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分享】H化学家,仪器分析专家----韩组康

浏览0 回复3 电梯直达
黄鹤楼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韩组康(1894—1968)

化学家,仪器分析专家。毕生致力于科学研究和教育工作,并积极组织领导上海化学化工学会开展仪器分析的学术活动,培养了大批科技人才。他编著的《仪器分析大纲》、《极谱学文献内容索引》等专著,在国内享有盛誉,是中国极谱学研究的先导者。为开展我国仪器分析工作做出了贡献。

原名韩恩绶,英文名JohnE.S.Han.1894年11月4日出生于湖南省宝庆县。1898年随全家到茶陵。1905年又迁居长沙,靠祖父生活。他自幼勤奋好学。19001906年,从塾师读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诗经、论语等古文,从小就接受祖国文学良好的薰陶。当时,帝国主义侵略我国,满清政府丧权辱国,中国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他认为中国所以贫穷落后,主要是由于科学不发达。要使中国富强起来,必须振兴科学。他在读中学时特别爱好化学。在14岁时就自己编写了一本化学的书,由他父亲代为整理装订。1910年2月,考进长沙雅礼大学,由于家境清寒,靠替学校抄写刻印所得,来缴纳学费和书籍费。后因学习成绩突出(考第一名),获得奖学金,才免去全部费用。他在大学学习期间,就立志献身于我国的化学事业。

1914年韩组康因病辍学,离开长沙到北京父亲处养病。病愈后,1919年应长沙雅礼大学徐善祥教授之邀,到长沙湘雅医科学校(今改为湘雅医学院)任化学助教。1920年到长沙德记矿务公司任化学师。1921年,经湘雅医科学校教导主任推荐,到北京清华学堂(今清华大学)任化学教师,负责管理实验室工作,并在老教师缺席时代为讲课。他在清华教课时注重理论联系实际,不但十分重视带好学生实验,还带领学生到天津有关化学工厂参观,使学生学得更加扎实,深受广大师生的赞誉。1924年,他被聘请到上海卜内门公司(ICI)担任实验室负责人。由于他具有丰富的化学理论知识、较强的实验技能,在工作中解决了许多比较复杂的实际问题,所以深得该公司重用。在1924年到1952年间,除1942—1945年日本侵略军接管卜内门公司他自动离职外,先后担任该公司实验室主任达20余年之久。1929—1952年间,他先后在南京中央大学、复旦大学、沪江大学、大夏大学、同济大学等校任教,讲授普通化学、分析化学、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工业化学和工业分析等课程。他讲课内容丰富新颖,往往举些生动实例来说明科学原理,使理论与生产实际相结合,深受广大学生欢迎。在长期教育工作中,为我国化学界培养了大批人才。

为您推荐
您可能想找: 气相色谱仪(GC) 询底价
专属顾问快速对接
立即提交
可能感兴趣
黄鹤楼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于1952年主动辞去卜内门公司的职务,应邀担任上海市商品检验局顾问、华东药品食物检验所顾问、轻工业部上海科学研究所顾问、上海市卫生局顾问等职。1953年上海市卫生局药品检验所成立,应聘为该所顾问,评为卫技一等一级专家,1957年加入九三学社。先后担任上海市第三届、第四届政协委员、卫生部药典委员会编辑委员。中国化学会建会初期曾任会志部编辑和第五届理事,1959年任上海市化学化工学会第一届副理事长。韩组康为我国的化学、仪器分析的研究和教育工作贡献了毕生的力量。

重视科学实验使理论和实际密切结合

韩组康是一位自学成才的知识分子,是一位未曾留过学的科学家。他长期来刻苦钻研,博览群书,并十分重视科学实验。他常说:任何化学理论都得通过实验来论证,只有通过实验才能发现问题和深化理论知识,分析化学尤其离不开实验。他自1924年起,就用自己的工资积蓄逐渐购买了一套实验仪器(包括当时比较先进的比色计和酸度计等)和化学试剂,在家中装置了一个分析化学实验室。除了实验以外,买书和读书也是他最大的爱好和兴趣。他藏书十分丰富,在他家的书房里,沿着墙壁摆满了书橱,每册书都用牛皮纸包好,分门别类放置,以便随时查阅。在他生活中,几乎没有星期天和节假日,除了上班以外,每天起早摸黑在书房和实验室中做研究工作。他的许多篇论文,就是在这个家庭实验室里完成的。1934年9月,他因病没钱治疗,才忍痛把实验设备卖掉。

