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已应助】求最新版本的《能力验证程序》和《保护客户机密信息和所有权程序》

浏览0 回复5 电梯直达
庞榮君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保护客户机密信息和所有权程序》对所有人都进行识别,也明确具体的保密措施。      《能力验证程序》要求对能力验证提供者的选择、能力验证计划的制定和审查、能力验证不满意结果处理时应明确的相关预防和纠正措施实施要求做出规定。
推荐答案:123回复于2022/04/11
一、能力验证

利用实验室间比对,按照预先制定的准则评价参加者的能力。

二、实验室间比对

按照预先规定的条件,由两个或多个实验室对相同或类似的物品进行测量或检测的组织、实施和评价。

三、外部能力验证的重要性

1、评价实验室是否具有胜任所从事检测工作的持续能力水平。

2、识别实验室检测存在的问题以及弥补内部管理和质量控制的不足。

3、为评审员和技术专家补充了对实验室进行现场评审考核的依据和手段。

4、确定某些新的检测和测量方法的有效性和可比性、识别实验室间的差异。

5、赢得客户对实验室测结果的信任, 增强了实验室的自我能力。

四、能力验证或实验室间样品比对的流程及注意事项

(一)参加实验室根据自身需要,报名参加能力验证。

(二)考核机构预通知

在收到预通知时,应准备好相应的试剂耗材(如①标准溶液;是否有证书、标准物质效期②实验所需提取试剂③实验耗材;固相萃取柱规格大小、试剂包规格大小、柱效验证)并注意监测实验室用水保证实验用水质量,做好实验的充足准备。

(三)考核机构正式通知

收到考核单位正式通知,实验室检测人员再次对实验所需试剂、耗材进行清点,并做好试剂耗材验收,必要时应提前对所测指标进行方法验证。收样人员应随时关注考核样品物流动态,做好样品接收准备。

(四)能力验证样品接收

样品接收是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样品接收必须由专门的样品接收员完成。

1、样品接收员对样品进行各项基本数据的核对,确认来样包装是否完整、外观是否正常。详细记录样品的各项数据,保证样品的原装性。同时,对样品进行初步观察,确认是否能够进行检测。最后,及时详细的填写好样品接收单。

2、样品确认;当样品接收员对样品进行基本性能标识和记录后,应交由检验人员对样品进行确认。检验人员收到样品后,需对样品状态是否符合考核机构的基本描述进行确认;

①检测方法确认:方法是否在认证范围 。

②盲样基体确认:不同基体前处理方法区别 。

③大致浓度范围确认:对测定值做到心中有数 。

④结果报出时间确认:合理检测时间,以免耽误数据上报

⑤样品前处理确认:对于食品类样品,前处理方法对结果影响很大,检测人员应根据操作指导书,确认所用样品前处理方法。

⑥结果报出要求(原样还是稀释后)

3、如果发现样品本身状态不正常,或样品和送检方描述不同,或对对应的检测内容描述不全面等情况,检验人员需记录出现的所有问题,和考核单位及时沟通,待疑问消除后,才能开始检验。

(五)样品的储存

对于无法进行及时检测的样品,应进行合理的样品储存,根据考核机构操作作业指导书对样品进行(冷藏、冷冻、常温)储存,以保证样品的安全性以及完整性。对于易燃、易爆和有毒等危险品需要特定存放,远离其它样品,并做好醒目的标识。

(六)样品检测前准备

检测人员应仔细阅读作业指导书,对作业指导书的每一项要求都做到心中有数。

①检测方法:对实验所用检测方法的原理、步骤、所用试剂的作用充分理解。

②盲样基体:食品类样品的基体较为复杂,实验前应对样品的基体效应作出判断。可以通过加标回收预实验进行评价。

③样品前处理:通过预实验确定样品前处理方法,对样品前处理步骤充分理解。准确把握样品前处理的关键点并做出有效的质量控制。

④标准溶液:保证所用标准溶液是基准标准物质、有证书、在效期内,如果采用的是内标法,内标物质应尽可能是同位素内标,同样满足是基准标准物质、有证书、在效期内。

⑤预实验标准曲线的大致配置计算:根据考核机构作业指导书给定的浓度范围,通过初测确认其大致浓度范围,(一般应将指导书给定的最小浓度/最大浓度包括在曲线中)。

⑥仪器状态:实验前一定要确认仪器灵敏度及精密度,如达不到检测要求需对仪器进行调整,(以保证仪器的色谱行为正常(出峰时间正常、无拖尾、分叉和不对称等峰),检测器灵敏度正常,响应稳定,空白值正常)。通常可通过同时将新配置的标准溶液与以前的标准溶液同时上机测定,比较响应值,正常情况下响应值应一致,或有所提高,若新配标准溶液灵敏度不如以前,需要查找原因并优化仪器。

