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转帖】我国计量工作的现状和前景展望

浏览0 回复45 电梯直达
可能感兴趣
穿越时空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3.科学计量工作的现状

(1)计量单位

目前,通用的计量单位制是由国际计量大会(CGPM)采纳和推荐的一种一贯单位制,即国际单位制 (SI)。国际单位制(SI)是全球范围内统一推荐采用的最高基、标准,现在有7个SI基本单位、2个SI辅助单位和21个导出单位,主要的分支涉及长度、温度、力学、电磁、光学、电子学、化学等学科或领域,每一个学科或领域又包含许多子学科或小领域,繁衍延生,形成一个庞大的体系。各国根据自身的发展需求,设立本国的计量基、标准。计量基、标准通常由国家计量院保持和发展,并积极推进全球一致。

世界各国都在积极采用国际单位制或逐步向国际单位制过渡。欧洲国家已普遍使用,但美国、加拿大等美洲国家在大众贸易中仍使用英制,或国际单位制与英制同时标注。世界主要国际组织如国际标准化组织、国际电工委员会、国际法制计量组织等在其正式文件、出版物及技术报告中都已采用国际单位制。我国国务院1984年颁布《关于在我国统一实行法定计量单位的命令》。目前,除电离辐射领域正在改制外,已基本采用法定计量单位。我国的法定计量单位包括: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辅助单位,导出单位,选定的其它单位等。 

(2)计量基准器具

计量基准,是为定义、复现单位的量的测量系统,是国家统一单位量值的依据。计量基准由国家质检总局根据国民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的需要,统一规划,组织建立。属于基本的、通用的计量基准,建立在计量院等国家级计量技术机构;属于专业性强的或者工作条件要求特殊的计量基准,可授权其他部门建立在有关技术机构。

    2001~2002年,国家质检总局组织专家对60~80年代建立的原有191项国家计量基准、副基准的整体技术水平进行了首次评价,正式批准计量院、测试院等11个计量、科研机构研制的177项高精密测量系统作为国家计量基准,基本形成了覆盖十大专业技术领域的计量基准体系。十五期间,初步建立了经费渠道,加快国家计量基准的更新改造,并开展了包括7项量子基准课题的前沿研究。

为了达到国际上量值统一的目的,国家计量基准要参加国际比对。近年来,计量院代表我国共参加国际物理、化学量关键比对132项,参加其他双边、多边国际比对30项。从参加项目的比对结果看,基本上都达到了预期目标,绝大多数项目达到了国际等效要求,有一些项目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为国际互认提供了技术支撑。

如2003年4月我国自行研制的直流量子化霍尔电阻基准参加由国际计量局组织、德国(PTB)主持的国际关键比对,13个国家参加,9个国家的数据有效,我国的数据优于国外最好水平10倍以上,并且最接近国际平均值。我国的直流量子化霍尔电阻基准的准确度达到10-10 量级(百亿分之几),比传统的标准电阻提高一千多倍,与国外的10-8-10-9量级(亿到十亿分之几)相比,跃居国际领先水平,为维护我国技术主权及国家经济安全和国防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3)计量标准器具

计量标准,是指准确度低于计量基准,用于检定其他计量标准或工作计量器具的计量器具,在量值传递(溯源)体系中起着承上启下的纽带作用。计量标准按其法律地位、作用和管辖范围的不同,分为社会公用计量标准、部门和企、事业单位使用的计量标准。社会公用计量标准是由各级质量技术监督局规划、批准,作为统一本地区量值的依据,在社会上实施计量监督具有公证作用的计量标准。在处理计量纠纷时,只有以计量基准或社会公用计量标准仲裁检定的数据才具有法律效力。

为了使计量标准对社会所提供的量值准确可靠,并保证其溯源性,我国《计量法》规定:各级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的社会公用计量标准,以及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建立的最高计量标准纳入计量监督管理体系,要对其进行考核和强制检定。

计量标准考评员施行国家注册制度。目前,全国共有国家计量标准一级考评员317名,国家计量标准二级考评员3370名;经考核合格并取得证书的计量标准包括:法定计量检定机构建立的社会公用计量标准35028项,授权开展计量检定的单位建立的计量标准6975项,企、事业单位建立的最高计量标准50830项。

“十五”期间,为逐步提升和完善现有计量基标准的量值传递、溯源能力,提高其测量能力和自动化水平,启动了一批为保证我国基标准量值与国际一致,并提高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技术服务能力的研究项目,如纳米计量标准、GSM数字移动通信综测仪校准系统、光通信计量检测标准、眼科医疗仪器检测及基础标准的研究、工频谐波精密测量技术研究、强激光与高能激光计量标准与溯源装置研究等。红外体温测量的辐射温度溯源体系研究成果在防SARS 期间做出了贡献,“角膜接触镜顶焦度标准器”已成为国际标准ISO 9342-2,客观式标准模拟眼也写入国际标准ISO 10342“验光机”。各地也加大了投入,新建和改造了大量社会公用计量标准,仅国家质检总局2005年受理并组织考核的省级以上新建计量标准就有158项,促进了计量标准整体水平的提高。

