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已应助】关于期间核查的设备校准周期延长

浏览0 回复64 电梯直达
en_liujingyu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请只会骂人的社会流氓看清楚你复制粘贴的大块文字,不要拿你一贯概念混淆的思维和逻辑来理解“教材”的这些解读。
  请骂人的流氓回答:“期间核查”的对象,到底是核查标准还是计量标准、标准物质、测量仪器?计量标准、标准物质、测量仪器必须具有准确性和溯源性,作为核查标准必须具有优良的“稳定性”,核查标准需要具有准确性和溯源性吗?
  “校准状态”是计量标准、标准物质、测量仪器经校准后具有的状态,校准证书给出的校准结果是其“校准状态值”。请问这位骂人的流氓,作为核查标准需要“校准”吗?首次期间核查,只是用被核查的计量标准、标准物质、测量仪器在校准后立即测量核查标准,此时得到的测得值称为被核查对象的“初始状态值”。请问只会骂人的流氓,“初始状态值”与“校准状态值”完全相等吗?“初始状态”与“校准状态”可以混为一谈吗?
路云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41楼的学术流氓理屈词穷无言以对做缩头乌龟玩失联多日,见没动静了又开始嘴贱难耐犯起了招骂找骂的毒瘾。
      “期间核查”的对象,到底是核查标准还是计量标准、标准物质、测量仪器?
      世上再也找不到第二个像你这种空前绝后的“拧种”了。40楼截图第一段用红线醒目标示的内容,你看不懂吗?是不是还要我带你去上识字班呀?
      计量标准、标准物质、测量仪器必须具有准确性和溯源性,作为核查标准必须具有优良的“稳定性”,核查标准需要具有准确性和溯源性吗?
      40楼截图中红线标示的内容,你是不是还在这里装憨卖傻看不懂啊?被核查对象有哪些计量特性你知不知道?谁告诉你期间核查只核查被核查对象的稳定性,不核查被核查对象的准确性啊?谁告诉你被核查对象准不准确没关系,只要量值稳定就OK啦?

      以上定义的注释2看不看得懂啊?所赋的值是准确值还是不准确的值啊?赋予不准确的值,能用于“测量正确度”的控制吗?啥叫“测量正确度”,学术流氓拎不拎得清啊?
      “校准状态”是计量标准、标准物质、测量仪器经校准后具有的状态,校准证书给出的校准结果是其“校准状态值”。请问这位骂人的流氓,作为核查标准需要“校准”吗?首次期间核查,只是用被核查的计量标准、标准物质、测量仪器在校准后立即测量核查标准,此时得到的测得值称为被核查对象的“初始状态值”。请问只会骂人的流氓,“初始状态值”与“校准状态值”完全相等吗?“初始状态”与“校准状态”可以混为一谈吗?
      核查标准需要赋值,你这个学术流氓到现在还拎不清吗?赋值可以以校准方式赋值,也可以其他方式赋值。无论是以什么方式赋值,所赋之值必须是与应用要求相适应的准确值。这一点你能否认吗?
