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已应助】实验室 “内部校准”和 “自校” 区别,什么情况可进行内部校准

浏览0 回复2 电梯直达
物价真高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实验室 “内部校准”和 “自校” 区别,什么情况可进行内部校准
推荐答案:123回复于2023/06/25
“自校准”一般是利用测量设备自带的校准程序或功能(比如智能仪器的开机自校准程序)或设备厂商提供的没有溯源证书的标准样品进行的校准活动,通常情况下,其不是有效的量值溯源活动,但特殊领域另有规定除外。“内部校准”是指在实验室或其所在组织内部实施的,使用自有的设施和测量标准,校准结果仅用于内部需要,为实现获认可的检测活动相关的测量设备的量值溯源而实施的校准。因此符合要求的内部校准是CNAS认可的溯源途径,而自校准不是。
满足什么要求实验室才能实施内部校准?

一、实验室对使用的测量设备实施内部校准的,其体系文件应覆盖CNAS-CL01《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认可准则》和CNAS-CL25《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认可准则在校准领域的应用说明》的要求。

二、实施内部校准的人员,应经过相关计量认真知识、校准技能等必要的培训、考核合格并持证或经授权。

三、实验室实施内部校准的校准环境、设施应满足校准方法的要求。

四、实施内部校准使用的标准设备(含标准物质/标准样品)应满足以下要求:实验室应按照校准方法要求配备标准设备和辅助设备;标准设备的准确等级(或最大允许误差)一般应优于被校准设备的3-5倍;个别专业要求达到10倍;标准设备应经校准或检定;一般情况下,标准设备不允许内部校准。

五、校准实验室的主要校准设备、对校准结果有显著影响的设备,一般情况下不允许内部校准。

六、内部校准所用方法,应优先用标准方法(国际、国家、行业、区域组织等发布的方法),当没有标准方法时,可以使用自编方法、厕灵设备制造商推荐的方法等非标方法。当使用非标方法时,应经过验证和确认。非标方法的技术要素应符合《国家计量校准规范编写规则》(JJF1071-2000)的规定。当使用外部非标方法时,实验室应其转化为实验室文件。

七、内部校准的校准证书可以简化,或不出具证书,但校准记录的信息应符合校准方法和认可准则的要求,如应包含测量不确定度、环境条件、标准仪器溯源心思等,并满足对被校设备计量确认的需要。

八、实验室的质量控制程序、质量监督计划应覆盖内部校准活动。

九、相关法规规定数据前置鉴定管理的测量设备,应按规定检定,且其检定周期、检定项目应符合检定规程的规定。


如何判断是否有必要内部校准?

检测实验室首先应该确定是否有必要开展内部校准活动 ,哪些检测设备有必要开展内部校准活动 。检测实验室应该本着经济合理的原则 ,根据以下两个方面来考虑是否必要:

1、检测实验室内部的同类参数的检测设备的数量 ,如某检测实验室内部通用量具比较多, 全部送检费用高而且周期长 ,实验室就可以购买标准量块 ,对通用量具进行内部校准;

2、检测设备的应用领域的宽窄, 应用领域比较窄的检测设备, 往往没有进行校准的标准方法和获得认可的校准服务提供者 ,如果本实验室应用领域比较窄的专用检测设备比较多 ,这就需要实验室根据仪器的使用情况、参数规格、量程来选择合适的标准计量器具和合适的方法来进行内部校准。

人员、计量标准、校准方法、校准证书和不确定度、能力验证这五个方面是实施内部校准过程中最重要的。

一、人员

实施内部校准的人员, 可以是检测设备的使用者 ,也可以是实验室所在组织其他部门的人员, 要熟悉检测设备 ,而且必须经过相关计量知识、技能等必要培训 、考核合格并持证或者经过授权。

计量培训考核的主要方式是参加地方或部门组织的计量培训考核的外部培训考核方式 ,争取每个校准项目都有两人通过计量行政主管部门的外部培训、考核后持有计量员证的同时 ,也要采取外部培训过的人员对其他参与内部校准的人员进行培训的内部培训考核的方式,保证每个参与内部校准的人员都能拥有多个专业的最基本的计量知识。

二、计量标准

计量标准的量值溯源应满足CNAS- CL01《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第 5. 6 条“测量溯源性”的要求和CNAS - CL06《量值溯源要求》的要求 ,计量标准的溯源性是内部校准有效溯源的最基本要求。配置计量标准和配套设备的时候 ,要按照校准方法和测量溯源性的要求 ,根据检测实验室的实际情况, 本着经济合理的原则来进行配置 。

计量标准是否通过最高计量标准建标考核, 由实验室向当地计量行政主管部门咨询, 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当地计量行政主管部门的要求执行。但是应对计量标准进行不确定度验证、重复性和稳定性考核 ,建立计量标准履历表。而且应该对标准的维护和正确的适用建立一套专门的程序 ,并规定程序和日程对计量标准进行期间核查,以保持其校准状态的可信度。

