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分享】管理体系有效运行的4大标志性管理活动概述

浏览0 回复0 电梯直达
物价真高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① 内部审核活动

a 年度内审计划表;

b 内审组成立文件;

c 内部审核日程计划表;

d 首/末次会议记录;

e 内审检查记录表;

f 不符合项报告

内审是组织每年一次或数次对自身执行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情况、法规要求的情况、顾客要求的情况进行全面、系统的检查。

内审应进行策划,可采取集中的方式或滚动的方式,应将策划结果形成《年度内审计划》。每次内审应制定《内审实施计划》,如果内审一年一次,应覆盖标准的所有条款,所有的部门、证书覆盖的所有产品。对多现场的企业应包括所有现场。内审应编制《检查表》,检查表应按计划的要求,按部门编制。

内审时的检查应记录符合/不符合的事实证据,不仅能打“√”、“×”或写个“Y”、“N”,记录应具有追溯性。

内审应重点关注:

·    1、生产过程的控制

·    2、检验的实施

·    3、产品的设计与开发

·    4、顾客接口的环节,如合同的评审及满足情况,与顾客沟通及顾客投诉处理的情况。

不符合报告的事实描述应清楚,与检查表的记录相一致,不符合条款的判断应力求准确,应对不符合原因进行分析,分析应具有针对性,切忌泛泛而谈或表面化。内审中的不符合均应采取纠正措施,措施也应具有针对性,对措施的有效性进行验证。内审时不要怕发现问题,不要避重就轻,内审就是要发现问题,从中寻找改进的机会。

内审完成后应形成《内审报告》。


② 管理评审活动

a 管理评审年度计划表;

b 管理评审计划表;

c 各部门的汇报材料;

d 管理评审会议记录;

e 管理评审报告;

f 管理评审验证记录表。

管理评审是最高管理者、厂长、总经理主持的一年一度对本组织的管理体系进行评价的一个活动,每次监督审核前应进行至少一次管理评审。

会议之前各职能部门、车间应准备并撰写工作总结报告,报告应设计如下主要内容:

——政策和程序的适用性;

——管理和监督人员的报告;

——近期内部审核的结果;

——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

——由外部机构进行的评审;

——实验室间数据比对或能力验证的结果;

——工作量和工作类型的变化;

——客户的反馈;

——投诉;

——其他相关因素,如质量控制活动、资源以及员工培训。

各部门应准备针对上述内容的会议资料,开会时应通过上述材料的汇报讨论对现有体系的有效性、充分性、适宜性作出评价,并着重讨论存在哪些主要问题,在哪些方面进行改进,改进的建议应着重考虑。

管理评审应形成管理评审报告,改进措施应及时实施并形成记录,或形成实施计划。


③ 质量监督活动

日常检测质量监督记录;(即《检测工作的监督控制程序》文件中的《日常监督记录表》)
保密执行情况的检查记录:(即第一个程序文件中的《保护客户机密信息和所有权工作检测记录表》)

④ 质量控制活动

a 年度质量监控计划表;

b 质量监控记录表;

c 质量控制异常情况记录表;

d 实验室比对和能力验证材料;

e 内部质控资料。

有的实验室对质量监督与质量监控概念不清楚,互为混淆,导致在程序文件及实际操作过程,用质控代替监督,或者用监督来替代质控。质量监督的对象是人,是对人员的控制,目的是保证人员自始至终具备能力,主要是通过监督员目击被监督人员或检查被监督检测人员的原始记录和结果报告来验证人员的能力。质量控制是针对检测/校准结果,对结果的控制,目的是防止发出错误结果报告,可以通过参加比对、能力验证、留样再测、使用标准物质等方法实施监控。
为您推荐
您可能想找: 技术咨询 询底价
专属顾问快速对接
立即提交
猜你喜欢 最新推荐 热门推荐
品牌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