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第十四届原创】干货分享-VOCs仪器运行条件优化前后之对比

浏览0 回复21 电梯直达
通标小菜鸟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维权声明:本文为v3141805原创作品,本作者与仪器信息网是该作品合法使用者,该作品暂不对外授权转载。其他任何网站、组织、单位或个人等将该作品在本站以外的任何媒体任何形式出现均属侵权违法行为,我们将追究法律责任。

干货分享-VOCs仪器运行条件优化前后之对比

通标小菜鸟



对于一个环境类检测实验室来说,通过提高样品分析效率来达到增加产能的目的是一个重要的方式。在现如今恶性竞争的市场中,很多项目的价格被压的越来越低,就拿GB36600中土壤45项来说,市场指导价大概在千元左右,然而实际上很多检测公司的报价远远低于市场价格,甚至有公司报出三百多元的价格,可想而知这么低的价格这些单位处理样品的质量有多高,这种以本伤人损人不利己的行为时有发生。

为了提高样品分析效率,并且降低生产成本,近期实验室开展部分分析项目的“瘦身”动,所谓“瘦身”动,其本质内容就是精简前处理流程以及缩短样品仪器分析时间。而我负责的项目是挥发性有机物的一些测定,由于挥发性有机物的前处理流程比较简单,也没法再精简多少,因而就把精简工作重点放在了缩短仪器分析时间上。从其它单位了解到,他们的样品分析时间都设置的比较短,因而样品通量比我们大。不过由于使用的仪器设备不同,他们的条件未必适合我们,因此就需要我结合实际样品分析情况为其“量身定制”一套程序。

在这里先说一下实验室的主要仪器设备,平常用来做水土挥发性有机物的设备为一台吹扫捕集样品浓缩仪(美国OI Analytical Eclipse 4760/4100),一台气相色谱/质谱仪安捷伦7890B-5977B毛细管色谱柱:安捷伦DB-62460m×250μm×1.4μm此次就是要在使用这套设备的基础上为HJ605-2011这个方法进行“瘦身”,该方法包含65种目标化合物,加上3种内标物,3种替代物以及另外添加的物质MTBE,总计72种化合物。

“瘦身”前的仪器条件为:

a气相色谱参考条件: 安捷伦DB-62460m×250μm×1.4μm程序升温:40℃2min→5℃/min→120℃→10℃/min→230℃4min进样口温度:230℃柱(氦气)流量:1.0 ml/min

b)吹扫捕集条件吹扫温度:40℃吹扫时间:11min预脱附温度:180℃脱附温度:190℃烘烤温度:210℃烘烤时间:10min



        在图中可以看出条件优化前吹扫和气质的整个程序运行情况,原先的程序升温时间为31min,加上设置的2min溶剂延迟时间,从进样运行开始到结束总共需要33min而吹扫与GC叠加运行时间为12min,在第二针PT进样后12min后,第一针进样GC还在运行中,而PT其实已经等待就绪,就等GC运行完第一针后降温就绪。因而在整个过程中有一段时间PT等待GC就绪7.5min是冗余掉的。原先之所以设置为33min的程序是为了获得更好的分离度,整个谱图上看上去有更多的峰分离开,而吹扫程序是厂家提供的默认最佳条件,因此就没有做什么改动。

而现如今考虑到成本的降低以及样品量的增加,需要对原先的条件进行适当更改优化,故结合对原程序运行的观察对原条件做出如下改动。

“瘦身”的仪器条件为:

a气相色谱参考条件:色 安捷伦DB-62460m×250μm×1.4μm程序升温:40℃2min15℃/min→190℃→8℃/min→250℃2min进样口温度:230℃柱(氦气)流量:1.2 ml/min

b)吹扫捕集条件:吹扫温度:40℃;吹扫时间:11min;预脱附温度:180℃;脱附温度:190℃;烘烤温度:210℃;烘烤时间:8min



PT方面,为保证吹扫效率和解吸效率相应时间未更改,对烘烤时间进行了改动,将原来的捕集肼老化时间由10min缩短至8min,缩短了2min。将原先的色谱柱流速提高了0.2 ml/min,还有将升温程序由原先的33min缩短至21.5min,这里的变动比较大。优化前的条件中,有一段时间PT等待GC就绪7.5min是冗余掉的,而优化后的条件下这种情况反过来了,在GC走完第一针并且降温恢复到就绪后,PT那边还未准备好,还拖了一段2.5min左右的小尾巴,这样一对比就显得GC运行程序反而设短了,但是考虑了一下并未对其修改,就当是GCMS在就绪后稳定2.5min时间再进下一针样品。



我将两种不同程序走出来的图谱进行了叠图比较,很明显优化后的程序虽然缩短了时间,但是化合物出峰靠的更紧密了,牺牲了部分化合物的分离度,部分原先可以分离开的目标物现在是共流出了,好在这是气质,通过离子碎片的区别也能准确对化合物进行定性定量。

        通过查看进样时间发现,原先的两针进样间隔时间为37.5min,相当于一个样品走的运行程序需要这么久,优化过后的两针样品进样时间间隔为27.5min,所以优化过后一个样品总的运行时间相比较之前节省了10min虽然这个时间不是最短的,但对于这套设备来说,已经算是比较合理的时间了,PTGC基本上都在同时运行,没有因为哪一方的等待而浪费时间。对于多组分化合物来说,缩短走样时间势必会牺牲掉分离度,因此不能一味的去追求快速度,而要在两者之间进行权衡,找到相对比较合理的条件。
该帖子作者被版主 zyl336789820积分, 2经验,加分理由:原创有奖
为您推荐
您可能想找: 气质联用(GC-MS) 询底价
专属顾问快速对接
立即提交
通标小菜鸟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memory光阴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langyabeilei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呵呵,如此“瘦身”之计可谓善之善者也,数据服务于管理,管理需要数据支撑,数据无真假好坏之分,有可用不可用之别罢了,别把数据仅仅当做一个数据而已哦!
zyl3367898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楼主是个善于思考的人,把时间缩减10分钟,这样成批量样品就节省不少时间。
zyl3367898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如果重合的话,你做模板计算的时候会不会有问题?
通标小菜鸟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原文由 memory光阴(Ins_91d3b22d) 发表:文章写的不错,楼主观察的很仔细,感谢分享
感谢评论回复
通标小菜鸟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原文由 zyl3367898(zyl3367898) 发表:楼主是个善于思考的人,把时间缩减10分钟,这样成批量样品就节省不少时间。
感谢评论回复
通标小菜鸟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原文由 zyl3367898(zyl3367898) 发表:如果重合的话,你做模板计算的时候会不会有问题?
试过了,没有问题
memory光阴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wazcq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时间短了 共流出多了,气质虽可以通过碎片但这个不是万能的,voc分子量小,碎片重复的可能性还是挺大的,样品做起来离子比率不对的机会会大大增加!
猜你喜欢 最新推荐 热门推荐
品牌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