⑦试剂(包括纯水)器皿的处理 :a、必须做样品空白实验,确保试剂空白的峰面积在检测限以下,否则需要更换试剂。b、配置溶液应使用检定过的移液管或经计量合格后准确无误的移液枪。c、使用前将所用的实验器皿按照要求进行清洗,无机盲样器皿使用前泡酸清洗,有机类样品器皿经过洗涤后使用前用甲醇润洗后烘干使用。d、精确设计和控制实验过程,最小程度降低污染。

(七)样品处理

(1)样品在检测前需要提前取出、衡温到室温方可进行样品检测。实验中应双人执行盲样操作环节,相互补充疏漏。
(2)如果严格按照国标执行盲样取量无法多次测定时,需按照比例进行减量取样处理(所有试剂,包括定容体积也应按比例进行稀释或缩小),便于摸索初测浓度范围?。

(3)在进行样品处理时,应理解并把握方法原理及关键点,哪些地方应严格准确,哪些地方不用准确(例如:实验所加缓冲液、固相萃取淋洗液、显色剂等是不需要准确的,而加入的标准溶液等是需要很准确的)。

(4)食品等复杂基质样品,加标回收率是判断盲样出具数据是否需要进行校正,校正多少的关键参数,一定要在盲样测定前获取加标回收率结果。

(5)加标量:加标量为初测盲样浓度时最为适宜。(例如:初测浓度为20ng/mL,加标浓度就是再加20ng/mL)

(6)空白样品加标/盲样加标:对于水质,最好使用质控样品作为质控手段,因水质考核所涉及的前处理步骤较少,对检测中所造成的损失较少,而食品等前处理较为复杂的盲样样品,加标回收可以很好的反应实验步骤的损失量,由于食品难以获得基质相同的质控样品,故建议采用盲样加标,如果考核机构带有空白样品,可进行空白加标,以获取近似等效的基质效益。

(八)样品检测初测

(1)盲样大致浓度范围的确定:初测时标准曲线范围应宽泛。保证高低值都在曲线中。

(2)基质效应确定:通过加标回收率实验,判断基质效应(增强/减弱)。对于食品样品,还可以通过加标回收率确定固相萃取柱柱效。

(九)样品检测及质量控制

(1)在确认大致浓度范围后方可通过二次标准曲线配置将盲样浓度置于标准曲线中位区间(50%-70%之间),确定平行样个数(一般>3个),加标样个数(2个),确定加标浓度水平。对于有一高一低两个值的考核样品,如果相差太大,就需要配置两条标准曲线。如果是质谱,还应考虑是否需要使用基质加标标准曲线。

(2)质控样品和待检样品必须同时操作,质控样品的添加浓度通常选择2-5倍定量限的添加水平,浓度水平尽量与所测样品的浓度保持一致,不能相差过大。①测得值<质控值,可在样品中加标,使其接近质控。②测得值>质控值,可稀释样品,使其接近质控。

(2)加标回收率:根据样品初测浓度进行加标,得到的加标回收率,并根据基质效应,确定是否校正。无法购买质控样品的,可以选择在盲样样品的基础上进行加标,也可以采用已知量值的阳性样品来进行检验。同时需确保质控样品和待检样品检测时每个步骤操作的一致性,降低误差。

(3)双人测得:样品检测需要按照一人主检,一人监督复核的模式操作。双人负责可以避免偶然误差的发生。

(4)基质效应的消除:①基质加标标准曲线。②通过加标回收率获取校正系数。以上消除方法只能选择一种执行,切不可在选择基质加标标准曲线后再次使用回收率系数进行校正,多重校正结果将偏离。(5)内标法:对于需要加入内标的样品,加入内标(内标最好使用同位素内标)后再避光冷藏处放置半小时后再按照规
定的检测方法操作,保证待测物和内标物的一致性。随时监视内标相应情况变化,内标急剧变化说明测定过程出现问题,如果继续测定,结果必定将偏离。(ICP-MS的在线内标可实现对仪器状态的监控,对于GC-MS、LC-MS等非在线内标发生急剧变化情况,如在标准测定环节中出现证明标曲配置出现错误,如果是样品测定环节中出现,证明样品前处理出现疏漏。无论哪种情况,应停止检测并进行核查)。

