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求助】测试轻质多孔材料密度的方法及设备

浏览0 回复6 电梯直达
qianshuiyizu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该帖子已被fscmj设置为精华;
如题,谢谢!
为您推荐
您可能想找: 气相色谱仪(GC) 询底价
专属顾问快速对接
立即提交
可能感兴趣
通改前非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GRC轻质多孔条板的性能及其标准商榷

崔玉忠

  摘要:GRC轻质多孔条板作为一种性能优良而且安装快捷简便的建筑内隔墙材料得到了广泛应用,几个现行标准及《新型建材及制品发展导向目录》中的性能指标要求各不相同,本文对其中的几个性能指标进行了分析对比,并提出了个人的观点。
  关键词:墙体材料;GRC轻质多孔条板;标准指标

1 前 言

  国家建材局1999年7月发布的到2000年底之前《新型建材及制品发展导向目录》(建材规划发[1999]163号文)中,将“玻璃纤维增强水泥(GRC)轻质多孔条板”列入了发展类新型墙体材料,并要求采用机械成型工艺,年生产规模大于15万m2,明确规定产品技术性能指标要高于JC 666-1997中的指标值,其中规定板材的抗折破坏荷载值及抗折强度保留率均要达到标准中的一等品指标,气干面密度提高到80 kg/m2,干燥收缩值降低为0.6 mm/m。除此之外,还增加了材料密度和抗压强度指标,这对GRC轻质多孔条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项政策的出台首先说明GRC轻质多孔条板作为一种新型墙体材料,得到了国家建材局的认可和肯定,将其独立列入发展类墙体材料,为该类板材的发展和扩大市场占有率提供了政策依据,另一方面也说明GRC轻质多孔条板在目前的生产和使用中还存在着不足之处,需要我们共同努力,生产出更高质量的内隔墙板。当前检验GRC轻质多孔条板质量的现行标准还有建设部行业标准JG/T 3029-95《住宅内隔墙轻质条板》和北京市标准DBJ 01-29-96《轻隔墙条板质量检验评定标准》。表1中列出了《导向目录》与2个行业标准中要求的指标值。

表1 《导向目录》与2个行业标准中的性能指标对比


项目 出厂含水率
(%) 材料密度
(kg/m3) 抗压强度
(MPa) 干燥收缩值
(mm/m) 面密度(90型)(kg/m2) 抗折(弯)
荷载(N) 抗折强度保留率(%)
导向目录 ≤10 ≤1200 ≥8 ≤0.6 ≤80 ≥2200 ≥80
JG/T3029       ≤0.8 ≤60 ≥0.75G  
JC 666 ≤10     ≤0.8 ≤48 ≥2000 ≥70