      “初始状态值”与“校准状态值”怎么不相等?被核查对象100 g这一点的“初始校准值”是99.98 g,你赋给没有特征量值的核查标准的“初始状态值”不是99.98 g是什么?“初始状态”不是指被核查对象的“初始校准的合格状态”是指什么?说你奇蠢无比,一点都不冤枉。
赞贴
0
收藏
0
拍砖
0
2023/5/28 21:27:15 Last edit by luyunnc
en_liujingyu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我说的够清楚了,核查标准的值是稳定的,值的大小未知。被核查仪器“初始状态值”是被核查仪器校准后,立即用该仪器测量核查标准得到的值,这个值可能较大,也可能较小。例如“被核查对象100 g这一点的初始校准值是99.98 g”,但用该被核查对象测量核查标准得到的“初始状态”值可能是101.18g,也可能是98.03g,这个值无论多大多小,实际上是对“核查标准”测量的测得值,因为这个核查标准很可能是在废品堆捡的报废多年了的标称100g的砝码,但由于多年风吹雨打的“时效”,去除锈蚀后其质量值是极其稳定的,这个测得值就代表了被核查仪器的“初始状态”,将其存档后,后续的期间核查仍然用该仪器测量这个核查标准,测得的值无论多大多小,仍然要与被核查仪器的存档了的“初始状态值”相比较,而不是与其初始校准值是99.98 g相比较。期间核查是观察被核查仪器是否保持原有初始状态,而不是与“初始校准值”相比较。被核查仪器的“校准状态值”是校准机构的校准证书给定值,“初始状态值”是用被核查仪器测量核查标准得到的值,因此被核查仪器的“初始状态值”绝非其“校准状态值”。
  只会骂人的社会流氓说了一大堆不知所云的东西,既然此人一定坚持“初始状态”与“校准状态”概念相同,“初始状态值”与“校准状态值”相等,愿意带着一贯混淆概念的顽固灵魂见阎王,也就只能由他去吧。
路云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我说的够清楚了,核查标准的值是稳定的,值的大小未知。被核查仪器“初始状态值”是被核查仪器校准后,立即用该仪器测量核查标准得到的值,这个值可能较大,也可能较小。
      所以说43楼某人蠢得跟猪一样。用刚校准合格的测量仪器,对同一被测量进行测量,所得到的“测量结果”居然有可能大,也有可能小。你妈是怎么教你的?路上随便找一块石头,用刚校准合格的电子计价秤称量,你称出一会儿大,一会儿小的称量结果出来给我看看。
      例如“被核查对象100 g这一点的初始校准值是99.98 g”,但用该被核查对象测量核查标准得到的“初始状态”值可能是101.18g,也可能是98.03g,这个值无论多大多小,实际上是对“核查标准”测量的测得值
      无论是101.18g也好,98.03g也罢。这个值是不是赋予“核查标准”的准确值?
      因为这个核查标准很可能是在废品堆捡的报废多年了的标称100g的砝码,但由于多年风吹雨打的“时效”,去除锈蚀后其质量值是极其稳定的,这个测得值就代表了被核查仪器的“初始状态”,将其存档后,后续的期间核查仍然用该仪器测量这个核查标准,测得的值无论多大多小,仍然要与被核查仪器的存档了的“初始状态值”相比较,而不是与其初始校准值是99.98 g相比较。
      已经多次告诉了你“核查标准”是没有特征量值的,你这头猪就是听不懂人话,还在这里扯“标称100g的砝码”,与你这个“标称量值100g”有什么狗屁关系?首次对没有特征量值的“核查标准”进行测量,测量结果是101.18g就是101.18g,是98.03g就是98.03g,这就是刚校准完的被校测量仪器(合格的)所复现的准确量值。这不是被核查仪器“初始的校准状态值”是什么?难道此时赋予核查标准的“初始状态值”是不准确的?那日后用该仪器进行检测,得到的“检测结果”到底是准确还是不准确呀?准不准都没关系,只要稳定性好就行了,是不是这个意思呀学术流氓?

      请问,用以上方法获得的xs是不是准确值?与你那“100g的标称量值”有什么狗屁关系?
赞贴
0
收藏
0
拍砖
0
2023/5/29 16:22:14 Last edit by luyunnc
en_liujingyu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骂人的流氓臭气熏天地问:用以上方法获得的xs是不是准确值?与你那“100g的标称量值”有什么狗屁关系?