他毕生致力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他先后担任过许多单位的顾问,总是千方百计努力为这些单位解决工作中的各种问题。20年代初期,他在长沙德记矿务公司任化学师时,为该公司建立一套比较完整的分析方法,解决了生产中的许多实际问题。并深入研究写出“酸质分析”、“过锰酸钾方法”等论文。在科学仪器馆当顾问时,为该馆设计成功一种非常实用的室内温度计。在勤业文具公司当顾问时,研制成功了原纸、蜡纸、改良粉笔和油印机等。1952年在轻工业部上海工业研究所当顾问时,用当时比较先进的极谱分析法,对出口罐头食品中的微量铅、铜、锡进行测定,为当时的出口贸易解决了一大难题。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迅速恢复和发展,工业用水量越来越大,急需解决许多技术问题,他及时编著了《工业用水简速分析法》一书,详述了生水、软化水、冷凝水和汽锅水,以及工厂管理与保护汽锅的常规分析方法,为我国工业建设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黄鹤楼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积极促进中外学术交流

为了振兴科学,韩组康认为首先要传播科学知识,他很早就利用自己学习和实验所得,撰写专著或论文,加以发表。1918年就出版了《造碱工业概况》,并发表有关酸碱分析的论文多篇。1922—1923年在科学杂志上发表了《碘质分析》,《还原方法》等多篇论文。1925—1926年,他翻译出版了《工业化学实验法》、《工业化学机械》等书。这些书均多次再版,是我国当时大学化学系师生的重要参考书,有些书满足了当时我国新兴化学工业的急需。

早在1920—1921年,他就加入了美国化学会、美国电化学会,并经常撰写论文在美国化学杂志上发表,向国外介绍我国化学界的学术情况。他在美国以J.E.S.Han发表的论文有:“化学分析用滴定器”(美国专利,1929年)、“Warder碳酸盐定量法的改良”、“用联苯胺测量醋酸铅中的醋酸”、“铬矾中氧化铬的碘量法测定”、“一种化学调味品—谷氨酸钠”、“氢氧化钠溶液中碳酸盐含量的容量测定法”、“用乙酰化作用测定在香精油中的乙醇”等十多篇。得到国际上的公认,有的被再版,有的被许多著名学者收入教科书、手册和专著中,如在希尔伯恩(I.Heibron)著《有机化合物词典》,索普(J.F.Thorpe)和怀特利(M.A.Whitely)著《应用化学词典》,柯尔索夫(I.M.Kolthoff)和斯登格(V.A.Stenger)著《容量分析》等书中均有引用。这是世界名著中较早引用的中国分析化学家的工作成就,为我国化学界赢得了国际声誉。

20世纪30年代前后,国外化学界已开始研究和应用仪器分析,但直到50年代初期,我国在这方面还比较落后。有鉴于此,为了推动仪器分析在我国的开展和应用,1954年由韩组康发起,邀请在沪分析化学专家、学者,在中国化学会上海分会举办一系列仪器分析讲座,讲授内容包括吸收光谱(可见光、紫外光、红外光)、发射光谱、极谱分析、色层分析、放射分析、质谱分析、电子显微镜等20个专题。后由他主编,将这20个专题与电子管一文合并改编成《仪器分析大纲》一书出版。这是我国仪器分析的第一本专著,很快为高等院校和科研单位所普遍采用。在1955年初版,8次印刷,1959年出新版,1962年3次印刷,大大推进了我国仪器分析的发展。

