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已应助】液液萃取如何调节pH提高回收率

浏览0 回复3 电梯直达
Ins_3e1e1ffd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待测物:尿样中羟基多环芳烃(ESI负模式)和氨基多环芳烃代谢物(ESI正模式)

实验目的:比较不同萃取剂和不同pH环境下液液萃取的回收率

实验步骤:2ml样品酶解,回收率组加入100微升100ppb的外标,加2ml饱和氯化钠溶液,调节pH,液液萃取三次,浓缩定容至100微升后上机检测(ps:样品酶解时加入了pH4-5的缓冲液,后面加氯化钠饱和溶液后,多次加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
分五组不同pH和有机溶剂:
组一:pH4-5,乙酸乙酯
组二:pH6-8,乙酸乙酯
组三:pH>10,乙酸乙酯
组四:pH6-8,二氯甲烷
组五:pH6-8,正己烷

以上5组的纯水空白和样品空白加标回收率都达不到80-120%

请教:如何提高回收率?
推荐答案:通标小菜鸟回复于2023/07/24
楼主,你的实验设计中前处理是关键部分,特别是萃取和浓缩部分,少量多次萃取这个没有问题,然后就是浓缩定容方面,浓缩过程可能会带来比较大的损失,还有定容至100ul,我想知道楼主是怎么精确定容至100ul的。我看楼主主题是研究不同萃取剂在不同pH下的提取回收率,在设计实验的时候要尽量避免其它过程给实验带来的不确定因素,这个实验中浓缩和定容就是两个不确定因素很大的步骤。楼主可以通过不萃取,直接空白加标浓缩看一下损失有多大?给楼主一个思路,现在有一种分散液相微萃取技术,楼主可以查一下看看,这种方法可以不涉及浓缩和定容过程,前提是仪器灵敏度够。
该帖子作者被版主 hujiangtao5积分, 2经验,加分理由:鼓励发帖
为您推荐
专属顾问快速对接
获取验证码
立即提交
通标小菜鸟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楼主,你的实验设计中前处理是关键部分,特别是萃取和浓缩部分,少量多次萃取这个没有问题,然后就是浓缩定容方面,浓缩过程可能会带来比较大的损失,还有定容至100ul,我想知道楼主是怎么精确定容至100ul的。我看楼主主题是研究不同萃取剂在不同pH下的提取回收率,在设计实验的时候要尽量避免其它过程给实验带来的不确定因素,这个实验中浓缩和定容就是两个不确定因素很大的步骤。楼主可以通过不萃取,直接空白加标浓缩看一下损失有多大?给楼主一个思路,现在有一种分散液相微萃取技术,楼主可以查一下看看,这种方法可以不涉及浓缩和定容过程,前提是仪器灵敏度够。
hujiangtao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多查一些相关文献和自己的方法比较下异同,然后再优化缩小范围
Ins_3e1e1ffd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原文由 通标小菜鸟(v3141805) 发表:
楼主,你的实验设计中前处理是关键部分,特别是萃取和浓缩部分,少量多次萃取这个没有问题,然后就是浓缩定容方面,浓缩过程可能会带来比较大的损失,还有定容至100ul,我想知道楼主是怎么精确定容至100ul的。我看楼主主题是研究不同萃取剂在不同pH下的提取回收率,在设计实验的时候要尽量避免其它过程给实验带来的不确定因素,这个实验中浓缩和定容就是两个不确定因素很大的步骤。楼主可以通过不萃取,直接空白加标浓缩看一下损失有多大?给楼主一个思路,现在有一种分散液相微萃取技术,楼主可以查一下看看,这种方法可以不涉及浓缩和定容过程,前提是仪器灵敏度够。
谢谢您的回答和建议。我的浓缩是使用全自动样品浓缩仪和氮气发生器配套使用的,即氮吹 温度30℃,吹至近干,用加样枪加100μl的甲醇定容,再离心取上清。我之前没了解过这项技术,关于分散液相微萃取有个问题想请教您,我查到的资料,分散液相微萃取,取出有机相后,需要挥干定容,所以这里您提到的不涉及浓缩定容是怎么理解的呢?是取出有机相后直接上机检测吗?如果直接上机的话最终体积是怎么确定的呢?
品牌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