(6)样品的测定顺序按照先测试剂空白和样品空白,再测低浓度样品。最后测高浓度样品的顺序,防止高浓度样品污染仪器,对后续样品造成影响。每个考核样品需要上机平行测定两次或多次,以降低因仪器不稳定造成数据存在的误差(常需要不同天、不同仪器、不同方法测定比较,并带质控样品进行重复测定)。

(十)数据结果分析及报送

(1)实验过程中,由于存在系统误差、随机误差(增加测量次数可减少随机误差)、过失误差会导致实验数据发生利群,此时应采用一定的统计方法,排除异常值。在检测过程中有时会发现三个能力验证样品中有两个的结果平行性较好,有一个数值偏离一些,在我们无法确认哪一个数值更接近真值时,就必须取数据的平均值,减少误差。忌讳人为剔除平行性差的样品结果,将自认为平行性好的样品重复测定多次后取平均值上报,这样操作的后果有时反而将真实结果排除在外。
(十一)结果反馈

收到结果反馈后,填写结果评价表。

(十二)不满意样品复测

12.1有针对性的回复溯源实验室检测过程

复查(称量、配置、检测、前处理、异常结果、异常现象)发现可疑点。

12.2筛选可能引起的“不满意”结果因素,逐项验证排除。

12.3对留存样品在此复测或使用已知浓度的同基质样品进行重测确定可疑点。

12.4撰写能力验证不符合原因分析(常见原因)

①检测人员对方法不理解或者理解不透彻,导致检测步骤、过程有错误。

②使用的标准品、试剂和耗材没有经过验收,不能满足实验需求。

③项目检测涉及的仪器设备不满足检测要求。(灵敏度不够、稳定性不好、量程不对)

④操作过程不规范导致随机误差。(通常检验要求双人操作监督)

⑤结果计算和数据处理错误。(取样体积、称样体积、浓缩过程换算)


该帖子作者被版主 状元秀5积分, 2经验,加分理由:鼓励提出话题
为您推荐
专属顾问快速对接
获取验证码
立即提交
123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一、能力验证

利用实验室间比对,按照预先制定的准则评价参加者的能力。

二、实验室间比对

按照预先规定的条件,由两个或多个实验室对相同或类似的物品进行测量或检测的组织、实施和评价。

三、外部能力验证的重要性

1、评价实验室是否具有胜任所从事检测工作的持续能力水平。

2、识别实验室检测存在的问题以及弥补内部管理和质量控制的不足。

3、为评审员和技术专家补充了对实验室进行现场评审考核的依据和手段。

4、确定某些新的检测和测量方法的有效性和可比性、识别实验室间的差异。

5、赢得客户对实验室测结果的信任, 增强了实验室的自我能力。

四、能力验证或实验室间样品比对的流程及注意事项

(一)参加实验室根据自身需要,报名参加能力验证。

(二)考核机构预通知

在收到预通知时,应准备好相应的试剂耗材(如①标准溶液;是否有证书、标准物质效期②实验所需提取试剂③实验耗材;固相萃取柱规格大小、试剂包规格大小、柱效验证)并注意监测实验室用水保证实验用水质量,做好实验的充足准备。

(三)考核机构正式通知

收到考核单位正式通知,实验室检测人员再次对实验所需试剂、耗材进行清点,并做好试剂耗材验收,必要时应提前对所测指标进行方法验证。收样人员应随时关注考核样品物流动态,做好样品接收准备。

(四)能力验证样品接收

样品接收是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样品接收必须由专门的样品接收员完成。

1、样品接收员对样品进行各项基本数据的核对,确认来样包装是否完整、外观是否正常。详细记录样品的各项数据,保证样品的原装性。同时,对样品进行初步观察,确认是否能够进行检测。最后,及时详细的填写好样品接收单。

2、样品确认;当样品接收员对样品进行基本性能标识和记录后,应交由检验人员对样品进行确认。检验人员收到样品后,需对样品状态是否符合考核机构的基本描述进行确认;

①检测方法确认:方法是否在认证范围 。

②盲样基体确认:不同基体前处理方法区别 。

③大致浓度范围确认:对测定值做到心中有数 。

④结果报出时间确认:合理检测时间,以免耽误数据上报

⑤样品前处理确认:对于食品类样品,前处理方法对结果影响很大,检测人员应根据操作指导书,确认所用样品前处理方法。

⑥结果报出要求(原样还是稀释后)

