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讨论】她山之石—aiwodewj1:关于测量1/3原则的讨论

浏览0 回复6 电梯直达
刘彦刚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aiwodewj1

    我们都知道计量的要求,目标不确定度≤1/3测量过程评定的不确定度(置信概率95%),那如果是检测当中或生产过程中,我们遇到的问题,比如:我监测管道内压力0~100pa,允许误差±30pa,(在不考虑任何影响量的情况下,只考虑器具的不确定度)我们选用的应该是≤±10pa的压力表去进行检测,而我们使用的是±30pa的压力表,理由是使用要求是测量允许误差±30pa,选用的合适。我说要选用最底线±10pa的压力表,请问这个说明在说明技术要求中可以看到,不包含检定规程校准规范,这个1/3原则在测量(不是计量))中在哪能找到解释。找了一圈都是讲计量的,在测量或检测中能找到说明吗?
为您推荐
您可能想找: 技术咨询 询底价
专属顾问快速对接
立即提交
刘彦刚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因为对于测量或检测中,被测对象是特定的,相应的标准(产品标准或检测方法标准)中,一般会给出检测仪器准确度的具体要求。而计量不一样,要面对不同准确度等级,所以这样的量传(或溯源)只能给出一个原则哦!
路云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原文由 刘彦刚(pxsjlslyg) 发表:
aiwodewj1:
    我们都知道计量的要求,目标不确定度≤1/3测量过程评定的不确定度(置信概率95%),那如果是检测当中或生产过程中,我们遇到的问题,比如:我监测管道内压力是0~100pa,允许误差是±30pa,(在不考虑任何影响量的情况下,只考虑器具的不确定度)我们选用的应该是≤±10pa的压力表去进行检测,而我们使用的是±30pa的压力表,理由是使用要求是测量允许误差±30pa,选用的合适。我说要选用最底线±10pa的压力表,请问这个说明在说明技术要求中可以看到,不包含检定规程和校准规范,这个1/3原则在测量(不是计量))中在哪能找到解释。找了一圈都是讲计量的,在测量或检测中能找到说明吗?
      他这个例子不是不确定度之比,而是准确度等级(允许误差)之比。
赞贴
0
收藏
0
拍砖
0
2022/4/27 23:35:49 Last edit by luyunnc
刘彦刚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原文由 路云(luyunnc) 发表:
      他这个例子不是不确定度之比,而是准确度等级(允许误差)之比。
实际上,实质是大同的。因为一般来说不确定度是指概率为95%真值存在区间的半宽;对应等级同样是允差的半宽。只是后者是传统的,前者是现代国际流行的而已。
赞贴
0
收藏
0
拍砖
0
2022/4/29 12:51:48 Last edit by pxsjlslyg
路云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原文由 刘彦刚(pxsjlslyg) 发表:
实际上,实质是大同的。因为一般来说不确定度是指概率为95%真值存在区间的半宽;对应等级同样是允差的半宽。只是后者是传统的,前者是现代国际流行的而已。
      意义是不一样的。误差是偏移性指标,是准确程度的定量表征,不确定度是离散性指标,是可靠程度的定量表征。如果只对不确定度要求(校准的理念),通常都应该是进行修正测量,以抵偿“系统误差”的影响。如果只对误差要求(检定的理念),通常都是做不修正测量,将最终误差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
刘彦刚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原文由 路云(luyunnc) 发表:
      意义是不一样的。误差是偏移性指标,是准确程度的定量表征,不确定度是离散性指标,是可靠程度的定量表征。如果只对不确定度要求(校准的理念),通常都应该是进行修正测量,以抵偿“系统误差”的影响。如果只对误差要求(检定的理念),通常都是做不修正测量,将最终误差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
      不管是测量不确定度(是离散性指标),还是对应准确度等级的允许误差限(是允许离散性指标),都不能用生对示值进行修正。反之不管是校准,还是检定,只有对应点给出的示误差,才能用来修示值。修正后的不确定度,对于校准来说,就是校准证书给出的测量不确定度;而对于检定则是检定的测量不确定度,如果我们需要该检定的测量不确定度,那么我们送检时,应在送检单上注明该要求。
路云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原文由 刘彦刚(pxsjlslyg) 发表:
      不管是测量不确定度(是离散性指标),还是对应准确度等级的允许误差限(是允许离散性指标),都不能用生对示值进行修正。反之不管是校准,还是检定,只有对应点给出的示误差,才能用来修示值。修正后的不确定度,对于校准来说,就是校准证书给出的测量不确定度;而对于检定则是检定的测量不确定度,如果我们需要该检定的测量不确定度,那么我们送检时,应在送检单上注明该要求。
      我从来没有说过用误差限来对测量结果进行修正,误差限(最大允许误差)是人为规定的技术要求,是仪器的合格判据,不代表仪器的实际误差。修正当然是用仪器的实际误差值来进行修正咯。不确定度与实际误差的大小没有关系,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不会因为你对测量结果进行了修正而变小。因为它是定量表征可靠程度的离散性参数,修正只能改变准确程度(偏移程度),改变不了可靠程度(离散程度)。“检定结果的不确定度”与“校准结果的不确定度”本就是没有任何区别的同一参量(引入的各不确定度分量完全一致)。
      从理论上讲,校准是以各级测量不确定度之比作为量传比,所以校准都应该是修正测量。从国家基准所复现的量值,直至最末一级的测量结果,都应该是一致的。所不同的是,校准自上而下各级测量结果相同,只有不确定度逐级放大。而检定则是以各级测量误差限之比作为量传比,所以检定通常是做不修正测量,从国家基准所复现的量值,直至最末一级的测量结果是不一致的(控制的是误差限)。因此检定自上而下不仅各级测量结果的误差逐级放大,不确定度也逐级放大。这就是国外(国际)都是通行校准,而不认同检定的原因,不是没有道理的。这就是为什么说“检定合格的计量器具,不一定是测量准确的计量器具,要想测量准确,就必须校准”
赞贴
0
收藏
0
拍砖
0
2022/5/1 9:59:40 Last edit by luyunnc
猜你喜欢 最新推荐 热门推荐
品牌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