(4)标准物质

标准物质是已确定其中一种或几种特性量值,用于校准测量仪器、评价测量方法、确定材料特性量值的一种测量标准,在量值传递和保证测量统一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标准物质按其被定值的技术特征分为化学成分、物理与物理化学特性和工程特性三大类。按其特性量值的定值准确度,分为一级标准物质和二级标准物质。

标准物质由国家局统一管理,对申报的国家标准物质进行定级鉴定审查和制造许可证考核,合格后颁发制造计量器具许可证和标准物质定级证书,统一规定编号,列入标准物质目录,向全国公布并向国际上通报。为适应新形势的需要,组织有关部门、技术机构的管理和技术专家成立了全国标准物质管理委员会。

我国的标准物质研究与应用尽管起步较晚、基础薄弱,但是发展相当迅速,1951年由中国钢铁检验委员会首次发布了弹簧钢化学成分标准物质,随后又有铸铁、碳素钢、矿石等化学成分标准物质及PH、燃烧热、黏度等物理化学特性标准物质问世。“十五”期间,在科技部及有关部委的支持下,加大了资金投入,标准物质及其计量检测方法的研究取得成效。标物中心、中科院及有关部门的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针对经济建设发展的需求,研制了一批具有较高水平的标准物质。在建立与完善国家分析测试体系、集中各个领域的分析测试资源、农药及兽药残留物量值传递溯源体系及检测能力的建设、为我国履行《关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斯德哥尔摩公约》解决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计量标准和检测结果的有效性问题而进行的痕量有害物质计量基、标准和权威检测方法研究等具有重要意义的项目方面,都取得了重要成果。目前,共批准全国192个研究院所和大学、企业研制的国家标准物质3561种,其中,国家一级标准物质1316种,国家二级标准物质2245种;并与法国等七个国家共同发起建立的国际标准物质信息库已拥有近一万种标准物质信息。
穿越时空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5)计量技术法规

计量技术法规包括检定系统表、检定规程、技术规范。制定计量技术法规采用国际通行做法,即由专家组成的专业技术委员会完成技术性起草和审定工作,由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发布。目前,专业技术委员会有19个,专家316名;批准和备案的计量技术法规2524个,其中,国家计量检定系统表93个,国家计量检定规程856个,国家计量技术规范126个,部门计量检定规程994个,地方计量检定规程455个。此外,还有国家计量基准操作技术规范99个。

(6)计量技术机构

计量技术机构包括依法设置和依法授权的两类。日常管理和定期考核由总局和省级局负责。由总局负责考核的包括:1个国家计量院,7个大区国家计量测试中心,31个省级计量院(所),国家授权的专业计量站19个,分站33个;由省级局负责考核的包括:2000多个市(地)、县级计量所和2000多个省级局授权的专业计量站。其中:

东北、华北、华东、中南、华南、西北、西南等7个区域国家计量测试中心共建立并保存国家计量基准47项,大区级计量标准575项。主要负责对本地域内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法定计量检定机构建立的最高计量标准进行量值传递,承担重大的计量科研、测试任务。以及为贯彻《计量法》提供技术保证。

    18个国家专业计量站和34个国家专业计量分站覆盖了电力、铁道、石油、海洋、矿山、通讯、船舶、气象、纺织等多个领域的特殊计量专业,固定资产2亿余元,有职工1000余名。负责研究建立专业计量项目的最高计量标准,进行量值传递,执行强制检定和法律规定的其他检定、测试任务,并承担有关计量科研测试,组织参与制定计量检定规程、检定方法,培训人员等任务。

    31个省级计量院(所)共有实验室面积约23.6万平方米,仪器设备6亿多元,职工4348人。负责研究建立省级最高计量标准和社会公用计量标准,进行量值传递,执行强制鉴定和法律规定的其他检定、测试任务,承担校准任务,起草技术规范,为实施计量监督提供技术保障,并承办有关计量监督工作。

(7)计量检定员

计量检定员是指经考核合格、持有计量检定证件、从事计量检定工作的人员。《计量法》实施以来,各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依法组织实施了所辖区域内计量检定人员的考核工作。目前,全国有16余万人取得计量检定证件。其中,依法设置的计量检定机构有计量检定员39504名,授权开展计量检定的单位有计量检定员20989名,部门和企、事业单位有计量检定员101415名。

为适应国家改革发展的需要,已与人事部商定,将计量检定员的管理、考核工作纳入国家职业资格管理体系,建立注册计量师和注册助理计量师制度。
穿越时空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4.法制计量工作的现状

