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分享】智能农业—手机拍照就能检测果蔬农药残留!

浏览0 回复0 电梯直达
vivien666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B8gKKXQHxTWIJ9NG9hAaHA

中国农科院质标所教授、团队首席王静表示,许多生鲜农产品采收后很难做到等检测结果出来再上市。很多情况下,没等检测结果出来相关农产品已经吃进肚子里了。因此,从政府部门到企业、消费者都亟需快速、准确地检测农药残留。

王静团队经过多年攻关,研发出农药残留快速检测技术,适用于政府监管快速筛查、企业自查、消费者自检。只需购买一个包含试纸条、小托盘的检测包,通过微信小程序拍照,5分钟便可完成检测。

检测包里包括试纸条,还有搭载试纸条的一个多通道的小托盘,比如我们要检测6种农药残留,小托盘上边就是6通道,甚至有8通道。消费者在使用时可以通过下载微信小程序,对托盘上显色之后的试纸条进行拍照,大约5分钟就可以完成多种残留农药的快速检测,检测的结果直接显示在手机上。[img=,590,262]file:///C:\Users\zjzc\AppData\Local\Temp\ksohtml1936\wps1.jpg[/img]



对于消费者来说,设计是手机上只显示阳性或者阴性。对于政府和企业,进行检测时还要增加一项,就是按照残留限量要求,显示超标还是未超标的检测结果。目前,团队研制了吡虫啉、克百威、戊唑醇、啶虫脒、腐霉利、毒死蜱、多菌灵等农药的胶体金快速检测试纸条,对试纸条加工参数进行了标准化,并使用条形码标识每一种试纸条的身份。

实现这项快速检测最基础的技术是研发免疫层析试纸条,检测准不准也看试纸条。那么,团队是基于什么原理将一项此前在专业实施室才能做的检测浓缩到一张小小的纸条上的?农药本身是小分子物质,它本身不具有免疫原性,所以要做抗原抗体这样一个特异性识别的话,首先要将农药的小分子进行设计,变成半抗原,然后再进行后续的研究工作,这就是一个难点。这么多年来也有很多的科研机构和团队进行这样的工作。

[img=,558,240]file:///C:\Users\zjzc\AppData\Local\Temp\ksohtml1936\wps2.jpg[/img]

如今,王静团队历经多年研究,研发出的检测关键技术获得2019年国家科学技术发明二等奖。与此同时,用手机扫一扫5分钟内就能得出结果,也得益于近些年图像识别、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技术以及智能手机的快速发展。

王静团队其他研究成果:团队开发的这项技术理论上可兼容所有胶体金试纸条的定性、半定量判读,并拓展应用于污染物、病毒和疾病靶标的筛查诊断,如新冠病毒检测试纸结果判读。未来如果把市场上这些现成的试纸条都标准化之后,搭载在这个平台上,污染物、病毒、病原体的这种靶标筛等就都可以在这个平台上实现。

经团队测试,目前市场上销售的主流品牌智能手机均可使用这一检测,检测系统的准确性与专业试纸条读卡仪基本一致,整体系统已可应用于实际检测。同时,检测系统软件已获得国家软件著作权登记。下一步,将由企业进行批量化生产。







为您推荐
您可能想找: 气相色谱仪(GC) 询底价
专属顾问快速对接
立即提交
品牌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