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已应助】吸收液、多孔玻板

浏览0 回复7 电梯直达
Ins_b90981bf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各位大佬好,采气的时候不是要配很多吸收液吗?然后很多都是要用到这个多孔玻板的,它有白色的,有棕色的,还有大小之分,怎么区分啊?然后有的需要10ml、50ml、5ml、20ml的吸收液,该选用哪种多玻呀?
推荐答案:ztyzb回复于2022/11/29

楼主,HJ/T 194-2017《环境空气质量手工监测技术规范》对各吸收管结构、形状等进行了描述,具体如何使用依据相应分析标准的要求,个人经验环境标准中大多数对吸收瓶体积和颜色说的很清楚。大致判断原则如下:
1、体积选择:保证能够盛装标准中规定体积的吸收液且不会因为体积过大发生倒吸,一般与仪器连接端体积比较大;
2、颜色选择:需要避光的最好选择棕色,如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需要观察颜色的如臭氧、氯气等最好用白色;
3、结构选择:一般溶液最好选择玻板吸收瓶,发泡均匀利于吸收,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此处氯化氢例外;浊液要用冲击式吸收瓶如硫化氢。
另外还要根据采样流量,一般小体积吸收瓶采样流量过大容易发生倒吸
为您推荐
专属顾问快速对接
获取验证码
立即提交
ztyzb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楼主,HJ/T 194-2017《环境空气质量手工监测技术规范》对各吸收管结构、形状等进行了描述,具体如何使用依据相应分析标准的要求,个人经验环境标准中大多数对吸收瓶体积和颜色说的很清楚。大致判断原则如下:
1、体积选择:保证能够盛装标准中规定体积的吸收液且不会因为体积过大发生倒吸,一般与仪器连接端体积比较大;
2、颜色选择:需要避光的最好选择棕色,如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需要观察颜色的如臭氧、氯气等最好用白色;
3、结构选择:一般溶液最好选择玻板吸收瓶,发泡均匀利于吸收,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此处氯化氢例外;浊液要用冲击式吸收瓶如硫化氢。
另外还要根据采样流量,一般小体积吸收瓶采样流量过大容易发生倒吸
赞贴
0
收藏
0
拍砖
0
2022/11/29 18:56:45 Last edit by zxz19900120
歌名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Ins_b90981bf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原文由 ztyzb(zxz19900120) 发表:楼主,HJ/T 194-2017《环境空气质量手工监测技术规范》对各吸收管结构、形状等进行了描述,具体如何使用依据相应分析标准的要求,个人经验环境标准中大多数对吸收瓶体积和颜色说的很清楚。大致判断原则如下:1、体积选择:保证能够盛装标准中规定体积的吸收液且不会因为体积过大发生倒吸,一般与仪器连接端体积比较大;2、颜色选择:需要避光的最好选择棕色,如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需要观察颜色的如臭氧、氯气等最好用白色;3、结构选择:一般溶液最好选择玻板吸收瓶,发泡均匀利于吸收,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此处氯化氢例外;浊液要用冲击式吸收瓶如硫化氢。另外还要根据采样流量,一般小体积吸收瓶采样流量过大容易发生倒吸
厉害,你好像啥都懂??
Ins_b90981bf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原文由 歌名(Ins_eedcdc41) 发表:标准里面也都会有说明的,没说明看看吸收液体积
好的,有劳
ztyzb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原文由 Ins_b90981bf(Ins_b90981bf) 发表:厉害,你好像啥都懂??
这可受不起,我本身主业就是干环境监测的
Insp_2be455b9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Ins_d1875790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品牌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