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间三氟甲基苯丙醇和杂质I的分离——CAPCELL PAK C18 MGII

浏览0 回复1 电梯直达
capcellpak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间三氟甲基苯丙醇和杂质I的分离


客户提供了间三氟甲基苯丙醇和相关杂质I,并反馈曾尝试使用反相C18柱对两化合物进行分离,但未能得到基线分离结果。现客户希望本实验室选择合适色谱柱并对色谱条件进行优化,来实现间氟甲基苯丙醇和其相关杂质I的基线分离。
首先,我们尝试使用中等极性的CAPCELLPAK C18 MGII色谱柱,在磷酸盐-乙腈体系中分析50 μg/mL的混标溶液及各单标溶液,通过调整流动相中水相和有机相比例为60:40时,50 μg/mL的混标溶液中,间三氟甲基苯丙醇和杂质I能实现基线分离,分离度为1.52(见图1)。同客户沟通,客户希望供试品溶液(当间三氟甲基苯丙醇浓度为1mg/mL,杂质I为1 μg/mL)中两化合物分离度大于1.50。


图1 MGII分析混标及单标溶液结果


在此实验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供试品溶液,结果发现由于间三氟甲基苯丙醇浓度过高,致使色谱峰展宽,杂质I与间三氟甲基苯丙醇的分离度下降,未能达到1.50的基线分离要求;进一步尝试通过升高柱温来改善分离度,结果如图2,在50°C时能够得到良好分离结果,分离度为1.59。




图2 MGII分析混标及单标溶液结果

注: 峰上标数字为分离度。



为有更多的选择,我们也尝试了两款非C18色谱柱,包括键合特殊官能团——金刚烷基的高极性色谱柱ADME和键合五氟苯基的PFP色谱柱。在使用PFP色谱柱分析50 μg/mL混标溶液时,发现两化合物峰重合,未能实现分离。但使用ADME分析混标溶液时,能够得到1.36的分离度(见图3)。



图3 PFP、ADME分析50 μg/mL混标溶液结果

注: 峰上标数字为分离度。



尝试改善分离度,继续使用ADME色谱柱进行分析,通过降低有机相比例来延长保留,最终得到了1.50的分离度(见图4),与此同时对供试品溶液进行分析,发现由于主成分峰展宽未能得到基线分离结果(见图5)。




图4 ADME分析混标溶液结果



图5 ADME分析供试品溶液结果

注: 峰上标数字为分离度。


为您推荐
专属顾问快速对接
获取验证码
立即提交
capcellpak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综上实验结果,使用中等极性色谱柱CAPCELL PAK C18 MGII S5; 4.6 mm i.d. × 250 mm(A4AD 11967),在流动相条件为0.01 mol/L磷酸二氢铵(用氨水调pH至5.8) / 乙腈 = 60 / 40、柱温为50°C时进行分析,能够在间三氟甲基苯丙醇浓度为1 mg/mL,杂质I为1 μg/mL情况下,满足两化合物间分离度大于1.50的要求。
品牌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