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分享】谈藻色变,不如退而治污

浏览0 回复2 电梯直达
chy813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来源:珠江流域水环境监测中心 作者:曹永旭 时间:2008年3月6日

        2007年,可称为“蓝藻年”,由于当年夏季太湖蓝藻暴发,随后,各地一些湖泊、水库相继遭受蓝藻影响,令人谈“藻”色变。其实,蓝藻种类繁多,且分布十分广泛,遍及世界各地,早就与人类和平共处,长期以来相安无事。

        水中的藻类是水生生物分类学的一个大种群,是在水中能够适应悬浮生活,易于在风和水流作用下作被动运动的植物群落,也可称之为浮游植物或浮游藻类。藻类植物具有共同的特性,但在植物体的体型、构造、色素组成等方面有显著的不同,可根据这些特征进行植物分类,藻类可分成几类,每类在分类学上为一个“门”,藻类分门的主要依据是它们所含的色素和植物体的形态、构造,一般将淡水藻类分成11门,有蓝藻门、红藻门、隐藻门、甲藻门、褐藻门、黄藻门、金藻门、硅藻门、裸藻门、绿藻门、轮藻门等,每一门再分纲、目、科,蓝藻只是其中的一个“门”。蓝藻种类有几千种(或说已知约1500多种),可形成水华的有近百种,其中能产生毒素的有几十种。

        藻类植物是生物食物链中最重要的初始环节之一,水中的浮游藻类可直接或间接的作为鱼类及其他水生动物的饵料,以往认为家鱼不能消化蓝藻,但近来也有蓝藻被鱼体吸收利用的报道,有不少蓝藻还可以直接固定大气中的氮,以提高土壤肥力,使作物增产。有的蓝藻可作为人们的食品,如著名的发菜和普通念珠藻(地木耳) 等,还有螺旋藻营养丰富,蛋白质含量居各食物之冠。还可从蓝藻中提取胰蛋白酶抑制剂,用于治疗急性胰腺炎等胰腺或胰周感染性疾病,或用于治疗脑气肿及脑缺血等疾病。

        在洁净的天然水体中,生存着一定数量的藻类,在生态良好的环境之中,呈现出生物多样性,各种藻类和谐共存,互相制约。由于蓝藻有很强的生存能力,当湖水遭到严重有机污染,氮、磷等物质的含量超标时,水中的营养状态失去了平衡,再遇上适宜的温度(气温在18摄氏度左右)等条件,蓝藻容易成为优势种,水中的其他藻种受到抑制,相对数量减少,水体中的蓝藻大量繁殖,个体数巨增,造成蓝藻暴发疯长。

        藻类的个体大小一般在2~200微米,肉眼难以看到,需用显微镜才可以分辨,在自然水体中,当其大量繁殖时,才使水色和浑浊度有所改变,此时人们还不以为然,直到蓝藻疯长,形成大片蓝绿色的藻块或藻的薄层,才引起人们的重视。而支持藻类疯长的氮、磷等物质,在水中无色无形,数量再多也不会引起人们的注意。

        水中氮、磷主要来源于人类的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农业排水、家畜排水、.水产养殖和底泥之中:
        人类的生活污水中常含有一定数量的氮、磷等营养物,主要是来自人类的排泄物和洗涤剂,生活污水中的氮主要来自人体食物中蛋白质代谢的废弃产物,人体代谢废物中也含有磷,含磷合成洗涤剂的大量使用,使生活污水中的磷含量急剧上升。
        工业废水也是水中氮、磷的重要来源,不少工厂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含氮、磷的废水,如焦化厂、化肥厂、石油化工厂、纺织印染厂、制药厂等废水中均含有大量氮,而食品加工、发酵、鱼品加工、化肥、洗涤剂生产、金属抛光等工厂的废水中含有大量的磷,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经生化处理后,剩余的大部分氮、磷随出水排入河道,也是城市附近水体中氮、磷的主要来源。
        农田中施用的氮、磷肥料,除一部分真正被农作物吸收利用外,其余的被土壤吸附,残留和溶于水中,相当部分通过雨水冲淋带入江河湖泊。在农田中施用氮肥的30%,磷肥的5%未能被利用,近年来,由于化肥的大量使用,以及可耕地土壤质量的降低,导致肥料成分容易流失,氮和磷大量进入水体。
        饲养家畜家禽的废弃物和排泄物中含有大量氮和磷,如以单位个体计,牛排泄物的污染量约为人体排泄物污染量的4倍,随着雨水的冲刷,大量地进入水体。
        水产养殖业的残饵,悬浮物以及鱼类的排泄物,粪便的污染,引起了养殖场和其周围水域的水质,底泥的环境恶化及水中氮、磷含量的增加。
        在底泥表层或其上面的新生沉积物中所含的氮、磷,直接或通过底泥粒子间的间隙水等溶入水中,形成二次污染。
由此看来,蓝藻并不可怕,作为一个物种也有其存在和生长的理由,可怕的是,人类毫无限制地向水中排放污废水,直到造成蓝藻危害,还在指望老天帮忙。

