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讨论】关于USP中的双级溶出检验法

浏览0 回复3 电梯直达
yaya91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药品生产厂家有责任保证他们生产的药品在药品标签中所注明的贮藏条件下符合溶出度的规定,这样做不仅是出于市场竞争及伦理的观点,也是为了符合法律。这很有必要,因为溶出度可以度量药品的吸收和生物利用度。

    但是很不幸,对于一些药品,最后的溶出度发生变化是一个很普遍的问题。而配方中在外层含有明胶(软胶囊或者硬胶囊)或者糖包衣的片剂是其中的典型。这个问题被归咎于随时间延长而发生的明胶交联结合。由于这个趋势,人们对明胶的使用曾经产生质疑。然而,尽管曾经有很多尝试用别的材料来取代明胶,明胶目前依然广泛应用。
明胶简介

    明胶是胶原水解后得到的水溶性蛋白质的混合物。蛋白质片段几乎全部以氨基酸形式存在这些氨基酸以氨基联结形成分子量从15,000到25,000的线性聚合物。

    明胶的类型  明胶的的两种类型是以制造方式不同划分的。A型明胶(pH3.8-6.0;等电点6-8)是用酸水解猪皮得到的,可塑性和弹性较好。B型明胶(pH5.0-7.4;等电点4.7-5.3)是水解骨头及动物皮肤得到的,硬度较好。尽管有时候单独使用A型明胶或者或者B型明胶,但是大多数药用明胶是以上两种类型明胶的混合物(2)。市场上有不同等级、不同颗粒大小及不同分子量的明胶出售,它们是半透明的薄片或者颗粒状或者是粉末。明胶通常是以冻力划分等级的,冻力是以勃鲁姆强度(bloom strength)表示的,就是用6.66%(w/w)的明胶水溶液灌入冻容器中,并使用12.7mm直径的活塞,当形成精确的4mm深的凹槽时的克数。

    性质  实际上明胶既没有气味也没有味道。它在丙酮、氯仿、乙醇、乙醚、甲醇中不可溶。它可溶于甘油、酸和碱中,尽管强酸和强碱可以使蛋白质变性(precipitation)。在水中蛋白质膨胀,软化,逐渐吸收5-10倍于自身重量的水分。在热水中,它的溶解度增大。冷却至35-40℃蛋白质形成凝胶或胶冻。大于40℃时,以溶胶形式存在。与酸性介质相比,在碱性介质中形成的凝胶粘性较大。

    由于明胶是蛋白质,明胶也表现出蛋白质的化学性质(如明胶可被大多数蛋白质水解系统水解产生氨基酸组分)。明胶可以和酸、碱、乙醛、醛酸、阴离子及阳离子聚合物、电解液、金属离子、可塑剂、防腐剂和表面活性剂反应。

    应用  在制药工业中明胶具有巨大价值,因为很多处方都要用到明胶,它也是软胶囊和硬胶囊中唯一用于定形的成分。它可广泛应用于溶液剂、糖浆剂、片剂、糖衣片、吸入剂和牙科用药、阴道用药、局部用药以及注射液的制备。它的其它应用还包括制备糊剂、锭剂、栓剂。此外,它还可以作为非肠道用药的赋形剂、片剂的粘合剂和包衣片的包衣材料。低分子量明胶因为有提高口服药物溶出度的作用,而一直被研究。

    明胶也被用来将药物制备成微囊,就是将有活性的药物包封在微小的囊状物中,最后可能处理成粉末状物质。在脱水剂(如乙醇或7%硫酸钠)的作用下,当温度大于40℃时明胶可以形成单凝聚层。Peter et al.研究了复凝聚法形成过程中明胶的性质。明胶胶囊还可以被包衣用于某些用途。明胶软胶囊还可以包薄膜衣和糖衣。

