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分享】独具特色山葡萄

浏览0 回复5 电梯直达
yy_0324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山葡萄酿造“山葡萄酒”
???? “山葡萄”这几个字,如同看到“山苹果”、“山核桃”一样,会认为这只是一类野生的物种而已。但是,在中国的东北部地区,有一个种(species)的葡萄,中文名字就叫“山葡萄”(Vitis amurensis)。

  这个种主要分布于中国东三省、内蒙古东部以及俄罗斯、朝鲜部分地区。由于这些地区冬季极其寒冷,很多地区气温可以低至摄氏零下30度,因而,山葡萄具有很好的抗寒能力,应该是葡萄属(Vitis)植物抗寒能力最强的种。同时山葡萄对白粉病(powdery mildew)、白腐病(white rot)、炭疽病(grapevine anthracnose)、黑痘病(grape black pox)有较强的抵抗力。另外,与美洲原产的葡萄(V labrusca、V riparia、V rupestis、V cordifolia、V aestivalis等)常常会有麝香味(亦称为狐臭味)不同,山葡萄没有显著的特征香气,不会干扰与之杂交的亲本的香气;因此山葡萄是葡萄学家进行抗寒、抗病育种的重要材料。

  中国北方种植欧洲葡萄(Vitis vinifera)酿酒,冬季需要将葡萄埋土才能越冬。这项操作不仅耗费掉了葡萄园三分之一的管理成本(这在世界其他几乎所有葡萄酒产区是不需要的),还制约了很多栽培技术的应用,制约了葡萄果实质量的提升,也降低了葡萄树的寿命。葡萄抗寒育种也就成为了中国葡萄栽培领域的重要课题,尤其是酿酒葡萄的抗寒育种。山葡萄这样一种天然抗寒的葡萄,自然逃脱不了育种家的法眼。
  人工利用山葡萄的最早历史可以追溯到1907年,前苏联的研究人员对野生的山葡萄进行了大规模调查,并选出一些优良的株系开始用于生产。直到20世纪30年代发现两性花山葡萄(野生的山葡萄主要表现为雌雄异株),开启了对山葡萄利用的新篇章。二战以前,前苏联的研究人员已经开始利用山葡萄进行种间杂交育种,并获得一些杂交一代品种。而在中国,山葡萄一直没有被驯化栽培,最早利用野生山葡萄进行酿酒的是1936年成立的长白山葡萄酒厂以及1937年成立的通化葡萄酒厂。
?????? 从1955年开始,前苏联多家葡萄研究单位利用山葡萄开展选育具有综合抗性的葡萄品种,在1958-1970年间就育成43个品种,包括10多个高抗寒品种。
为您推荐
您可能想找: 气相色谱仪(GC) 询底价
专属顾问快速对接
立即提交
mengzhaocheng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yy_0324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山葡萄酸度高,糖度低!有野果果香,独具个性风格。
yy_0324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yy_0324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xiahuanihao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品牌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