3、如果发现样品本身状态不正常,或样品和送检方描述不同,或对对应的检测内容描述不全面等情况,检验人员需记录出现的所有问题,和考核单位及时沟通,待疑问消除后,才能开始检验。

(五)样品的储存

对于无法进行及时检测的样品,应进行合理的样品储存,根据考核机构操作作业指导书对样品进行(冷藏、冷冻、常温)储存,以保证样品的安全性以及完整性。对于易燃、易爆和有毒等危险品需要特定存放,远离其它样品,并做好醒目的标识。

(六)样品检测前准备

检测人员应仔细阅读作业指导书,对作业指导书的每一项要求都做到心中有数。

①检测方法:对实验所用检测方法的原理、步骤、所用试剂的作用充分理解。

②盲样基体:食品类样品的基体较为复杂,实验前应对样品的基体效应作出判断。可以通过加标回收预实验进行评价。

③样品前处理:通过预实验确定样品前处理方法,对样品前处理步骤充分理解。准确把握样品前处理的关键点并做出有效的质量控制。

④标准溶液:保证所用标准溶液是基准标准物质、有证书、在效期内,如果采用的是内标法,内标物质应尽可能是同位素内标,同样满足是基准标准物质、有证书、在效期内。

⑤预实验标准曲线的大致配置计算:根据考核机构作业指导书给定的浓度范围,通过初测确认其大致浓度范围,(一般应将指导书给定的最小浓度/最大浓度包括在曲线中)。

⑥仪器状态:实验前一定要确认仪器灵敏度及精密度,如达不到检测要求需对仪器进行调整,(以保证仪器的色谱行为正常(出峰时间正常、无拖尾、分叉和不对称等峰),检测器灵敏度正常,响应稳定,空白值正常)。通常可通过同时将新配置的标准溶液与以前的标准溶液同时上机测定,比较响应值,正常情况下响应值应一致,或有所提高,若新配标准溶液灵敏度不如以前,需要查找原因并优化仪器。

⑦试剂(包括纯水)器皿的处理 :a、必须做样品空白实验,确保试剂空白的峰面积在检测限以下,否则需要更换试剂。b、配置溶液应使用检定过的移液管或经计量合格后准确无误的移液枪。c、使用前将所用的实验器皿按照要求进行清洗,无机盲样器皿使用前泡酸清洗,有机类样品器皿经过洗涤后使用前用甲醇润洗后烘干使用。d、精确设计和控制实验过程,最小程度降低污染。

(七)样品处理

(1)样品在检测前需要提前取出、衡温到室温方可进行样品检测。实验中应双人执行盲样操作环节,相互补充疏漏。
(2)如果严格按照国标执行盲样取量无法多次测定时,需按照比例进行减量取样处理(所有试剂,包括定容体积也应按比例进行稀释或缩小),便于摸索初测浓度范围?。

(3)在进行样品处理时,应理解并把握方法原理及关键点,哪些地方应严格准确,哪些地方不用准确(例如:实验所加缓冲液、固相萃取淋洗液、显色剂等是不需要准确的,而加入的标准溶液等是需要很准确的)。

(4)食品等复杂基质样品,加标回收率是判断盲样出具数据是否需要进行校正,校正多少的关键参数,一定要在盲样测定前获取加标回收率结果。

(5)加标量:加标量为初测盲样浓度时最为适宜。(例如:初测浓度为20ng/mL,加标浓度就是再加20ng/mL)

(6)空白样品加标/盲样加标:对于水质,最好使用质控样品作为质控手段,因水质考核所涉及的前处理步骤较少,对检测中所造成的损失较少,而食品等前处理较为复杂的盲样样品,加标回收可以很好的反应实验步骤的损失量,由于食品难以获得基质相同的质控样品,故建议采用盲样加标,如果考核机构带有空白样品,可进行空白加标,以获取近似等效的基质效益。

(八)样品检测初测

(1)盲样大致浓度范围的确定:初测时标准曲线范围应宽泛。保证高低值都在曲线中。

(2)基质效应确定:通过加标回收率实验,判断基质效应(增强/减弱)。对于食品样品,还可以通过加标回收率确定固相萃取柱柱效。

(九)样品检测及质量控制

(1)在确认大致浓度范围后方可通过二次标准曲线配置将盲样浓度置于标准曲线中位区间(50%-70%之间),确定平行样个数(一般>3个),加标样个数(2个),确定加标浓度水平。对于有一高一低两个值的考核样品,如果相差太大,就需要配置两条标准曲线。如果是质谱,还应考虑是否需要使用基质加标标准曲线。

