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一本好书之——中国历史博弈中的丛林法则:破局

浏览0 回复43 电梯直达
可能感兴趣
roots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第21节:计议当从长(2)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已成为众所周知的成语。按理说,是没有什么可说的,但实际情况却远远不是这样。一旦利益在眼前,就往往把"黄雀"抛在脑后,甘心情愿地做那捕蝉的螳螂了。而那些一心追逐眼前利益而不顾身后祸患的例证更是随处可见。正所谓,早知如此,何必当初。

  所以,当你觉得现在有利可图,有"蝉"可捕时,一定记得要回头看一看有没有伸长脖子的"黄雀"。

  另一方面,如果眼前不是有利可图,或者采取某一行动会给你带来短暂的损失,那也不要为此而一味否决。很多时候,在短暂的损失背后,却有长远的利益可图。长远的利益、全局的利益一定要放在眼前利益之上的。历史上著名的触龙说赵太后,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话说赵太后刚刚执政,就遇上了一件很棘手的事:秦国向赵国大举进攻,赵国国力薄弱,难以抵挡,就向齐国求救。齐国要赵大后的小儿子长安君做人质,才答应出兵。可是,赵太后特别喜欢这个小儿子,无论怎样都舍不得,秦国攻势又紧,这可怎么办呢?

  左师触龙知道了这件事,就去见赵太后。这时太后刚刚送走了一批来劝说她答应人质的大臣,因为双方发生了争执,她正坐着生闷气呢。赵太后暗中拿定主意,如果这个左师也是来劝她送出长安君的,她一定要当面啐他一脸唾沫,以示自己不答应送儿子去做人质的决心。

  左师好像知道赵太后心思似的,一见面就问暖问寒的,绝口不提长安君的事。接着,左师又向赵太后提出要安排他的小儿子的工作,希望能编进黑衣卫士的队伍,在保卫王宫中有所贡献。赵太后见左师这样喜爱小儿子,一下子来了兴趣,絮絮叨叨地问道:"左师,你们男人也疼爱小儿子吗?"

  左师挺认真地说:"比你们做母亲的还疼得厉害。"

  赵太后像见到知音一样,彼此有了共同的语言,很动感情地说:"你们男人不了解女人的心,女人疼小儿子才厉害呢!"

  左师敲了一阵边鼓,觉得劝说赵太后己到了火候,于是不露痕迹地把话题引到了长安君,"依我看,你疼女儿燕后就超过了长安君。"

  赵太后连连摇头说:"你搞错了,我疼燕后哪比得上疼长安君呢?"

  左师抓住契机不放:"我记得你送燕后外嫁燕国的时候;你拉着她的手直淌眼泪。以后,你总是祈祷燕后在那里好好地生儿育女,日后继承王位。这不是在为燕后的长远利益打算吗?依我之见,这才是真正的疼爱孩子。"

  赵太后不作声,侧着头听左师说下去:"三代以前赵王的子孙封侯和继承侯位的,今天已经没有人了。这些人中有一些遇到突发祸难,自己就灭亡了;祸难来得慢的,就落在他们的子孙身上。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因为君王的子孙地位很高,可他们没有建立功勋;待遇丰厚,却没有做出业绩。这种突出的矛盾,就给他们带来了灾难。"

  说到这里,左师端起茶杯喝了口水,借以观察赵太后的神态。见她频频点头似有所悟,于是又说了下去:"长安君现在的地位够高的了,封给他的土地也够多的了,权力也越来越大,这些都是太后赐给他的。只是,太后忽视了一条最重要的,就是没有给长安君建功立业的机会,如果有一天太后逝世了,长安君靠什么在赵国立足呢?这样看来,你替长安君的打算远远比不上燕后,所以我说你爱长安君不如爱燕后。"

  赵太后已经完全接受了左师的观点,于是轻快地说:"你说得挺有道理的,长安君的事就全部托付给你了。"

  赵太后为什么能够最终接受左师触龙的意见?说到底,赵太后还是被触龙所说的关于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辩证关系而打动。触龙也正是以"计议当从长"为武器,破了赵太后这个刁难的局。

  破局者,唯有把目光放长远,不光顾眼前的得失而悲喜,方能成就大器。

roots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第22节:避其锋芒走为上(1)


  避其锋芒走为上

  很多时候,或许突然之间你发现自己已经陷入了对方所设之局当中。这个时候对方已占明显优势,我方不能战胜它,你只有三条出路:投降,讲和,撤退。


  三者相比,投降是彻底失败,你将永远没有他日重新破局的机会。讲和也是一半失败,因为讲和肯定是以你自己的巨大牺牲为代价的,不然对方没有理由和你和。但是暂时的撤退,避开他的锋芒,这样做不能算失败。撤退,可以转败为胜。当然,撤退决不是消极逃跑,撤退的目的是避免与敌主力决战。主动撤退还可以诱敌,调动敌人,制造有利的战机。总之以退为进。

  因此,走为上,指当我陷入对方所设之局当中,敌我力量悬殊的不利形势下,采取有计划的主动撤退,避开对方的锋芒,寻找其他的机遇,以退为进。这在谋略中也应是上策。

  晋献公晚年宠爱骊姬,骊姬为了要立自己的儿子奚齐作太子,逼死了原来的太子申生,逼走了献公的另外两个儿子夷吾和重耳。重耳在外流亡十九年,辗转八国。

  当他到楚国时,楚成王预见他有可能回国作国君,因此非常热情地接待他。在一次宴会上,楚成王问重耳:"公子如果回到晋国,拿什么来报答我呢?"