注:表中G为墙板自重

2 几个问题的探讨

  实践证明,GRC轻质多孔条板作为一种建筑内隔墙材料,已充分显示了其优良的物理力学性能和简便快捷的安装施工方式。作为指导生产和监督检验产品质量的依据,2个行业标准之间的性能要求与《导向目录》中的要求有不同之处,在实施过程中产生了一些不同的看法。以下就几个问题谈一谈个人观点,愿与同行共同探讨。
2.1 气干面密度
  JC 666-1997中规定:60型板的气干面密度不大于38 kg/m2,90型板的气干面密度不大于48 kg/m2。JG/T 3029-95中对任何厚度的板材要求其面密度均不大于60 kg/m2。一般60型板的抽孔数为9个,孔直径为38 mm,空心率为28.3%;90型板的抽孔数为7个,孔直径为58 mm,空心率为34.2%。以90型板为例,对于长度和宽度一定,且空心率为34.2%的板来说,气干面密度为48 kg/m2(标准中要求上限)时,材料密度为811 kg/m3;气干面密度为80 kg/m2(导向目录中要求上限)时,材料密度为1351 kg/m3;而材料密度为1200 kg/m3(导向目录中要求上限)时,气干面密度为71 kg/m2。由此看出,当板的空心率一定(34.2%)时,要同时满足导向目录中要求的材料密度不大于1200 kg/m3和气干面密度不大于80 kg/m2这2个条件,板的气干面密度最大值为71 kg/m2。如果想要再提高气干面密度的值,则必须降低板的空心率。
  1997年国家建材局房建材料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对GRC轻质多孔条板的抽样检验结果中,60型板的气干面密度分别为32、34、39、46、47、47、48、49、51、53、54 kg/m2,若按照JG/T 3029-95的规定(气干面密度不大于60 kg/m2)评判,则11个产品的该项指标均满足要求,若按照JC 666-1997的规定(气干面密度不大于38 kg/m2)评判,则满足要求的产品数量仅有2个,占总数18.2%。将气干面密度按空心率28.3%换算成材料密度,11个产品的材料密度分别为744、790、907、1069、1093、1093、1116、1139、1185、1232、1255 kg/m3,按照导向目录(材料密度不大于1200 kg/m3),则满足要求的产品数量有9个,占总数的81.8%。
  对于GRC轻质多孔条板来说,其面密度的大小同时受到板材空心率和材料密度的影响,因此要同时满足《导向目录》中材料密度、抗压强度和气干面密度3项指标的要求,则需要进行认真细致的研究工作,选择各种原材料之间的合理配比和适宜的板材空心率。
2.2 干燥收缩值
  JG/T 3029-95和JC 666-1997规定的干燥收缩值都是指在某一特定条件下试件由饱水状态达到某一平衡水分时的相对收缩值,标准指标都是不大于0.8 mm/m,而在《导向目录》中该指标提高到不大于0.6 mm/m,能否达到这个指标是我们非常关心的问题。干燥收缩值小,意味着板材在使用过程中墙体开裂程度和开裂可能性的降低。1997年国家建材局房建材料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对北京地区13个GRC轻质多孔条板产品干燥收缩值的抽查检验结果为:0.38、0.43、0.44、0.44、0.47、0.47、0.49、0.52、0.56、0.57、0.57、0.65、0.92 mm/m,数值超过0.6 mm/m的产品仅有2个,占15.4%。四川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站对5种GRC轻质多孔条板干燥收缩值的检验结果为:0.29、0.38、0.41、0.41、0.47 mm/m,均能满足干燥收缩值不大于0.6 mm/m的要求(摘自“四川轻质墙板的生产应用及其发展”)。由此可以看出,将干燥收缩值提高到不大于0.6 mm/m是可行的。
2.3 耐火极限
  JG/T 3029-95规定内隔墙板的耐火极限不小于1 h,JC 666-1997规定60型板的耐火极限不小于1.5 h,90型板的耐火极限不小于2.5 h。耐火极限指标高说明GRC材料具有很好的防火性能,但是由此也给生产者带来了一些不必要的麻烦,因为检验板是否达到标准所要求的指标时,需要付出的检验费用大为提高。而在一些情况下,板材的防火性能能够达到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要求,却达不到产品标准要求。《建筑防火设计规范》GBJ 16-87规定:非承重墙,疏散走道2侧隔墙的1级、2级耐火极限均为1 h;房间隔墙的1级耐火极限为0.75 h, 2级耐火极限为0.5 h。《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45-95规定:非承重墙、疏散走道2侧隔墙的1级、2级耐火极限均为1 h;房间隔墙的1级耐火极限为0.75 h,2级耐火极限为0.5 h。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GRC轻质多孔条板作为一种典型的内隔墙体材料,将其耐火极限定为不小于1 h都是合理而科学的,超实际的高指标不但会造成物力和财力的浪费,而且也有背于客观实际。
2.4 抗折破坏荷载
  JC 666-1997将90型板中合格品的抗折破坏荷载定为不小于2000 N,将1等品的抗折破坏荷载定为不小于2200 N;《导向目录》要求90型板均要达到1等品的抗折破坏荷载值。JG/T 3029-95将抗弯破坏荷载定为不小于板自重的0.75倍(抗弯破坏荷载不包括板自重),北京市标准DBJ 01-29-96中将抗弯荷载定为不小于板自重的2.0倍(抗弯破坏荷载为板自重和外加荷载之和)。当然每个标准所采用的试验方法也是不同的,现将各标准中的不同试验方法及不同指标值作一简介,并对由此而引起的最大弯矩进行对比分析。以90型板为例,弯矩计算中所涉及到的数值均采用各标准中的极限值。
  (1)JG/T 3029-95中,板面密度不大于60 kg/m2,抗弯破坏荷载不小于板自重的0.75倍,加载方式为均布加载,跨度为板长度减去100 mm(见图1)。



