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系统的应用领域

浏览0 回复0 电梯直达
jewel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系统的应用领域


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系统主要应用在植化、合成、制药、生物及生化等领域的产品的提取及纯化工作中。在不同的工作领域中,组份的提取和纯化量的差异是很大的。在生物技术领域中,酶的分离是微克级;在植化和合成化学领域中,为了鉴别未知成份并进行结构测定,需要得到一至若干毫克的纯品;在药品和医药学测试中,需要克级的标准品和对照品;在当今的工业级提纯中,制药成份往往需要千克级的提取。制备型高效液相的应用领域可以归纳在下表中。
成份量:所在领域
微克:  生物技术领域的酶的分离、生物学和生化学测试
毫克:  结构描述和特征鉴定,包括:生产中的副产品、生物矩阵的新陈代谢产物、天然产物
克级:  对照品(分析标准)毒物学分析所需组份:高纯品中的主要成份、副产品的分离提取
千克级:工业规模生产,活性成份,药物

制备方法的发展和扩大规模的计算
  在分析液相中色谱柱的典型进样量是微克级,甚至更低。样品量和固定相之比有的甚至小于1:100000。进样体积一般来说都大大小于色谱柱体积(小于1:100)。 在这种条件下,会达到很好的分离效果,峰形尖锐并且很对称。而在制备液相中,最大的区别就是超量进样。其结果,超量进样的方法和分析方法的放大将在下章内介绍。
吸附变化线
  分析液相的目的是给一种组份定性、定量。重要的色谱参数有溶解度、峰宽和峰的对称性。如果进样量越来越多,峰高和峰面积会增加,但峰的对称性和容量因子保持不变。如下图。

  在分析液相中,最佳的峰形应是一条高斯曲线。峰的标准背离 бV 描述了其对称性和与高斯曲线的相似性。容量因子是与一种不保留物质的保留时间t0相关的保留时间。
  如果将超过一定量的样品注射进色谱柱,吸附变化线就会成非线性。这意味着峰形会变的不再对称,表现为严重的拖尾和容量因子的缩小。如下图。在制备液相中,这种效果称作浓缩超量进样。在一些情况中,根据进样量的增加,容量因子也相应变大,并造成很强的前峰。既然吸附变化线取决于组份的多少,那么液相色谱柱的载样能力就必须根据不同的制备液相实验来决定。


色谱柱载样和超量载样
  大样品量的纯化有两种可行的方法:分析系统的放大或色谱柱超量载样。分析系统的放大意味着使用直径更大的制备柱、更高的流速和根据色谱柱的长度增加进样量并保持样品浓度不变。峰形仍会保持尖锐而对称。这种方法需要大型的色谱柱和大量的溶剂来分离较少的样品,因此这种方法是不经济的。

    因此色谱柱超量载样,暨在相同的分析条件下超量进样通常是一种很好的选择。使用色谱柱超量载样的方法,在分析柱上甚至可以进行毫克级的分离。但更大 量的样品分离就需要整个系统的放大。色谱柱超量载样可以通过两钟方法进行— 浓缩法和体积超载法。

 在浓缩法中,样品的浓度会提高,但进样体积保持不变。容量因子k’降低,同时峰形从高斯曲线变为矩形。如下图。浓缩法超量载样只有在样品组份在流动相中具有良好的溶解性的条件下才有可能采用。
  如果样品组份的溶解性很差,浓缩法超量载样不能使用。同时更多的样品体积注射到色谱柱中,这种技术称作体积法超量载样。超过一定的进样体积,峰高不变,但峰变宽并且呈矩形。在制备液相中浓缩法超量载样比体积法超量载样更受欢迎,因为可被分离的样品量更高。既然组份的溶解性通常是一个限制因素,所以两钟超量载样技术通常被结合起来使用。

两种技术的概览

浓缩法超量载样                  体积法超量载样
取决于组份在流动相中的溶解性    取决于进样体积
吸附变化线的制备部分            吸附变化线的分析部分
生产效率决定于选择性            生产效率决定于制备柱直径
受固定相粒度大小的影响不大      需要小颗粒填料

方法的放大
 浓缩法超量载样和体积法超量载样都会导致组份溶解性的降低。既然组份的分离需要一定的溶解性,那么在放大分析方法的时候,优化溶解性、特别是选择性就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
  因为选择性和超量载样潜力是相互依靠的,选择性的提高会提高一次运行中所分离的样品量,因此从分析方法到制备方法的放大和方法的优化需要三个步骤。
1. 优化分析方法的选择性。
2. 在分析柱上进行超量载样。
3. 放大到制备柱
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的目的
  判断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使用的结果有三个重要参数:产品的纯度、产量和生产效率。三个参数之间是相对独立的,因此很难同时使用这三个参数来优化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方法。见图形6。

  色谱图1显示在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的使用中有很高的生产效率,但是两种组份的分离效果却是很差的。这种方法很可能得到两种组份的高纯品,但是产量和收率却是很低的。
  在色谱图2中峰有很好的分离,因此这种方法可以得到两种组份的高纯品和高产量,但是生产效率却很低。
  色谱图3中的情况是三个参数综合后得到的最优化的结果。峰在基线上被完全分开,这使得产品纯度、产量和生产效率都达到最高。
  在实际应用中,每个参数的重要性都是不同的。如为了进行活性或药物测试,某种组份必须被完全单独提取,那么组份的纯度是最重要的参数,产量和生产效率是其次的。如果某种合成中间体必须被纯化,并且需要有足够的量为下一步合成作准备,那么纯度就不是最重要的了。而生产效率在这种情况下就是个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因为其直接关系到完成整个合成工作的进程和速度。同时产量也是很重要的,因为高价值组份的损失需要控制在最少的范围内。
为您推荐
您可能想找: 气相色谱仪(GC) 询底价
专属顾问快速对接
立即提交
品牌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