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分享】ECCI-台式SEM的0.8纳米6HSiC台阶图像

浏览0 回复22 电梯直达
奔跑的蜗牛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原文由 驰奔(srd2009) 发表:
原文由 蓝莓口香糖(drizzlemiao) 发表:
这种探头收集的信号跟通道电子没有关系呀。

electron channel contrast imaging    ECCI  这个用的不太是地方。

这个衬度应该是和通道衬度相关,因为同样条件下用其他模式看到的图像完全不一样,从查到的文献来看,基本上是这个结论。
蓝莓口香糖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11楼的左下图如果只用二次电子成像会是什么样子?这个图里已经可以看到条纹了,只是黑点太多。我觉得黑点跟背散射电子关系很大。如果把背散射电子去掉,得到的图像应该跟右下比较接近,可能会多一些黑点的分布。如果是二次电子使用A-B模式,可能图像更有趣。但是这个探头可能做不到。
驰奔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原文由 蓝莓口香糖(drizzlemiao) 发表:
11楼的左下图如果只用二次电子成像会是什么样子?这个图里已经可以看到条纹了,只是黑点太多。我觉得黑点跟背散射电子关系很大。如果把背散射电子去掉,得到的图像应该跟右下比较接近,可能会多一些黑点的分布。如果是二次电子使用A-B模式,可能图像更有趣。但是这个探头可能做不到。

右下图已经是SE+BE A-B模式,MCP可以通过开关来抑制SE和接收SE. 其实当接收SE时,被当做BE来处理了,只是提高了信噪比。
驰奔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原文由 奔跑的蜗牛(chenjianfeng) 发表:
原文由 驰奔(srd2009) 发表:
原文由 蓝莓口香糖(drizzlemiao) 发表:
这种探头收集的信号跟通道电子没有关系呀。

electron channel contrast imaging    ECCI  这个用的不太是地方。

这个衬度应该是和通道衬度相关,因为同样条件下用其他模式看到的图像完全不一样,从查到的文献来看,基本上是这个结论。
[/
quote]
给出的这个证据正好说明ECC不是看到0.8nm高度起伏形貌的机理。如果高度起伏形貌存在ECC中那么就不应该再用A-B模式,而应该在左边图像中出现。
蓝莓口香糖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右下图是BSE+SE的A-B模式,我觉得还应该有个SE的A-B图像会更有意思一些。左上应该是BSE的A+B图像,右上是BSE的A-B图像。A-B抑制了BSE信号对原子序数的依赖,强化了形貌的影响。在A+B模式下,原子序数的效应太大,把形貌的影响完全淹没了。我脚着是这样。
毒菇九剑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你说的ECCI和传统的ECP---电子通道花样elctron channel pattern有什么关联呢?
驰奔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原文由 蓝莓口香糖(drizzlemiao) 发表:
右下图是BSE+SE的A-B模式,我觉得还应该有个SE的A-B图像会更有意思一些。左上应该是BSE的A+B图像,右上是BSE的A-B图像。A-B抑制了BSE信号对原子序数的依赖,强化了形貌的影响。在A+B模式下,原子序数的效应太大,把形貌的影响完全淹没了。我脚着是这样。

你们搞透射的很容易理解衍射图像机制,现在看起来,您的理解是正确的。
赞贴
0
收藏
0
拍砖
0
2012/1/15 14:11:19 Last edit by srd2009
驰奔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原文由 毒菇九剑(sshlxf) 发表:
你说的ECCI和传统的ECP---电子通道花样elctron channel pattern有什么关联呢?

ECCI图像是不同像素通道反差图像,ECP是一个像素角度反差图像。
奔跑的蜗牛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原文由 驰奔(srd2009) 发表:
原文由 奔跑的蜗牛(chenjianfeng) 发表:
原文由 驰奔(srd2009) 发表:
原文由 蓝莓口香糖(drizzlemiao) 发表:
这种探头收集的信号跟通道电子没有关系呀。

electron channel contrast imaging    ECCI  这个用的不太是地方。

这个衬度应该是和通道衬度相关,因为同样条件下用其他模式看到的图像完全不一样,从查到的文献来看,基本上是这个结论。
[/
quote]
给出的这个证据正好说明ECC不是看到0.8nm高度起伏形貌的机理。如果高度起伏形貌存在ECC中那么就不应该再用A-B模式,而应该在左边图像中出现。


那不是高度起伏引起的衬度,而是边缘电子离域引起的通道衬度。
驰奔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原文由 奔跑的蜗牛(chenjianfeng) 发表:
原文由 驰奔(srd2009) 发表:
原文由 奔跑的蜗牛(chenjianfeng) 发表:
原文由 驰奔(srd2009) 发表:
原文由 蓝莓口香糖(drizzlemiao) 发表:
这种探头收集的信号跟通道电子没有关系呀。

electron channel contrast imaging    ECCI  这个用的不太是地方。

这个衬度应该是和通道衬度相关,因为同样条件下用其他模式看到的图像完全不一样,从查到的文献来看,基本上是这个结论。
[/
quote]
给出的这个证据正好说明ECC不是看到0.8nm高度起伏形貌的机理。如果高度起伏形貌存在ECC中那么就不应该再用A-B模式,而应该在左边图像中出现。


那不是高度起伏引起的衬度,而是边缘电子离域引起的通道衬度。

长见识了,谢谢!这个反差主要与方向有关,所以A-B以后,才会显示出来,与信号强度关联不大是吧?
猜你喜欢 最新推荐 热门推荐
品牌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