通改前非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图1 抗弯破坏荷载加载方式示意

  自重引起的均布荷载q1=60×0.6×9.8=353 (N/m)
  外加均布荷载q2=0.75×60×0.6×9.8=265 (N/m)
  跨中最大弯矩M=[(q1+q2)×L2]/8=[(353+265)×L2]/8=77×L2 (N。m)
  板长为2.6 m时,M=77×2.52=481 (N。m)
  板长为3.0 m时,M=77×2.92=648 (N。m)
  板长为3.1 m时,M=77×3.02=693 (N。m)

  (2)JC 666-1997中,板面密度不大于48 kg/m2,合格品的抗折破坏荷载不小于2000 N,加载方式为跨中单点集中加载,跨度为1.2 m(见图2)。



图2 抗折破坏荷载加载方式示意

  自重引起的均布荷载q=48×0.6×9.8=282 (N/m)
  外加集中荷载P=2000 N
  跨中最大弯矩M=282×1.22/8+2000×0.6/2=651 (N。m)
  (3)北京市标准DBJ 01-29-96中,板面密度不大于60 kg/m2,双点集中加载,跨度2.4 m,抗弯荷载不小于板自重的2.0倍(抗弯荷载为板自重和外加荷载之和,见图3)



图3 抗折破坏荷载加载方式示意

  自重引起的均布荷载q=60×0.6×9.8=353 (N/m)
  外加集中荷载P=60×0.6×9.8×L=353 L (N)
  跨中最大弯矩M=353×2.42/8+(353 L×0.6)/2 =254+106 L (N。m)
  板长为2.6 m时,M=530 (N。m)
  板长为3.0 m时,M=572 (N。m)
  板长为3.1 m时,M=583 (N。m)

  将以上按3个标准分别计算得到的跨中最大弯矩排列如下:

  (1)板长为2.6 m时:651 N。m(JC 666-1997)≥530 N。m(DBJ 01-29-96≥481 N。m(JG/T 3029-95);
  (2)板长为3.0 m时:651 N。m(JC 666-1997)≥648 N。m(JG/T 3029-95)≥572 N。m(DBJ 01-29-96);
  (3)板长为3.1 m时:693 N。m(JG/T 3029-95)≥651 N。m(JC 666-1997)≥583 N。m(DBJ 01-29-96)。
  由上可以看出,当板的长度低于3.0 m时,JC 666-1997的试验方法和指标值最为严格,当板的长度大于3.0 m时,JG/T 3029-95的试验方法和指标值最为严格。JC 666-1997中,对跨中最大弯矩的主要影响因素是面密度,随着面密度增大,由自重引起的弯矩增大;若按《导向目录》要求,板面密度为71 kg/m2,抗折破坏荷载不小于2200 N,则跨中最大弯矩为735 N。m。
JG/T 3029-95中,板的长度对跨中最大弯矩影响较大,随着长度的增大,由自重和外加荷载以及跨度而引起的弯矩迅速增大。
2.5 尺寸允许偏差
  标准中“尺寸偏差”的定义为“实测值与规定尺寸之差”,按照此定义判定的有板的长度、宽度和厚度。规定尺寸是由板的型号和规格尺寸而定的,而实测值则是几个测定数值的平均值。对板材安装后整个墙体平整度影响较大的厚度,它是6个数值的平均值,JC 666-1997和JG/T 3029-95均为此情况。以这个平均值作为厚度实测值与规定尺寸之差往往都能够满足标准要求。可这恰恰是标准中的一个疏忽,以6个点的实测值求算术平均值往往会正、负偏差相互抵消,给人造成错误的判断。举一简单的例子,90型板的6个厚度测点分别为:93、92、90、87、88、89 mm,平均值为89.8 mm,计算得到的尺寸偏差为-0.2 mm,能够满足标准要求。但从单点测定值来看,此板的厚度控制是非常差的,安装完成后势必会造成整个墙体的不平整度增大,给后期装修带来困难。因此,厚度的允许偏差值应以每个测点的尺寸与规定尺寸之差表示,以单点允许偏差值判定较为合理。