韩组康更是我国极谱学研究的先导者,早在50年代初,他就开始研究海洛夫斯基(捷克斯洛伐克科学院院士,极谱学的创始人,因发明极谱分析法而荣获1959年度诺贝尔化学奖)所发明的极谱分析法。1952年他在上海商品检验局任顾问时,就对捷克的V—01型极谱仪进行钻研,并立即传授给该局的工作人员。1953年起韩组康开始和海洛夫斯基通信,互寄研究材料,及时向我国学术界进行介绍,有时海洛夫斯基还用航空快件寄来捷克的仪器配件。在1963年后海洛夫斯基健康情况逐渐恶化时,还常由他的助手代笔给韩组康来信。1953年韩组康担任上海市药品检验所顾问后,进一步致力于极谱学的研究,对极谱分析法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做了大量工作。并在药检所的积极支持和配合下,由他领导组织一个编写组,从1956—1961年历经数年日夜辛勤工作,完成并出版了由他和海洛夫斯基合编的《极谱学文献内容索引》两册专著。该书收集从1922—1955年世界各国极谱学文献7000余篇,将外文题录译成中文,并编写成中文和英文两套索引,填补了我国这方面的空白,对促进我国极谱学研究的迅速开展,起了非常有益的作用。1963年,韩组康看到国外极谱分析发展很快,为了使我国极谱学研究迅速赶上国际水平,立即着手组织上海极谱学研究方面的力量,编辑翻译国外资料,与漆德瑶合作主编出版极谱分析专辑,收编了17篇专题论文,及时反映当时国际上极谱学的发展趋向,有利于我国极谱分析的进一步发展,对仪器分析和极谱学研究起了开拓作用。他不愧是我国仪器分析的著名专家,更是我国极谱学研究的先导者。

为我国化学事业贡献了毕生力量

韩组康是一位热情豪放的爱国知识分子。1932年“一二八”事变,十九路军奋起抗战,他和几位同事研制防毒面具,来支援十九路军。1934年还继续研究出版“烟幕发火剂及爆炸实验”一书。1936年在上海复旦大学讲授国防化学时,带领学生做过一次较大规模的演习和实验,并撰写了“复旦大学化学系国防化学演习记”一文,翻译《毒气侦检大纲》一书,以实际行动支援抗日。1942年日本侵略军进驻上海租界,卜内门公司被接管,他拒绝高薪礼聘,主动离职,靠着仅有的积蓄过着艰苦生活,坚决不替日本人做事,充分显示了高尚的民族气节和爱国精神。

黄鹤楼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当时他还在卜内门公司任职,但他宁愿放弃高薪、放弃日后丰厚的退休金,主动辞去卜内门的职务,应邀到上海市商品检验局和上海市卫生局药品检验所等单位工作。这一时期,他看到我国的科学技术日新月异,蓬勃发展,感到由衷高兴,更加精神百倍,只争朝夕地开展科研工作,并带领中青年科技工作者,努力培养化学事业的接班人。当时他已是年逾花甲的老人了,还是精神抖擞地和中青年人一起搞科研,并特别注意培养年轻人的动手能力和科学工作方法。当时上海药检所的房屋结构条件较差,白天外面街上车辆来往多,有时房屋震动,影响精细的极谱法测定数据,他经常亲自领导大家在夜间做实验,直至深夜。他对于中青年科技人员,既严格要求,又热情帮助,还风趣地鼓励他们:“老师教出的学生如果不超过老师,那么除了学生不是好学生外,老师也不是好老师。”他多么希望在有生之年能为祖国科学事业多作贡献。但自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这位爱国、勤奋而卓有成就的科学家,被打成“反动学术权威”、“洋奴才”,遭到非法抄家,多年积累的学术资料、手稿和一些书籍也被烧毁了。年迈体弱的他,每天还得去打扫卫生“劳动改造”,身心受到严重摧残。最使他痛苦的是剥夺了他继续工作的权利,使他一些有价值的研究工作计划未能实现。但强烈的事业心,压倒了心灵的痛苦。他始终坚信党的正确路线一定会胜利,于是不顾白天劳动的疲劳,利用晚上时间,通过回忆,继续整理出“硫喷妥钠的示波极谱分析”一文的初稿,这是他留下的最后一份珍贵的手稿。1968年11月10日他因病去世,终年74岁。