(1)计量器具新产品的管理

《计量法》规定,凡制造计量器具新产品,必须申请办理计量器具型式批准或样机试验。

型式批准是对在全国范围内从未生产过的计量器具新产品样机全部性能进行的考核。首先做定型鉴定,并在定型鉴定合格后履行型式批准手续。样机试验是对属于全国范围内已经定型、而在本单位首次生产的计量器具新产品在投产前所进行的评审。共向企业颁发型式批准证书5000多个系列,颁发样机试验合格证书32000多个系列。

最近,国家质检总局修订了《计量器具新产品管理办法》,已按国际通行做法将计量器具型式批准和定型鉴定、样机试验统一为型式批准和型式评价。

(2)制造、修理计量器具许可证

《计量法》规定,制造、修理计量器具的企业、事业单位,必须具备与所制造、修理的计量器具相适应的设施、人员和检定仪器设备,并经县级以上质量技术监督局考核合格,取得《制造计量器具许可证》或者《修理计量器具许可证》方可从业,否则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将不予办理营业执照。实行许可证制度的范围按计量器具定义和《依法管理的计量器具目录》(468类)确定。目前,全国共有计量器具制造、修理许可证考评员3058名,共颁发制造计量器具许可证14000多张,颁发修理计量器具许可证3300多张。通过加强管理,电能表、加油机等重要计量器具的产品质量有明显提高,维护了广大用户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3)进口计量器具型式批准

《进口计量器具监督管理办法》要求,凡进口或在境内销售列入《进口计量器具型式审查目录》内的18类计量器具,应申请办理型式批准。未经型式批准的,不得进口或者销售。办理程序与国内计量器具型式批准的程序相同。目前,共颁发进口计量器具型式批准证书1567个系列。

    2005年修订了《依法管理的计量器具目录》和《进口计量器具型式审查目录》。经商国务院法制办后,分别以《中华人民共和国依法管理的计量器具目录(型式批准部分)》和《进口计量器具型式审查目录》公布,自2006年5月1日和2006年8月1日起施行。目录共列入计量器具75类,数量约为原来的1/3,适用于国内计量器具型式批准、颁发计量器具许可证和进口计量器具检定。今后,对计量器具按内外一致的范围进行管理。

(4)计量检定

计量检定是指为评定计量器具的计量性能,确定其是否合格所进行的全部工作,包括检查、加标记或出具检定证书。计量检定是进行量值传递的一种重要途径。包括强制检定和非强制检定两种形式。

强制检定由指定的计量技术机构定点定期进行,范围包括社会公用计量标准,部门和企业、事业单位使用的最高计量标准,以及用于贸易结算、安全防护、医疗卫生、环境监测方面并列入强制检定目录的工作计量器具。此外,凡进口列入《依法管理的计量器具目录》内的各类计量器具,在海关验收后,订货单位必须向所在地的省级质量技术监督局申请检定,检定合格后方可销售。

依据JJF1002-1998《国家计量检定规程编写规则》的规定,按国家计量检定规程进行测量器具检定分为首次检定、后续检定和使用中检定。其中,首次检定、后续检定一般情况下是由计量技术部门实施,而使用中检定应由企业事业单位的具体操作人员或计量人员实施。通常,后续检定周期由相应的检定规程确定,使用中检定是测量器具在有效期内发生事故或其他原因使检定状态明显变化时进行,检验的方法可对已知准确度的试样进行重新测量,两次之差应小于仪器允许的误差值。检定后发给检定印证,即证明计量器具检定结论的印记或文件,通常包括:检定证书,检定结果通知书,检定合格证、检定合格印、注销印、检定标记等。

对强制检定范围以外的其他计量标准和工作计量器具实行非强制检定,即由使用单位依法自主进行检定或校准。对于非强制检定的计量器具,1999年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了《关于企业使用的非强检计量器具有企业依法自主管理的公告》第6号公告,明确指出“非强制检定计量器具的检定周期,由企业根据计量器具的实际使用情况,本着科学、经济和量值准确的原则自行确定。”

目前,我国强制检定的工作计量器具为60项117种。十五期间,按照计量法的规定,全国平均每年对3184万台件的社会公用计量标准、部门和企事业单位最高计量标准以及用于贸易结算、安全防护、医疗卫生、环境监测方面并列入强制检定目录的计量器具实施了强制检定,为保证社会各领域测量量值的准确可靠做出了贡献。
穿越时空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5)计量器具产品质量监督检查

进行计量器具产品质量监督检查的目的是为了掌握计量器具产品质量状况,查处生产、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的违法行为,防止不合格产品流入市场。近几年重点安排了电能表等六种重点管理计量器具和眼镜计量仪器等的国家监督抽查。连续几年的监督检查表明,产品抽样合格率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各地质量技术监督局结合当地经济发展特色也相继组织开展了对部分计量器具的监督检查,据统计,2002年至2005年全国各地检查计量器具的平均抽样合格率分别为88.9%、90.2%、86.8%、76%。