3 结 语

  (1)同一种产品的多个标准并存,不利于产品的质量控制和质量监督,因此,希望制订标准的各方面能够相互协调,遵循一个共同的原则。
  (2)对于GRC轻质多孔条板来说,在其产品标准中,突出材料特点,高标准要求是非常正确的,但是作为一种建筑材料其最终的性能是应满足建筑的使用要求,某项指标过高并不能代表板的整体质量,而应综合考虑各性能之间的关系,分清哪些指标与正常使用密切相关,哪些指标在非正常情况下才能体现其作用,使标准的性能指标更为科学更为合理。这样,才能使标准真正成为质量监督和控制产品质量的依据。

崔玉忠(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院水泥科学与新型建筑材料研究所,北京 100024)

收稿日期:1999-12-06;修订日期:2000-01-03

通改前非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通改前非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后面的价格和本回复无关,请楼主找出自己需要的标准代号:


土工材料与增强材料标准


14.土工材料与增强材料标准
G1446《GB/T 1446-2005 纤维增强塑料性能试验方法总则》9.60
G1447《GB/T 1447-2005 纤维增强塑料拉伸性能试验方法》14.40
G1448《GB/T 1448-2005 纤维增强塑料压缩性能试验方法》9.60
G1449《GB/T 1449-2005 纤维增强塑料弯曲性能试验方法》9.60
G1450.1《GB/T 1450.1-2005 纤维增强塑料层间剪切强度试验方法》9.60
G1450.2《GB/T 1450.2-2005 纤维增强塑料冲压式剪切强度试验方法》9.60
G1451《GB/T 1451-2005 纤维增强塑料简支梁式冲击韧性 试验方法》9.60
G1452《GB/T 1452-2005 夹层结构平拉强度试验方法》12.00
G1453《GB/T 1453-2005 夹层结构或芯子平压性能试验方法》12.00
G1454《GB/T 1454-2005 夹层结构侧压性能试验方法》12.00
G1455《GB/T 1455-2005 夹层结构或芯子剪切性能试验方法》12.00
G1456《GB/T 1456-2005 夹层结构弯曲性能试验方法》14.40
G1457《GB/T 1457-2005 夹层结构滚筒剥离强度试验方法》12.00
G1462《GB/T 1462-2005 纤维增强塑料吸水性试验方法》9.60
G1463《GB/T 1463-2005 纤维增强塑料密度和相对密度试验方法》9.60
G1464《GB/T 1464-2005 夹层结构或芯子密度试验方法》9.60
G2572《GB/T 2572-2005 纤维增强塑料平均线膨胀系数试验方法》9.60
G2576《GB/T 2576-2005 纤维增强塑料树脂不可溶分含量试验方法》12.00
G2577《GB/T 2577-2005 玻璃纤维增强塑料树脂含量试验方法》12.00
G3139《GB/T 3139-2005 纤维增强塑料导热系数试验方法》9.60
G3140《GB/T 3140-2005 纤维增强塑料平均比热容试验方法》12.00
G3355《GB/T 3355-2005 纤维增强塑料纵横剪切试验方法》9.60
G3362《GB/T 3362-2005 碳纤维复丝拉伸性能试验方法》12.00
G3854《GB/T 3854-2005 增强塑料巴柯尔硬度试验方法》9.60
G3855《GB/T 3855-2005 碳纤维增强塑料树脂含量试验方法》9.60
G3856《GB/T 3856-2005 单向纤维增强塑料平板压缩性能试验方法》12.00
G3857《GB/T 3857-2005 玻璃纤维增强热固性塑料耐化学介质性能试验方法》12.00
G4202《GB/T4202-2001 玻璃纤维产品代号》14.40