  重耳回答说:"美女和金银财宝,大王都有的是;珍贵的鸟羽兽皮和象牙,也是由贵国出产,流散到晋国去的,都只是大王不要的了。我还有什么东西可报答大王呢?"

  楚成王笑着说:"话虽如此说,但你总得拿点什么来报答我吧?"

  重耳想了想说:"如果托大王的福使我回到晋国,我一定不会忘记大王的恩德,今后如果晋楚两国交兵,我就先退九十里地让大王。如果大王仍然不肯罢兵,那我才敢执鞭操弓与大王较量。"

  后来重耳果然回国做了晋文公。几年后,楚国进攻宋国,宋国向晋文公求援。晋文公派兵先打败了楚国的盟军曹国和卫国,然后准备援救宋国。楚成王命令尹子玉从宋国撤兵,不要与晋军交战,因为他始终觉得晋文公经过了十九年颠沛流离的锻炼,非常不简单。可子玉却认为晋军没有什么了不起,坚决要求与晋军对阵。

  子玉率军气势汹汹地迎击晋军,晋文公要求晋军后退九十里以让楚军,一些军官们对此不理解,纷纷抱怨。跟随晋文公一起流亡过的子犯解释说:"我们从前得到过楚成王的帮助,退避九十里地是对他的报答。如果我们退避后楚军也撤退了,那不是很好吗?如果我们退避后楚军还要继续进攻,那就是他们理亏了。那时,我们以逸待劳,后发制人,胜利必然是属于我们的。"

  大家这才理解和信服,于是便退军九十里地。撤退九十里,已到晋国边界城濮,仗着临黄河,靠太行山,足以御敌。

  子玉率部追到城濮,晋文公早已严阵以待。晋文公已探知楚国左、中、右三军,以右军最薄弱,右军前头为陈、蔡士兵,他们本是被胁迫而来,并无斗志。子玉命令左右军先进,中军继之。楚右军直扑晋军,晋军忽然又撤退,陈、蔡军的将官以为晋军惧怕,又要逃跑,就紧追不舍。忽然晋军中杀出一支军队,驾车的马都蒙上老虎皮。陈、蔡军的战马以为是真虎,吓得乱蹦乱跳,转头就跑,骑兵哪里控制得住。楚右军大败。晋文公派士兵假扮陈、蔡军士,向子玉报捷:"右师已胜,元帅赶快进兵。"子玉登车一望,晋军后方烟尘蔽天,他大笑道:"晋军不堪一击。"

  其实,这是晋军诱敌之计,他们在马后绑上树枝,来往奔跑,故意弄得烟尘蔽日,制造假象。子玉急命左军并力前进。晋军左军故意打着帅旗,往后撤退。楚左军又陷于晋国伏击圈,又遭歼灭。等子玉率中军赶到,晋军三军合力,已把子玉团团围住。子玉这才发现,右军、左军都已被歼,自己已陷重围,急令突围。虽然他在猛将成大心的护卫下,逃得性命,但部队伤亡惨重,只得悻悻回国。

  这个故事中晋文公的几次撤退,都不是消极逃跑,而是主动退却,寻找或制造战机。所以,"走",是上策。走,不仅仅避开了对方气势汹汹的锋芒,更把对方引入自己的包围圈。

  历史上,这种"走为上"的智慧还有很多。我们再来看一个三国姜维"走为上"避祸的故事。

roots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第23节:避其锋芒走为上(2)


  当姜维在祁山一带同魏将邓艾殊死战斗时,后主刘禅在成都,宠信宦官黄皓,贪恋酒色,不理朝政。朝中大臣因后主荒淫,对国家前途不免忧心仲仲,一时之间,贤人逐渐离去,而小人却乘虚而入。当时有个名叫阎宇的右将军,什么功也没立,只因善于巴结宦官黄皓,居然爬得很高。他听说姜维在祁山战斗不利的消息,便求黄皓对后主刘禅说:"姜维一次又一次出兵都毫无建树,可以让阎宇代替他。"后主自然听从,便派出使臣,携了诏书,召回姜维。姜维正在祁山进攻魏军的营垒,忽然之间一天连来三道诏书,命他班师。他无可奈何,只好从命。

  回到汉中以后,姜维安排好人马,便同使臣一起到成都去面见后主。可后主一连十天都不上朝。姜维心中十分疑惑。这一天来到了东华门,正好遇见秘书郤正。姜维问他:"天子要我班师,你知道是什么缘故吗?"郤正笑着回答:"大将军怎么还不知道,这是黄皓为了让阎宇立功,请求朝廷,发出诏书召回将军。后来又听说邓艾善于用兵,估计阎宇不是他的对手,这事才又搁下不提了。"姜维一听此言,不由大怒说:"我一定要杀掉这个奴才!"郤正制止他说:"大将军继承诸葛武侯的事业,责任大,职权重,怎么能那么感情用事?如果闹得天子都容不下你,那可就不妙了。"姜维很感激地说:"先生的话很有道理。"

