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已应助】18883附录B测空气中苯

浏览0 回复30 电梯直达
歌名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有木有按18883-2002附录B做过空气中苯的测定的大佬??感觉18883-20002附录B有点搞人,用活性炭吸附管采样,然后将活性炭取出用二硫化碳萃取,这不巨坑么???吸附管采样完直接二次热解析脱附仪进样它不香吗??还要用这么毒的二硫化碳去萃取!!!!每次这样子做就废一支活性炭吸附管,成本不高吗?而且活性炭吸附管里面的活性炭怎么取出来???有大佬指点江山吗???
推荐答案:xx_dxd_xx回复于2020/08/04
这个问题说来话长。活性炭吸附、二硫化碳解吸测苯的方法虽然不算最好的,却是目前最稳妥也最容易实施的方法。
首先是采样问题,活性炭对苯的采样体积足够大,通常50L都不会穿透,实际操作中采20L是完全没问题。而常规200mg的tenax对苯的采样体积小得多,采10L肯定会穿透,为了保险,一般只采2~5L。目前的解决办法一般是用复合采样管,TENAX 活性炭或者TENAX 碳分子筛组合使用,但是这种复合采样管的方法还没获得公认的一致性,又争议的时候仍然以活性炭管为准。
然后是解吸的问题,对于活性炭管,溶剂解吸的重现性比热解吸好得多。溶剂解吸是静态的,经过一定时间后达到平衡,即使存在解吸不完全的问题,解吸率也是非常固定的数值,可以进行校正。热解吸是动态的,受脱附的动力学因素影响较大。活性炭的孔径分别很宽,有大量微孔,从而导致热脱附速度很慢,存在严重的拖尾问题。想要完全脱附需要较大的脱附流量和较长的时间,完全脱附的体积往往要达到100mL以上,峰展宽很严重。
当然,二次热解吸确实有比较好的效果,但是作为需要广泛执行的标准,需要考虑成本问题和普及性问题。盲目使用最先进的仪器不仅成本高,还容易造成技术壁垒,导致的结果往往是民营小企业难以参与竞争,市场被少数国际大公司垄断。
为您推荐
您可能想找: 气相色谱仪(GC) 询底价
专属顾问快速对接
立即提交
xx_dxd_xx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这个问题说来话长。活性炭吸附、二硫化碳解吸测苯的方法虽然不算最好的,却是目前最稳妥也最容易实施的方法。
首先是采样问题,活性炭对苯的采样体积足够大,通常50L都不会穿透,实际操作中采20L是完全没问题。而常规200mg的tenax对苯的采样体积小得多,采10L肯定会穿透,为了保险,一般只采2~5L。目前的解决办法一般是用复合采样管,TENAX 活性炭或者TENAX 碳分子筛组合使用,但是这种复合采样管的方法还没获得公认的一致性,又争议的时候仍然以活性炭管为准。
然后是解吸的问题,对于活性炭管,溶剂解吸的重现性比热解吸好得多。溶剂解吸是静态的,经过一定时间后达到平衡,即使存在解吸不完全的问题,解吸率也是非常固定的数值,可以进行校正。热解吸是动态的,受脱附的动力学因素影响较大。活性炭的孔径分别很宽,有大量微孔,从而导致热脱附速度很慢,存在严重的拖尾问题。想要完全脱附需要较大的脱附流量和较长的时间,完全脱附的体积往往要达到100mL以上,峰展宽很严重。
当然,二次热解吸确实有比较好的效果,但是作为需要广泛执行的标准,需要考虑成本问题和普及性问题。盲目使用最先进的仪器不仅成本高,还容易造成技术壁垒,导致的结果往往是民营小企业难以参与竞争,市场被少数国际大公司垄断。
wazcq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你没 看过职业卫生有机物的一些标准吧,大部分都是活性炭管采样,二硫化碳解吸,活性炭管比起tenax管或者组合式吸附管太便宜啦
安平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歌名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原文由 wazcq(wazcq) 发表:
你没 看过职业卫生有机物的一些标准吧,大部分都是活性炭管采样,二硫化碳解吸,活性炭管比起tenax管或者组合式吸附管太便宜啦
做这个做的是真少,之前都是做50325,你们的活性炭管是买已经填装好的还是自己买填料填装??
歌名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原文由 安平(byron1111) 发表:
溶剂脱附的收率是不错的。

你家用的活性炭管是什么牌子的?推荐下大佬,自己装还是买装好的?如果买填装好的怎么取出来?好取出来不?
歌名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原文由 xx_dxd_xx(xx_dxd_xx) 发表:
这个问题说来话长。活性炭吸附、二硫化碳解吸测苯的方法虽然不算最好的,却是目前最稳妥也最容易实施的方法。
首先是采样问题,活性炭对苯的采样体积足够大,通常50L都不会穿透,实际操作中采20L是完全没问题。而常规200mg的tenax对苯的采样体积小得多,采10L肯定会穿透,为了保险,一般只采2~5L。目前的解决办法一般是用复合采样管,TENAX 活性炭或者TENAX 碳分子筛组合使用,但是这种复合采样管的方法还没获得公认的一致性,又争议的时候仍然以活性炭管为准。
然后是解吸的问题,对于活性炭管,溶剂解吸的重现性比热解吸好得多。溶剂解吸是静态的,经过一定时间后达到平衡,即使存在解吸不完全的问题,解吸率也是非常固定的数值,可以进行校正。热解吸是动态的,受脱附的动力学因素影响较大。活性炭的孔径分别很宽,有大量微孔,从而导致热脱附速度很慢,存在严重的拖尾问题。想要完全脱附需要较大的脱附流量和较长的时间,完全脱附的体积往往要达到100mL以上,峰展宽很严重。
当然,二次热解吸确实有比较好的效果,但是作为需要广泛执行的标准,需要考虑成本问题和普及性问题。盲目使用最先进的仪器不仅成本高,还容易造成技术壁垒,导致的结果往往是民营小企业难以参与竞争,市场被少数国际大公司垄断。
不是说可以追求先进仪器,这是行业发展趋势,而且大部分做VOC的基本本身都会配置二次热解析脱附仪,然后去做18883有用不让用,就感觉有点坑
wazcq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未来工程师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这个已经算不错的了,热解析的应该也能做,但是得等标准更新
歌名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原文由 wazcq(wazcq) 发表:
当然是填装好的 ,网上查下一大把


顺带再问下,18883中只有四个点,之前做有机方法一般设置5点比较多,你们做事设置几个系列浓度点的?

还有事是标准要求标准点和样品都测三次???取三次峰高均值去计算,你们是咋个做的???按平时习惯测一次还是直接严格按照这标准来执行?
歌名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原文由 未来工程师(v3214185) 发表:
这个已经算不错的了,热解析的应该也能做,但是得等标准更新
品牌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