三、校准方法

校准方法应优先采用标准的方法, 首选国家或部门计量检定规程( JJG) 或国家校准规范( JJF) ,而且可以选择性执行, 其次可以选用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中相应的检验和校准部分, 当没有实施校准的标准方法的时候 ,可以使用知名的技术组织、有关科学书籍和期刊公布的方法、自编方法、测量设备制造商推荐的方法等非标准方法。非标准方法使用前必须要经过确认,而且要转化为实验室文件。

编制内部校准方法:对于专用的检测设备的校准,很少有标准方法 ,所以最常见的做法是编制内部校准方法 。编制内部校准方法要参照 JJF1071- 2000《国家计量校准规范编写规则》 , 应该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

校准所用标准器具: 准确度等级、 测量范围;
校准条件: 环境 ,准物质与试剂 ;
校准项目: 与示值准确性相关的内容;
校准方法: 校准项目的具体操作过程;
校准的记录与表达: 校准记录格式, 校准报告的固定格式 ;
校准周期;
被校仪器的符合性判定;
校准结果的不确定度评定
内部校准方法不强调通用性 ,而应该强调针对性和专一性 ,即本内部校准方法就是针对本检测实验室的某一特定被校设备。

四、校准证书和不确定度

内部校准中必须要做好校准记录, 校准记录的内容应符合校准方法和 CNAS 认可准则的要求。校准记录要有较长的保留期, 以备查验和监控被校准仪器的稳定性。做好记录以后实验室可以不出具校准证书, 也可以出具简化的校准证
为您推荐
您可能想找: 仪器认证校准 询底价
专属顾问快速对接
立即提交
123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自校准”一般是利用测量设备自带的校准程序或功能(比如智能仪器的开机自校准程序)或设备厂商提供的没有溯源证书的标准样品进行的校准活动,通常情况下,其不是有效的量值溯源活动,但特殊领域另有规定除外。“内部校准”是指在实验室或其所在组织内部实施的,使用自有的设施和测量标准,校准结果仅用于内部需要,为实现获认可的检测活动相关的测量设备的量值溯源而实施的校准。因此符合要求的内部校准是CNAS认可的溯源途径,而自校准不是。
满足什么要求实验室才能实施内部校准?

一、实验室对使用的测量设备实施内部校准的,其体系文件应覆盖CNAS-CL01《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认可准则》和CNAS-CL25《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认可准则在校准领域的应用说明》的要求。

二、实施内部校准的人员,应经过相关计量认真知识、校准技能等必要的培训、考核合格并持证或经授权。

三、实验室实施内部校准的校准环境、设施应满足校准方法的要求。

四、实施内部校准使用的标准设备(含标准物质/标准样品)应满足以下要求:实验室应按照校准方法要求配备标准设备和辅助设备;标准设备的准确等级(或最大允许误差)一般应优于被校准设备的3-5倍;个别专业要求达到10倍;标准设备应经校准或检定;一般情况下,标准设备不允许内部校准。

五、校准实验室的主要校准设备、对校准结果有显著影响的设备,一般情况下不允许内部校准。

六、内部校准所用方法,应优先用标准方法(国际、国家、行业、区域组织等发布的方法),当没有标准方法时,可以使用自编方法、厕灵设备制造商推荐的方法等非标方法。当使用非标方法时,应经过验证和确认。非标方法的技术要素应符合《国家计量校准规范编写规则》(JJF1071-2000)的规定。当使用外部非标方法时,实验室应其转化为实验室文件。

七、内部校准的校准证书可以简化,或不出具证书,但校准记录的信息应符合校准方法和认可准则的要求,如应包含测量不确定度、环境条件、标准仪器溯源心思等,并满足对被校设备计量确认的需要。

八、实验室的质量控制程序、质量监督计划应覆盖内部校准活动。

九、相关法规规定数据前置鉴定管理的测量设备,应按规定检定,且其检定周期、检定项目应符合检定规程的规定。


如何判断是否有必要内部校准?

检测实验室首先应该确定是否有必要开展内部校准活动 ,哪些检测设备有必要开展内部校准活动 。检测实验室应该本着经济合理的原则 ,根据以下两个方面来考虑是否必要:

1、检测实验室内部的同类参数的检测设备的数量 ,如某检测实验室内部通用量具比较多, 全部送检费用高而且周期长 ,实验室就可以购买标准量块 ,对通用量具进行内部校准;

2、检测设备的应用领域的宽窄, 应用领域比较窄的检测设备, 往往没有进行校准的标准方法和获得认可的校准服务提供者 ,如果本实验室应用领域比较窄的专用检测设备比较多 ,这就需要实验室根据仪器的使用情况、参数规格、量程来选择合适的标准计量器具和合适的方法来进行内部校准。

人员、计量标准、校准方法、校准证书和不确定度、能力验证这五个方面是实施内部校准过程中最重要的。

一、人员

实施内部校准的人员, 可以是检测设备的使用者 ,也可以是实验室所在组织其他部门的人员, 要熟悉检测设备 ,而且必须经过相关计量知识、技能等必要培训 、考核合格并持证或者经过授权。