  第二天,后主与黄皓在皇宫后花园设宴饮酒,姜维领几个人直接进来。早有人向黄皓通风报信,黄皓慌忙躲到花园的一角。姜维来到亭下,叩拜后主,流着泪说:"臣将邓艾已围困在祁山,陛下接连降下三道诏书,召我回朝,不知陛下是什么意思?"后主默默不语。姜维又说:"黄皓奸邪狡猾,专擅朝政,与东汉末年那些祸乱国家的宦官没什么两样。只有早早杀掉此人,朝廷才可以安宁,中原才可以恢复。"后主笑着说:"黄皓不过是一个供使唤的小臣,就算他专权,也不能有什么作为。你又何必把他放在心上?"姜维叩头说:"陛下今日不除黄皓,灾祸很快便会降临了!"后主说:"爱一个人便愿意他活下去,恨一个人便要他死,你怎么连一个宦官也容不下?"说着便命人到花园一侧去找来黄皓,让他向姜维叩头请罪。黄皓哭鼻子抹眼泪地说:"我不过是伺候皇上罢了,并不曾干预国政。将军千万不要听信外人的传言,想要杀我。我这条小命就掌握在将军的手里,还请将军可怜可怜我。"说罢,又是叩头,又是哭号。

  姜维愤愤而出,见郤正,将这些情况详详细细地告诉了他。郤正说:"将军将有大祸临头了。将军若有个三长两短,国家也就完蛋了。"姜维说:"请先生教我保国安身的办法。"正说:"陇西有一个地方,名叫沓中,那里土地十分肥沃。将军何不仿效诸葛武侯屯田的事,上报天子,前往沓中屯田?这样,一可以收获粮食以供军中之用,二可以夺取陇右大片土地城池,三可以使魏国军队不敢对我汉中轻举妄动,最后,将军在外握有兵权,谁也不敢算计你,可以避祸。这就是保国安身的办法,将军应早早去实行。"姜维大喜,道谢说:"先生的话真是金玉良言。"

  第二天,姜维上表后主,要求去沓中屯田,仿效诸葛亮,后主答应了,他便回到汉中。

  我们可以假设,如果姜维不走,那么他日黄皓肯定在后主的耳边吹吹风,找机会设局陷害于他。为了他日不陷入黄皓所设之局,姜维这一招"走为上"就避开了他的锋芒,黄皓以后再怎么设局,也难以加害于他了。

  "三十六计走为上",这个智谋故事的核心在于一个"避"字,好汉不吃眼前亏,识时务者乃俊杰,有时候还要学会避祸自保,避免与敌手正面相撞,使自己得不偿失。这种谋略的表现形式很多,可以从时间上分为防患于未然和补救于事后,从态度分为积极遏制和消极避让,从手段上分为正当和非正当。"走"或"不走"有时的确要费一番思量。该走的时候不走,不该走的时候又走了,都会产生困扰。所以,"走"也是一门艺术,既要掌握时机,也要靠点运气,才能走得正是时候,走得理直气壮。
roots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第24节:忍辱含垢(1)


  忍辱含垢

  很多时候,为了破局,为了获得成功,我们不得不提倡一种忍辱含垢的精神。只有忍受屈辱,承担重任,才能为走出不利局面打好基础。

  为什么要忍辱含垢?忍辱含垢的重点就在一个"忍"字上。古老的智谋教导我们,小不忍则乱大谋。是的,在千变万化的人世间,难免要发生碰碰撞撞,尤其是在深似海的局中,争争斗斗更是难免。置身在矛盾的环境中,只有忍辱负重,方能取得最后的胜利。

  自古以来,都把忍辱负重称为担当大任的美德。纵观古今成功人士,无不是靠忍而成就事业的。例如,康熙智擒奸相鳌拜,就是一场独具匠心、设计巧妙的斗争,行动干净利落,在神不知鬼不觉之中,便把权倾朝堂的鳌拜按倒,不动声色地把国家大权夺回自己手中。

  康熙,名玄烨,八岁那年,父亲顺治帝去世,他便登基当了皇帝。因为还是个孩子,不能处理朝政,顺治死前留下遗嘱,任命自己最信任的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鳌拜四人为辅政大臣,辅佐年幼的康熙,执掌朝政。索尼感到责任重大,立即代表四人宣誓:"索尼等誓以忠诚,共生死,辅佐政务;不偏私亲戚,不计怨仇,不求不义之富贵,不听兄弟子侄之私言,不接受贿赂,不结党营私,只以忠心报答已故皇上信赖之恩。"

  四大臣信誓旦旦,忠心可嘉。可是,没过多久,鳌拜就把誓言忘得一干二净。鳌拜平时专横跋扈,居功自傲,盛气凌人,朝中文武官员多半都怕他。他一受"顾命",就利用权势迫害和他意见相左的人。内大臣费扬古系开国元勋,因为同鳌拜有矛盾,便被陷害处死。

