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资料】标准小知识

浏览0 回复3 电梯直达
通改前非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该帖子已被fscmj设置为精华;
问题:我国的强制性标准和推荐性标准是如何划分的,哪些标准属于强制性标准?
答案: 具有法律属性,在一定范围内通过法律、行政法规等手段强制执行的标准是强制性标准;其它标准是推荐性标准。 根据《国家标准管理办法》和《行业标准管理办法》,下列标准属于强制性标准:1. 药品、食品卫生、兽药、农药和劳动卫生标准; 2. 产品生产、贮运和使用中的安全及劳动安全标准; 3. 工程建设的质量、安全、卫生等标准; 4. 环境保护和环境质量方面的标准; 5. 有关国计民生方面的重要产品标准等。
为您推荐
您可能想找: 气相色谱仪(GC) 询底价
专属顾问快速对接
立即提交
可能感兴趣
通改前非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问题:什么叫推荐性标准?
答案: 推荐性标准又称为非强制性标准或自愿性标准。是指生产、交换、使用等方面,通过经济手段或市场调节而自愿采用的一类标准。这类标准,不具有强制性,任何单位均有权决定是否采用,违犯这类标准,不构成经济或法律方面的责任。应当指出的是,推荐性标准一经接受并采用,或各方商定同意纳入经济合同中,就成为各方必须共同遵守的技术依据,具有法律上的约束性。
通改前非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企业应高度关注今起实施的纺织品安全性标准
  据《中国质量报》报道:2005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的《国家纺织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首次将有关纺织品安全性的生态环保要求纳入国家强制性标准。业内人士指出,在新标准的贯彻实施中,企业应主动加强对新技术、新工艺、新标准的学习和研究;积极开发各种绿色原料,在生产过程中选用绿色染料和先进的后整理工艺,大力发展生态纺织。外贸单位在签订购销合同时,一定要标明有关环保安全要求,例如符合GB18901-2003《国家纺织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标准的一等品要求的条款。对供货方,应要求其出具原、辅料的检测报告,商业部门对进商场销售的面料、服装,应要求经销商提供检测机构对安全环保项目检测的合格证书方可进场销售。纺织服装在穿着或使用过程中影响人类安全健康主要有4个方面:一是织物上的游离甲醛会引起头痛,软弱无力,体温变化,感觉障碍,排汗不规则,脉搏加快,皮炎皮肤过敏等症状。二是偶氮染料在印染合成过程中所剩余的某些芳香胺中间体,对人体具有致癌作用。三是纺织品中可能残留的重金属有汞、镍、铬、铅、砷等。这些重金属主要来源于印染加工过程中的染料、催化剂及服装的扣子、拉链等附件。服装中如重金属含量过高,不仅会减弱人的免疫功能,诱发癌症,还会引起慢性中毒,伤害人的中枢神经。四是用于棉纤维和羊毛储运的一种防腐剂,又可用于印花浆增稠剂,其毒性可致癌,使用五氯苯酚的纺织品漂洗排出的废水会污染环境。

通改前非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农产品上市要选准三大认证
  无公害农产品 标志是加施于获得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的产品或者其包装上的证明性标记,标准颜色由绿色和橙色组成。
  绿色食品 标志商标是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商标注册的证明商标,受法律保护。由三部分构成,即上方的太阳、下方的叶片和中心的蓓蕾。标志为正圆形,意为保护。   
    有机食品 标志是加施于获得有机食品认证的产品或者其包装上的证明性标记,其寓意着人与自然需要和谐美好的生存关系。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追求安全优质的农产品成为大众消费的基本目标,消费者选购农产品时开始注重品牌,看看是不是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或有机食品等。但是,让消费者感到迷惑的是,市场上稍微经过包装的农产品都打着绿色、无公害的名义。而生产者的迷惑就更大了,农业部门、蔬菜管理部门、经贸部门、技术监督部门和环境部门都纷纷开展农产品的认证,结果是生产者无法承受,消费者无所适从。    
    近日,国家认监委、农业部等九部委联合下发了《关于建立农产品认证认可工作体系实施意见》,提出要建立统一、规范的农产品认证认可体系,这标志着我国农产品认证认可工作开始走上规范化发展之路。中国质量认证中心主任李怀林告诉记者,“只有切实提高农产品安全质量标准,并认真实施质量安全认证,用好认证这张市场‘通行证’才能有效保障食品安全和突破贸易‘绿色壁垒”’。    
