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第十五届原创】用实例介绍如何编制人员管理程序

浏览0 回复0 电梯直达
物价真高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维权声明:本文为v2771427原创作品,本作者与仪器信息网是该作品合法使用者,该作品暂不对外授权转载。其他任何网站、组织、单位或个人等将该作品在本站以外的任何媒体任何形式出现均属侵权违法行为,我们将追究法律责任。
1.0 目的

对所有可能影响检测活动的人员实施有效管理,确保人员行为公正、有能力并按照管理体系要求工作,适应当前和预期工作任务的需要。   

2.0适用范围

适用于所有影响检测活动的内部人员和外部人员的管理与能力控制。

3.0职责

3.1中心主任批准人员录用、人员岗位说明、人员授权和年度培训计划

3.2技术负责人负责组织人员的技能考核、能力评价和人员监督与能力监控;

3.3办公室负责人员管理,组织制定人员岗位说明,人员招聘与录用、人员资格确认与能力考核、人员授权、人员监督与能力监控以及人员记录的归档保存;

3.4各部门提出人员任职要求及聘用申请,参与人员资格确认和能力评估,实施人员监督与能力监控等人员管理。

4.0程序

4.1 确定人员能力要求


4.1.1办公室负责组织各部门确定各岗位职责和任职要求,汇总整理后,经中心主任批准,形成《岗位说明书》,作为人员上岗和考核的依据。

4.1.2各部门需要修改《岗位说明书》或设置新的岗位,应将岗位职责和任职要求形成文件,报到办公室,经审核后报中心主任批准生效。

4.1.3在管理体系中的兼职,如质量负责人、技术负责人、授权签字人、监督员等岗位,由质量负责人组织编写《质量手册》时,将这些岗位的职责权限和任职要求写入其中,按照《质量手册》审批程序审批和发布。

4.2人员选择和资格确认

4.2.1人员需求部门填写《人员需求申请表》,报办公室审核,中心主任批准。

4.2.2办公室按照《人员需求申请表》和《岗位说明书》的任职要求选择人员,经过资格确认后,与用人部门共同面试考核后合格方可入职。

4.2.3入职人员必须满足相关岗位任职资格要求,填写《员工履历表》,由办公室办理入职手续,试用期满并通过考核,方可正式录用。

4.2.4质检中心内部人员调岗,经办公室审核满足相关岗位的任职要求,并安排必要的岗位技能培训和考核方可上岗。

4.3人员培训

4.3.1培训计划:每年初,办公室根据质检中心当前的工作和未来的发展趋势以及各部门上报的人员培训需求,制定《年度人员培训计划》,经技术负责人审核,中心主任批准后由办公室组织实施。

4.3.2培训内容: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a) 公正行为教育和与检测业务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等;

b)检测基本知识、标准化知识,质量控制与管理知识,计量知识,误差

理论与数据处理技术,数理统计技术,管理体系知识、上岗应知应会等;

c) 检测标准/方法;

d) 设备操作原理、使用及维护、维修、保养知识;

e) 安全与防护、救护知识;

f) 其它必须掌握的新知识和技能等。

4.3.3 岗前培训

a) 新进人员由办公室组织一周的入职培训,通过培训应了解质检中心的基本情况、基本制度、检测业务、管理体系要求、安全防护知识、相关岗位的应知应会知识等,培训结束后应通过考试合格。

b)新进检测人员入职培训结束后,由办公室和用人部门安排监督员或有经验的检测人员对其进行1-3个月的岗位技能培训,掌握了岗位技能,由技术负责人组织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4.3.4 日常培训

a)内部培训可采用授课、讲座、座谈的方式,内部培训结束后,培训组织者应将培训的有关内容统一记入《人员培训登记表》。

b)外部培训可采取参加外部培训班或技术交流的方式,外部培训结束后,参加培训的人员应形成书面汇报材料,提交技术负责人审阅,将有关文件和资料交由办公室存档保管。

4.3.5 资格培训

a)岗位资格培训,如大型精密仪器操作岗位培训,可由设备供应商或由有资格的人员实施培训,经技术负责人组织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操作。

a)内审员培训,应经过 《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CNAS-CL01:2018、《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价 检验检测机构通用要求》RB/T214-2017等相关标准和内审员教程培训合格,具备资格方可参加内审。

c)转岗人员或在岗人员技能考核不合格,由技术负责人安排必要的岗位技能培训,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或重新上岗。

