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医院紫外线灯辐射强度的监测

浏览0 回复0 电梯直达
linksun2009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紫外线灯杀菌是医院室内空气及物体表面消毒的常用方法,但是在医疗质量检查中发现,在紫外线消毒管理上存在一些认识误区和潜在的隐患,使紫外线灯杀菌效果受到很大的影响。特别是紫外线灯的辐射强度检测方面,需要定期使用紫外线辐照计对紫外线灯进行强度监测;了解和控制这些因素是确保紫外线消毒效果的关键。
    必须时应该及时更换辐射强度不足的紫外线灯;一般情况下,紫外线灯杀菌效果与其辐射强度和照射时间直接相关,通常规定的照射是在30W紫外线灯辐射强度不低于70uW/cm2条件下,若紫外线灯辐射强度稍微偏低,适当延长照射时间可以对杀菌效果有一定的弥补。
    紫外线灯强度小于70uW/cm2而不予及时更换,认为延长照射时间可以弥补辐射强度不足并无期限进行延长使用,这是一种误解。当监测中已经证明紫外线灯辐射强度低于规定的标准即应该及时更换。
    在监测检查中发现,有的紫外线灯管累计使用时间已经找过10000h,但检测辐射强度扔大于70uW/cm2,而有的紫外线灯管使用累计不足300h,检测辐射强度已小于70uW/cm2,这并非紫外线灯管的质量问题。经调查发现,造成这种情况是实际消毒时间和登记不符,其目的是为了应付检查,没消毒却进行了登记,导致记录累计数多;在被感染管理检查中,往往把消毒记录作为衡量消毒质量的考核标准,这样有登记,证明消毒工作久做了,这显然很不够。
    紫外线灯杀菌效果受环境因素影响明显,一般在环境温度20-40°C,相对湿度60%,灯管表面比较洁净下消毒效果有保障。在检查中发现,多少医院一年四季紫外线消毒时间恒定不变,显然消毒缺乏科学性,不管环境条件变化,机械地定时消毒,消毒质量不可靠。另外,由于目前悬吊式紫外线灯管固定安装在距地面2m的改的高度,不便于擦拭,多数医院的紫外线灯有积尘,影响消毒质量。
    紫外线杀菌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人工操作的情况下发生,难以有效的监控质量,应该改进操作技术,使用数字式紫外辐照计,能实现在紫外线消毒中实现自动监控,紫外线灯管每次开启时间及照射累计时间的记录与存储。
    同时,医院要建立健全院内感染管理综合制度和消毒管理制度,感染管理科对全院每支紫外线灯管建使用登记卡,实行统一管理,做到监测中不盲目换错一支灯管,不漏过1支辐射强度不达标的灯管,最大限度的保障消毒效果。对使用中辐射强度大于80uW/cm2的灯管可每两月使用紫外辐照计检测一次,辐射强度小于80uW/cm2每月检测一次。将检测的日期、编号、灯管规格、辐射强度、消毒时间累计数,以及使用中出现的问题等详细记录。
为您推荐
您可能想找: 气相色谱仪(GC) 询底价
专属顾问快速对接
立即提交
猜你喜欢 最新推荐 热门推荐
品牌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