(6)商品量计量监督

商品量计量监督是指对商品的计量结果准确性进行的强制性管理。包括对定量包装商品、非定量包装商品和散装商品的计量监督。主要有二个方面:零售商品的计量监督,即对交易双方当面计量行为进行规范。国家质检总局会同国家工商总局联合发布了《零售商品称重计量监督规定》,主要针对以重量结算的食品、金银饰品,这些商品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而定量包装商品的计量监督,即监督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的计量准确性和净含量的标注方式,包括在显著位置必须用中文、数字和法定计量单位标注商品的净含量,单件商品的计量负偏差和批量商品中抽样样品的平均偏差不得超过规定值等。

为了加强对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监管的力度,2000年起,国家质检总局将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监督抽查纳入国家监督抽查计划,每年组织两次,每次15个省、10类定量包装商品。各地质量技术监督局也结合当地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对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进行了定期或不定期的监督检查,据统计,2002年至2005年平均抽样合格率分别为87.9%、87.4%、85.1%、86.3%。

(7)市场计量专项整治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整顿市场经济秩序的决定,这几年每年都开展了重点市场计量专项整治,打击了市场上的计量违法行为,树立了一批好的典型,规范了市场上的计量行为,提高了全社会的计量法制意识。如2002年组织开展了集贸市场、加油站计量专项整治;2003年组织开展了眼镜制配场所计量监督检查,配合国务院实施食品药品放心工程,部署加强计量监督工作,检查食品类定量包装商品生产企业;2004年组织开展了餐饮业计量专项监督检查;2005年组织开展了粮食和棉花市场、煤矿、交通主干线沿线加油站、机动车安检机构计量专项监督检查等。

(8)计量授权

计量授权的目的是充分利用社会的计量资源为实施《计量法》服务。其原则是:统筹规划,经济合理,就地就近,方便生产,利于管理。计量授权分机构授权和专项授权。包括:授权有关计量技术机构作为计量检定机构,建立计量基准、社会公用计量标准,承担各项法制计量工作等。

(9)仲裁检定

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经常会出现因计量器具准确度所引起的民事纠纷、经济纠纷,称为计量纠纷。处理计量纠纷时最终应以国家计量基准或社会公用计量标准检定的数据来裁定。当事人一方或双方对仲裁检定不服的,可向上一级申请二次仲裁检定,为终局仲裁检定。
穿越时空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5.工程计量工作的现状

计量检测、原材料和工艺装备是现代工业生产的三大支柱。建立科学、完备的计量检测体系是企业加强管理、有效组织社会化大生产的前提条件。中国的工程计量工作伴随着工业化的进程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已形成近80万人的计量人员队伍,拥有2亿多台件计量检测设备,绝大多数企业都设有计量机构。近年来,社会化的计量校准服务也在逐步开展起来。

(1)企业完善计量检测体系考核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的经济建设已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我国的经济体制发生了根本变化。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企业自主权的扩大和政府管理职能的转变, 企业计量工作要逐步过渡到由企业依法自主管理的轨道。为适应新形势的要求,政府应积极促进企业增强自主管理的意识,并加强对企业计量工作的指导和帮助。近几年,结合学习ISO 10012国际标准,组织制定了考核要求和考核程序,开展帮助企业完善计量检测体系工作。目前,共培训并考试合格计量检测体系考评员690人,先后向宝钢等910家企业颁发了完善计量检测体系证书,并按照新版ISO 10012国际标准和计量检测体系确认规范开展认证,向140家企业颁发了新的测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

    2005年,按照国际通行作法,国家质检总局会同国家认监委联合发布了《测量管理体系认证管理办法》,在政府推动、企业自愿的原则下,支持中国计量测试学会牵头组建了中启计量体系认证中心,统一实施全国的测量管理体系认证工作,在全国建立了30个工作站,形成了覆盖全国的测量管理体系认证网络。

(2)中小企业计量能力评价工作

鉴于我国中小企业量大面广、计量基础普遍薄弱,而计量工作水平的提高又需要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为此,主要采取指导、帮助和监督管理三种方式,促进中小企业加强计量工作。近几年,主要是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认真贯彻实施“中小企业计量检测保证规范”,在42000多家中小企业、民营企业中积极组织开展了计量能力确认等工作,帮助中小企业提高计量管理水平,切实为企业能源、原材料消耗以及质量管理、工艺过程控制、产品质量检测、安全以及环境监测、成本核算等方面的工作提供了计量保证。

(3)能源计量管理

能源计量是企业计量工作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特别是对一些高能耗企业更是一项重点工作。企业能源计量工作的重点是配好、用好、管好能源计量器具,改变企业在能源管理上因缺乏计量手段而出现的糊涂账现象。为此,国家颁布了“企业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导则”国家标准。

    2005年,国家质检总局和国家发改委联合发布了“加强能源计量工作的意见”;2006年,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办、国家统计局、国家质检总局和国资委又联合制定了“千家企业节能行动实施方案”,根据国家节能工作的部署,首先要求年耗标准煤18万吨以上的1008家重点企业贯彻这一标准,配备合理的能源计量器具、仪表,加强能源计量管理。目前,主要结合帮助企业完善计量检测体系以及中小企业计量能力确认等工作同时进行。