  鳌拜的野心很大。在四大臣中,他位在最末,可他不甘居人后,总想自己独揽大权,凡事恣意横行,不准别人提异议。索尼是四朝元老,资历最深,列辅臣首位。但他年老多病,管不了多少事,对鳌拜无可奈何。遏必隆明哲保身,凡鳌拜所为,都一一默认。只有苏克萨哈不服,经常和鳌拜争论。为调换旗地事,两人的矛盾势同水火。八旗兵初入关时,曾一度争相圈占土地。鳖拜属镶黄旗,他看中了正白旗的土地,提出互换。负责办理调换旗地的大学士兼户部尚书苏纳海及直隶总督朱昌祚、巡抚王登联三人,认为此事不可行,请求停止圈换。鳌拜大怒,立即下令将苏、朱、王三人逮捕,交刑部议罪,并提出应处以死刑。苏克萨哈属正白旗,坚决反对调换旗地,不同意将苏、朱、王三人处死。康熙感到此事复杂,不便马上作出决定,没有同意鳌拜的主张。事后,鳌拜竟假托旨意,最后把苏、朱、王三人杀掉了。因这件事,鳌拜转怒于苏克萨哈,动了杀机,伺机下手。

  康熙六年(1667年)七月,康熙年十四岁时,正式亲政。在此之前一个月,索尼病故。苏克萨哈感到难与鳌拜共事,产生退隐之念,便向康熙请求辞去辅政大臣的职务,允许他去守护先帝陵寝,以保全余生。康熙下旨挽留,因不解其中原由,命议政王大臣问明奏来。苏克萨哈要求辞职守陵,意在逼使鳌拜交权,因而激怒了鳌拜。鳌拜乘机兴大狱,与党羽策划,给苏克萨哈定了二十四条罪状,拟将苏及其长子内大臣查克旦处以残酷的磔刑,馀子六人,孙子一人,兄弟之子二人,还有同族人前锋统领白尔赫图、侍卫额尔得等一律处斩。康熙多少隐约知晓一些他们两人的矛盾,因而没有批准鳌拜这个要求。鳌拜上殿,当面与康熙争辩,康熙仍不同意。鳌拜急了,挥拳强辩,疾声厉色,把康熙吓得心惊胆颤。逼了几天,康熙被迫批准了鳌拜的全部要求,只将苏克萨哈的磔刑改为绞刑,算是对有功之臣的一点微小的照顾。可怜苏克萨哈征战几十年,功勋之家却落得一个灭族的悲惨结局!

  害死苏克萨哈后,鳌拜更加肆无忌惮,为所欲为,班行章奏,自列首位。遏必隆甘居其后,事事都听鳌拜摆布。康熙八年元旦,鳌拜率诸臣上殿贺年,身穿一黄袍,式样和质料俨如皇帝,所不同者,只是帽子上打了个红绒结,而康熙戴的是一颗东珠,康熙虽已亲政,但朝廷实权仍操在鳌拜之手。鳌拜大肆结党营私,把其党羽包括兄弟子侄都安插到朝廷各个部门,六大部的首脑几乎全是他的人。这样,鳌拜便牢牢控制了政局。每有大小事件,如任免官员、实施政策等,诸臣都先到鳌拜家里议定,然后再通知康熙实行,这等于把康熙置于傀儡地位。康熙很恼火,但一时也没有办法。

闪闪的红星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roots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第25节:忍辱含垢(2)


  鳌拜势焰日炽,进逼不已。他视康熙年幼可欺,每当议事时,动辄高声呵斥廷臣,每决一事,必欲康熙屈从他的意志。有一次,鳌拜故意装病不朝,康熙亲自到他家里问疾,竟在寝室里发现炕席上放了一把短刀。按照规定,臣属面见皇帝时,身边不许携带任何凶器,否则即以图谋不轨论处。鳌拜根本不把康熙放在眼里,毫无顾忌地把凶器放在身边。康熙装作并不介意,一边笑着,一边从容地说:"刀不离身,只是满洲的故俗,不必大惊小怪。"慰劳了几句,便回宫去了。

  鳌拜及其党羽的所作所为,引起康熙的严重忧虑。鳌拜集团的存在是对皇权的严重威胁。为了夺回权力,康熙决计除掉他。但鳌拜手握兵权,掌握朝中大权,其势力广布朝廷上下,弄得不好,会招来一场大乱。所以康熙不敢兴师动众,贸然行事,而于暗中准备计擒鳌拜。

  康熙召索额图进宫密谋。索额图是索尼的儿子,做了康熙的侍卫,以忠诚任事得到康熙的信任。密谋后,康熙以陪伴自己娱乐为名,下令在八旗子弟中挑选身体强壮的十来岁孩童进宫,共选了十余个,果然个个长得结实、机灵。康熙很高兴,让这些孩童天天练习并表演角斗、摔跤。鳌拜进宫奏事,康熙也不让他们回避,故意让他看见孩子们在摔跤玩耍,有时康熙也混在其中,玩得兴高采烈。鳌拜看在眼里,心中暗喜:康熙毕竟是个孩子,贪玩,胸无大志,不务政事,自己得以继续专权。为了麻痹鳌拜,康熙对他更敬重、优礼,这使他益加坦然,对康熙毫不心存戒备。

  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训练,这些孩童都成了康熙的心腹。康熙八年五月,有一天,康熙单独宣召鳌拜。鳌拜大摇大摆地刚刚跨进宫门槛,脚步还没站稳,突然从两侧跳出一群孩童,一拥而上,把鳌拜按住,还没等他明白怎么回事时,已被按倒在地上。

