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分享】何为激光粒度仪的测量下限

浏览0 回复8 电梯直达
北京来亨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激光粒度仪测量粒度的原理是米氏散射理论。米氏散射理论用数学语言精确描述折射率为
n、吸收率为 m、粒径为 d 的球形颗粒,在波长为 λ 的激光照射下,散射光强度随散射
角 θ 变化的空间分布函数,此函数也称为散射谱。

根据米氏散射理论,大颗粒的前向散射光很强而后向散射很弱;小颗粒的前向散射光弱而后
向散射光很强。如图所示的是固定波长下的大、中、小颗粒的散射谱示意图。激光粒度仪正
是通过设置在不同散射角度的光电探测器阵列测这些散射谱来确定颗粒粒径的大小。对于特
定颗粒,这种散射谱在空间具有稳定分布的特征,因此称此种原理的激光粒度仪又称为静态
激光粒度仪。
根据米氏散射理论,当颗粒粒径小到一定程度(如小于波长 的 1/10 左右)时,光强分布
变成了两个相近似对称的圆(图 1(1) d<<λ),此时称为瑞利散射。产生瑞利散射的最大粒
径就是激光粒度仪的测试下限。激光粒度仪的测试下限还与激光波长有关,激光波长越长测
试下限越大,波长越短测试下限小。研究表明,具有同时测量前向和后向散射光技术,同时
具有差分散射谱识别技术的激光粒度仪,在用红光(波长为 635nm)做为光源时的测量极
限为 20nm,用绿光(波长为 532nm)时的测量极限为 10 nm。
为您推荐
您可能想找: 纳米粒度仪 询底价
专属顾问快速对接
立即提交
北京来亨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根据米氏散射理论,当颗粒粒径小到一定程度(如小于波长 的 1/10 左右)时,光强分布
变成了两个相近似对称的圆(图 1(1) d<<λ),此时称为瑞利散射。产生瑞利散射的最大粒
径就是激光粒度仪的测试下限。
bd20120506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原文由 北京来亨(SH100675) 发表:
根据米氏散射理论,当颗粒粒径小到一定程度(如小于波长 的 1/10 左右)时,光强分布
变成了两个相近似对称的圆(图 1(1) d<<λ),此时称为瑞利散射。产生瑞利散射的最大粒
径就是激光粒度仪的测试下限。
这是当颗粒粒径小到一定程度时,光强分布就变了
bd20120506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在用红光(波长为 635nm)做为光源时的测量极限为 20nm,用绿光(波长为 532nm)时的测量极限为 10 nm。
北京来亨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原文由 bd20120506(v3129404) 发表:
在用红光(波长为 635nm)做为光源时的测量极限为 20nm,用绿光(波长为 532nm)时的测量极限为 10 nm。
嗯,光的颜色不一样,极限值也会有所不同
北京来亨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原文由 bd20120506(v3129404) 发表:
这是当颗粒粒径小到一定程度时,光强分布就变了
是的,越小的颗粒性质特点也不一样了
wangjunyu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北京来亨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原文由 wangjunyu(wangjunyu1113) 发表:
不同波长为什么会影响的检测限呢


在用红光(波长为 635nm)做为光源时的测量极限为 20nm,用绿光(波长为 532nm)时的测量极限为 10 nm。
对于为什么这样?我也不懂,同等论坛里的专家解释吧
淡竹叶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求问,怎么知道仪器现在是哪个波长?我的是nano zs90 ,打开外壳看过,光路是一条红色的光,那我的是红光?
猜你喜欢 最新推荐 热门推荐
品牌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