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第三届原创参赛】优化质谱直接进样方式(10月份参赛)

浏览0 回复9 电梯直达
tanggangfeng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该帖子已被capinter设置为精华;
[1002] 维权声明:本文为tanggangfeng原创作品,本作者与仪器信息网是该作品合法使用者,该作品暂不对外授权转载。其他任何网站、组织、单位或个人等将该作品在本站以外的任何媒体任何形式出现的,均属侵权违法行为,我们将追究法律责任。 


优化质谱直接进样方式
  


  现代的质谱都配有直接进样器(蠕动泵+进样针)。标准的进样方式,是用进样器抽取样品,然后通过二通和peek管推射进样,然后用大量溶剂清洗进样针及管路。刚开始我也是这样做的 。慢慢的发现这种进样方式有很多“弊端”。一需要消耗较多样品;二进入离子源的样品比较多,离子源需要经常洗;三也是最主要的,由于大量样品推射进去,导致残留非常厉害,有些样品清洗半天才能清洗干净,费时又费力。其实质谱灵敏度非常高,很多时候要的量是非常少的。
  有一次做毛细管电泳时,突发奇想,质谱进样方式是不是也可以想毛细管那样,利用高位差或将样品灌到peek管里,这样进样量就非常少了。我选取了120微米,30厘米的peek管(体积大约8微升),一种方法用进样针抽8微升,另一种方式利用高位差将样品虹吸到管路。一般直接进样速速在180微升每小时,理论上8微升可以进样2分钟多,这个时间足可以采集到稳定的信号。比较了下两种方案,由于高位差更方便,大部分样品进样都用这种方式。效果挺不错的 ,有足够的量进入质谱。而其清洗管路 和离子源非常方便,管路直接用注射器推射清洗,质谱用溶剂清洗一会就干净了。由于进入质谱样品很少,离子源一天下来有时非常干净。
  如果有条件还有一种方式跟方便,将peek管用75微米空心毛细管代替,一来毛细管价格要比peek管便宜很多,脏了直接扔掉,而其石英更适合各种溶剂。
采用毛细管缺点就是要找2个接头将毛细管拧住,可以用内径360微米或大点的peek管作为外衬管(毛细管外径一般360微米)。我也试过挺不错,就是那360微米的衬管有时候容易弄丢(我当时只有2小段,是另一个老师讨来的)


用peek 管套住毛细管,然后拧紧。

用蠕动泵推射进样

该帖子作者被版主 新窦15积分, 2经验,加分理由:感谢分享
为您推荐
您可能想找: 气相色谱仪(GC) 询底价
专属顾问快速对接
立即提交
work037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junjun203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我们现在都用的是蠕动泵进样,如果用毛细管的话容易断怎么办啊
论坛版主招募|新窦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是不是用这种直接进样就可以不用蠕动泵了,楼主能不能将如何连接的图片拍几张上来给大家看看。看文字好像有点太抽象了。
tanggangfeng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原文由 junjun203(junjun203) 发表:
我们现在都用的是蠕动泵进样,如果用毛细管的话容易断怎么办啊


也需要蠕动泵,将样品注射需要一个推力,当然你也可以自己用注射器推也可以.
对于毛细管,容易断的问题.
第一表面涂了聚丙烯酰胺,是毛细管具有较有很大的韧性.不易折断.即使折断,也不会堵住质谱.因为毛细管2段是用PEEK管套住。
第二空的毛细管价格很便宜,几元到10元一米 。成本很低
第三 石英惰性比较强
凡心点点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凡心点点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tanggangfeng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原文由 凡心点点(alvinyang32) 发表:
请问楼主这和直接进样杆有何区别?


我没有用过 “直接进样杆”,不知道我的理解对不对,直接进样杆是用在固体进样(EI源MALDI源)。
蠕动泵或微量泵主要用在液体进样(ESI源,APCI源等)。
图片我尽量晚上传上去。



  接离子源的一端

虹吸进样


抽取推射)取样

蠕动泵
赞贴
0
收藏
0
拍砖
0
2010/10/11 21:09:27 Last edit by tanggangfeng
symmacros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小猪飞飞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作者蛮有想法的,不过8微升的量对我来说可能少了点
猜你喜欢 最新推荐 热门推荐
品牌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