    在胶囊烘干前后的明胶交联作用可以使药物延缓释放。甲醛也用来将软胶囊和硬胶囊包肠溶衣。也有报道在甲醛和明胶相互作用的胶囊上钻孔以控制药物的释放。有人观察过通过这种方式制成的维拉帕米胶囊的药物达到零级(zero-order)释放。也有一些报道描述明胶的微球配方及与微球戊二醛交联作用后可以达到控制药物释放的目的。交联作用后明胶凝胶因为具有生物附着性以及延缓药物的释放可以用于活体组织中。以盐诱导通过明胶的复杂凝聚过程可制成DNA-明胶乳酸纳米粒,在此基础上用于基因传递的新系统和质粒DNA已经得到了开发。它由200-700nm的 球形微粒组成,其中含有25-30%(w/w)的DNA。这些微粒可以通过明胶的交联作用变得稳定。

  在医疗方面,明胶可以作为血浆的代用品,及伤口上的敷料。明胶制成的胶囊中装入放射性标记的药物进行过放射性追踪研究。明胶还广泛应用于食品工业和照相用的乳液中。

    一般说来,在口服药处方中,明胶被认为是一种无毒性,没有刺激性的材料。然而,少数文章报道明胶胶囊可以在食道内粘着,而这可以引起局部疼痛。也有文章报道在非口服应用明胶材料后出现了包括过敏反应在内的超敏反应。

    官方状态(Offical status) 明胶被收录于FDA的非活性成分目录之中。在英国它可以作为合法药物使用,在各国药典中也都对明胶有所描述。
为您推荐
您可能想找: 气相色谱仪(GC) 询底价
专属顾问快速对接
立即提交
可能感兴趣
yaya91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明胶交联作用及溶出度变化的问题 

    以明胶为主的处方出现一个最主要的问题就是在很长时间之后溶出度会有明显的下降,这个问题被归咎于明胶的交联作用。交联作用可以使整个处方变成膨胀的、薄的坚韧而有弹性的水溶性膜,也可以称作薄膜。薄膜作为一层屏障,限制了药物的释放。而且在轻微搅拌下,薄膜也不容易破裂,溶出度值常常会降低到零点(rejection point)。

由于在溶出液中添加胃肠酶(胃蛋白酶或胰液酶)后溶出效果好,因此建议在美国药典中对特定检测含明胶药品的溶出介质中增加酶。这项建议是以酶可以消除高度交联的明胶胶囊外壁对药物分子所形成的阻碍屏障为基础的,溶出液加酶后会降低实验时间和实验成本。

    因此,1993年7月美国药典溶出度及生物利用度分委员会(DBA)建议制定第二实验方法,对按照第一实验方法不符合规定的老化胶囊使用含有酶的介质。同时此项建议也声明胶囊的生物利用度不能因此变化而降低这一条件。1994年年初这项建议被提交到美国药典论坛。几乎同时,FDA的工业明胶胶囊生产组成立,美国药典委员会也是其中参与者之一。因此DBA决定推迟这一建议的正式化,直至生产组完成他们关于生物利用度-生物等效性问题的研究。1997年初,美国药典论坛对按照正式实验方法不合格的硬胶囊推出了双级(two-tier)实验。最初曾建议在每个药物的各论中增加第二实验方法的使用条件。而在1997年九十月间出版的美国药典中,第二溶出实验介质被写入总论<711>"溶出度"中,这一双溶出液实验方法最终出现在美国药典25版上。


yaya91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双级实验(The two-tier test)

    双级实验包括药物的各论中规定的最初溶出液中不含酶的方法。第二溶出试验是在含有酶的介质中进行的。在不同pH条件下,推荐使用两种酶。各论中规定的水或介质pH<6.8时推荐使用纯胃蛋白酶,它可以引起≤750000单位/1000ml的活性;而介质pH≥6.8时,在介质中不应加入超过0.05g/1000mL的胰酶。

    将本实验扩大到可溶性药物中  最近人们试图使含可溶性药物的处方其溶出度测定也可以使USP双级实验。为了得到应用目的,人们考虑使用非离子表面活性剂配合胃蛋白酶。

    造成问题的化学过程(The chemistry of the problem)

    Digenis et al.的一篇极好的综述中描述了相关制药环境所造成的明胶交联作用的合理机制(mechanistic rationalizations)。因此本文并没有详细讨论这种机制。

