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线上讲座17期】分析质量控制探讨--本源与启示(活动时间:2009年8月12-26日)主讲人:calfstone 已经结束....∞∞∞∞∞■■■■

浏览0 回复108 电梯直达
coolspring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真是太高兴了,能听到这个讲座,还有图书提供,非常非常感谢!
songweili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calfstone您好!我有以下问题想请教,
请问:……

    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的目的无非是保证技术服务机构出具的数据准确、可靠、公正。溯源性,不确定度,方法验证,参考物质和实验室之间的比对(能力验证)这5个方面。这些都是我们实验室认可或资质认定中经常接触的概念。
1 在实际工作中不确定度的评定时很复杂的工作,也需要做大量的试验数据,而我们需要创收指标的基层单位很难做到。
2 我们在实验室质量控制方面也做了不少工作,实验室间的比对有必参加,另外做的最多的就是用标准物质(即质控样)进行质量控制,但质控样有限,有些没有质控样,通过指控图来控制。可工作量大很难坚持。有时质控出了问题甚至要重新采样,跟领导解释不通!!他们认为我们是工作失误。
3 有些方法本身就有缺陷,比如尿锰的高碘酸钾比色法,尿砷的新银盐比色法等,我们在分析过程中真是无所适从,无法进行质量控制!!
songweili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原文由 全全全 发表:
原文由 wswam 发表:
我用标准物质控制分析质量,可公司要求的分析不确定度比标准物质不确定度还要小(他们也不了解不确定度概念,就知道这次做多少下次还做多少),根本不接受什么标准偏差\置信水平\置信区间概念,你告诉生产部门测定结果为0.645,再做一次假如是0.642,他们就认为你做得不准,解释也没用.

这种情况很多啊!我们这里也是哦,外行领导内行的结果哦,calfstone老师的质量控制的知识不光我们这些人要学习,更应该让这些外行领导学习哦!


不光是领导这样认为,就是单位的其他科室人员也这样认为,我们做实验室的真是无语啊!!两个字:累!难!
calfstone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原文由 songweili 发表:
calfstone您好!我有以下问题想请教,
请问:……

    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的目的无非是保证技术服务机构出具的数据准确、可靠、公正。溯源性,不确定度,方法验证,参考物质和实验室之间的比对(能力验证)这5个方面。这些都是我们实验室认可或资质认定中经常接触的概念。
1 在实际工作中不确定度的评定时很复杂的工作,也需要做大量的试验数据,而我们需要创收指标的基层单位很难做到。
2 我们在实验室质量控制方面也做了不少工作,实验室间的比对有必参加,另外做的最多的就是用标准物质(即质控样)进行质量控制,但质控样有限,有些没有质控样,通过指控图来控制。可工作量大很难坚持。有时质控出了问题甚至要重新采样,跟领导解释不通!!他们认为我们是工作失误。
3 有些方法本身就有缺陷,比如尿锰的高碘酸钾比色法,尿砷的新银盐比色法等,我们在分析过程中真是无所适从,无法进行质量控制!!

现在很多单位对质量控制都是这样尴尬的处境。想做,但做了又极大的增加工作量,特别是外行的领导,更是有理说不清楚。
我以前将检测分为两种,见‘分析结果报告策略’:
http://www.instrument.com.cn/bbs/shtml/20080528/1280238/
有两个自己的观点:
1、质量控制一定要面对自己实验室的测试水平,对于不太稳定的方法,质量控制的限度就比好的方法要松一些。
2、检测水平的提高就是质量意识的提高,当实验室越来越注重质量控制的时候,也是我们行业受尊重的时候。
kxt362616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原文由 calfstone 发表:
原文由 kxt362616 发表:
calfstone您好!我有以下问题想请教,
请问:对于存留物品进行再检测,也是质控手段之一,那么应该怎么评价再检测的结果,特别是当目标物质不止一个时,结果应该怎么评价?

留存样测试就是这样的思路:以前测的跟现在测的应该变化不大(我叫惯性原理)。一般通过En来判断在控与否。当目标物质比较多时,按单个的目标进行处理,也可以通过一个物质的在控来推断其他物质在控(惯性原理)

但是如果每次的留样复检都只是单次测定,那么,结果还能用En来判断吗?
calfstone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原文由 kxt362616 发表:
原文由 calfstone 发表:
原文由 kxt362616 发表:
calfstone您好!我有以下问题想请教,
请问:对于存留物品进行再检测,也是质控手段之一,那么应该怎么评价再检测的结果,特别是当目标物质不止一个时,结果应该怎么评价?

留存样测试就是这样的思路:以前测的跟现在测的应该变化不大(我叫惯性原理)。一般通过En来判断在控与否。当目标物质比较多时,按单个的目标进行处理,也可以通过一个物质的在控来推断其他物质在控(惯性原理)

但是如果每次的留样复检都只是单次测定,那么,结果还能用En来判断吗?

可以哈,我们经常用来做期间核查!
快乐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原文由 calfstone 发表:
原文由 ynsfeed 发表:
calfstone您好!我有以下问题想请教,
请问:能否举例子,如原子吸收测铜如何做质量控制

先要明确的是你做的是什么基体中的样品,然后选取合适的标准物质(如国家标准物质中心买的,或自己做的),做质量控制的准备试验,做出中心线,警告线,然后这个标准物质(质控物)就按批次加入到你的日常测定当中,绘制到你的质控图上,按统计原理推断质量在控与否!


这种成本太高,在一般实验室能否成立,不知有没 有好一点的主意
jennysing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原文由 ynsfeed 发表:
原文由 calfstone 发表:
原文由 ynsfeed 发表:
calfstone您好!我有以下问题想请教,
请问:能否举例子,如原子吸收测铜如何做质量控制

先要明确的是你做的是什么基体中的样品,然后选取合适的标准物质(如国家标准物质中心买的,或自己做的),做质量控制的准备试验,做出中心线,警告线,然后这个标准物质(质控物)就按批次加入到你的日常测定当中,绘制到你的质控图上,按统计原理推断质量在控与否!


这种成本太高,在一般实验室能否成立,不知有没 有好一点的主意


标准物质可以自己制作,成本不会太高。加在日常测定中,每次也就相当于多几个样品,应该可以负担的吧,呵呵。一般实验室做得下来的,这个环节很重要,省不得啊,若能坚持,做得好就不是一般实验室咯。
kxt362616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原文由 calfstone 发表:
原文由 kxt362616 发表:
原文由 calfstone 发表:
原文由 kxt362616 发表:
calfstone您好!我有以下问题想请教,
请问:对于存留物品进行再检测,也是质控手段之一,那么应该怎么评价再检测的结果,特别是当目标物质不止一个时,结果应该怎么评价?

留存样测试就是这样的思路:以前测的跟现在测的应该变化不大(我叫惯性原理)。一般通过En来判断在控与否。当目标物质比较多时,按单个的目标进行处理,也可以通过一个物质的在控来推断其他物质在控(惯性原理)

但是如果每次的留样复检都只是单次测定,那么,结果还能用En来判断吗?

可以哈,我们经常用来做期间核查!

可以把公式简单的描述一下吗?谢谢!
liuwjun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首先感谢老师的资料。我想问下,我们用国家标准方法检测,该方法是否还需要验证?
猜你喜欢 最新推荐 热门推荐
品牌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