(4)定量包装商品生产企业计量保证能力评价工作

为加强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更好地维护消费者和生产者的合法权益,借鉴国际通行做法,开展了定量包装商品生产企业计量保证能力评价工作,允许符合条件的生产企业在其定量包装商品的包装上打印“C”标志;对取得“C”标志的企业给予优惠政策,凡是带有“C”标志的产品一律免于市场计量监督抽查,也作为申请产品质量免检的前置条件,受到企业的欢迎。目前,这一工作已在全国推开,有800多家企业的7000多种定量包装商品被批准使用“C”标志。

(5)社会公正计量行(站)

社会公正计量行(站)是指在流通领域为社会提供计量公正数据的社会中介服务机构,是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来出现的新事物。建立社会公正计量行(站)的条件:一是具有法人资格,二是具有提供计量公证服务的能力,三是取得计量认证合格证书。在技术机构自愿申请的基础上,目前,共批准建立了1300多家社会公正计量站,主要开展大宗物料称重、房屋面积测量、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检测、眼镜检测、煤质化验等业务。
穿越时空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三、计量工作的前景展望

    1.当前国际计量的发展趋势

当前,面对21世纪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国际上现代计量的发展有如下趋势:一是利用最新科技成果不断完善国际单位制及其实验基础,使单位的定义及其计量基准、计量标准建立在基本物理常数的稳固基础上;二是通过国际量值比对以及质量管理体系与测量能力的演示,推动全球计量体系的形成,逐步实现国际间校准与测量结果的相互承认。

(1)在科学计量方面

计量基础研究的原理性创新速度在加快。各国普遍加大了科学计量方面的投入。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在集中财力建设国家计量院。如美国政府给计量院的经费已增加到每年8亿多美元,韩国政府给计量院的经费已增加到每年8千万美元。

为适应“一次测试,一张证书全球通行”的经济全球化需要,43个国家的代表于1999年10月在第21届国际计量大会期间签署了《国家计量(基)标准与国家计量院签发的校准和测量证书的互认》,简称互认协议(Mutual Recognition Arrangement-MRA)。

    MRA协议有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签署国相互承认国家计量基、标准的等效度(degree of equivalence);第二部分是在保证国家计量基、标准和国家计量院校准的准确度的条件下,签署国相互承认计量院签发的校准及测量证书的有效性(validity)。

    MRA协议实施的主要技术工作是有计划地开展以国家计量院为主体的各国计量基、标准的国际比对,特别是物理、化学关键量值的比对从而给出各国计量基、标准量值的等效区间和相应的测量不确定度。

(2)在法制计量方面

各国均通过计量立法,强化对法制计量的监管,并且由政府组织实施。范围,主要是对涉及贸易、健康、安全、环境等领域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计量器具和预包装商品净含量的监管。对计量器具的管理,在生产环节主要抓型式批准,在流通环节主要抓计量检定;对预包装商品净含量的管理,主要抓生产环节和流通环节的监督检查。为推动全球计量体系的形成,国际法制计量组织正在加大对各国法制计量工作的协调。

(3)在工程计量方面

为适应工业自动化要求,各国广泛加强了对在线检测,以及对极端量(极大、极小、极高、极低、极强、极弱)、动态量的溯源研究。建立能够提供更好的计量校准和测试服务市场也成为现代工程计量十分重要的问题。
穿越时空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2.我国计量工作面临的形势

(1)科学技术迅猛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已成为推动经济发展、促进社会进步、维护国家安全的主导力量,科技竞争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焦点,科技创新成为国家发展的灵魂和原动力。随着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对作为技术创新基础的检测技术和计量保证能力产生巨大需求,并要求作为基础支撑的计量科学研究应与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同步进行并应具有一定超前性。因为科技的发展和创新,首先需要高准确的计量检测给予新理论的验证,需要具有原创性、前瞻性的高精度计量基标准作为支撑,近年来很多获得诺贝尔物理奖的理论都是通过精确的计量仪器设备或在计量领域的首先应用加以验证的;同时,计量基、标准研究本身也是科技的组成部分,要将当代最前沿的多学科技术理论与最新的高技术手段相结合,不断创新和发展。与当前科学技术发展的要求相比,现有的计量基、标准和量值传递、溯源体系亟待完善和提升能力。