    无公害农产品是保证人们对食品质量安全最基本的需要,是最基本的市场准入条件。根据有关规定,对涉及人类健康和安全,动植物生命和健康,以及环境保护和公共安全的产品实行强制性认证制度。中国绿色食品中心认证处处长(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筹备处办公室主任)罗斌说,2001年我国开始实施“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以来,在北京、上海、天津、深圳等四大试点城市的带动下,目前已经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开,各地纷纷开始开展无公害农产品的开发认证工作。2002年4月,农业部和国家质检总局联合发布了《无公害农产品管理办法》,11月又与国家认监委共同发布了《无公害农产品标志管理办法》。截止去年底,已有28个省(区、市)发布了《无公害农产品管理办法》或相关法规,我国有关无公害农产品的政策法规体系初步建立。    
    据介绍,目前我国制定的无公害农产品标准也渐成体系,2001年农业部制定发布了73项无公害农产品标准,2002年又制定了126项、修订了11项无公害农产品标准,标准内容包括产品质量标准、产地环境标准、生产技术规程和检验检测方法等,标准涉及70个农产品品种,大多数为蔬菜、水果、茶叶、肉、蛋、奶、鱼等关系城乡居民日常生活的“菜篮子”产品。获得农业部授权认可和国家计量认证的部级农产品质检中心已有165个,有近50%的省(区、市)建立了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400多个县建立了以速测为主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站。有90多个无公害农产品示范基地通过农业部的验收,创建了23个全国农产品标准化示范区,有677个县实施了动物保护工程,在辽东半岛、胶东半岛、海南岛、四川盆地、松辽平原等地建立了5片无规定疫病区,开展农产品的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的条件已经成熟,按照国家法律法规规定和食品对人畜健康、环境影响的程度,无公害农产品的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和产地环境标准为强制性标准。   
    罗斌说,《无公害农产品管理办法》明确规定:国家对无公害农产品的产地和产品实行认证制度和标识管理,并由农业部和国家认监委对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产品认证和标志管理和监督。从事无公害农产品的产地认定的部门和产品认证的机构不得收取费用。同时规定,无公害农产品的认证机构,由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审批,并获得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授权的认可机构的资格认可后,方可从事无公害农产品认证活动。    
    目前,经中编办和国家认监委批准同意,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即将成立,在各省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证的基础上,将开展全国统一的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工作,具体认定和认证程序也将发布。罗斌特别提醒生产者和消费者,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是惟一经国家认监委批准从事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工作的机构。目前,其他任何单位在全国范围内从事无公害农产品认证活动,均违反《无公害农产品管理办法》。    
    同时,记者也了解到,目前在有机食品的认证方面,中绿华夏有机食品认证中心是惟一经国家认监委批准的从事有机食品认证、管理的专门机构。该中心常务副主任郭春敏介绍,为了保持绿色食品的延续性,目前AA级绿色食品由有机食品认证中心来管理,今后将在技术标准、认证程序、收费标准等与有机认证接轨,就是说,今后凡是取得AA级绿色食品认证的产品同时取得有机食品认证证书。最有吸引力的是,目前中心已与美、日及欧洲有关有机运动发达国家开展了互认业务,农产品经过该中心认证后,可以得到美国、日本以及欧洲国家的有机食品认证,不但减少了费用,而且为农产品贴上了通向国际市场的通行证,为我国农产品出口创汇创造了条件。    
    看来,农产品进入市场必须要用好认证这张“通行证”。
猜你喜欢 最新推荐 热门推荐
品牌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