(2)质控样品和待检样品必须同时操作,质控样品的添加浓度通常选择2-5倍定量限的添加水平,浓度水平尽量与所测样品的浓度保持一致,不能相差过大。①测得值<质控值,可在样品中加标,使其接近质控。②测得值>质控值,可稀释样品,使其接近质控。

(2)加标回收率:根据样品初测浓度进行加标,得到的加标回收率,并根据基质效应,确定是否校正。无法购买质控样品的,可以选择在盲样样品的基础上进行加标,也可以采用已知量值的阳性样品来进行检验。同时需确保质控样品和待检样品检测时每个步骤操作的一致性,降低误差。

(3)双人测得:样品检测需要按照一人主检,一人监督复核的模式操作。双人负责可以避免偶然误差的发生。

(4)基质效应的消除:①基质加标标准曲线。②通过加标回收率获取校正系数。以上消除方法只能选择一种执行,切不可在选择基质加标标准曲线后再次使用回收率系数进行校正,多重校正结果将偏离。(5)内标法:对于需要加入内标的样品,加入内标(内标最好使用同位素内标)后再避光冷藏处放置半小时后再按照规
定的检测方法操作,保证待测物和内标物的一致性。随时监视内标相应情况变化,内标急剧变化说明测定过程出现问题,如果继续测定,结果必定将偏离。(ICP-MS的在线内标可实现对仪器状态的监控,对于GC-MS、LC-MS等非在线内标发生急剧变化情况,如在标准测定环节中出现证明标曲配置出现错误,如果是样品测定环节中出现,证明样品前处理出现疏漏。无论哪种情况,应停止检测并进行核查)。

(6)样品的测定顺序按照先测试剂空白和样品空白,再测低浓度样品。最后测高浓度样品的顺序,防止高浓度样品污染仪器,对后续样品造成影响。每个考核样品需要上机平行测定两次或多次,以降低因仪器不稳定造成数据存在的误差(常需要不同天、不同仪器、不同方法测定比较,并带质控样品进行重复测定)。

(十)数据结果分析及报送

(1)实验过程中,由于存在系统误差、随机误差(增加测量次数可减少随机误差)、过失误差会导致实验数据发生利群,此时应采用一定的统计方法,排除异常值。在检测过程中有时会发现三个能力验证样品中有两个的结果平行性较好,有一个数值偏离一些,在我们无法确认哪一个数值更接近真值时,就必须取数据的平均值,减少误差。忌讳人为剔除平行性差的样品结果,将自认为平行性好的样品重复测定多次后取平均值上报,这样操作的后果有时反而将真实结果排除在外。
(十一)结果反馈

收到结果反馈后,填写结果评价表。

(十二)不满意样品复测

12.1有针对性的回复溯源实验室检测过程

复查(称量、配置、检测、前处理、异常结果、异常现象)发现可疑点。

12.2筛选可能引起的“不满意”结果因素,逐项验证排除。

12.3对留存样品在此复测或使用已知浓度的同基质样品进行重测确定可疑点。

12.4撰写能力验证不符合原因分析(常见原因)

①检测人员对方法不理解或者理解不透彻,导致检测步骤、过程有错误。

②使用的标准品、试剂和耗材没有经过验收,不能满足实验需求。

③项目检测涉及的仪器设备不满足检测要求。(灵敏度不够、稳定性不好、量程不对)

④操作过程不规范导致随机误差。(通常检验要求双人操作监督)

⑤结果计算和数据处理错误。(取样体积、称样体积、浓缩过程换算)


该帖子作者被版主 baby0731255积分, 2经验,加分理由:鼓励分享
123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保护客户秘密和所有权的程序

1. 目的

中心应实施有效的保密措施,以保护本中心及客户的机密信息和所有权,保障客户利益,维护中心形象。

2. 范围
    适用于本中心及客户的所有机密信息的保密工作。

3. 职责
3.1?综合业务股负责在抽样过程中或在接受客户送检样品的过程中以及在保管样品、发放检验报告过程中为客户保守机密信息。

3.2 检测室负责在样品检测过程中为客户保守机密。

3.3 档案管理人员负责保存在相关记录内的客户的机密信息的保密工作。

3.4?未经批准,工作人员不得公开或泄露客户要求检测的样品名称、检测项目等内容。

4.?程序

4.1?中心全体人员均应严格遵守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保密守则,做好技术保密工作。凡系绝密、机密、保密文件,必须按规定范围传阅,不得随意扩大传阅范围。