  权重势雄的鳌拜就这样束手被擒了。

  逮捕鳌拜后,康熙立即指令康亲王杰书负责审讯。与此同时,鳌拜集团的成员也纷纷落网。经审讯,列出鳌拜罪状三十条,又经康熙亲自当面核实,鳌拜一一招认。大臣们都要求判鳌拜死刑。康熙念其在朝廷效力年久,特给以宽大处理,免死,改为禁锢终身。对该集团的骨干人物都处死。接着,给被鳌拜陷害冤死的大臣都恢复了名誉。

  鳌拜一伙是一个实力雄厚而又腐朽的政治集团。康熙略施小计,便把它一朝解决,不留后患,政局迅速改观,为清初社会的发展开拓了道路。这件事的处理,显示了刚刚登上政治舞台的康熙,所具有的政治家的才能和风度。

  康熙为什么能够将鳌拜极其党羽解决得这么顺利?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康熙采用忍辱含垢之术,使得鳌拜放松了警惕。我们可以设想,如果康熙在一开始就与鳌拜硬碰硬的话,那么,他肯定不是鳌拜的对手,何谈破局?

  同样,在中国历史上,很多伟大的谋略家都善于"忍"。比如我们再来看看三国时期的司马懿是如何忍辱取胜的。

  六出祁山时,诸葛亮自己统率一支人马,驻扎在五丈原,一再派人挑战,魏兵绝不出营应战。诸葛亮便取来一套妇人穿的服装,放在一个大盒子里,并附上一封书信,派人送到魏军大营。魏国的将领不敢隐瞒,便将来人引入去见司马懿。司马懿当众打开盒子一看,里面装有妇女服装一套,还有一封信,拆开信一看,见上面写道:

  你既担任大将,统帅中原的大军,却不敢武力相斗,以决胜负,而安于躲在土巢之中,小心地防避着刀箭,这与妇人有什么不同?现在我派人送去一套妇女的服装,你如果还不敢出战,便应恭敬地跪拜接受,如果你羞耻之心还没有泯灭,还有点男子汉的气概,便请立即决战。

  司马懿看后,心中大怒,表面上却故作镇静,笑着说:"诸葛亮把我看成了妇人吗?"当即接受下来,并下令厚待送衣的使者。

  魏军的众将得知这事情之后,无不气愤,来到大帐说:"我们都是魏国的名将,怎么能够忍受蜀军这样的侮辱?请
roots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第26节:倚傻卖傻得保全(1)


  倚傻卖傻得保全

  一个人如果表现得头脑太聪明、个性太精明,通常都让人感觉得很难应付。由于脑子整天转个不停,不论什么事情都会事先预测好,让人有松懈不得的感觉。同时,一发现别人的缺点,便会立即指出来,即使没有当场表明,也会让对方觉得:"这个人不知道有什么企图!"警戒之心油然而生。这种让人随时心生警戒的人,怎么去破他人所设之局呢?

  "装傻",不是"呆痴、愚昧、傻里傻气",而强调的是一个"装"字。"装傻",是一种技巧。它不是要一个人时时都在"作假",如果这样,那这个人反成为一个比傻子还"傻"的人了。它是一个人为某种所需,而做出适时的"装傻"之举。

  装傻,可以说是避免他人的警惕,为自己的破局打下良好的基础。

  战国时期,一向是由吕氏掌握的齐国政权,已出现了被田氏大姓取代的倾向。这里,田氏大姓中的田常可是个关键性的人物。

  齐简公四年,田常利用自己手中的军权,发动了宫廷政变,杀死了齐简公。田常又立齐简公的弟弟骜为王,是为齐平公,田常自己当上了相国,并将齐国安平以东一带全部变为田氏的封邑。齐平公实际上只是一个有名无实的国王。到了田常的曾孙田和时,吕氏已绝其祀,而田氏正式享有齐国,史称齐威王。

  田常在发动宫廷政变前,曾发生过这样一件事,很是耐人玩味。

  一天,齐国的一位名叫君斯弥的重臣到田常的住处拜访。田常与他一道在田家后花园中边走边谈。不知不觉中,来到了花园的一座高台前,二人又一起上了高台。

  田常极目四望,只见高台的东、西、北三面没有什么障碍物,视野十分开阔,田常看了十分舒畅。但美中不足的是,高台的南面刚好被君家房前的几棵大树挡住了视线。田常在看了其他三面的风景后,都赞不绝口,当转身到南面时,就觉眼前有景看不到了,只是默默地又下了高台。

  君斯弥看了后,脸上是吓得红一阵白一阵的。后来又同田常寒暄了几句,就匆匆回家了。

  君斯弥一到家,就叫来几位家奴,对他们说:"你们给我马上把门前的这几棵大树统统砍了!"

  "为什么?"一个家奴说,"老爷,这几棵大树可有用啦,夏天我们可以在下面纳凉,冬天,它们又可以为我们挡风防寒,再说……"

  "别说了,让你砍你就砍!"君斯弥发火地说道。

  家奴们只好举着刀斧向大树走去。还没砍几下,君斯弥又急忙跑过来,两手不停地摇着,喊道:"好啦,好啦,别砍了!别砍了!"

