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已应助】求解读A025:2022条款6.3.3

浏览0 回复13 电梯直达
路云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原文由 Ins_e3d3c2ae(Ins_e3d3c2ae) 发表:
各位老师,大家好,帮忙解读一下6.3.3条款
6.3.3 校准实验室应确保环境条件监测的有效性,应根据校准方法等文件对环境条件要求的“严苛”程度采取适当的有效措施监测和记录环境条件。
注:下列情况,宜采用自动监测/记录装置监测合格记录环境条件:
a)校准过程中的环境条件(温度)要求较为严苛,如(23±2)℃、(20±0.5)℃;
请问如何理解这个温度?
b)校准方法等文件对校准过程中的环境温度波动度有要求;
这个条款是按照检定规程或者校准规范里面的环境条件来执行对吗?比如检定规程中的环境温度(5~45)℃,我们就会在这个范围内,判定。
c)校准方法等文件规定被校样品在校准前有温度平衡要求,需在恒温室放置2h以上的;
d)校准过程为自动完成,且无人值守的;
e)校准过程持续4h以上的。
以上这几条是根据检定规程或者校准规范中的环境温度要求是否严格来执行对吗?
      a)校准过程中的环境条件(温度)要求较为严苛,如(23±2)℃、(20±0.5)℃;
      这个不是温度波动范围,而是实施校准时要求的温度范围。一般来说环境温度范围要求控制在给定温度±2℃及以下,就算是比较严苛的了。±5℃的比较常见。
      b)校准方法等文件对校准过程中的环境温度波动度有要求;
      您说的“检定规程中的环境温度(5~45)℃”恐怕是您臆想的,检定规程不大可能会允许检定过程中温度波动范围如此大,这几乎是不可能的,可以说是失控。一般波动范围的表述是在a)款的基础上,附加在一定时段温度波动不超过多少,如下图所示:

      c)校准方法等文件规定被校样品在校准前有温度平衡要求,需在恒温室放置2h以上的;
      这条是针对被校对象由于检定工作间的内外温差,导致被校对象自身的温度,与检定环境温度不一致。这种情况如果立即检定,将会导致检定结果失真。故需要将被校对象置于检定环境温度下自适应达到平衡(如下图所示)。

      d)校准过程为自动完成,且无人值守的;
      e)校准过程持续4h以上的。

      以上两条往往是同时并存,特别是d)款,通常检定过程的耗时都不是很短。这种情况往往需要对整个检定过程环境温度的变化,实施实时连续的监测与记录。所以需要配置具有连续记录功能的温湿度记录仪。
物价真高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elife2013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猜你喜欢 最新推荐 热门推荐
品牌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