4.2 中心重要技术和正在研究中的分析方法、重大事故有关报告及处理记录等各种保密技术数据,一律不准随意查阅、外借。

4.3 抽检计划、检验报告、原始记录和数据未公布前,未经有关部门许可,一律不准以任何方式向无关人员泄漏扩散。

4.4 凡用户提供的产品技术数据、图纸、工艺文件等,一律不得向外公布或转让,也不得用于个人或中心的经济开发。

4.5 外单位来访者,行政和党支部事务由办公室接待,检验委托业务由综合业务股接待,未经中心主任或副主任批准,不得进入实验室。经批准进入实验室的外来人员应有本中心人员陪同。不得参观对公正性可能有影响的检验过程。严格执行《设施和环境条件控制程序》。

4.6 计算机的使用和有关检验数据、报告的保密,按《数据完整性和安全性的程序》执行。


4.7 实验室样品的传递,严格按《样品管理程序》执行。
4.8?综合业务股在发放检验报告过程中,必须认真核实领取报告人员的身份。需要邮寄的报告,应发特快专递或挂号信。需要以电话或传真的形式向客户提供检测结果时,应首先核对对方的身份和电话号码。

4.9?向外公开、公布本中心的数据信息时,需中心主任批准后,由办公室统一向外公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私自泄露中心机密。

4.10?借阅、复制中心数据,必须经中心技术负责人签字批准后由办公室和综合业务股办理。

4.11中心全体人员都有保密的义务和责任,凡违反保密规定者,要追究责任并视情节轻重进行处理。

5.?支持性文件

5.1????保证公正和诚信程序

5.2????设施与环境条件控制程序

5.3????样品管理程序

5.4?? ?数据完整性和安全性的程序

6.?相关记录

6.1?档案查/借阅登记表

6.2?检测回避审批表

该帖子作者被版主 baby0731255积分, 2经验,加分理由:鼓励分享
CNAS/CMA咨询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原文由 123(m3149125) 发表:
一、能力验证

利用实验室间比对,按照预先制定的准则评价参加者的能力。

二、实验室间比对

按照预先规定的条件,由两个或多个实验室对相同或类似的物品进行测量或检测的组织、实施和评价。

三、外部能力验证的重要性

1、评价实验室是否具有胜任所从事检测工作的持续能力水平。

2、识别实验室检测存在的问题以及弥补内部管理和质量控制的不足。

3、为评审员和技术专家补充了对实验室进行现场评审考核的依据和手段。

4、确定某些新的检测和测量方法的有效性和可比性、识别实验室间的差异。

5、赢得客户对实验室测结果的信任, 增强了实验室的自我能力。

四、能力验证或实验室间样品比对的流程及注意事项

(一)参加实验室根据自身需要,报名参加能力验证。

(二)考核机构预通知

在收到预通知时,应准备好相应的试剂耗材(如①标准溶液;是否有证书、标准物质效期②实验所需提取试剂③实验耗材;固相萃取柱规格大小、试剂包规格大小、柱效验证)并注意监测实验室用水保证实验用水质量,做好实验的充足准备。

(三)考核机构正式通知

收到考核单位正式通知,实验室检测人员再次对实验所需试剂、耗材进行清点,并做好试剂耗材验收,必要时应提前对所测指标进行方法验证。收样人员应随时关注考核样品物流动态,做好样品接收准备。

(四)能力验证样品接收

样品接收是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样品接收必须由专门的样品接收员完成。

1、样品接收员对样品进行各项基本数据的核对,确认来样包装是否完整、外观是否正常。详细记录样品的各项数据,保证样品的原装性。同时,对样品进行初步观察,确认是否能够进行检测。最后,及时详细的填写好样品接收单。

2、样品确认;当样品接收员对样品进行基本性能标识和记录后,应交由检验人员对样品进行确认。检验人员收到样品后,需对样品状态是否符合考核机构的基本描述进行确认;

