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分享】陕西省生态环境厅23条措施政策6问6答解读

浏览0 回复0 电梯直达
wuyuzegang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陕西省生态环境厅6月15日印发了《全省生态环境系统稳经济守底线促发展二十三条措施》(以下简称《二十三条措施》),《二十三条措施》的出台背景、主要内容、服务措施和亮点做法,解读如下。

问题1:《二十三条措施》出台有哪些背景和意义?

答: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2022年经济工作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各地区各部门要担负起稳定宏观经济的责任,各方面要积极推出有利于经济稳定的政策,政策发力适当靠前。近期,中央和我省均召开稳住经济大盘电视电话会议,出台扎实稳住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生态环境部印发《关于做好重大投资项目环评工作的通知》,强化重大投资项目环评服务保障。

省生态环境厅向全省生态环境系统印发《二十三条措施》,要求全省各级生态环境部门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增强责任感、紧迫感,深刻认识稳经济、扩内需的重要意义,充分发挥全省生态环境系统的主观能动性,主动作为、积极担当、靠前服务,帮助市场主体纾困减负,全力推动重大项目落地、更好服务市场主体发展、全面提升生态环境治理水平,为企业应享快享尽享政策提供优质服务,推动实现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多赢,为稳e经济、守底线、促发展贡献生态环境系统力量。

问题2:《二十三条措施》的总体思路和框架是什么?

答:《二十三条措施》聚焦我省生态环境系统主责主业,提出稳经济、守底线、促发展的总要求,遵循“只要有利于重大项目落地、有利于市场主体发展、有利于守牢生态环境底线,都要最大限度用好政策空间,最大限度优化资源配置,最大限度推动措施落地”的总体思路,统筹抓、具体抓、攻坚抓,提出了四方面内容23条措施。

主要内容聚焦全力推动重大项目落地、更好服务市场主体发展、全面提升生态环境治理水平和持之以恒抓落实四方面,坚持以目标引领制定措施,坚持以改革创新破解难题,形成一套政策工具“加油包”,在优化流程、提高效率上下功夫,在靠前服务、便民惠企上出实招,在提升能力、守牢底线中有作为。

问题3:《二十三条措施》提出最大限度用好政策空间,最大限度优化资源配置,有哪些具体举措?

答:《二十三条措施》坚持以目标引领制定措施。紧盯中央和我省关于稳经济、促发展的有关要求,将生态环保工作放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考量,紧紧围绕保障经济平稳运行的重大投资项目和稳就业的中小微企业来制定措施,依靠改革创新破解难题。

通过提前介入项目环评、创新环评审批方式、允许暂缓取得排污权、多元化投融资机制、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等最大限度用好政策空间,保重大项目稳增长、支持小微企业保就业;通过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推进实现“一次都不用跑”、优化监管方式、环保帮扶指导、财税支持、发展环保产业等最大限度优化资源配置,提高效率,促进发展,切实为企业打通堵点、解决难点、消除痛点。

问题4:《二十三条措施》提出全力推动重大项目落地,如何保障?

答:重大投资项目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全力推动重大项目落地,是稳定经济增长、保障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对稳增长的贡献和意义尤为突出。我们将着重通过以下几方面全力推动重大项目落地。

一是专人服务重大投资项目。全力推动“十四五”规划的重大工程、水利及交通等基础设施、煤炭保供、涉及补链强链的高技术产业等重大投资项目加快落地。二是提前介入项目环评。开展环评服务到一线,现场解读最新政策要求,把项目可能存在的矛盾和问题解决在前端,避免项目前期政府决策和企业投资风险。三是创新环评审批方式。对部分建设项目可“打捆”开展环评审批、不与污染物总量指标挂钩、压茬审查审批、实施并联审批。四是允许暂缓取得排污权。年内新投产的重大投资项目,在申领排污许可证前,提出申请暂缓取得排污权指标,并书面承诺投产后1年内按彼时政策有偿取得。五是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全面推进环评与排污许可政务服务标准化,持续深化“证照分离”改革。会同发展改革、能源等主管部门,妥善处置煤炭行业历史遗留环评问题。

问题5:《二十三条措施》提出对由生态环境部门参与出台的不符合《大气污染防治法》和《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要求的机动车限行措施一律限期予以纠正,主要有哪些考虑?

