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已应助】ICP内标法的问题

浏览0 回复6 电梯直达
Ins_2b936b4f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各位老师们:
    大家好,我是ICP新手一枚。最近遇到点问题想向各位请教。
    我用的是热电7400的ICP-OES,最近在测Au的浓度,发现金的谱线会有漂移,所以采用内标In来矫正。由于没有三通,所以在标样,样品和试剂空白中都采用称重法加入了一定质量的In标准储备液,由于每个溶液中In的添加量不同,所以做了浓度和信号的归一化处理。以下是我铟内标的添加量。。
                                                                                                 
金称重量铟称重量定质量 g金质量浓度 ug/g铟质量浓度 ug/g
金标液     
 00.500599.999204.83112
标准曲线0.06120.251550.00041.1860374.855174
 0.16030.253450.00253.1064344.891647
 0.25670.259349.99914.9748965.005882
 0.35520.271650.0026.8834455.243034


铟的浓度都矫正到4.855,那In的CPS就相应变化,利用称重法,以Au CPS/In CPS为纵坐标,AU浓度为横坐标做标准曲线,R=0.9999. 为了探究金的信号漂移情况,我使用金标准储备液配置了浓度为0.889 mg/g的金溶液,也加入了同量的In,In浓度为4.875 mg/g,以上都是采用称重法。

测了15次,得到下面的图


黑色是理论值,绿色是不加内标的浓度值,蓝色是In内标校正后的浓度值。在前7次实验中,In内标校准后,AU的浓度跟理论值偏差不大,但第8次开始,In的回收率下降,AU的浓度也增大,甚至超过了不加内标的值。所以想请教一下各位大神,这个情况该怎么解释呢。由于我们对AU浓度由非常严苛的要求,所以希望得到非常准确的数值,还望各位大神老师不吝赐教,感谢
推荐答案:Willdo回复于2023/12/22
我使用金标准储备液配置了浓度为0.889 mg/g的金溶液,也加入了同量的In,In浓度为4.875 mg/g。

这里的浓度单位错了吧?从图上看,In的回收率是OK的,怀疑Au可能有残留,建议每2次进样之间用空白清洗一段时间。
为您推荐
您可能想找: ICP-AES/ICP-OES 询底价
专属顾问快速对接
立即提交
Willdo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我使用金标准储备液配置了浓度为0.889 mg/g的金溶液,也加入了同量的In,In浓度为4.875 mg/g。

这里的浓度单位错了吧?从图上看,In的回收率是OK的,怀疑Au可能有残留,建议每2次进样之间用空白清洗一段时间。
Ins_2b936b4f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原文由 Willdo(chun29) 发表:
我使用金标准储备液配置了浓度为0.889 mg/g的金溶液,也加入了同量的In,In浓度为4.875 mg/g。

这里的浓度单位错了吧?从图上看,In的回收率是OK的,怀疑Au可能有残留,建议每2次进样之间用空白清洗一段时间。
  非常感谢您的回复
  首先,非常不好意思,确实错了,Au和In的浓度应该都是ug/g,
  例如,金标液最后一行,0.3552 g(称重量)*968.9922 ug/g(质量分数)/50.002 g(定质量)=6.883445 ug/g;同理In应该也是ug/g的浓度单位。谢谢指正

    您提到的第二个问题,怀疑Au有残留,但是绿色的线是仪器通过外标法推得的浓度,虽然有点高高低低,但平均值都在4.92的附近,但经过In校正后(蓝线),算出来的au浓度就非常大,都到4.96左右了,感觉In校正后,Au浓度反而越大了。此外,前七个样品In回收率明显高于100%,反而第七个样品之后,In的回收率在100%附近。我是按照试剂空白的In强度算的In回收率。所以想问一下,In回收率和au浓度值有什么联系吗?
 
Willdo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因为你是以Au CPS/In CPS为纵坐标的,所以如果In的响应值降低,而Au的响应值不变或稍微变大,最终Au CPS/In CPS肯定是变大的,所以Au的测定值肯定会偏高。你看看这个溶液单独的Au和In响应值变化是不是这种情况。
Ins_2b936b4f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原文由 Willdo(chun29) 发表:
因为你是以Au CPS/In CPS为纵坐标的,所以如果In的响应值降低,而Au的响应值不变或稍微变大,最终Au CPS/In CPS肯定是变大的,所以Au的测定值肯定会偏高。你看看这个溶液单独的Au和In响应值变化是不是这种情况。
      非常感谢您的回复。这是我仪器显示的金和铟的信号值。从数据上来看,确实铟的变化很大,在第八个样品后铟的信号明显降低。这也是导致我推出来的金浓度过大的原因。对于此,我有个疑问。内标法不是应该以金信号/铟信号做纵坐标吗? 由于我是手动加内标,所以把铟浓度做了统一校正,校正后铟信号也是相应的变化。是否是我数据处理时出现了问题呢?  如果只是In的影响,那铟信号为什么会偏差这么大呢?
    感谢您的不吝赐教                                                                                                                                                                                                                     
138188.29139.35
238374.69192.97
338455.19173.25
438476.99165.67
5384179207.05
638438.79195.38
738477.49222.29
838297.59079.49
9382739119.34
1038315.29069.31
1138504.99052.43
12382799042.64
1338409.39017.89
1438374.19067.62
1538404.89044.35
Willdo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1. 不建议使用不同浓度的内标,要计算校正因子,增加计算量且容易引入进一步的误差。可以加入相同体积的内标溶液,定容质量像你做的那么一致的情况下,内标的浓度差异基本可以忽略了。因为内标浓度是不参与计算的,只需要一致即可。
2. 内标的浓度偏低了,建议内标响应值与曲线中间点Au的响应值相当。
Ins_1e879254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猜你喜欢 最新推荐 热门推荐
品牌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