  答:骂人流氓的话比“狗屁”臭百倍。自己复制粘贴的内容自己都没看懂,作为干了一辈子计量工作的“专家”,连这种小儿科的问题都能问得出来,还气势汹汹质问他人,不觉得自己太可笑吗?请这位骂人流氓看清楚我的回答:
  因为“核查标准参考值未知”,即我说的核查标准不必校准,其值的大小和准确性无所谓,关键是要具备优良的“稳定性”即可。首次核查应该在“被核查对象经校准后,立即在相同条件下,对核查标准“短时间内重复测量n次”,按公式1计算出算术平均值,再用校准证书给出的信息用公式2进行修正,就得到用被核查仪器测量核查标准的测量结果,这个测量结果被称为“核查标准的参考值”。
  这个“核查标准的参考值”就是被核查仪器的“初始状态值”,它已远远不是被核查仪器的“校准状态值”。以骂人砖家42楼的例子,被核查仪器的示值100g的“校准状态值”是99.98 g,其他人无权更改,这是校准证书给定的值。但因核查标准是从垃圾堆捡的名义值100g报废砝码,用该仪器测量它就得到被核查仪器的“初始状态值”,这个值将与校准证书给的“校准状态值”相差甚远,误差很大,可能是101.18g,也可能是98.03g。这个值无论多大多小,准还是不准确,实际上都是用被核查仪器测量“核查标准”的测得值(楼上称为“核查标准的参考值”)。测得值101.18g,或98.03g的关键是必须稳定性优良,作为“档案值”保存不变。后续期间核查必须与这个保持不变的“档案值”比较,以判定被核查仪器的稳定性变化多大,还能不能用。
  由此可见,“核查标准的参考值”绝非被核查仪器的“校准状态值”。也就是说被核查仪器的“校准状态值”绝非首次期间核查时的“初始状态值”。“校准状态”与“初始状态”两个概念绝不能有丝毫混淆,“校准状态值”与“初始状态值”绝不可能完全相等!期间核查的测量结果绝不能与所谓初始“校准状态值”相比较。校准/检定和“校准状态值”决定了被核查仪器的准确性和溯源性,但“期间核查”和“初始状态值”与准确性和溯源性无关,只决定被核查仪器的稳定性。这就是校准/检定与期间核查,校准状态与初始状态,计量标准与核查标准最本质的区别。这是个极其严肃概念分水岭,绝不能有半点混淆不清。
赞贴
0
收藏
0
拍砖
0
2023/5/30 3:15:02 Last edit by en_liujingyu
路云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因为“核查标准参考值未知”,即我说的核查标准不必校准,其值的大小和准确性无所谓,关键是要具备优良的“稳定性”即可。
      核查标准的参考值未知,与核查标准要不要校准是一码事吗?谁告诉你核查标准的参考值未知,不可以通过校准溯源的方式获得呀?44楼截图第6.3.2条a)款,是不是通过校准方式获得的核查标准的参考量值呀?其值的准确性无所谓,那为什么要在被核查对象校准后立即进行啊?第6.3.2条b)款的注写得清清楚楚:校准后立即对被核查对象进行核查是为了将校准确定的量值赋予核查标准。你瞎了眼看不见吗?啥叫“校准确定的量值”呀?全量程范围内就只有经修正后的几个校准点的量值,才是“校准确定的量值”吗?你干计量干到现在,就是这种臭水平呀。那日常使用该仪器测量时,都没有用到校准点,是不是检测数据都是无效的?笨得跟猪没什么两样。
      以骂人砖家42楼的例子,被核查仪器的示值100g的“校准状态值”是99.98 g,其他人无权更改,这是校准证书给定的值。但因核查标准是从垃圾堆捡的名义值100g报废砝码,用该仪器测量它就得到被核查仪器的“初始状态值”,这个值将与校准证书给的“校准状态值”相差甚远,误差很大,可能是101.18g,也可能是98.03g。这个值无论多大多小,准还是不准确,实际上都是用被核查仪器测量“核查标准”的测得值(楼上称为“核查标准的参考值”)。测得值101.18g,或98.03g的关键是必须稳定性优良,作为“档案值”保存不变。后续期间核查必须与这个保持不变的“档案值”比较,以判定被核查仪器的稳定性变化多大,还能不能用。
      大家看看这位蠢得死,无知到何等地步。《校准证书》已经告诉了你“100g”示值校准点的“示值误差”是+0.02g,经修正后的测量结果101.18g,不是这台刚校准完的被核查对象“101.20g”示值点的“初始校准值”吗?经修正后的测量结果98.03g,难道不是“98.05”示值点的“初始校准值”吗?干计量的除了你这个长了一副猪脑的学术流氓,还有谁看不明白的?101.18g和98.03g这两个经修正后的测量结果,哪个是不准确的?如果这个值不准确,需要保存吗?