(2)国民经济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

今后五年,我国经济将保持较快发展速度,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将取得显著成效,技术进步和创新能力明显增强,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显著提高。在新的形势下,我国工业发展面临越来越大的国际竞争压力,迫切需要提高以技术创新为核心的工业竞争力,加快用高新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并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传统的产业结构将发生很大变化,以互联网为基础的网络经济和网络科技的发展,高新技术在工程中的广泛应用,必将对作为技术创新基础的计量检测技术产生巨大的需求;化学计量面临医疗、生物工程、食品和药物检验、环境保护中不断增加的复杂测量的挑战,相关标准物质的需求越来越大;工业自动化要求实现在线检测,尤其是要解决非常态量、动态量、连续量及多参数量的测量溯源问题,这一切都对现有计量基、标准和量值传递、溯源体系提出一系列新的要求。如在信息时代,纳米技术对物质潜在信息和结构的开发,可使“单位体积物质”储存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增加百万倍。但纳米技术的利用要取决于有效及准确的纳米计量检测手段。目前在纳米材料、集成电路、超精加工和纳米机械等最基本的纳米尺度的测量方面量值溯源无法解决,已严重影响了纳米技术的发展和产业化进程。

(3)构建和谐社会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是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经济规模不断扩大,对能源、资源的需求迅速增加,能源、资源供应不足已成为制约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发展的主要瓶颈之一。经国务院同意,从2004年至2006年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资源节约活动,推进能源、原材料、水、土地等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工作。高投入、高消耗和低效率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是造成能源、资源供求关系紧张的重要原因。加强能源、资源计量管理和提高其利用率是减少、能源、资源消耗和保护环境的有效途径,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重要内容。

二是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特别是健康、安全、环保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为切实保护广大消费者的合法权益,需要更新的计量检测技术和监管方式。

(4)经济和贸易全球化提出了新的要求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计量在国家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日趋显著,计量对社会发展的贡献及自身体系的建设受到了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尽管世界各国的经济、科技发展水平存在差异,政治和经济体制也不尽相同,但是由于现代社会对计量需求的跨度非常大,计量的重要性日显突出,加大对计量基标准体系的建设,是当今各国政府普遍的做法。国家计量技术水平已成为世界各国提高科技创新水平、推动经济发展、促进社会进步、维护国家安全、增强贸易竞争力、加强国际合作交流、提高国家综合国力和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化的重要技术手段和基础保障。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迫切要求建立全球计量体系,国际和区域计量组织都提出了建立全球计量体系的战略性要求,计量的国际一致性已成为减少贸易技术壁垒的重要举措,也是今后计量的发展趋势。为此,各国政府在把计量基标准体系建设放在重要位置的同时,通过在世界范围内的国际关键比对,争取在国际计量体系中占主导地位,以保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和国防安全中的优势地位。这对我国原先独立自主的计量体系构成加入WTO后未来几年间面临的重大挑战。另一方面,为维护国家安全,保证国家主权完整,保护民族利益,为突破国外不合理的非关税技术壁垒,避免我国产品出口受制于人,并阻止国外的劣质产品进入我国市场,对于涉及高新技术、贸易、安全、国防等关键性量值的溯源不能依赖国外的能力,必须建立我国独立、完整和先进的计量基标准体系和测量技术能力。

(5)加强国防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

现代战争中使用着越来越多的现代军事装备,对准确测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前面所述的现代导航技术中广泛应用的全球定位系统(GPS),其准确性依靠时间频率计量基准。该系统中的各种时钟(包括星载钟)和时间测控部份是它的核心,而这些时钟是通过美国的时间频率基准来核准的。没有准确的时间计量基准,导航的定位精度就低,导弹的命中率就差。我国目前使用的是美国的GPS系统,一旦发生战争,美国随时可能关闭和加密面向我国的GPS信号,我国军事系统由于没有自己的导航定位系统,可能会处于挨打的被动局面。依赖和分享别人的空间资源是靠不住的,而建设我国独立自主的全球定位系统的关键是能够开发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各类原子钟和建设高度现代化的时间频率计量体系。

(6)加强法制建设、依法治国提出了新的要求

《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等法律的颁布实施,对规范政府行为提出了新的要求。现行计量法律制度急需进行改革,以适应这些法律的要求。
穿越时空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3.我国计量体系存在的问题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面对21世纪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和经济全球化趋势,尤其是我国已加入WTO的新形势,现有计量体系的发展日益显得缓慢。

(1)科学计量亟待加强

一是计量基础研究目前基本处于停滞状态。80年代初我国现有计量基准建立后,由于没有固定的投资渠道和稳定的资金来源,计量基础研究基本上停滞了,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正在拉大。随着周边国家和地区计量水平的迅速提高,我国科学计量原有的区域性领先地位也将丧失。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人才缺乏已成为科学计量工作的最大隐患。

二是由于缺乏后续研究和运行维护支持,技术改造经费严重不足,现有的计量基、标准技术水平不断下降。现有的国家计量基、标准绝大部份是我国在20世纪60-80年代初自行研制的,大部分仍停留在原有水平,有的经长期使用后技术指标逐渐降低。全国用于量值传递的40000多项社会公用计量标准的陈旧老化问题极为严重,近年来,国家对计量基、标准的建设投入虽然有所加强,但总体上仍难以乐观。

