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第十五届原创】【仪器心得】使用Horiba ULTIMA 2 ICP-OES对未知样品元素定性和半定量的方法

浏览0 回复2 电梯直达
Willdo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维权声明:本文为chun29原创作品,本作者与仪器信息网是该作品合法使用者,该作品暂不对外授权转载。其他任何网站、组织、单位或个人等将该作品在本站以外的任何媒体任何形式出现均属侵权违法行为,我们将追究法律责任。
      本文主要介绍使用Horiba ULTIMA 2 ICP-OES对未知样品元素定性和半定量分析的操作方法流程和注意事项。关于Horiba ULTIMA 2这款仪器的介绍,大家可以查看我前面一篇原创“Horiba ULTIMA 2 ICP-OES使用经验和心得”。

      方法的基本原理是,用仪器分别对标准溶液和样品溶液进行全波长范围(也可以限定为需要的波长范围)的光谱扫描,得到两种溶液的光谱图,依据软件谱图库中250000条波长数据进行比对定性,再与标准溶液强度数据比对半定量。

一、准备工作

1. 准备标准溶液。根据元素的典型响应值,一般配制浓度为5~20mg/L的标准溶液,每种元素只需要一个浓度。可以配制全元素或只配制感兴趣的元素,由于元素溶液介质影响(或一种元素溶液的介质中有其他溶液的待测元素),或共存时可能发生反应,一般需要分开配制多瓶标准溶液。记录每瓶标准溶液包含的元素及其浓度值。

2. 准备样品溶液。如果是已知类型的样品,可以根据检测标准处理样品成待测溶液。如果是完全未知的样品,一般要通过多次实验确定样品消解方法,保证样品经过消解处理后澄清无不溶物。至于样品稀释倍数,一般建议先稀释100倍(如1mL稀释到100mL,或0.5g稀释到50mL等),后续可以根据定性和半定量结果进行合理调整。

二、溶液上机采集数据

1. 开机,将ICP-OES调节到常规使用条件,可以参考图1。如果需要扫描紫外区波长,需要用惰性气体(氮气或氩气都可以)吹扫光室半小时以上。

2. 打开IMAGE NAVIGATOR软件,根据需要对扫描条件进行一定的设置,见图2。可以对扫描的波长范围、分辨率、扫描速度等进行设置。勾选“Record as default values”可保存为一个固定方法,下次可以直接使用。

3. 测试标准溶液和样品溶液。点击“Measure”,输入样品名称、使用的方法、保存路径等信息,把进样管放到待测溶液中,点击“Start”开始采集数据。一般先测试标准溶液,再测试样品溶液,为了避免标准溶液对样品的污染,可以在测试样品溶液之前,进试剂空白对仪器进行一段时间的冲洗。

图1 仪器参考条件

1 仪器参考条件

2 扫描条件设置

三、数据分析

      当全部溶液的数据采集完毕之后,在IMAGE NAVIGATOR软件中打开保存的数据(可以一次性打开多个数据到同一个窗口中进行比较)。然后点击“EI”那个图标,调出元素周期表,选择需要定性的元素,比较样品和标液的同一元素不同波长的峰位,一般如果有两个不同波长的峰最大波长完全一致,则可以证明该元素存在。还可以通过其他波长是否存在该元素的峰来辅助判断。例如如果只有两个波长有该元素的峰,而有些波长没有该元素的峰,则是干扰峰的可能性较大,但也可能是因为灵敏度不够,此时可以通过对该元素加标来辅助判断。这里的一个窗口只显示了5条波长,点击右下方的箭头可以查看更多的波长。通过比较样品和标液同一波长元素的峰高,利用相对峰高和已知溶液元素浓度来进行折算,可以半定量出该元素在样品中的含量。

3 全扫描谱图

4 元素定性半定量

四、使用经验

      IMAGE NAVIGATOR软件内置了一个含有250000条波长数据,元素浓度在5~20mg/L之间的数据库,理论上使用时可以不需要再扫描标准溶液的谱图,直接用样品的扫描谱图与数据库比较进行定性半定量,但由于仪器条件的变化,波长往往会有一定的偏移,信号强度数据也会有较大的变化,对于基体较简单的样品,对定性结果可能影响不大,但是对于稀土这类光谱干扰严重的样品,波长的稍微偏移往往可能会导致定性结果的错误。因此在同一条件下对标准和样品进行扫描后再比较,可以得到更可靠的定性和半定量结果。
为您推荐
专属顾问快速对接
获取验证码
立即提交
tang566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Whening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品牌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