①检测方法确认:方法是否在认证范围 。

②盲样基体确认:不同基体前处理方法区别 。

③大致浓度范围确认:对测定值做到心中有数 。

④结果报出时间确认:合理检测时间,以免耽误数据上报

⑤样品前处理确认:对于食品类样品,前处理方法对结果影响很大,检测人员应根据操作指导书,确认所用样品前处理方法。

⑥结果报出要求(原样还是稀释后)

3、如果发现样品本身状态不正常,或样品和送检方描述不同,或对对应的检测内容描述不全面等情况,检验人员需记录出现的所有问题,和考核单位及时沟通,待疑问消除后,才能开始检验。

(五)样品的储存

对于无法进行及时检测的样品,应进行合理的样品储存,根据考核机构操作作业指导书对样品进行(冷藏、冷冻、常温)储存,以保证样品的安全性以及完整性。对于易燃、易爆和有毒等危险品需要特定存放,远离其它样品,并做好醒目的标识。

(六)样品检测前准备

检测人员应仔细阅读作业指导书,对作业指导书的每一项要求都做到心中有数。

①检测方法:对实验所用检测方法的原理、步骤、所用试剂的作用充分理解。

②盲样基体:食品类样品的基体较为复杂,实验前应对样品的基体效应作出判断。可以通过加标回收预实验进行评价。

③样品前处理:通过预实验确定样品前处理方法,对样品前处理步骤充分理解。准确把握样品前处理的关键点并做出有效的质量控制。

④标准溶液:保证所用标准溶液是基准标准物质、有证书、在效期内,如果采用的是内标法,内标物质应尽可能是同位素内标,同样满足是基准标准物质、有证书、在效期内。

⑤预实验标准曲线的大致配置计算:根据考核机构作业指导书给定的浓度范围,通过初测确认其大致浓度范围,(一般应将指导书给定的最小浓度/最大浓度包括在曲线中)。

⑥仪器状态:实验前一定要确认仪器灵敏度及精密度,如达不到检测要求需对仪器进行调整,(以保证仪器的色谱行为正常(出峰时间正常、无拖尾、分叉和不对称等峰),检测器灵敏度正常,响应稳定,空白值正常)。通常可通过同时将新配置的标准溶液与以前的标准溶液同时上机测定,比较响应值,正常情况下响应值应一致,或有所提高,若新配标准溶液灵敏度不如以前,需要查找原因并优化仪器。

⑦试剂(包括纯水)器皿的处理 :a、必须做样品空白实验,确保试剂空白的峰面积在检测限以下,否则需要更换试剂。b、配置溶液应使用检定过的移液管或经计量合格后准确无误的移液枪。c、使用前将所用的实验器皿按照要求进行清洗,无机盲样器皿使用前泡酸清洗,有机类样品器皿经过洗涤后使用前用甲醇润洗后烘干使用。d、精确设计和控制实验过程,最小程度降低污染。

(七)样品处理

(1)样品在检测前需要提前取出、衡温到室温方可进行样品检测。实验中应双人执行盲样操作环节,相互补充疏漏。
(2)如果严格按照国标执行盲样取量无法多次测定时,需按照比例进行减量取样处理(所有试剂,包括定容体积也应按比例进行稀释或缩小),便于摸索初测浓度范围?。

(3)在进行样品处理时,应理解并把握方法原理及关键点,哪些地方应严格准确,哪些地方不用准确(例如:实验所加缓冲液、固相萃取淋洗液、显色剂等是不需要准确的,而加入的标准溶液等是需要很准确的)。

(4)食品等复杂基质样品,加标回收率是判断盲样出具数据是否需要进行校正,校正多少的关键参数,一定要在盲样测定前获取加标回收率结果。

(5)加标量:加标量为初测盲样浓度时最为适宜。(例如:初测浓度为20ng/mL,加标浓度就是再加20ng/mL)

(6)空白样品加标/盲样加标:对于水质,最好使用质控样品作为质控手段,因水质考核所涉及的前处理步骤较少,对检测中所造成的损失较少,而食品等前处理较为复杂的盲样样品,加标回收可以很好的反应实验步骤的损失量,由于食品难以获得基质相同的质控样品,故建议采用盲样加标,如果考核机构带有空白样品,可进行空白加标,以获取近似等效的基质效益。