4.3.6 培训的有效性评价

a)人员参加各类培训应对培训活动的有效性进行评价。

b) 内部培训结束后由办公室组织相关部门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价,记入《人员培训登记表》。

c)外派培训人员在培训结束后应自行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价,经技术负责人审阅,记入《人员培训登记表》

d)办公室组织完成年度培训计划后应对该年度培训计划的可行性,培训方式的适宜性、培训目标的实现等进行总结和有效性评价,经技术负责人审批,输入管理评审。

4.4人员监督

4.4.1应按照监督员的任职要求选择和授权监督员,监督员应了解检测目的、方法和程序,能够评价检测结果,由资深的检测人员担任。

4.4.2办公室每年初组织各检测室提出当年人员监督和监控计划,汇总整理后报技术负责人审批。

4.4.3通常对以下人员实施监督,经技术负责人批准后,检测室按照计划进行:

a)新上岗人员的监督,可根据岗位要求由有经验的监督员对其进行培训指导和监督,监督可与人员能力确认相结合,达到要求经技术负责人组织考核合格后,可对其授权。

b)新检测能力的监督:操作新设备、使用新方法、开展新项目时,对人员从事新工作的能力进行监督,由具备能力和经验的监督员对其新的操作能力、对新方法的理解能力、对新项目的控制能力进行监督,必要时可通过内部质量监控或参加能力验证和实验室间比对确认其能力,经技术负责人组织考核或评价合格后,对其进行新的授权。

4.4.4人员监督可采用现场观察、审核检测报告和原始记录、针对关键问题的面谈、模拟试验或安排参加内外部质量监控等方式进行。由各检测室制定人员监督计划进行安排。

4.4.5监督员实施人员监督,应填写《检测人员监督/能力确认表》,详细记录监督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必要时按照《不符合工作控制程序》处置发现的不符合工作。监督记录应对监督对象进行必要的评价,指出存在的问题和改进要求,经监督对象确认,技术负责人审批后存入个人技术档案。

4.4.6技术负责人每年就年度监督计划的实施情况进行总结分析,输入管理评审。

4.4.7办公室每年底收集人员监督的计划和相关记录,归档保存。

4.5人员授权

4.5.1所有可能影响实验室活动的人员如开发、修改、验证和确认检测方法的人员;分析检测结果和进行符合性判定的人员、提供意见解释的人员;报告编制人、校核人及授权签字人,设备操作人员、监督员、内审员、设备管理员、文档管理员、合同评审员样品管理员等应进行授权,在授权范围内开展工作。

4.5.2技术负责人负责制定检测人员授权的能力考核方案,经中心主任批准,由办公室组织实施。

4.5.3技术负责人组织对授权人员进行技能考核和能力价,办公室根据考核评价结果,将拟授权人员报中心主任批准,以《授权书》的形式授权。

4.5.3办公室组织各管理层级按照管辖范围对获得授权的下级人员传达其具体的职责要求和权限。

4.6人员能力监控

4.6.1办公室每年底组织各部门进行人员绩效考核和能力评价,列出不能胜任岗位工作或绩效不达标的人员名单,报技术负责人进行人员能力分析。

4.6.2技术负责人依据岗位职责,任职要求,检测工作中的表现,出具的结果报告质量,组织相关人员进行人员能力分析和评价。如果发现已授权人员能力降低,达不到岗位的任职要求,应安排能力监控,列入年度人员能力监控计划。

4.6.3为保证质检中心检测人员的持续能力,技术负责人每年至少组织一次人员“岗位练兵”活动,在检测人员已授权的检测能力范围内随机抽出2个检测项目,安排比对试验或参加质控计划,验证出具结果的有效性并考核人员的能力。

4.6.4人员能力监控计划和实施及总结分析,技术负责人可按照4.4人员监督的要求一并执行。

4.7 人员档案管理

a)办公室负责收集与检测活动有关人员的教育、培训、资格和能力等相关信息,建立个人技术档案。内容包括《员工履历表》、学历与职称及各项聘书复印件、岗位考核证书及考核资料、各类培训证书、发表过的学术论文(或著作)复印件等。   

b)每年底办公室负责收集全年的人员培训、监督和能力监控记录等,并进行整理和归档保存。



5.0相关文件

5.1《质量手册》

5.1《记录控制程序》

5.2岗位说明书

6.0记录

6.1《人员履历表》

6.2《人员需求申请表》

6.3《年度人员培训计划》

6.4人员培训登记表

6.5《检测人员监督/能力确认表》

6.6《质检中心人员一览表》

6.7《授权书》

为您推荐
您可能想找: 技术咨询 询底价
专属顾问快速对接
立即提交
猜你喜欢 最新推荐 热门推荐
品牌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