G4550《GB/T 4550-2005 试验用单向纤维增强塑料平板的制备》12.00
G4944《GB/T 4944-2005 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层合板层间拉伸强度 试验方法》12.00
G5349《GB/T 5349-2005 纤维增强热固性塑料管轴向拉伸 性能试验方法》12.00
G5350《GB/T 5350-2005 纤维增强热固性塑料管轴向压缩性能 试验方法》9.60
G5351《GB/T 5351-2005 纤维增强热固性塑料管短时水压 失效压力试验方法》12.00
G5352《GB/T 5352-2005 纤维增强热固性塑料管平行板 外载性能试验方法》9.60
G6006《GB/T6006.1~3-2001 玻璃纤维毡试验方法》14.40
G6011《GB/T 6011-2005 纤维增强塑料燃烧性能试验方法炽热棒法》9.60
G7559《GB/T 7559-2005 纤维增强塑料层合板 螺栓连接挤压强度试验方法》12.00
G7689《GB/T7689.1~5-2001 增强材料机织物试验方法》16.80
G7690《GB/T7690.1~6-2001 增强材料纱线试验方法》19.20
G8237《GB/T 8237-2005 纤维增强塑料用液体小饱和聚酯树脂》12.00
G9914《GB/T9914.1~3-2001 增强制品试验方法》14.40
G8924《GB/T 8924-2005 纤维增强塑料燃烧性能试验方法 氧指数法》14.40
G9979《GB/T 9979-2005 纤维增强塑料高低温力学性能 试验准则》9.60
G14206《GB/T 14206-2005 玻璃纤维增强聚酯波纹板》12.00
G14799《GB/T 14799-2005 土工布及其有关产品有效孔径的测定 干筛法》9.60
G15788《GB/T 15788-2005 土工布及其有关产品 宽条拉伸试验方法》12.00
G15789《GB/T 15789-2005 土工布及其有关产品 无负荷时垂直渗透特性的测定》14.40
G16167《GB/T16167-1996 救生艇壳体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层合板技术条件》7.20
G16309《GB/T16309-1996 纤维增强水泥及其制品术语》24.00
G16778《GB/T16778-1997 纤维增强塑料结构件失效分析一般程序》7.20
G16779《GB/T16779-1997 纤维增强塑料层压板拉拉疲劳性能试验方法》7.20
G17470《GB/T17470-1998 玻璃纤维短切原丝毡》9.60
G17630《GB/T17630~17642-1998 土工合成材料》60.00
G17643《GB/T17643-1998 土工合成材料:聚乙烯土工膜》9.60
G17688《GB/T17688-1999 土工合成材料:聚氯乙烯土工膜》12.00
G17689《GB/T17689-1999 土工合成材料:塑料土工格栅》9.60
G17690《GB/T17690-1999 土工合成材料:塑料扁丝编织土工布》7.20
G18369《GB/T18369-2001 玻璃纤维无捻粗纱》9.60
G18370《GB/T18370-2001 玻璃纤维无捻粗纱布》9.60
G18371《GB/T18371-2001 连续玻璃纤维纱》9.60
G18372《GB/T18372-2001 玻璃纤维导风筒基布》9.60
G18374《GB/T18374-2001 增强材料术语及定义》16.80
G18744《GB/T18744-2002 土工合成材料:塑料三维土工网垫》9.60
G18887《GB/T18887-2002 土工合成材料:机织/非织造复合土工布》9.60
.00
通改前非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后面的价格和本回复无关,请楼主找出自己需要的标准代号:


