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已应助】关于荧光光度计的信噪比困惑

浏览0 回复5 电梯直达
Ins_7dd1906e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最近在测试新买的荧光光度计的性能指标时,发现信噪比这个指标比较奇怪。同样是标称S/N p-p 300的设备,在发射和激发带宽10nm、高压800V、积分时间2秒的情况下做水的拉曼峰。打开样品仓,信号会略微上升,确定不溢出。等2-3秒后关上样品仓,新老设备相差比较多。老设备大概3秒左右到达信号稳定,但是新的设备需要6秒左右信号才能稳定下来,都明显超过了设定的积分时间。是我的操作不合理还是我对积分时间的理解有错误?
推荐答案:夕阳回复于2022/08/02
(1)积分时间是指荧光信号开始测量后的采集周期,例如文中2秒的积分时间就是以2秒为一个采样周期(以2秒计算样品信号的积分面积)。
(2)楼主所谓的6秒时间是仪器的稳定时间,这与采样时间没有必然的联系。不过稳定时间越早,反映了仪器的稳定性越好。但是这个稳定时间与各种因素有关。
(3)一般的荧光仪为了避免检测器(光电倍增管)受到外界强光的照射而过早衰老,一般在样品室的上盖打开时,在光入口处均有一个光闸;当样品室打开时,光闸落下即阻止了外界光的射入。当样品室上盖合上(关闭)时,光闸打开。这个一开一合的过程需要仪器有一个延迟时间(稳定的过程);自然了,这个延迟时间越短越好。但是荧光仪的检测过程不是以仪器上盖闭合为开始测量为起点的,要等到一个短暂的延迟时间后再点击仪器的测量键就保险了。所以楼主的6秒的稳定时间便可作为延迟测量的参考时间。
(4)具体6秒的没延迟时间算不算长?这要因不同型号的仪器而异。但是我主观认为6秒的延迟时间确有些长了。只要仪器预热时间足够,理论上样品仓上盖合上后即可测量,我是用的荧光仪便是如此。
为您推荐
专属顾问快速对接
获取验证码
立即提交
夕阳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1)积分时间是指荧光信号开始测量后的采集周期,例如文中2秒的积分时间就是以2秒为一个采样周期(以2秒计算样品信号的积分面积)。
(2)楼主所谓的6秒时间是仪器的稳定时间,这与采样时间没有必然的联系。不过稳定时间越早,反映了仪器的稳定性越好。但是这个稳定时间与各种因素有关。
(3)一般的荧光仪为了避免检测器(光电倍增管)受到外界强光的照射而过早衰老,一般在样品室的上盖打开时,在光入口处均有一个光闸;当样品室打开时,光闸落下即阻止了外界光的射入。当样品室上盖合上(关闭)时,光闸打开。这个一开一合的过程需要仪器有一个延迟时间(稳定的过程);自然了,这个延迟时间越短越好。但是荧光仪的检测过程不是以仪器上盖闭合为开始测量为起点的,要等到一个短暂的延迟时间后再点击仪器的测量键就保险了。所以楼主的6秒的稳定时间便可作为延迟测量的参考时间。
(4)具体6秒的没延迟时间算不算长?这要因不同型号的仪器而异。但是我主观认为6秒的延迟时间确有些长了。只要仪器预热时间足够,理论上样品仓上盖合上后即可测量,我是用的荧光仪便是如此。
赞贴
0
收藏
0
拍砖
0
2022/8/2 8:28:58 Last edit by anping
Ins_7dd1906e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又做了一些相关的测试,新设备的在900V时的稳定曲线大致2秒左右到达稳定性信号的95%左右,但是剩下的5%就非常非常慢了,大致要20~30秒以上。老设备上没有类的问题。
夕阳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原文由 Ins_7dd1906e(Ins_7dd1906e) 发表:
又做了一些相关的测试,新设备的在900V时的稳定曲线大致2秒左右到达稳定性信号的95%左右,但是剩下的5%就非常非常慢了,大致要20~30秒以上。老设备上没有类的问题。
有仪器稳定过程的记录图谱吗?
Ins_7dd1906e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原文由 夕阳(anping) 发表:
有仪器稳定过程的记录图谱吗?
做了时间扫描,是很奇怪的类似于L型的曲线。会有明显的突变
夕阳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原文由 Ins_7dd1906e(Ins_7dd1906e) 发表:
做了时间扫描,是很奇怪的类似于L型的曲线。会有明显的突变
能上传该图谱看看吗?
品牌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