计量培训考核的主要方式是参加地方或部门组织的计量培训考核的外部培训考核方式 ,争取每个校准项目都有两人通过计量行政主管部门的外部培训、考核后持有计量员证的同时 ,也要采取外部培训过的人员对其他参与内部校准的人员进行培训的内部培训考核的方式,保证每个参与内部校准的人员都能拥有多个专业的最基本的计量知识。

二、计量标准

计量标准的量值溯源应满足CNAS- CL01《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第 5. 6 条“测量溯源性”的要求和CNAS - CL06《量值溯源要求》的要求 ,计量标准的溯源性是内部校准有效溯源的最基本要求。配置计量标准和配套设备的时候 ,要按照校准方法和测量溯源性的要求 ,根据检测实验室的实际情况, 本着经济合理的原则来进行配置 。

计量标准是否通过最高计量标准建标考核, 由实验室向当地计量行政主管部门咨询, 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当地计量行政主管部门的要求执行。但是应对计量标准进行不确定度验证、重复性和稳定性考核 ,建立计量标准履历表。而且应该对标准的维护和正确的适用建立一套专门的程序 ,并规定程序和日程对计量标准进行期间核查,以保持其校准状态的可信度。

三、校准方法

校准方法应优先采用标准的方法, 首选国家或部门计量检定规程( JJG) 或国家校准规范( JJF) ,而且可以选择性执行, 其次可以选用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中相应的检验和校准部分, 当没有实施校准的标准方法的时候 ,可以使用知名的技术组织、有关科学书籍和期刊公布的方法、自编方法、测量设备制造商推荐的方法等非标准方法。非标准方法使用前必须要经过确认,而且要转化为实验室文件。

编制内部校准方法:对于专用的检测设备的校准,很少有标准方法 ,所以最常见的做法是编制内部校准方法 。编制内部校准方法要参照 JJF1071- 2000《国家计量校准规范编写规则》 , 应该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

校准所用标准器具: 准确度等级、 测量范围;
校准条件: 环境 ,准物质与试剂 ;
校准项目: 与示值准确性相关的内容;
校准方法: 校准项目的具体操作过程;
校准的记录与表达: 校准记录格式, 校准报告的固定格式 ;
校准周期;
被校仪器的符合性判定;
校准结果的不确定度评定
内部校准方法不强调通用性 ,而应该强调针对性和专一性 ,即本内部校准方法就是针对本检测实验室的某一特定被校设备。

四、校准证书和不确定度

内部校准中必须要做好校准记录, 校准记录的内容应符合校准方法和 CNAS 认可准则的要求。校准记录要有较长的保留期, 以备查验和监控被校准仪器的稳定性。做好记录以后实验室可以不出具校准证书, 也可以出具简化的校准证
JOE HUI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楼主,两者区别如下:
1.内部校准:在实验室或其所在组织内部实施的,使用自有的设施和测量标准,校准结果仅用于内部需要,为实现获认可的检测活动相关的测量设备的量值溯源而实施的校准。



2.自校准:一般是利用测量设备自带的校准程序或功能(比如智能仪器的开机自校准程序)或设备厂商提供的没有溯源证书的标准样品进行的校准活动,通常情况下,其不是有效的量值溯源活动,但特殊领域另有规定除外。
3.对于实施内部校准,必须满足一定条件:
一、实验室对使用的测量设备实施内部校准的,其体系文件应覆盖CNAS-CL01《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认可准则》和CNAS-CL25《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认可准则在校准领域的应用说明》的要求。



二、实施内部校准的人员,应经过相关计量知识、校准技能等必要的培训、考核合格并持证或经授权。



三、实验室实施内部校准的校准环境、设施应满足校准方法的要求。



四、实施内部校准使用的标准设备(含标准物质/标准样品)应满足以下要求:实验室应按照校准方法要求配备标准设备和辅助设备;标准设备的准确等级(或大允许误差)一般应优于被校准设备的3-5倍;个别专业要求达到10倍;标准设备应经校准或检定;一般情况下,标准设备不允许内部校准。



五、校准实验室的主要校准设备、对校准结果有显著影响的设备,一般情况下不允许内部校准。



六、内部校准所用方法,应优先用标准方法(、国家、行业、区域组织等发布的方法),当没有标准方法时,可以使用自编方法。当使用非标方法时,应经过验证和确认。非标方法的技术要素应符合《国家计量校准规范编写规则》(JJF1071-2000)的规定。当使用外部非标方法时,实验室应其转化为实验室文件。



七、内部校准的校准证书可以简化,或不出具证书,但校准记录的信息应符合校准方法和认可准则的要求,如应包含测量不确定度、环境条件、标准仪器溯源心思等,并满足对被校设备计量确认的需要。



八、实验室的质量控制程序、质量监督计划应覆盖内部校准活动。



九、相关法规规定数据前置鉴定管理的测量设备,应按规定检定,且其检定周期、检定项目应符合检定规程的规定。
品牌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