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已应助】氢化蓖麻油中脂肪酸组成图谱中主峰拖尾

浏览0 回复16 电梯直达
柠檬绿茶加冰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一、方法来源:2020年版《中国药典》
二、色谱条件:
色谱条件
三、描述:
1、药典对色谱柱要求只有“聚乙二醇”,但考虑最高柱温有250℃,所以选择了INNOWAX。同时发现30m柱子分不开12-氧基硬脂酸甲酯和12-羟基硬脂酸甲酯,所有选择了60m柱子。
2、系统适用性溶液图谱正常,5个已知成分完全分离(药典采集时间只有25min,此处延长到40min)
SYS
3、供试品第一针图谱亦正常

4、重复性实验时,连续6针供试品溶液图谱中,主峰(12-羟基硬脂酸甲酯)拖尾越来越严重

四、已调查过的影响因素
1、最开始进样口的分流比为1:1,系统适用性溶液图谱正常,但是所有的供试品溶液图谱中主峰均拖尾。分析后认为是供试品溶液过载,所以才调整为10:1。但是除了第一针正常,其他都拖尾。后来调整为20:1还是拖尾。
2、衬管污染,更换新的超高惰性衬管后,供试品溶液主峰依然拖尾。
3、色谱柱污染,截弃色谱柱前段约30cm,老化后测试,供试品溶液主峰依然拖尾。
以上问题,希望各位老师能指点指点!谢谢!
推荐答案:安平回复于2022/03/09
首先,这个物质是容易拖尾的。

其次,分流比建议提高。

拖尾状态的不稳定,这个问题比较重要

系统惰性问题比较重要,除去实验确认衬管,还可以考虑石英棉和色谱柱,建议维护和代换实验。
该帖子作者被版主 PAEs5积分, 2经验,加分理由:话题
为您推荐
专属顾问快速对接
获取验证码
立即提交
安平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首先,这个物质是容易拖尾的。

其次,分流比建议提高。

拖尾状态的不稳定,这个问题比较重要

系统惰性问题比较重要,除去实验确认衬管,还可以考虑石英棉和色谱柱,建议维护和代换实验。
柠檬绿茶加冰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原文由 安平(byron1111) 发表:
首先,这个物质是容易拖尾的。

其次,分流比建议提高。

拖尾状态的不稳定,这个问题比较重要

系统惰性问题比较重要,除去实验确认衬管,还可以考虑石英棉和色谱柱,建议维护和代换实验。
分流比20:1时候拖尾还是严重,而且系统适用性溶液中12-羟基硬脂酸甲酯峰面积就很小了,所以分流比应该不能再大幅提高了。
另外,按照老师您的说法是石英棉的问题话,是否采用砂芯衬管更适合?
色谱柱的话,已经处理过了。下一步就只能换根同型号、同规格的色谱柱了!
安平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原文由 柠檬绿茶加冰(p3109800) 发表: 分流比20:1时候拖尾还是严重,而且系统适用性溶液中12-羟基硬脂酸甲酯峰面积就很小了,所以分流比应该不能再大幅提高了。另外,按照老师您的说法是石英棉的问题话,是否采用砂芯衬管更适合?色谱柱的话,已经处理过了。下一步就只能换根同型号、同规格的色谱柱了!
实验为准,这根柱子由于内径的问题,分流20不算大。

如果灵敏度不足,建议更换.53的厚膜色谱柱,分流可以设定10以内。
歌名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脂肪酸不一定要用WAX的柱子,可以考虑其他60m的柱子试试,看能不能分开,最高250℃对于WAX来说挑战挺大的,WAX长时间使用这么高的温度估计不会耐用,柱效下降,拖尾越来越严重。
zyl3367898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xiaoheihei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原文由 zyl3367898(zyl3367898) 发表:
不能稀释吗?分流比调为40:1试试。
稀释估计容易引入新杂质,虽然能加大分流比,一定程度改善拖尾,有可能引入新问题。
xiaoheihei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Agilent J&W DB-WAX最高使用恒温温度250℃,程序升温温度260℃,HP-INNOWAX最高使用恒温温度260℃,程序升温温度270℃。你的柱温有点高了,容易导致加速柱流失。可以适当降低一些,进样1微升,可以降低一些,分流比大一些都能改善拖尾,衬管最好用商品的惰性硅烷化的衬管,提高整机惰性。或者实验一下DB-FFAP柱子,
柠檬绿茶加冰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原文由 歌名(Ins_eedcdc41) 发表:
脂肪酸不一定要用WAX的柱子,可以考虑其他60m的柱子试试,看能不能分开,最高250℃对于WAX来说挑战挺大的,WAX长时间使用这么高的温度估计不会耐用,柱效下降,拖尾越来越严重。
药典规定需要用聚乙二醇柱呢,如果改了极性,那么验证的内容就多了
柠檬绿茶加冰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原文由 zyl3367898(zyl3367898) 发表:
不能稀释吗?分流比调为40:1试试。
分流比40了,系统适用性溶液的峰估计都看不到了!
另外,供试品溶液的浓度药典规定,要是调整了就得做全套的验证了
柠檬绿茶加冰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原文由 xiaoheihei(xiaoheihei) 发表:
Agilent J&W DB-WAX最高使用恒温温度250℃,程序升温温度260℃,HP-INNOWAX最高使用恒温温度260℃,程序升温温度270℃。你的柱温有点高了,容易导致加速柱流失。可以适当降低一些,进样1微升,可以降低一些,分流比大一些都能改善拖尾,衬管最好用商品的惰性硅烷化的衬管,提高整机惰性。或者实验一下DB-FFAP柱子,
FFAP也试过了,也拖尾呢
品牌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