  家奴们都用吃惊的目光望着他,心想,今天君斯弥是怎么啦?有一个胆大一点的家奴对君斯弥说:"老爷,我们还一棵树没砍倒,您就又不让砍了,这是为什么?"君斯弥也不回答,只是说:"你们回去休息吧!"说完,害怕奴仆们纠缠,转身就走了。

  君斯弥的夫人知道了这件事,也觉得有些奇怪,觉得君斯弥的举动失常,莫不是出了什么问题。晚上,夫人问起了此事:"老爷,你白天一忽儿让奴才们砍门前大树,一会儿又不准,这是咋啦?"

  君斯弥叹了口气,先向夫人讲了到田常家发生的事,接着说道:"古人云:'知道深处藏着龟的人,那是很危险的。'现在,田常好像在谋划什么大事。如果我砍了树,田常就会认为我这个人心很细,可能会察觉出他的心中计划,这对我来说就很危险了。我现在不伐树,就不会被田常怪罪。知道人心底的秘密,其罪过是不小的呀!一想到这一点,我就立即让他们住手了,来他个将错就错。"

  君斯弥的夫人听了,不住地点头称妙。

  能有效地保存自己,才是破局的基本条件。君斯弥的装傻,正是为了日后的破局而打下基础。

  一个人拥有高智商、强能力,固然是件好事,可以说,这是上天赐予的一种良好天赋。有了它,便可以在社会生活诸如外事、兵战、商贸、人际关系等等之中如鱼得水,游刃有余。而一个低智商、低能力的人毫无疑问是生存竞争中的弱者。
roots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第27节:倚傻卖傻得保全(2)


  然而,由于事物的复杂,环境的变异,社会生活往往又不是单一的,在某些时候,利与弊会不知不觉地转换。这样,就要求我们必须随时以清醒的头脑时时注意了解自己,掌握对方和周围环境,掂量你的利你的弊,而不是一味地以一般经验办事。《阴符经》说:"性有巧拙,可以伏藏。"它告诉我们,善于伏藏是致胜的关键。一个不懂得伏藏的人,即使能力再强,智商再高也难战胜敌人。

  而伏藏的内容又可分为两层:一是藏拙。这是一般意义上的伏藏,也是最常用的。藏住自己的弱点,不给对方乘虚而入的机会,露出自己的长处,给对方以有力的威慑。而另一种,也是更高明的即"藏巧"。一个人过于显露出自己高于一般人的才智,往往会使自己不利,甚至招来杀身之祸,这样的例子在历史上不少。因为这样可能使敌方容易摸情虚实,提前准备好防范措施和对策,或者触动某些人如妒忌等不便说明的心理。某报曾载一小故事说,同有两位才学相当的秘书常为某领导拟文稿。甲秘书的文稿因常有瑕疵,要领导改动后才被采用,乙秘书的稿子却总是无须改动便被采用,然而提升得快的却是甲秘书。虽然这则故事在某种意义上可说是一桩笑话,但我们却不难体会出伏藏之妙的甲秘书的苦心。

  北魏时的崔巨伦,曾任殷州的别将。殷州被起义军攻破,起义军首领葛荣听说他很有才学,有心想起用他,而崔巨伦本人却一心想逃掉。当时恰逢五月初五,葛荣召集手下所有的臣僚,命令崔巨伦赋诗。崔巨伦心中早已打定主意,于是他摆出一副认真的样子,想了一阵子,然后便一本正经地当众朗诵起来:"五月五日时,天气已大热,狗便呀欲死,牛复吐出舌。"当场听得所有人都哄堂大笑,讥讽崔巨伦"有才",葛荣也打消了起用他的主意,崔巨伦因而得免。

  崔巨伦立刻逃走。他暗中找到几个不怕死的志士,乘着夜色向南而去。

  然而不巧的是,途中他们遇到了敌人的巡逻骑兵,要对他们进行盘查。大家面临险境,不免有些紧张。这时崔巨伦很镇静地对大家说:"宁可往南走一寸而死,岂能往北走一尺去求生。"他的话坚定了大家的信心,也稳住了大家的紧张情绪。于是崔巨伦冷静地迎上前去,向骑兵谎称道:"我们是奉了葛荣的命令往南去执行任务的。"敌人问:"可有命令在手?"崔巨伦迅即掏出一份东西递了过去。敌人举起火把照明,准备细看文书。就在这时,崔巨伦趁着敌人没有注意他时,猛地拔出身边的佩剑,砍死了敌人首领。其余的敌人被这突如其来的举动完全吓住了,待反应过来后便仓皇逃命而去。于是,崔巨伦和志士们得以脱身,终于逃到南边去了。

  崔巨伦的逃脱正是因他深深认识到自己的才学,在当时的情况下带给他的只是不利,所以以愚人的姿态出现,骗过了敌人。所以说,凡成大事者,少有不精于此道者。人们说的大巧若拙、大智若愚便是这个道理。

  要在对局中适时地运用"装傻"手段,趋利避害。为人处事,就要从细微处培养自己的洞察力与辨别能力。只有当自己对人对事,站在一定高度的时候,你才能从全局上把握时机,从发展中寻找突破口。

  当你能将事理的前因后果分析透彻,并能果断地做出决定时,用"装傻"手段,不仅能给己给人带来解决问题的相当完美的方案,而且能给自己与别人的生活之圈添加美妙的佐料!