土工材料与增强材料标准


14.土工材料与增强材料标准
G1446《GB/T 1446-2005 纤维增强塑料性能试验方法总则》9.60
G1447《GB/T 1447-2005 纤维增强塑料拉伸性能试验方法》14.40
G1448《GB/T 1448-2005 纤维增强塑料压缩性能试验方法》9.60
G1449《GB/T 1449-2005 纤维增强塑料弯曲性能试验方法》9.60
G1450.1《GB/T 1450.1-2005 纤维增强塑料层间剪切强度试验方法》9.60
G1450.2《GB/T 1450.2-2005 纤维增强塑料冲压式剪切强度试验方法》9.60
G1451《GB/T 1451-2005 纤维增强塑料简支梁式冲击韧性 试验方法》9.60
G1452《GB/T 1452-2005 夹层结构平拉强度试验方法》12.00
G1453《GB/T 1453-2005 夹层结构或芯子平压性能试验方法》12.00
G1454《GB/T 1454-2005 夹层结构侧压性能试验方法》12.00
G1455《GB/T 1455-2005 夹层结构或芯子剪切性能试验方法》12.00
G1456《GB/T 1456-2005 夹层结构弯曲性能试验方法》14.40
G1457《GB/T 1457-2005 夹层结构滚筒剥离强度试验方法》12.00
G1462《GB/T 1462-2005 纤维增强塑料吸水性试验方法》9.60
G1463《GB/T 1463-2005 纤维增强塑料密度和相对密度试验方法》9.60
G1464《GB/T 1464-2005 夹层结构或芯子密度试验方法》9.60
G2572《GB/T 2572-2005 纤维增强塑料平均线膨胀系数试验方法》9.60
G2576《GB/T 2576-2005 纤维增强塑料树脂不可溶分含量试验方法》12.00
G2577《GB/T 2577-2005 玻璃纤维增强塑料树脂含量试验方法》12.00
G3139《GB/T 3139-2005 纤维增强塑料导热系数试验方法》9.60
G3140《GB/T 3140-2005 纤维增强塑料平均比热容试验方法》12.00
G3355《GB/T 3355-2005 纤维增强塑料纵横剪切试验方法》9.60
G3362《GB/T 3362-2005 碳纤维复丝拉伸性能试验方法》12.00
G3854《GB/T 3854-2005 增强塑料巴柯尔硬度试验方法》9.60
G3855《GB/T 3855-2005 碳纤维增强塑料树脂含量试验方法》9.60
G3856《GB/T 3856-2005 单向纤维增强塑料平板压缩性能试验方法》12.00
G3857《GB/T 3857-2005 玻璃纤维增强热固性塑料耐化学介质性能试验方法》12.00
G4202《GB/T4202-2001 玻璃纤维产品代号》14.40
G4550《GB/T 4550-2005 试验用单向纤维增强塑料平板的制备》12.00
G4944《GB/T 4944-2005 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层合板层间拉伸强度 试验方法》12.00
G5349《GB/T 5349-2005 纤维增强热固性塑料管轴向拉伸 性能试验方法》12.00
G5350《GB/T 5350-2005 纤维增强热固性塑料管轴向压缩性能 试验方法》9.60
G5351《GB/T 5351-2005 纤维增强热固性塑料管短时水压 失效压力试验方法》12.00
G5352《GB/T 5352-2005 纤维增强热固性塑料管平行板 外载性能试验方法》9.60
G6006《GB/T6006.1~3-2001 玻璃纤维毡试验方法》14.40
G6011《GB/T 6011-2005 纤维增强塑料燃烧性能试验方法炽热棒法》9.60
G7559《GB/T 7559-2005 纤维增强塑料层合板 螺栓连接挤压强度试验方法》12.00
G7689《GB/T7689.1~5-2001 增强材料机织物试验方法》16.80
G7690《GB/T7690.1~6-2001 增强材料纱线试验方法》19.20
G8237《GB/T 8237-2005 纤维增强塑料用液体小饱和聚酯树脂》12.00
G9914《GB/T9914.1~3-2001 增强制品试验方法》14.40
G8924《GB/T 8924-2005 纤维增强塑料燃烧性能试验方法 氧指数法》14.40
G9979《GB/T 9979-2005 纤维增强塑料高低温力学性能 试验准则》9.60
G14206《GB/T 14206-2005 玻璃纤维增强聚酯波纹板》12.00
G14799《GB/T 14799-2005 土工布及其有关产品有效孔径的测定 干筛法》9.60
