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求助】pe800软件里有个问题不懂,求解

浏览0 回复2 电梯直达
xiaomi816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准备做标准加入,可是软件里有三种方法,不知道该选哪个?

标准加入法,试样截距



当基体导致各试样产生不干扰时,可使用分析物加入技术。

此校准曲线被强制通过由非加标试样定义的点。用于标准加入法,试样截距的方程式为:

C=-K1A

C 为添加到稀释前试样的浓度,A 为加入标样的稀释前试样的吸光率与试样测量吸光率之间的差值。最终试样浓度的计算方法为:斜率 (-K1) 乘以试样吸光率。

标准加入法,计算截距

当基体导致各试样产生不干扰时,可使用分析物加入技术。

此校准曲线并未被强制通过由非加标试样定义的点,且计算吸光率轴上的截距。用于标准加入法,计算截距的方程式为:

A=K1+K2C

无加入物的试样仅被最小二乘例程(确定 K1 和 K2 相关系数)视为另一个点。

标准加入法校准

系统针对第一个试样使用分析物加入技术,然后使用为第一个试样生成的校准曲线来分析后续试样。当基体导致用于所有试样的干扰均相同时,此方法较适宜。

此校准曲线被强制通过由非加标试样定义的点。
该帖子作者被版主 冰山2积分, 2经验,加分理由:鼓励
为您推荐
您可能想找: 气相色谱仪(GC) 询底价
专属顾问快速对接
立即提交
可能感兴趣
jack510070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简单地说,第一种方法只使用一个加标点(加上未加标点共两个),第二种方法则使用多个加标点,第三种方法则使用由一个未知样品建立的标准加入法工作曲线定量其他未知样品。
第三种方法只有在一批样品的基体性质相似时使用,有助于提高效率;第二种方法比较可靠,但比较费时费事,一般用于单个样品或者少数几个样品;第一种方法则效率相对第二种高些,相对于第三种方法,它又适用于基体完全不同的多个样品。
该帖子作者被版主 yang_qingwen2积分, 2经验,加分理由:阐释
赞贴
0
收藏
0
拍砖
0
2014/5/4 22:06:22 Last edit by jack510070
冰山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品牌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