简历
1894年11月4日出生于湖南省宝庆县。
1910年2月—1914年6月长沙雅礼大学肄业。
1919—1920年任长沙湘雅医科学校化学助教。
1920—1921年任长沙德记矿务公司化学师。
1921年9月—1924年7月任北京清华学堂化学讲师。
1924年7月—1930年2月任上海卜内门公司化验室主任,并一度兼任上海复旦大学化学教授。
1929—1952年任勤业文具公司顾问。
1930年2月—1930年7月任南京中央大学化学教授。
1930年7月—1952年4月(其中1942—1945年主动离职)任上海卜内门公司化验室主任。在此期间,曾先后兼任上海复旦大学、沪江大学、大夏大学和同济大学化学教授。
1937年任中国化学会第五届理事会理事。
1952年7月—1961年任上海商品检验局顾问。
1952年10月—1953年6月任华东药品食物检验所和轻工业部上海科学研究所顾问。
1953年6月—1968年11月任上海市卫生局药品检验所顾问。
1956年3月任上海市卫生局顾问。
1959年任上海市化学化工学会第一届理事会副理事长。
1968年11月10日逝世于上海。

主要论著
1 韩组康.造碱工业概况.长沙,1918.
2 韩组康.酸质分析.科学,1920,5(9):890—908;(10):1007—1019.
3 韩组康.过锰酸钾方法.科学,1921,6(2):179—199;(8):786—819.
4 韩组康.碘质分析.科学,1922,7(7):655—683;(8):803—833.
5 韩组康.还原方法.科学,1923,8(2):154—160.
6 韩组康译.工业化学实验法.上海:商务印书馆,1925.
7 韩组康译.工业化学机械.上海:商务印书馆,1926.
8 JohnE.S.Han.Titration Apparatus.U.S.Patent No.1,723,853,issued August 6,1929.
9 John E.S.Han.Note to the Iodimetric Determination of Chromic Oxide inchrome Alum.Journal of American Leather Chemists’As-sociation,1929,24:124—129.
10 John E.S.Han.Monosodium Glutamateasa Chemical Condiment.Industrial and Engineering Chemistry,1929,21:984—985.
11 John E.S.Hanetal.Benzicline Method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Acetic Acid in Lead Acetate.Industrial and Engineering Chem— istry,Anal.Ed.1931,3:379.
12 John E.S.Han.Carbonate Content of Volumetric Sodium Hydrox-ide Solutions.Industrial and Engineering Cheinistry,Anal.Ed.1932,4:229-232.
13 John E.S.Hanetal.Determination of Small Quantities of SodiumCarbonate,Warders Method with Improved Technique.Industrialand Engineering Cheniistry,Anal.Ed.1934,6:209.
14 John E.S.Han.Determination of Alcohol in Essentia1 Oils byAcetylation.American Perfumery and EsSential Oil Review,1940,41(2):35—36;1941,42(6):41—43.
15 韩组康.工业用水简速分析法.上海:商务印书馆,1954.
16 韩组康主编.仪器分析大纲.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55.
17 韩组康.捷克的三种新型极谱仪.化学世界,1956,11(1):8—11.
18 韩组康.海洛夫斯基博士的努力与成功.化学世界,1956,11
(3):117—120.
19 韩组康.海洛夫斯基博士的文献总目录.化学世界,1956,11(4):168—175.
20 韩组康.近年极谱学的成就(上)、(下).化学世界,1958,13(2);59—64;13(3);104—107.
21 韩组康.维生素的极谱学(上)、(下).化学世界,1958,13(6):241—245;(7):317—319.
22 韩组康译.交流极谱学(海洛夫斯基著).化学世界,1959,14(7):327—329.
23 韩组康.连续分析一般介绍.化学世界,1962,16(7):310—311.
24 海洛夫斯基,韩组康合编.极谱学文献内容索引.北京:科学出版社,(第一册)1962;(第二册)1958.
25 韩组康.十年来的中国科学中的“化学专辑”极谱分析部分.北京:科学出版社,1963.
26 JohnE.S.Han.一些有用的中国生药.Cinskéléky(捷克杂志),1964,Vesmir8:237—238.
27 韩组康,袁倬斌.补骨脂呋喃香豆素的极谱分析.药学学报,1964,11(11):774—777.
28 韩组康,漆德瑶主编.化学分析(第四辑)极谱分析专辑.上海:上海市科学技术编译馆,1965.
29 韩组康,章元琅,袁倬斌.2—(β—甲氧基乙基)吡啶的极谱分析.化学学报,1965,31(1):12—17.
猜你喜欢最新推荐热门推荐更多推荐
品牌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