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分享】【实战宝典】 ICP-MS是如何起源和发展的?

浏览0 回复0 电梯直达
小官人-闭关修炼中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问题描述:ICP-MS是如何起源和发展的?
解答:
1980年,由美国学者HoukFasselIowa州立大学Ames实验室)及英国学者GraySurrey大学)等人共同发表文章《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as an Ion Sourcefor MassSpectrometric Determination of Trace Elements》(Houk等,1980),该里程碑文章报道了以独特的接口技术将高效地电感耦合等离子体源(ICP)与四极杆质谱仪(具有的灵敏、快速扫描以及干扰较少的优点)相结合, 发展了一种多元素和同位素分析技术(如图2-1)。该技术大大地降低了ICP光谱仪的基体谱线干扰,同时消除了火花源质谱仪的离子化效率低与进样困难等缺点。ICP-MS以其灵敏度高、检出限低、多元素同时测定、线性范围宽、应用范围广等优点已被公认为是微痕甚至超痕量无机元素同位素分析最佳技术。1993年,在美国“匹兹堡化学年会”颁奖仪式上,因对ICP - MS 重大贡献荣获Maurice F. Halser 奖的Houk说,“我只不过是实现了用同位素代替波长’”。而这一代替却使仪器的分析能力跨越了几个数量级。


2-1Houk等发表于《Analytical ChemistryICP-MS“里程碑”文章。

1983年第一台商品化ICP-MS仪器(加拿大Sciex公司和英国VG公司分别同时推出)问世以来,全球生产厂家已由最初的两家增加到至少15家以上。不同厂家的仪器不断升级换代, 不断推出适应市场需求的新产品。各种型号仪器的基本结构与早期仪器相似, 但构件细节不断完善。在灵敏度、精密度、可靠性、抗干扰能力、自动化程度等方面也有了很大的突破。目前有超过15000台各式各样的ICP-MS仪器运行于全球各个实验室,应用于食品安全、环境、高纯材料、航空、地矿、化工、科研高校、生物等各个领域中。值得特别指出是随着国内研发经费投入的持续增加,多款国产化ICP-MS已推出市场并被用户逐步认可,同时国家/行业/地方测试标准的陆续颁布,其应用范围进一步扩大,单台仪器的市场价格也日趋合理,使它几乎成为各个实验室的“标配”。

以上内容来自仪器信息网《ICP-MS实战宝典》
为您推荐
您可能想找: ICP-MS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 询底价
专属顾问快速对接
立即提交
猜你喜欢 最新推荐 热门推荐
品牌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