      笨就是笨,别不好意思不承认。不仅笨,而且蠢。
赞贴
0
收藏
0
拍砖
0
2023/5/30 18:03:37 Last edit by luyunnc
en_liujingyu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流氓问: 核查标准的参考值未知,与核查标准要不要校准是一码事吗?谁告诉你核查标准的参考值未知,不可以通过校准溯源的方式获得呀?
  答:请一贯概念不清的骂人流氓先搞清楚概念。只要将核查标准送合适的计量技术机构“校准”,核查标准的参考值一定“可知”。但是,期间核查工作并不需要知道“核查标准的参考值”,核查标准的大小无所谓,准确性高低也无所谓,关键是稳定性一定要极佳。期间核查只需用被核查仪器去测量核查标准,首次核查(测量)的测得值叫被核查仪器的“初始状态值”,后续核查(测量)的测得值叫被核查仪器的“当前状态值”,两者之差就是被核查仪器的当前这次期间核查的“稳定性”变化值。
赞贴
0
收藏
0
拍砖
0
2023/6/1 1:32:36 Last edit by en_liujingyu
en_liujingyu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流氓问:其值的准确性无所谓,那为什么要在被核查对象校准后立即进行啊?第6.3.2条b)款的注写得清清楚楚:校准后立即对被核查对象进行核查是为了将校准确定的量值赋予核查标准。你瞎了眼看不见吗?啥叫“校准确定的量值”呀?
  答:在被核查对象校准后,立即用它去测量确定性极佳的核查标准,是为了获得被核查仪器的校准后没使用前的“初始状态值”。再提醒骂人流氓一下,请不要将初始状态值与校准状态值画等号。被核查仪器的校准状态值由校准证书给定,核查标准用不着校准,并无校准状态值。6.3.2条b)款的注写的“校准后立即对被核查对象进行核查是为了将校准确定的量值赋予核查标准”,的确有没说清楚的嫌疑。用被核查对象对核查标准进行首次测量,不是“将校准确定的量值赋予核查标准”,而是“将校准后的初始状态保留在核查标准上”,核查标准只不过起到了“媒介”或“介质”的作用,是骂人的流氓瞎了眼看不懂而做的曲解。啥叫“校准确定的量值”,校准证书上给的校准结果就是校准确定的量值。核查标准没校准,“首次核查”用被核查对象测量核查标准得到的量值,不能称“校准确定的量值”。因为,“期间核查”不能称为“校准”,只是得到了被核查对象留存在核查标准上的“初始状态值”。
  《校准证书》告知“100g”示值校准点的“示值误差”是 0.02g,经修正后是99.98g,得不到101.18g。另外,校准证书也并未给101g示值点的误差或修正值。101.18g是用被核查仪器测量核查标准得到的测量结果,是直接在被核查仪器上读得的,根本不是“校准”得到。读得多大就是多大,其实也用不着修正。因为即便此时修正了,后续核查也还是要修正,两者相减,“修正”便是画蛇添足的废操作。简单的道理,正如陆云自己骂的,“除了你这个长了一副猪脑的学术流氓,还有谁看不明白的?”。
  101.18g也好,98.03g也罢,就是用被核查仪器对核查标准的测得值,核查标准不会因时间推移而产生变化,因此,准不准无所谓,要的是这个值不发生变化。后续核查再用被核查仪器测量这个核查标准,如果发现这个不变的“初始状态值”发生了变化,变化量大小就是评判被核查仪器“稳定性”的变化值。这是期间核查的最简单最核心的原理。
赞贴
0
收藏
0
拍砖
0
2023/6/1 1:54:50 Last edit by en_liujingyu
路云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但是,期间核查工作并不需要知道“核查标准的参考值”,核查标准的大小无所谓,准确性高低也无所谓
      你找一个“核查标准的参考值”不准确的案例出来给我看看。
      期间核查只需用被核查仪器去测量核查标准,首次核查(测量)的测得值叫被核查仪器的“初始状态值”,后续核查(测量)的测得值叫被核查仪器的“当前状态值”,两者之差就是被核查仪器的当前这次期间核查的“稳定性”变化值。
      如果这个“初始状态值”误差达到+10%,是不是后续核查得到的“当前状态值”一直保持在+10%,就说明这台被核查对象的“稳定性”OK,是不是就可以判定这台被核查对象满足使用要求啦,蠢得死?