三是现有的计量基、标准无法满足新能源、新材料、信息技术、生物工程等高新技术发展的需要,许多高新技术以及国防尖端技术发展急需的计量基、标准和测量方法空白。尤其是对极端量(极大、极小、极高、极低、极强、极弱)、动态量的溯源问题尚未解决,严重制约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化的发展。如超导和激光技术都要求进行低温测量,而我国温度基准在低温段还不能复现1.2K到13.8033K的温区,只能用铑铁温度计作为计量标准,溯源到英国NPL。

四是现有的标准物质满足不了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需求,尤其是对化工、造纸、冶炼等严重污染企业所造成的大气、水质、土壤等环境污染进行监测用的快速计量检测方法及校准仪器用标准物质急需研究。随着我国加入WTO,进出口贸易的大量增加,我国出口商品被欧盟设下的贸易技术壁垒限制,遭到大批退货或销毁,给我国出口贸易造成重大损失。其原因之一是在我国相关检测机构未能建立完善的量值传递、溯源体系并缺乏相应的准确可靠的检测方法及校准测量仪器用的标准物质。

例如:化学元素含量是食品质量安全的一项重要指标,对食品当中的钙、铁、钾等营养元素含量和砷、汞、铅、镉等有毒有害元素含量的检测,是各国强制执行的食品安全卫生标准的内容。近年来,在国际上,除了继续关注元素总含量外,元素形态分析已逐渐成为研究的趋势和热点。科研发现,元素的生理、毒理影响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的化合物形态,同种元素的不同形态在生物利用度、环境行为和迁移性等方面差异巨大。

元素形态分析是六十年代开始引起关注的。上世纪六十年代,在日本水俣地区,工厂排放至水体的汞经过食物链传播富集,并在生物体内酶的作用下,通过甲基化转化为更高毒性的甲基汞,最终在食物链的顶部的人类也成为受害者。这场灾难导致当地大规模人群慢性中毒,并在痛苦的煎熬中死去,直到今天都是全世界最惨痛的环境污染教训之一。而在我国,由于对元素形态检测的忽视,导致四十年后又有相类似的事故发生:1999年元旦期间,轰动一时的江西猪油中毒事件,造成了1000多名群众中毒,3人死亡的惨剧,其元凶即是有机锡。有机锡与无机锡单质在毒性上有极大差异,前者为剧毒物,食用几十毫克即可置人死地,而后者则很安全,至今仍作为罐头的包装材料。因此,有毒有害元素不能简单以其总量评价安全性,而必须将其剧毒、低毒、无毒的各种形态成分,分别准确定量测定并加以标识。

为此,建立元素形态分析量值溯源体系十分重要。欧、美、日本等从十几年前就已开始这方面的研究,到目前为止,已研制了海产品、生物体液、水体底泥等若干系列的元素标准物质,并在食品、医学、环境等相关领域推行相应的标准分析方法,从而大大提高了分析过程的质量和水平。我国在该领域起步较晚,目前国内尚没有元素形态分析的标准分析方法以及相应的标准物质来保证量值的有效溯源。

五是以计量为基础的国际交往由于测量能力所限开始受制于人。从国际计量局根据世贸组织(WTO)的要求组织的关键比对看,在184项物理量关键比对中,我国只参加了77项,超过一半的项目尚不具备参加的能力;在56项化学量关键比对中,我国只参加了28项,一些解决热点领域的研究性比对由于更多地应用了最新的化学计量技术,我国只参加了不到40%的项目,化学计量基、标准的能力不足是最关键的制约因素。不能参加的项目大多涉及高新技术,包括DNA、农产品和食品中部分痕量级农残、药残、二恶英等测量能力的比对。

六是由于经费不足,近90%的国家计量检定规程未能及时修订,其中10年没有修订的占55%,15年没有修订的占16%。部分国家强制管理的计量器具缺少适用的计量检定规程;采用国际建议和国际标准的仅占10%,既无法满足量值传递和计量执法的需要,也难以实现我国的有关入世承诺。
穿越时空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2)法制计量亟待完善

一是计量法规制度建设仍滞后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现行计量法律、法规中有些规定及相应实施的计量管理制度已不适应入世和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一些计量法律、法规亟需修订。

二是对计量器具管理未能确立有效的监督机制,计量器具目录种类过多,监管不到位。从计量器具产品质量监督抽查情况看,抽样合格率总体呈上升趋势,但一些计量器具的抽样合格率仍然偏低,其中有企业质量意识不强的责任,也有政府计量监管不到位的问题。必须尽快从完善法制要求等方面强化监督抽查的后处理工作,加强许可证和定型鉴定的后续监管。

三是计量器具强制检定工作不到位,强检目录品种多,但覆盖的范围窄,有些简单原理的计量器具管理过严,管理方式过于死板,一些重要领域(包括涉及健康、安全、环保、资源领域)的计量器具未得到有效监管。

