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讨论】大家还记得11年前的“砒霜门”事件吗

浏览0 回复15 电梯直达
BGYQ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作为实验员,大家认可这个原因吗?

2010年1月4日,海南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检验检疫技术中心向省工商局发来《关于接受海口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委托检测农夫山泉和统一饮料总砷超标结果误差的函》,

中心认为,初检结果有误的主要原因:

一是用于总砷检测的原子荧光分光光度计灵敏度下降

该仪器使用年限已近九年,经对初检当天该仪器绘制的标准曲线进行分析,当时仪器状态不稳定,尤其是标准曲线低点偏差大,对检测结果造成了一定影响。

二是样品前处理中未严格按标准方法称样及定容。检测人员为了缩短检测时间,减少了样品称样量,加大了试样稀释倍数,这在仪器状态不稳定的情况下,更加大了检测值出现偏差的概率。”
为您推荐
您可能想找: 技术咨询 询底价
专属顾问快速对接
立即提交
JOE HUI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感觉属于官方的推辞吧,用专业术语理由解释不专业的结果
skytoboo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有详细数据细节吗? 这么说不好判断啊,为何需要稀释?且减少取样量的操作?
赞贴
0
收藏
0
拍砖
0
2021/3/16 15:33:55 Last edit by skytoboo
石头雨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这个应该属于事故了,应该 由实验室查找原因给出满意答复才好。
石头雨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如果有危及生命的事情发生的话还要追究刑事责任。
oscar_2007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这个说法太敷衍了,灵敏度下降难道平时测试过程不用做质量控制吗,没做仪器期间核查?没有技术负责人?操作过程没有监督员吗,没有经过培训?
JOE HUI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原文由 oscar_2007(oscar_2007) 发表:
这个说法太敷衍了,灵敏度下降难道平时测试过程不用做质量控制吗,没做仪器期间核查?没有技术负责人?操作过程没有监督员吗,没有经过培训?
10年前对这些估计没有具体文件要求,也不重视
BGYQ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原文由 JOE HUI(xurunjiao5339) 发表:
10年前对这些估计没有具体文件要求,也不重视


摘录一段:

在复检结果出来前,海南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检验检疫技术中心主任吴淑良11月30日对记者表示,该技术中心具有国家相关权威部门颁发的检测资质认定证书、实验室认可证书和设备检定证书,具有“食品中总砷及无机砷的测定”的项目检验资质;同时,该中心的检验设备刚刚通过一年一度的仪器计量校准检测,检验设备处于良好的运行状况,而且进行此次检测的检测人员是具有10多年检测经验的高级工程师。
Rich-C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BGYQ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原文由 Rich-C(Insm_7a63404f) 发表:
我们每次也是这个理由,哈哈


贵单位也有类似经历?还每次?

当然没有一家实验室可以保证不会出错,但那样的质量事故真的不可思议,测试人员,报告审核人员,报告批准人员随便一个环节稍有责任心都不至于此。
Rich-C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原文由 BGYQ(v3151876) 发表:

贵单位也有类似经历?还每次?

当然没有一家实验室可以保证不会出错,但那样的质量事故真的不可思议,测试人员,报告审核人员,报告批准人员随便一个环节稍有责任心都不至于此。


ICP\GC\ICP-MS\GC-MS这种,讲真的每分每秒仪器状态都不一样,出问题在所难免,当平行样或QC相差大的时候一定不要放过,更不能作假(这个不介绍作假手段了),老老实实重做一次就好!

看官方解释,稀释那么多倍,应该使用的是质谱类仪器,所以日常工作千万别偷懒,特别是出入境质检之类的部门。
猜你喜欢 最新推荐 热门推荐
品牌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