G15788《GB/T 15788-2005 土工布及其有关产品 宽条拉伸试验方法》12.00
G15789《GB/T 15789-2005 土工布及其有关产品 无负荷时垂直渗透特性的测定》14.40
G16167《GB/T16167-1996 救生艇壳体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层合板技术条件》7.20
G16309《GB/T16309-1996 纤维增强水泥及其制品术语》24.00
G16778《GB/T16778-1997 纤维增强塑料结构件失效分析一般程序》7.20
G16779《GB/T16779-1997 纤维增强塑料层压板拉拉疲劳性能试验方法》7.20
G17470《GB/T17470-1998 玻璃纤维短切原丝毡》9.60
G17630《GB/T17630~17642-1998 土工合成材料》60.00
G17643《GB/T17643-1998 土工合成材料:聚乙烯土工膜》9.60
G17688《GB/T17688-1999 土工合成材料:聚氯乙烯土工膜》12.00
G17689《GB/T17689-1999 土工合成材料:塑料土工格栅》9.60
G17690《GB/T17690-1999 土工合成材料:塑料扁丝编织土工布》7.20
G18369《GB/T18369-2001 玻璃纤维无捻粗纱》9.60
G18370《GB/T18370-2001 玻璃纤维无捻粗纱布》9.60
G18371《GB/T18371-2001 连续玻璃纤维纱》9.60
G18372《GB/T18372-2001 玻璃纤维导风筒基布》9.60
G18374《GB/T18374-2001 增强材料术语及定义》16.80
G18744《GB/T18744-2002 土工合成材料:塑料三维土工网垫》9.60
G18887《GB/T18887-2002 土工合成材料:机织/非织造复合土工布》9.60
.00
通改前非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G19274《GB/T19274-2003 土工合成材料:塑料土工格室》12.00
G19470《GB/T 19470-2004 土工合成材料 塑料土工网》12.00
G19631《GB/T 19631-2005 玻璃纤维增强水泥轻质多孔隔墙条板》14.40
G19978《GB/T 19978-2005 土工布及其有关产品 刺破强力的测定》9.60
GJ83A《GJB83A-2004 高强玻璃纤维纱规范》9.60
GJ84A《GJB84A-1997 高强玻璃纤维布规范》9.60
GJ1058《GJB 1058A-2003 玻璃纤维仿形织物规范》9.60
GJ1506《GJB 1506A-2001 聚氯乙烯涂覆维尼纶篷布规范》9.60
GJ2620《GJB2620-1996 军用硅橡胶涂覆织物规范》9.60
GJ2637《GJB2637-1996 碳纤维树脂基复合材料层合板疲劳试验方法》9.60
GJ2651《GJB2651-1996 碳/酚醛、碳/环氧预浸料红外指数试验方法》7.20
GJ2845《GJB2845-1997 带金属丝碳纤维编织布规范》9.60
GJ2846《GJB2846-1997 单向弹性织物规范》9.60
GJ2848《GJB2848-1997 高强度低伸长率涤纶长丝束规范》9.60
GJ2850《GJB2850-1997 氧化锆纤维制品规范》9.60
GJ3380《GJB3380-1998 碳化硼涂层硼纤维规范》9.60
GJ3402《GJB3402-1998 碳布/酚醛-高硅氧布/酚醛复合缠绕制品规范》9.60
GJ3787《GJB3787-1999 玻璃纤维空气滤纸规范》9.60
GJ3788《GJB3788-1999 特种工业用高强锦丝带规范》9.60
GJ3789《GJB 3789-1999 特种工业用苎麻绳、线规范》9.60
GJ3790《GJB3790-1999 阻燃涤纶苎麻混纺布规范》9.60
GJ3791《GJB3791-1999 阻燃锦丝绸、带、绳规范》7.20
GJ3792《GJB3792-1999 防热辐射玻璃纤维复合织物规范》9.60
GJ3939《GJB 3939-2000 军用芳纶绸规范》9.60
GJ3945《GJB3945-2000 芳纶/环氧树脂预浸料规范》14.40
GJ5039《GJB5039-2001航空用无碱超细玻璃棉垫规范》9.60
GJ5073《GJB5073-2001 高硅氧穿剌织物规范》7.20
GJ5106《GJB5106-2002 碳纤维复合材料/芳纶纸蜂窝夹层板和夹层件通用规范》9.60