四是市场计量行为急需规范。越来越多的商品以预包装商品方式出售,以及第三产业中提供计时服务等,有关计量投诉案件有所上升,消费者的利益得不到有效保障。

五是执法处罚的力度太小,对目前普遍存在的制造、销售、使用假冒伪劣计量器具以及缺斤短两等坑害消费者的违法行为起不到遏制效果。今后要着力研究如何建立健全计量长效监管机制,提高监管效率。

(3)工程计量亟待发展

一是新发展的计量校准市场缺少规范管理,没有建立准入制度,无序竞争时有发生;校准服务机构多头溯源,计量校准结果的可靠性和一致性受到威胁;国内的计量技术机构计量设备陈旧,满足不了企业量值溯源的要求,竞争能力低,而且面临着加入WTO过渡期后国外计量校准机构进入国内参与竞争带来的冲击。

二是少数社会计量公正站管理不规范,不能公正检测,仍然存在出具虚假数据、只收费不检测的问题;一些地区存在社会计量公正站的设置布局不够科学合理的问题,有些投资少、见效快的领域重复建设比较严重,超出市场需求,造成恶性竞争;社会计量公正站检测人员的素质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三是在机构改革中,一些部门撤销,有关行业的计量管理出现空白。

四是企业计量基础薄弱,管理水平有待提高。一些企业计量基础薄弱,企业计量设施需要一定的前期投入,投入不足导致计量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大大降低;企业计量管理水平落后,很多企业没有建立科学有效的计量管理制度或不严格执行,使计量管理制度形同虚设;企业内部计量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素质有待提高,由于得不到应有的重视,企业计量人员缺少技能提高的机会且待遇较低,很多高素质人才流向其他部门。

五是能源、资源计量没有得到足够重视。一些企业的领导层对能源、资源计量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片面追求产量和产值,忽视计量管理在生产过程中对产品质量的保证作用以及带来的潜在经济效益,能源、资源计量没有得到足够重视;一些能源、资源计量器具的质量不可靠,还有一些能源、资源量无法检测或检测手段落后,能源、资源计量器具的配备不能满足生产经营和节能降耗以及节约资源的需要;政府管理部门对企业的指导服务也不到位。这些原因导致在一些企业中计量工作没有充分发挥促进节能降耗、节约资源、提高经济效益的应有作用。

六是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带动了许多高技术含量、多功能、综合性的检测仪器的发展,目前普遍缺少在线检测、非常态量、动态量、连续量及多参数量的计量检测方法和手段,满足不了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需要。计量关键检测技术和现场在线检测技术的研究亟待加强。
穿越时空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4)计量技术机构亟需加快改革

一是有些计量技术机构的定位不准确,发展方向不明确。作为政府计量行政部门设置的计量技术机构,有些计量技术机构不是考虑如何科学合理地执行法定计量检定工作,将有限的技术改造经费用于更新陈旧落后的社会公用计量标准,而是一味上新项目,追求新的经济增长点。

二是机构重复建设,相互恶性竞争。由于没有统一的规划管理机制,造成各级计量技术机构重叠设置,资源浪费严重,技术装备一方面更新改造缺少资金,一方面使用效率低下。

三是一些政府计量行政部门设置的计量技术机构存在“盲目”的优越感,缺乏竞争意识,过分依赖政府拨款,习惯于按部就班地在实验室里进行量值传递,开展工作等用户上门,业务主要靠政府的法制管理任务,服务意识薄弱,适应市场的能力很低,对一些社会经济发展急需的项目,反应迟钝,缺乏研究开发的主动性。

(5)参与国际和区域组织活动的有效性亟待提高

一是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国际地位的提高,特别是作为年贸易量超过上万亿美元的贸易大国,只停留在理解国际规则、遵守规则、运用规则保护自己的利益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尽快加强自身的能力建设,提高参与国际和区域组织活动的实效性,努力成为国际规则和国际建议制定的重要影响者、制定者和主导者。

二是人才资源缺乏。中国加入WTO,急需一批既懂业务知识、又懂WTO规则、外语又好的复合型人才。

(6)计量工作的投入亟待加大

一是国家和地方政府目前在国家计量基标准的量值传递溯源能力建设、国际关键量及计量标准量值比对、国家计量基标准运行维护、计量技术法规的制修订等方面虽有一定经费投入,但是额度太少,远远不能满足需求;而在计量检测、校准方法和计量科研经费方面还没有相应经费渠道。

二是与国际接轨程度亟待改善,但经费严重不足。由于国际贸易中关税、配额、许可证等传统贸易调节手段的不断削弱,技术性贸易措施形成的壁垒对贸易的影响作用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关注。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在承担国际和区域计量组织技术委员会秘书处工作和国际建议的制修订工作中的参与程度逐年增加,但由于受到经费不足的影响,只能将有限的资源用于保证重点工作的完成。
猜你喜欢最新推荐热门推荐更多推荐
品牌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