      在被核查对象校准后,立即用它去测量确定性极佳的核查标准,是为了获得被核查仪器的校准后没使用前的“初始状态值”。
      笨得跟猪一样。没使用前为什么要“校准后立即”呀?为什么不可以在两个月或半年以后使用前进行?为什么不可以在脱离了实验室控制,经物流快递公司长途颠簸、装卸、摔碰,返回实验室后再进行?
      用被核查对象对核查标准进行首次测量,不是“将校准确定的量值赋予核查标准”,而是“将校准后的初始状态保留在核查标准上”,核查标准只不过起到了“媒介”或“介质”的作用,是骂人的流氓瞎了眼看不懂而做的曲解。
      早就问你“校准后的初始状态”是不是“准确状态”?“校准后的初始状态”不准确,需要你保留吗?自己蠢得跟猪一样,还要说别人不懂曲解。你告诉大家,哪一家单位的期间核查,或者说哪一份标准/教材的期间核查案例,不需要关注被核查对象的准确度的?
      啥叫“校准确定的量值”,校准证书上给的校准结果就是校准确定的量值。核查标准没校准,“首次核查”用被核查对象测量核查标准得到的量值,不能称“校准确定的量值”。因为,“期间核查”不能称为“校准”,只是得到了被核查对象留存在核查标准上的“初始状态值”。
      自己狗屁不懂,还要在这里质疑标准。谁告诉你这叫“校准”啦?这叫“赋值”懂不懂?在什么时候,什么条件下,由谁来赋这个“初始状态值”,你学术流氓拎得清吗?
      《校准证书》告知“100g”示值校准点的“示值误差”是 0.02g,经修正后是99.98g,得不到101.18g。另外,校准证书也并未给101g示值点的误差或修正值。101.18g是用被核查仪器测量核查标准得到的测量结果,是直接在被核查仪器上读得的,根本不是“校准”得到。读得多大就是多大,其实也用不着修正。因为即便此时修正了,后续核查也还是要修正,两者相减,“修正”便是画蛇添足的废操作。简单的道理,正如陆云自己骂的,“除了你这个长了一副猪脑的学术流氓,还有谁看不明白的?”。

      猪就是猪。那你日常使用该被核查对象对某产品进行检测时,得到的都不是《校准证书》给出的“校准值”,也不是你核查标准的“初始状态值”,那所获得的“检测结果”还有效吗?凭什么有效?以下是《一级注册计量师基础知识及专业务实》(2022年第五版)中,对于核查标准的参考值未知,以及核查结果的处理的表述:



      48楼臭不要脸的学术流氓,看不看得懂以上的表述啊?修正是画蛇添足的废操作吗?被核查对象只需要稳定,不需要准确吗蠢猪?