        没有意识到应该限制人类自身的排污行为,只是被动地清除蓝藻和稀释水体,头痛医头,治标不治本,来年很可能暴发更可怕的蓝藻危机。
为您推荐
您可能想找: 气相色谱仪(GC) 询底价
专属顾问快速对接
立即提交
哈希
哈希公司(HACH)
4008316616-1405
可能感兴趣
chy813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王宝贞:除磷是控制蓝藻的关键
来源:中国水网 作者:沈劼 时间:2008年2月1日

        1月31日,值此新春之际,记者拜访了国际水科学院终身院士王宝贞教授,向王宝贞教授致以诚挚的祝福。王宝贞教授献身水科学40余年,是一位让中国在世界水领域取得荣耀地位的科学家。尽管已经退休,但王教授时刻关心着中国水业的国际化问题。王教授谈起中国的水业工作者水平并不比国外差,中国水业工作者也作了大量工作,可是对外交流很少,往往不为人所知。而国外的一些先进的技术和成功的经验,由于语言问题,很大部分也很难被国内专业人士学习了解。中国水业的国际化需要引起更多人的关注与重视。王教授一直十分关注中国水网英文版的建设,并担任英文版的顾问。2008年,水网英文版将在功能和内容上大幅提升,王教授希望中国水网肩负起中国水业与海外交流的重任。

        王宝贞教授谈到,有的时候去国外讲课,外国专家十分惊讶原来中国人作了这么多事情, 有些甚至到达世界领先水平,急忙热情邀请他以后多来讲几次课。中国水业并不为海外所熟悉。 当谈到2007年发生的一系列水污染事件,其中太湖蓝藻爆发无疑引起了国际的广泛关注。中国的水污染事件,王宝贞教授认为由于客观原因,在一定时期内还是难以避免的。

        王教授谈了一些自己对蓝藻防治的看法。蓝藻是一门最原始、最古老的藻类植物。其主要特征是:植物体简单,单细胞,各式群体和丝状体。当水体遭到严重有机污染,氮、磷含量超标呈富营养化状态下,在遇上适宜温度(气温在18摄氏度左右)等条件下,蓝藻就有可能爆发疯长,大量浮藻覆盖在水面上就像一层粘糊糊的“绿油漆”。分析蓝藻的化学成分,其中最主要的成分是碳、氮和磷。其中以磷的含量为最少。不少蓝藻可直接固定大气中的氮。因此,淡水湖泊中蓝藻的防治,控制磷含量是一个关键。

        王教授谈到自己曾经做过的一个试验,在一个磷含量为0.02毫克每升的废水中,用过滤方法把蓝藻全部滤掉,废水中的磷含量降到0.01毫克每升以下。当水体中磷含量在0.01以下时,蓝藻无法正常繁殖。因此在淡水水体中,控制水体含磷量是解决蓝藻问题的最有效方法;当海水中爆发蓝藻,控制氮的含量才是解决之道。而解决入海口等淡咸水交汇处的蓝藻问题才需要同时考虑处磷脱氮。目前国内污水处理厂大多具备处磷脱氮的工艺,难免会产生事倍功半的效果。王教授举了一个前联邦德国的例子,当时德国的一个湖泊也出现了水体富营养化,蓝藻爆发的情况。当时德国采用了小污水处理厂全部采用一级强化处理工艺,处理后的水在通过一个大的除磷水处理厂处理,最后输入湖中替换污染水体的案例。

高卧东山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猜你喜欢最新推荐热门推荐更多推荐
品牌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