  知己知人,"装傻"不傻!
roots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第28节:欲取故予


  稳局之策

  所谓稳局,顾名思义,就是在自己力量还没有足够强大,还不能与对方立即抗衡的时候,不要让这个局的敌我斗争趋于激烈,趋于白热化。而让对方停下来,麻痹对方,让他休息一下,让他歇口气,喝点水,悠哉悠哉。而这个时候,你就有足够的时间走出被动的局面,最终打乱对方的计划,铸成破局之势。因此,看似平静的稳局之中往往却是锋芒暗敛,静若止水的局面背后有蠢蠢欲动的力量。

  稳局的奥秘是隐蔽自己的真相,深藏不露。因为无论何人,只要在社会上摸爬滚打过,便多少练就了一点观颜察色的本事。他们会根据你的喜怒哀乐来调整和你相处的方式。如果我们的言行表达失当,就会被别人看破弱点。把人家的好处显在明处,把自己的实惠落在暗处。所以越是精于权术的人,城府便越深。


  欲取故予

  欲取故予,是一种等待的智慧。在实力不够强大的时候,需要你做一个耐心的垂钓者,耐心地等待时机的出现。而这种等待,却又不是消极地等,"予",是积极地放纵对方,从而给自己以可乘之机。

  破局者通过欲取故予之术,通过"予",便可以使对方放松对自己的警惕。而在暗地里加紧准备,为后来的"取"埋下伏笔。历史上的"郑庄公克段于鄢",可以说是欲取故予的绝好案例。

  春秋初年,郑武公娶了姜氏为妻,生下两个儿子。大儿子难产,所以叫寤生,姜氏也因此不喜欢他。小儿子叫段,长得英武高大,很得姜氏宠爱。

  姜氏多次想让武公立段为太子,但没有得逞。武公死后,还是寤生继位成为郑庄公。庄公即位后,姜氏请求把制邑作为段的封地。庄公说:"制邑是个险要的地方,不太好封。除了这里以外,其他地方任凭母亲挑选。"

  姜氏于是要求把京城封给段,庄公不好说什么,只好同意了,封京城给段,称段为"京城太叔"。太叔段到京城后,大兴土木,高筑城墙。大夫祭仲对庄公说:"先王定的规矩,大城市的城墙不能超过国都城墙的三分之一,中等城市的城墙不能超过国都城墙的五分之一,小城市不能超过九分之一。现在京城的城墙已超过三丈,完全不合法度,恐怕会成为大王的祸害吧!"

  庄公说:"姜氏要这样支持他,我有什么办法呢?

  祭仲说:"姜氏的欲望怎么满足得了呢?大王不如早下手处置,不要让太叔段的势力滋长蔓延。不然的话,今后就不好办了。"

  庄公说:"多做坏事,必然自取灭亡,你等着瞧吧!"

  过了不久,太叔段又强迫京城西边和北边的两个城市归自己管辖。大夫公子吕对庄公说:"一个国家不可能有两位君主,大王到底是怎么想的呢?如果要把国家拱手给太叔,我们就去侍奉他;如果不这样,就请您除掉他,以免乱了民心!"

  庄公说:"别着急,他会自己遭殃的。"

  后来,太叔段干脆把那两个城市收归为自己的属邑了,并且一直把地盘延伸到廪延这个地方。公子吕又奏请庄公说:"难道现在还不可以处置他吗?他霸占的地盘越来越宽,赢得的老百姓也会越来越多啊!"

  庄公说:"你别担心,他做的事情不合道义,老百姓就不会亲附他。多行不义,必将自毙。"

  终于,太叔段一切都准备充分,与姜氏里应外合,准备袭击庄公。庄公早已派密探打听得仔细,于是师出有名地派公子吕率兵讨伐京城。京城的人都背叛了太叔段,太叔段跑到鄢地,庄公又派兵打到鄢地,直到把他赶出国,投奔共国而去。

  这篇故事,《春秋》书为"郑伯克段于鄢"。称"伯"而不称"公",是圣人遣责庄公的笔法,遣责他不早约束制止太叔段的行为,任其发展到不可收拾的地步,然后才师出有名地一举加以诛杀--"以兵机施于骨肉"。就智谋说,庄公所采取的,正是欲取故予的破局之术,以此破了太叔段的局。

  要想制服、控制别人,在形势未许可,火候未到时,先放任、顺应他,满足他的欲望,让他表演够,加速向灭亡的道路发展,然后才一举予以彻底打击。这也就是《老子》说的:"将欲夺之,必固与之。"

  想当初,太叔段虽有夺权阴谋,却没有公开反叛行为,如果庄公要处置他,必然落个没有兄弟情义的指责,加上母亲从中作梗,弄不好,还有不孝的骂名。所以,他一直沉住气,任属下再三劝谏而不动声色,直到太叔段的反叛行为公开,国母里应外合的阴谋败露,他才一举开刀,而且绝不手软,必欲置之死地而后快。这样,既除了心头之患,又师出有名,名正言顺。这就是欲取故予的妙处。

