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讨论】关于农药的降解产物

浏览0 回复16 电梯直达
阿拉奉化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农药都是用一定的原料化学合成,成分主要是C、H、O、N、S、P,我查了一些普通农药的化学性质,都是在常温常压是很稳定的,所以我就想知道蔬菜中农药的消失原理。我本以为存在的一些消失途径:
1、农药分解成一些小分子化合物,最后消失。不过从它稳定的状态看应该不太可能。
2、农药被喷洒到植物表面,经过环境如雨水等因素被冲刷掉了。
3、农药被植物吸收后经过如光合作用等现象被分解成基本的元素,被植物利用了。
在我现在看来以上的说法无法令人信服,不知道各位同行有什么看法~~
为您推荐
您可能想找: 气相色谱仪(GC) 询底价
专属顾问快速对接
立即提交
YIQIFENXI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戈壁明珠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途径1是很正常的,很多农药都是不稳定的,在酸碱环境下会水解。途径3对于内吸性农药是可以的。
而雨水冲刷只是在喷药当时或者喷药后很短时间内才有效果。
赞贴
0
收藏
0
拍砖
0
Last edit by zongguitang
阿拉奉化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我现在在研究乙酰甲胺磷的生产工艺,它是由甲胺磷跟醋酐氨化而成,而且反应的温度和压力都不高,然后不知道在环境中会不会分解成甲胺磷~~~~
阿拉奉化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其他倒也没什么,就怕农药的分解产物进行二次污染,给农残检测带来困难~
戈壁明珠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原文由 xulibin 发表:
我现在在研究乙酰甲胺磷的生产工艺,它是由甲胺磷跟醋酐氨化而成,而且反应的温度和压力都不高,然后不知道在环境中会不会分解成甲胺磷~~~~

乙酰甲胺磷确实会在植物等物体上发生分解,分解出甲胺磷,但是分解出的甲胺磷很少,同时也不是分解出甲胺磷一种物质,而是分解出多种物质。

在酸性介质中稳定,在碱性介质中易分解。
我在故我思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楼主,你好!您可以找一本相关农药化学的书看一下,一般里面都是有描述的。
农药的降解主要是两个方面,自身的和外界环境;涉及的方面还是很多的;如生物体内的各种酶就能降解农药。
雾非雾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个人觉得太阳光中的紫外线对农药的破坏作用很大。
ghpang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看到题目,思绪立马回到3年前硕士面试。某副教授用杭州特色的英语问"what is the fate of pesticide",FATE 想了半天什么意思啊?
言归正传
1:80%的农药最后会进入土壤,这里是农药的储藏库。农药进入土壤后与土壤颗粒发生吸附作用,形成结合残留,最后储藏在土壤中。如DDT 666需要20年才分解95%
2:进入土壤中农药一部分发生了吸附,另一部分被微生物降解,如毒性较低,环境友好的毒死蜱,菊酯类啊,很容易就被分解,因此寻找农药降解菌现在高校研究很热啊
3:农药与植物接触后,有些具有内吸作用的,进入植物体,运送到各部位有些农药可能与植物组织形成厄合结构,用普通的溶剂提取法根本不能提取出来,有些被植物体环境分解,变成小分子。
dingfengping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正好这个问题以前大学时学习过的,一般的都是环境降解了,主要是微生物降解占很大比例,还有光降解和水降解;其他的进入生物体内降解的方式很多的,如脱羟基酶作用下的脱羟基作用而降解等。有些降解的方式也很特殊,如蚯蚓就能降解一些农药。
我在故我思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原文由 mcds 发表:个人觉得太阳光中的紫外线对农药的破坏作用很大。

农药光解作用主要就是紫外线的作用,由于紫外线的波长短,能量高,能促使许多的农药分子键断裂。还有就是紫外线作用下很容易产生O3,其具有一定的氧化性,也能氧化降解一些农药。
品牌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