答:我省近年经济社会发展进入快车道,随着生活水平提高,私人汽车拥有量从2010年的182万辆快速增长至2020年667万辆,我省各地近年出台的常态化限行措施是对城市缓堵保畅和减轻大气污染防治压力的一种政策探索。此次生态环境系统作为参与部门主动提出调整,主要有以下几方面考虑。

一是最大限度用好政策空间,助力汽车产业消费和交通运输复工达产。国务院扎实稳住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中提出“各地区不得新增汽车限购措施”“全面取消二手车限迁政策”“对皮卡车进城实施精细化管理,研究进一步放宽皮卡车进城限制”等稳定增加汽车消费政策,同时提出相关完善交通物流保通保畅政策。为进一步提振我省汽车消费市场信心,延伸“取消限购、限迁、皮卡车进城限制政策”红利,保障广大群众复工达产便捷出行,生态环境部门坚决落实国务院、省政府文件要求,坚定服务稳增长稳就业大局。从生态环境部门层面,年内各市区对现行机动车限行政策开展自查,对由生态环境部门参与出台的不符合《大气污染防治法》和《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要求的机动车限行措施一律限期予以纠正,自《二十三条措施》印发之日起,不再参与出台、执行不符合上述要求的相关常态化限行措施。

二是最大限度优化资源配置,让人民群众共享生态文明建设成果。“十三五”以来,全省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运输结构不断优化,关中地区综合整治“散乱污”企业2.7万户,完成散煤治理320余万户,全省累计拆改燃煤锅炉1.9万台,实施燃气锅炉低氮燃烧改造0.6万台。全省铁路货运量较2017年增加1.15亿吨,淘汰黄标车、高排放老旧车约34万辆。2021年蓝天保卫战3项国考约束性指标全面超额完成。全省PM2.5平均浓度首次“破四进三”,达到“30+”,空气质量六项指标全部达到二级标准,大气污染防治取得里程碑式突破。这些成绩既离不开各地各部门各行业的努力,也离不开人民群众积极参与的贡献,通过优化调整政策,优化资源配置,让大家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共享改善成果和红利,收获更多幸福感。

三是最大限度转化发展优势,为汽车行业发展腾出更多发展空间。我省个别城市当前施行的常态化限行政策主要影响私人乘用车城区出行,新能源汽车、公共汽车、出租车、专项作业车辆等不受限行政策影响,柴油货车一般执行避让、绕行政策。我国移动源环境管理年报数据表明,柴油车NOx排放量超过汽车排放总量的80%,PM超过90%;汽油车CO超过汽车排放总量的80%,HC超过70%,NOx约占5%,当前影响我省城市空气质量排名的主要指标是NOx和PM,乘用车的常态化限行不是解决当前汽车NOx和PM排放的治本之策,需要转换管理思路,通过油品升级等治本之策来降低汽车污染排放。近日,省发展改革委、省生态环境厅联合印发《关于陕西省成品油质量升级的通告》,从2022年6月1日起,全省范围内加油站试行供应国六B标准车用汽油,同时省内不再生产、调入国六A标准车用汽油;8月1日起全面停止销售低于国六B标准车用汽油,走在了全国前列。本次油品升级,车用汽油中烯烃含量指标由国六A标准中的18%调整至国六B标准中的15%,整体下降了3%,对臭氧污染防治将起到积极作用,有利于我省空气质量改善。截止目前,全省10个国考城市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同比改善2.2%,空气质量整体持续改善,为经济社会发展赢得更多发展空间。下一步,我们将更加统筹路、油、车、企治理,推进传统汽车清洁化,加快淘汰国三及以下排放标准的汽车,加快推动机动车新能源化发展,通过优化车辆结构为汽车产业发展腾出更多发展空间和环境容量,让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全社会低碳绿色转型。

问题6:《二十三条措施》提出全面提升生态环境治理水平,有哪些考虑?

答: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生态文明建设,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大事业。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陕西生态环境保护,不仅关系自身发展质量和可持续发展,而且关系全国生态环境大局”。我们将通过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稳步推进“无废城市”建设、防范化解环境风险隐患、自查自纠机动车限行政策和一市一策开展臭氧攻关等提升治理能力,推动全省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好转;通过持续推进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积极助力乡村生态振兴、深入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创建等以实际行动把握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定不移走好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将生态优势转换为发展优势,让人民群众共享生态文明建设成果。

全省生态环境系统将以稳经济、守底线、促发展统领当前各项工作,严格落实“勤快严实精细廉”要求,改进工作作风,联动配合抓好《二十三条措施》落实,最大限度推动措施落地。
该帖子作者被版主 老兵5积分, 2经验,加分理由:发帖奖
为您推荐
您可能想找: 技术咨询 询底价
专属顾问快速对接
立即提交
猜你喜欢 最新推荐 热门推荐
品牌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