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已应助】如何判定标准里提到的检测工具是否需要送检?

浏览0 回复34 电梯直达
路云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示值”是另一条定义,但“示值”是通过测量者实施测量得到的值,因此属于“测得值”范畴。

      “示值”定义的原文(见24楼截图)是:由测量仪器或测量系统给出的量值。是你说的意思吗?哪里说了属于“测得值”范畴?这不是你瞎编杜撰出来的谎言是什么?“示值”在你没有进行测量之前就已经给出,没有“示值”的测量仪器或测量系统,你怎么它用来进行测量?蠢得要死,笨得要命。

      “测量结果”用“测得值”代表,但不一定就是“示值”,“示值”则一定是“测得值”。

      “测得值”也要看是什么“测得值”。“示值”可以是“测得值”(未经修正的),但不一定是“测量结果的测得值”,也不一定是被测量的同类量值,你懂不懂啊?

      建议路云先生好好学习一下概念系统中的上下层关系,在“属种关系”中,下层概念一定是上层概念(即包含在上层概念中),但却不能说上层概念一定是下层概念,如果连这点基本常识都没有,你除了会骂人外,就只能一辈子概念不清,概念混淆,错误百出了。

      像你这种大粪浇(教)屎的臭水平,怎么好意思在这里说教“属种关系”呀。猫有四条腿,属“猫科动物”,狗也有四条腿,属“犬科动物”。你告诉我,有四条腿的属于“猫科动物”还是属于“犬科动物”啊?

      由上所述,“测得值”是上层概念,“示值”是下层概念,因此“示值”一定是“测得值”,但“测得值”不一定就是“示值”。“标称值”不是测得的,而是设计者规定的,一旦完成设计,不管是否投产,不管是否投用,也不管使用了多久,“标称值”终生不变。因此“标称值”与“测得值”并不存在“属种关系”,也不存在“从属关系”,两者之间不存在上下层关系,不能放在一起相提并论。

      这个上下层概念是谁规定的?是你规某人家规定的吗?为什么JJF1001不将“示值”定义列于第5.2条“测得值”定义之下的第5.2.1条啊?要你回答钢直尺上的“1 cm”示值,怎么个随着使用过程的延续将不断变化?今天这把尺的“1 cm”的示值,与昨天相比是变长了还是变短了?昨天这条标尺刻线读“1 cm”,今天这条标尺刻线不读“1 cm”吗?这已经是第二次问你了吧,“学术无赖”。你是有能力回答还是没能力回答呀?

      “误差”的定义是“测得值”与“参考值”之差,“示值”是“测得值”,所以就有“示值误差”之说。实物量具“标称值”是终生不变的值,不是“测得值”。理论上实物量具有“标称值”和“实际值”无“示值”,因此理论上只存在“偏差”和“修正值”,不存在实物量具的“示值误差”。



      不要在这里断章取义、正经歪念。“示值”是“测得值”为什么JJF1001第5.2条“量的测得值”定义不将“示值”加到红框标示处啊?你“属种关系”是从哪里学来的?学成这副“孬种”样?我在24楼就已经说得清清楚楚:“示值”与“参考值”之差才叫“示值误差”(又称“仪器偏移”),“测得值”与“参考值”之差谓之“测量误差”。前者是测量仪器的固有计量特性,你测不测它都是客观存在的。后者是测量结果的特性,必须通过测量后才能获得。但两者并非对立的不相容关系。对“仪器示值误差”的检测,站在仪器的角度说,“仪器的示值误差”就是定量表征仪器准确程度的参量(测量仪器的特性)。站在检测人员的角度说,“示值误差”就是他获得的“测量误差”(测量结果的属性)。
赞贴
0
收藏
0
拍砖
0
2021/12/9 23:55:56 Last edit by luyunnc
品牌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