    假定的化学过程  下面三种化学过程被假定涉及相互交联作用。

    l 明胶与三氨基酸赖氨酸的反应性增高。彼此邻近的赖氨酸残基氧化脱氨产生最终的乙醛集团。一部分乙醛集团被相邻的赖氨酸的自由ε-氨基集团攻击产生亚胺,随后经过醛醇浓缩反应产生了含有吡啶环的交联作用的产品。

    a 当杂质中含有乙醛时,赖氨酸的自由ε-氨基集团与乙醛反应。反应产生羟基甲氨酸(hydroxymethylamino)衍生物,然后脱水形成阳离子亚胺。后者与其他羟基甲氨酸(hydroxymethylamino)赖氨酸的残余物质反应形成乙烯醚(dimethylene ether),并最终重排形成彼此以亚甲基联接的两个赖氨酸自由ε-氨基集团,导致随后的交联作用。

    b 明胶交联作用的第三种形式是自由氨基集团与阳离子亚胺中间体(见前面黑体字)反应产生的氨化形式和乙缩醛的胺形式。这种类型的反应中外界的pH值发挥着很大的作用。

    c 葡萄糖或药物配方中常用的其它醛糖会发生与之类似的反应。这些糖类的醛基与游离氨基集团反应,形成亚胺,并且通过重排产生酮糖。随后酮糖的羰基集团与另一个胺反应,形成交联明胶。 

    不仅仅有赖氨酸-赖氨酸交联,赖氨酸-精氨酸交联和精氨酸-精氨酸交联也有报道。总而言之,明胶多肽的交联能够以以下两种方式进行:

    a 同一多肽链内部发生架桥(链内,分子内交联)

    b 两个相邻肽链上的氨基酸可桥联(链间,分子间交联),这一过程增加了明胶的分子量。
交联导致在最初分子间排列紧密时形成的粒子间键脱去,代之以新键形成,最终形成了一种具有不同的多孔性和多孔结构的剂型,因此体外释放模式也会与原来不同。

    导致交联的几个原因

    人们发现:一些化学物质,高湿,高温和光照对于外层含明胶的配方的体外溶出时间延长起到了单独或协同影响。本节将讨论一些已有报道的例子。

    化学物质:

    普遍知道的可引起明胶变性的化学物质中,甲醛研究的最为深入。在剂型中,它从增塑剂、防腐剂、脂肪和聚乙烯化合物中释放出来,如PEG、PEG和脂肪醇或苯酚形成的酯,聚乙烯甘油酯(polyehtylenated glyceride)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聚山梨酸酯,不饱和脂肪酸酯)以及含六亚甲基四胺为稳定剂的玉米淀粉。为了在甲醛浓度和含明胶制剂的溶出度降低程度之间寻找相互关系已经做了大量工作。相反,人们已利用明胶与甲醛的交联反应生产肠溶胶囊。

    也已知道色素,特别是FD&C 3号红和FD&C 40号红在明胶结构特性的变化及导致其溶解性降低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色素与明胶通过疏水键合或氢键键合的方式相互作用。Murthy 等人发现当含有FD&C 3号红的胶囊在高湿和光照下贮藏时,其溶出度明显下降。

    Ray-Johnson and Jachson报道了明胶与碳酸钙和其它水不溶性化合物如硫酸钙、碳酸镁的反应。但是,对于水溶性盐类(如氯化钙和氯化镁)没有发现有不良作用。因此,推断在不溶性钙盐存在时明胶性质的变化是由于片剂包衣内部的物理变化导致,而不是离子和明胶间的化学反应导致。

    另外的两项研究报道了填充在装有胶囊的高密度聚乙烯瓶口处的人造丝线圈也会对胶囊的溶出度产生负面影响。人造丝产生糠醛,当其以饱和气体存在时会很快降低胶囊的溶解性。

    Hartauer等人报道了在2个月和3个月的加速环境条件下贮藏,含人造丝线圈的包装中装有的少量胶囊(10个)的溶出度显著下降。
brownning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感谢分享,我明白了为什么USP做软胶囊要用两种方法,我原以为一种就可以了
猜你喜欢最新推荐热门推荐更多推荐
品牌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