      101.18g也好,98.03g也罢,就是用被核查仪器对核查标准的测得值,核查标准不会因时间推移而产生变化,因此,准不准无所谓,要的是这个值不发生变化。后续核查再用被核查仪器测量这个核查标准,如果发现这个不变的“初始状态值”发生了变化,变化量大小就是评判被核查仪器“稳定性”的变化值。这是期间核查的最简单最核心的原理。
      你学术流氓这番表述,就可以解决我本帖第4段提出的质疑啦?
赞贴
0
收藏
0
拍砖
0
2023/6/1 12:03:53 Last edit by luyunnc
en_liujingyu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陆云问:你找一个“核查标准的参考值”不准确的案例出来给我看看。你告诉大家,哪一家单位的期间核查,或者说哪一份标准/教材的期间核查案例,不需要关注被核查对象的准确度的?
  答:在垃圾堆里找一个经长期风吹雨打的报废量块,经除锈研磨后,因长期时效,尺寸稳定性极佳,选作千分尺校准装置的核查标准,其尺寸是严重超差,准确性极差的,但因其尺寸稳定性极佳,却是最理想的核查标准。期间核查的定义告诉我们,期间核查不是检定,也不是校准,核查标准不是计量标准。检定/校准及所用计量标准的关键计量特性是关注准确性和溯源性,期间核查和核查标准的关键是关注被核查对象的稳定性。将期间核查说成是“关注被核查对象的准确度”,无疑是混同于检定/校准,是典型的混淆概念表现。
  骂人流氓陆云的确“自己狗屁不懂”,货真价实的“臭不要脸的社会流氓”。此人在学术上混淆概念错误百出,长期反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中国文明礼貌道德品质,在公众媒体上当众发誓并坚持将骂人行为发扬光大进行终生。
  骂人流氓问:日常使用该被核查对象对某产品进行检测时,得到的都不是《校准证书》给出的“校准值”,也不是你核查标准的“初始状态值”,那所获得的“检测结果”还有效吗?凭什么有效?
  答:这是极其小儿科的提问。用测量设备测量产品,得到的当然都不是《校准证书》给出的“校准值”,产品不是核查标准,得到的当然也不是“被核查对象的”“初始状态值”,更不会是“核查标准的初始状态值”,因为只有被核查对象有“初始状态值”和“校准状态值”,绝大多数核查标准的值是“未知的”。但因为仪器经过检定或校准,检定或校准保证了准确性和溯源性,根据证书给的结果判定其可以用某产品测量过程后,对产品的测量结果必然也保证了准确性、溯源性以及由不确定度判定的可信性,所获得的“检测结果”当然就是有效的。
  骂人流氓问:修正是画蛇添足的废操作吗?被核查对象只需要稳定,不需要准确吗蠢猪?
  答:我明明白白地告诉你这个“蠢猪”,对于核查标准来说,修正确实是画蛇添足的废操作,因为被核查对象的初始状态值如果修正,其后续期间核查的结果也必须修正,两者相减后,修正的的确确是个废操作。
  另外,我必须告诉这个蠢猪,你复制粘贴并划红线突出要点的“(六)”,请千万千万不要又犯混淆概念的错误。这一条讲的是期间核查的结果应对措施。当前核查结果值与被核查对象初始状态值的差,是判定被核查对象当前这次期间核查能否通过的参数。这个“差”超过被核查对象示值允差,即判为期间核查不通过。请不要将其与被核查仪器示值超差相混淆。前核查结果值与被核查对象初始状态值的差超过被核查对象示值允差,说明被核查仪器稳定性发生严重变化,该仪器不能继续使用。但该仪器是否示值超差,必须通过具有准确性和溯源性的检定或校准加以确定。我再强调一下,期间核查只对被核查对象的稳定性进行监控,不具有准确性和溯源性。
猜你喜欢 最新推荐 热门推荐
品牌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