GJ5303《GJB5303-2004 双马树脂/碳纤维预浸料规范》12.00
GJ5304《GJB5304-2004 军用复合材料术语》46.00
GJ5334《GJB5334-2004 特种工业用高强涤丝带规范》9.60
GJ5335《GJB5335-2004 碳化用聚丙烯腈原纤维规范》7.20
GJ5336《GJB5336-2004 聚四氟乙烯复合织物规范》7.20
GJ5505《GJB5505-2005 K 预混料模压复合翼(舵)规范》9.60
QJ3074《QJ3074-1998 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电阻率测试方法》9.60
H243《HB/Z243-1993 D-1涤沦织物增强丙烯酸酯板材制造工艺》9.60
H341《HB/Z341-2000 复合材料成型剪裁铺贴工艺》9.60
H5393《HB 5393-2004 玻璃纤维增强聚酰胺1010塑料规范》9.60
H6739《HB6739-1993 碳纤维复合材料层压板冲击后压缩试验方法》9.60
H7224《HB 7224-1995 复合材料构件通用技术条件》12.00 
H7237《HB7237-1995 复合材料层压板内剪切试验方法》9.60
H7401《HB7401-1996 树脂基复合材料层合板湿热环境吸湿试验方法》9.60
H7402《 HB7402-1996 碳纤维复合材料层合板Ⅰ型层间断裂韧性Gic试验方法》9.60
H7624《HB7624-1998 碳纤维复合材料层合板弯曲疲劳试验方法》7.20
H7625《HB7625-1998 碳纤维复合材料层合板湿热环境下拉伸试验方法》7.20
H7626《HB7626-1998 碳纤维复合材料层合板湿热环境下压缩试验方法》7.20
H7772《HB7772-2005 环氧树脂/碳纤维预浸料规范》16.80
H7775《HB7775-2005 复合材料制件工装建模要求》9.60
JG166《JG/T 166-2004 纤维片材加固修复结构用粘结树脂》12.00
JG167《JG/T 167-2004 结构加固修复用碳纤维片材》12.00
JC169《JC/T169-1994 无碱玻璃纤维纱》7.20
JC170《JC/T170-2002 无碱玻璃纤维布》9.60
JC171.1《JC/T171.1-2005 涂覆玻璃纤维布:硅橡胶涂覆玻璃纤维布》12.00
JC173《JC/T 173-2005 玻璃纤维防虫网布》9.60
JC174《JC/T 174-2005 无碱玻璃纤维带》9.60
JC556《JC/T 556-2005 磨碎玻璃纤维》9.60
JC572《JC/T572-2002 耐碱玻璃纤维无捻粗纱》7.20
JC590《JC/T 590-2005 过滤用玻璃纤维针刺毡 》9.60
JC666《JC/T666-1997 玻璃纤维增强水泥轻质多孔墙条板》21.60
JC768《JC/T768-2002 玻璃纤维过滤布》9.60
JC774《JC/T 774-2004 预浸料凝胶时间试验方法》9.60
JC775《JC/T 775-2004 预浸料树脂流动度试验方法》9.60
JC776《JC/T 776-2004 预浸料挥发物含量试验方法》9.60
JC777《JC/T 777-2004 预浸纱带拉伸强度试验方法》9.60
JC780《JC/T 780-2004 预浸料树脂含量试验方法》12.00
JC784《JC/T 784-2005 玻璃纤维工业用硬质绕丝筒》12.00
JC839.1《JC/T839.1-1998 沥青路面用玻璃纤维土工格栅》9.60
JC841《JC/T841-1999 耐碱玻璃纤维网格布》7.20
JC896《JC/T896-2002 玻璃纤维短切原丝》9.60
JC940《JC/T940-2004 玻璃纤维增强水泥(GRC)装饰制品》15.60
JC941《JC/T941-2004 门窗用玻璃纤维增强塑料拉挤中空型材》9.60
JC952《JC/T 952-2005  玻璃纤维增强水泥永久性管状芯模》12.00
JC953《JC/T 953-2005 缠绕用高强玻璃纤维无捻粗纱》12.00
HG3025《HG/T3025~3032(97) 合成材料》30.00
HG3504《HG/T 3504-2003  玻璃纤维润滑剂G》9.60
JT(合)513《JT/T 513~521-2004 公路工程土工合成材料》(合订本)69.00
JTJ060《JTJ060-1998 公路土工合成材料试验规程》46
猜你喜欢最新推荐热门推荐更多推荐
品牌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