦发现泄漏,应按作业规定,及时进行排查处理。
化学实验室的化学药品及试剂溶液品种都较多,化学药品大多具有一定的毒性及危险性,对其加强管理不仅是保证分析数据质量的需要,也是确保安全的需要。实验室只宜存放少量短期内需用的药品。化学药品要按无机物、有机物、氧化剂、还原剂、生物培养剂分类存放,无机物按酸、碱、盐分类存放,盐类中按金属活跃性顺序分类存放,生物培养剂按培养菌群不同分类存放,其中氧化剂和还原剂类药品试剂应分开存放;属于危险化学药品中的剧毒品应锁在专门的毒品柜中,由专人加锁保管、实行领用申请、审批、登记签字制度。
实验用危险化学品的采购必须按照国家有关危险品管理的规定办理。对使用危险品进行实验的检验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并加强安全操作方法的指导。对易燃、易爆、剧毒、放射性及其它危险物品由实验室安全管理人员统一负责管理,实验室危险物品的保管、领用等必须是二人以上同时监控,配置专用的危险物品室(储藏柜)。实验室使用的煤气炉、酒精炉等能放出明火焰的炉具,都应有安全防范措施。
在实验室内不允许储存汽油及其它易燃物品,特殊情况需要储存时必须采取安全防范措施并报请实验室负责人批准。实验用电炉应指定专人统一管理,严禁使用实验室电炉烧水、取暖。使用电炉时不得在其附近放置易燃、易爆物品,操作人员不得远离现场。
实验室所配备的各种消防器材应放置在干燥、阴凉、容易看到和取拿方便的地方。工作人员均应熟悉消防器材的使用、保养方法。消防器材由专人负责管理,管理人员应经常检查其性能是否良好,发现报废或失效,应立即维修或更换。
(三)安全管理体系及制度的建立
管理,离不开管理体系和制度。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也是如此,因此,安全管理体系和制度的建立必不可少。
如何来建立实验室安全体系?一是,识别实验室安全工作流程、管理内容、工作环节等因素。二是,依据识别的因素,根据实验室工作任务量多少,组织机构大小等,建立安全管理组织机构。设立以实验室主任为第一安全责任人的安全管理体系。同时,在每一个实验室设置兼职安全管理人员。协助安全员做好安全管理和检查工作。三是,建立健全针对性的安全管理制度并严格执行,经常性的评估制度执行效果,实施进行调整和改进。通过以上三项措施可以有效建立起实验室的安全管理体系。体系建立后,就要严格执行,对实验室每一个检测人员进行严格培训,做到制度深入人心,人人规范遵守。定期开展安全检查,发现不安全因素及时采取控制和消除措施。对于实验室无力整改,难度较大的事故隐患,应及时向有关部门提出报告,申请给予解决。实验室工作人员必须严格遵守安全用电和危险物品管理的有关规定。实验室按规定应安装的电气设施。若发现电线严重老化、绝缘层破损等情况时要及时进行维修。严禁超负荷用电。不许拉接临时电线,当突然停电时,应随即切断仪器设备的电源开关,以防来电时因无人照管发生的意外事故。仪器、设备的电源插座要安装牢固,插头应接地良好,以防因接触电阻过大而产生过热而引发事故。
建立一套操作性强的规章制度, 用制度和规范管理来养成实验室安全习惯。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一是,建立实验室安全责任制,每个员工对本岗位安全负具体责任, 建立起纵横互联、上下协调的安全网络, 避免实验室安全管理盲区。真正做到 “谁管理、谁负责”,“谁使用、谁负责”,责任到人,各负其责。二是,建立完备的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 对涉及实验室安全方面的工作, 应建立相应的安全标准和安全操作流程, 应尽可能避免因不懂规范操作而造成的安全问题。结合实验室建设发展与近年来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适合本企业当前实验室建设发展的各项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和实验室应急事件的处理预案,规范实验室工作的操作流程,并付诸落实和实施。
(四)以人为本,预防为先
检测人员是检测仪器设备的直接操作者和使用者,也是事故发生时的直接受害者。因此,对检测人员的管理是重点。如何做好检测人员的安全管理工作,从而减少事故的发生。“凡事预则立, 不预则废”,对于企业实验室安全问题, 做好预防工作, 同样有重大意义。健康、安全及环境作为一种核心价值, 预防在于从未知危害, 到了解危害, 发展防护措施, 到预防危害, 预估危害, 预设防护, 是科技发展的同时, 健康、安全及环境价值的一个平行演进过程。预防是要做好事前评估,不再是事后补救, 不只是优先事项,而是一种核心价值。有了这样的安全理念, 再从制度、组织、人力、设备、标准、培训等方面做好预防, 那么安全问题就能尽可能减少。如果运行机制也一时无法改变, 但建立“以人为本、预防在先”的安全准则,实实在在的做好一些安全防范措施, 建立较为规范的安全防范流程, 也可以将实验室安全工作做好。
规范操作,照章办事是杜绝事故的有力保障。凡是事故离不开违章操作,据不完全统计,违章作业占事故的70%。因此,杜绝违章作业,是抓住关键少数。进行针对性预防,降低事故发生的主要途径之一。
在进行实验操作时,会接触到酸、碱、有毒气体、易燃气体等危机人身安全的操作。这样必须要求操作人员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操作能力,在操作过程中,熟知操作物质的特性和反应机理。在进行试验时会出现哪些不利的副反应,出现危险时,应有科学合理的应急处理措施。
三、结语
安全无小事,安全警钟要长鸣。总之,企业应将实验室安全工作做为头等大事抓紧抓常, 实验室的安全管理,从制度建设入手,建立健全实验室的安全管理体系,加强实验室安全标准化建设,投入足够的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逐级落实实验室安全管理责任制,加强作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和专业知识培训,以人为本,常抓不懈,最大限度地保证企业财产和员工的人身安全,构建安全、健康、文明、和谐的科研检测环境,为企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安全保障和重要支撑。
【作者简介】闫力,男,1976---。电工程高级工程师、化工工程师、注册安全工程师,从事实验室管理工作二十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