(八)样品检测初测

(1)盲样大致浓度范围的确定:初测时标准曲线范围应宽泛。保证高低值都在曲线中。

(2)基质效应确定:通过加标回收率实验,判断基质效应(增强/减弱)。对于食品样品,还可以通过加标回收率确定固相萃取柱柱效。

(九)样品检测及质量控制

(1)在确认大致浓度范围后方可通过二次标准曲线配置将盲样浓度置于标准曲线中位区间(50%-70%之间),确定平行样个数(一般>3个),加标样个数(2个),确定加标浓度水平。对于有一高一低两个值的考核样品,如果相差太大,就需要配置两条标准曲线。如果是质谱,还应考虑是否需要使用基质加标标准曲线。

(2)质控样品和待检样品必须同时操作,质控样品的添加浓度通常选择2-5倍定量限的添加水平,浓度水平尽量与所测样品的浓度保持一致,不能相差过大。①测得值<质控值,可在样品中加标,使其接近质控。②测得值>质控值,可稀释样品,使其接近质控。

(2)加标回收率:根据样品初测浓度进行加标,得到的加标回收率,并根据基质效应,确定是否校正。无法购买质控样品的,可以选择在盲样样品的基础上进行加标,也可以采用已知量值的阳性样品来进行检验。同时需确保质控样品和待检样品检测时每个步骤操作的一致性,降低误差。

(3)双人测得:样品检测需要按照一人主检,一人监督复核的模式操作。双人负责可以避免偶然误差的发生。

(4)基质效应的消除:①基质加标标准曲线。②通过加标回收率获取校正系数。以上消除方法只能选择一种执行,切不可在选择基质加标标准曲线后再次使用回收率系数进行校正,多重校正结果将偏离。(5)内标法:对于需要加入内标的样品,加入内标(内标最好使用同位素内标)后再避光冷藏处放置半小时后再按照规
定的检测方法操作,保证待测物和内标物的一致性。随时监视内标相应情况变化,内标急剧变化说明测定过程出现问题,如果继续测定,结果必定将偏离。(ICP-MS的在线内标可实现对仪器状态的监控,对于GC-MS、LC-MS等非在线内标发生急剧变化情况,如在标准测定环节中出现证明标曲配置出现错误,如果是样品测定环节中出现,证明样品前处理出现疏漏。无论哪种情况,应停止检测并进行核查)。

(6)样品的测定顺序按照先测试剂空白和样品空白,再测低浓度样品。最后测高浓度样品的顺序,防止高浓度样品污染仪器,对后续样品造成影响。每个考核样品需要上机平行测定两次或多次,以降低因仪器不稳定造成数据存在的误差(常需要不同天、不同仪器、不同方法测定比较,并带质控样品进行重复测定)。

(十)数据结果分析及报送

(1)实验过程中,由于存在系统误差、随机误差(增加测量次数可减少随机误差)、过失误差会导致实验数据发生利群,此时应采用一定的统计方法,排除异常值。在检测过程中有时会发现三个能力验证样品中有两个的结果平行性较好,有一个数值偏离一些,在我们无法确认哪一个数值更接近真值时,就必须取数据的平均值,减少误差。忌讳人为剔除平行性差的样品结果,将自认为平行性好的样品重复测定多次后取平均值上报,这样操作的后果有时反而将真实结果排除在外。
(十一)结果反馈

收到结果反馈后,填写结果评价表。

(十二)不满意样品复测

12.1有针对性的回复溯源实验室检测过程

复查(称量、配置、检测、前处理、异常结果、异常现象)发现可疑点。

12.2筛选可能引起的“不满意”结果因素,逐项验证排除。

12.3对留存样品在此复测或使用已知浓度的同基质样品进行重测确定可疑点。

12.4撰写能力验证不符合原因分析(常见原因)

①检测人员对方法不理解或者理解不透彻,导致检测步骤、过程有错误。

②使用的标准品、试剂和耗材没有经过验收,不能满足实验需求。

③项目检测涉及的仪器设备不满足检测要求。(灵敏度不够、稳定性不好、量程不对)

④操作过程不规范导致随机误差。(通常检验要求双人操作监督)

⑤结果计算和数据处理错误。(取样体积、称样体积、浓缩过程换算)

楼主的问题,应该是文审的整改意见,您这个程序里面没提到楼主要求的“能力验证提供者的选择”、“能力验证计划的制定和审查”,不满意结果您只说了纠正和原因分析,并未提及“纠正措施”
石头雨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这个程序不但值得是程序文件,如果是以作业指导书或制度的形式出现也是可以的。
赞贴
0
收藏
0
拍砖
0
2022/4/13 14:21:25 Last edit by baby073125
咕咕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品牌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