  在历史上,刘备也是欲取先予的谋略家。汉献帝初平四年(183年),割据兖州的曹操派遣泰山太守应劭往琅邪,迎其父曹嵩及家人百余口到兖州。途经徐州时,徐州牧陶谦为交好曹操,特派都尉张护送曹嵩一行。不料张杀死曹嵩及其家人,席卷财物而去。于是曹操便把账记在陶谦身上,以为父报仇为名,发兵攻徐州。
roots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第29节:转嫁目标移视线(1)


  陶谦面对兵临徐州城下的曹操大军,自知难以抵敌,便采纳别驾从事糜竺的建议,请北海相孔融、青州刺史田楷前来相救。孔融请刘备同去救陶谦,刘备遂欣然带领关羽、张飞、赵云和数千人马奔赴徐州。

  刘备率军在徐州城下与曹军于禁所部小试锋芒,初战告捷,使久被曹军围困的徐州暂时缓解了危机。于是陶谦急令将刘备迎入城内,盛宴款待。陶谦席间便主动提出将徐州让给刘备,说:"当今天下大乱,国将不国;公乃汉室宗亲,正当为国出力。老夫年迈无能,情愿将徐州相让。公勿推辞。我当自写表文,申奏朝廷。"刘备闻言愕然,急忙推辞说:"我虽是汉室苗裔,但功德不足称道,任平原相犹恐不称职。我本是为了义气前来相助。您这样说,莫非怀疑我有吞并之心?"陶谦表白说:"这是老夫推心置腹之言,决非虚情假意。"但刘备只是推辞,终不肯接受。糜竺见二人再三辞让,便说:"现在兵临城下,且当商议退敌之策。待事平之后,再议相让不迟。"于是刘备写信给曹操,希望曹操以国家大义为重,撤走围困徐州之兵。恰好这时吕布攻破兖州,进占濮阳,威胁曹操后方。因而曹操便顺水推舟,卖个人情,接受刘备建议,退兵而去。

  陶谦见曹军撤走,徐州转危为安,便差人请刘备、孔融、田楷等入城聚会,庆祝解围。饮宴既毕,陶谦再向刘备让徐州。刘备说:"我应孔融之约救援徐州,是为义而来。现在若无端据有徐州,天下将以为我是不义之人。"糜竺、孔融及关羽、张飞等皆纷纷劝刘备接替陶谦治理徐州。刘备苦苦推辞说:"诸位欲陷我于不义耶?"陶谦推让再三,见刘备终不肯受,便说:"如您必不肯受,那就请暂驻军近邑小沛,以保徐州,何如?"众人也皆劝刘备留驻小沛,刘备方始同意。

  不久,陶谦染病,日渐沉重,便派人以商议军务为名,把刘备从小沛请来徐州。陶谦躺在病榻上对刘备说:"今番请您前来,不为别事,只因老夫病已垂危,朝夕难保;万望您以汉家城池为重,接受徐州牌印,老夫死亦限目矣!"刘备说:"可让您的二位公子接班。"陶谦说:"其才皆不能胜任。老夫死后,还望您多加教诲,千万不能让他们掌握州中大权。"刘备还是辞让,陶谦便以手指心而死。举哀毕,徐州军民极力表示拥戴刘备执掌州权,关羽、张飞也再三相劝。至此,刘备才同意接受徐州大权,担任徐州牧。

  刘备的"三辞徐州",一方面体现了刘备博取仁义忠厚之名、收买民心的良苦用心;一方面当是出于刘备对当时形势的清醒认识。当时的徐州正处于四战之地,野心勃勃的曹操正虎视眈眈、兵锋相向,自不待言。此外,邻近的军阀如袁术、吕布、袁绍之辈都在凯觎着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徐州,怀有兼并野心。这些都是潜在的危险。由此可见,当时的徐州并不是一颗好吃的果子,弄不好就会有惹火烧身的危险。即使徐州牧陶谦真心相让,其部下能否心悦诚服?这些都是很现实、很严重、很迫切的问题,不容刘备不顾虑!

  所以,刘备采取了欲取故予的破局法,从而免除了自己潜在的威胁。

  由此可见,欲取先予是一种极大的智慧,予是手段,取是目的。对于破局者来说,欲取先予意味着审时度势,不轻举妄动,给自己喘息和发展的机会,使自己实力强大到能打败对方。

  转嫁目标移视线

  破局者善嫁祸。为何要嫁祸?嫁祸乃是为了转移视线,将自己从他人的斗争目标中移走,调转他人斗争之矛头。这不但是破局者趋利避害之法,更是当破局者面对劣势的时候,一种给自己争取生存机会之策略。

  朝廷,是君臣斗法的场所;后宫,则是嫔妃争宠的地方。一旦得宠,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荣华富贵接踵而至;一旦失宠,轻则不见君面,与荣华富贵无缘,重则打入冷宫,祸及族人。所以,古代后宫的嫔妃,都豁出命来争宠,并且不择手段。而其中最为成功的佼佼者,当非武则天莫属。

  武则天,是一个颇有历史魅力的名字,是一个似传奇而非传奇的历史人物。佐持朝政三十年后,亲登帝位,自称神圣皇帝,废唐祚于一旦,改国号为周,成为中国历史上空前绝后的唯一女皇。

猜你喜欢最新推荐热门推荐更多推荐
品牌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