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求助】不确定度报告的最后结论,请问这样的格式是否可以:T=(100.31±2.4 )MPa,k=2

浏览0 回复74 电梯直达
路云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我说的很清楚,测量结果是实施测量得到的,理论上没有效数字个数限定,但末位数受到了测量设备分度值或分辨力的约束”。
      被测量值有大有小,被测量的大小都没有限定,你在这里扯什么“测量结果的有效数字”呀?100kg被测对象的测量结果,与1kg的被测对象测量结果,比什么“有效数字”呀蠢得死?如此臭的水平,也好意思在这里现世?
      请不要断章取义,请不要恶意抹掉“没有效数字个数限定,但末位数”关键字眼,企图把测量结果书写的必要条件恶意歪曲成“不确定度”的大小仅受到“测量设备分度值或分辨力的约束”。
      以多次测量结果的平均值作为最终测量结果,请问这个“最终测量结果(平均值)”是不是“测量结果”?哪一位数是“末位数”呀,学术流氓?
en_liujingyu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天天骂人的社会流氓陆云原话:被测量值有大有小,被测量的大小都没有限定,你在这里扯什么“测量结果的有效数字”呀?100kg被测对象的测量结果,与1kg的被测对象测量结果,比什么“有效数字”呀蠢得死?如此臭的水平,也好意思在这里现世?以多次测量结果的平均值作为最终测量结果,请问这个“最终测量结果(平均值)”是不是“测量结果”?哪一位数是“末位数”呀,学术流氓?
  答:陆云蠢不蠢,是不是“蠢得死”,水平臭不臭,众人皆知,本人不予置评。正因为被测量的大小都没有限定,在这里扯什么“测量结果的有效数字”当然是毫无价值,所以我说“理论上其有效数字个数没有限定,只是末位数受到了测量设备分度值或分辨力的约束”,难道流氓陆云混淆概念的脑袋瓜把“有效数字”与“末位数”也混淆不清了吗?“以多次测量结果的平均值作为最终测量结果”时,同样“有效数字个数没有限定,只是末位数受到了测量设备分度值或分辨力的约束”,只不过为了彰显平均值为测量结果时,比单次测量的测量结果准确性高,末位数延伸了一位数罢了,请问,只会骂人的社会流氓能明白吗?
路云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原文由 en_liujingyu(en_liujingyu) 发表:
      你不也天天在这里骂人吗,不要在这里既要做婊子,又要立牌坊。
      正因为被测量的大小都没有限定,在这里扯什么“测量结果的有效数字”当然是毫无价值,所以我说“理论上其有效数字个数没有限定,只是末位数受到了测量设备分度值或分辨力的约束”
      这不是废话吗,跟放屁有什么两样?JJF1059.1对测量结果的修约,啥时候跟你扯“有效数字”啦?
      难道流氓陆云混淆概念的脑袋瓜把“有效数字”与“末位数”也混淆不清了吗?
      你看见我哪句话将二者混淆啦,学术流氓?本主题本来就是说测量结果与不确定度的末位对齐,要涉及也是涉及不确定度的“有效数字”,与测量结果的“有效数字”没有任何关系。恰恰是你这个学术流氓没有嚼资了,于是偷换概念将不确定度的“有效数字”测量结果的“有效数字”上扯。
      “以多次测量结果的平均值作为最终测量结果”时,同样“有效数字个数没有限定,只是末位数受到了测量设备分度值或分辨力的约束”,只不过为了彰显平均值为测量结果时,比单次测量的测量结果准确性高,末位数延伸了一位数罢了,请问,只会骂人的社会流氓能明白吗?
      谁告诉你平均值作为最终测量结果,就一定比单次测量结果的准确性高啊?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提高“准确性”吗?真是其蠢无比!又是谁告诉你平均值作为最终测量结果就是末位数延伸一位数啊?应根据不确定度的末位来确定,你连这一点起码的常识都不知道,你明白个鸟啊!狗屎一泡!
赞贴
0
收藏
0
拍砖
0
2023/7/23 22:07:54 Last edit by luyunnc
en_liujingyu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我从来不骂人,只是晒晒骂人的流氓污秽不堪的骂人言语,让它见见阳光。“在这里既要做婊子,又要立牌坊”的恰恰是发誓要将骂人事业进行终身的流氓自己。
  我已经说清楚了,完整的测量结果表达方式三个原则,包含了不确定度的有效数字个数不超过两个,不确定度末位数与测量结果末位数对齐,不确定度和测量结果后面的数字0不允许随意增加与减少。你的任何混淆概念的手段和任何狡辩都苍白无力。“谁告诉你平均值作为最终测量结果,就一定比单次测量结果的准确性高啊?”这是计量学的又一个基本常识,请骂人流氓去请教计量专业的老师,就连学生也都知道。至于“平均值作为最终测量结果的末位数”与常规测量结果的末位数确定规则没有区别,都是上面所述的“三原则”。陆云是否他所骂的“连这一点起码的常识都不知道,明白个鸟啊!狗屎一泡!”,交由大家评判。
路云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这不是骂“人”,而是骂“学术流氓”,这与老鼠过街人人喊打毫无区别。老鼠过街,人人喊打到终身何错有之?除了你这个学术流氓,还有谁说不该打的?
      我已经说清楚了,完整的测量结果表达方式三个原则,包含了不确定度的有效数字个数不超过两个,不确定度末位数与测量结果末位数对齐,不确定度和测量结果后面的数字0不允许随意增加与减少。
      的确是蠢得跟猪一样。啥叫“包含了不确定度的有效数字个数不超过两个”呀?“包含了”三个字是不是多余的屁话呀?已经对你说了多少遍了,哪里规定的“不确定度末位数与测量结果末位数对齐”呀?明明是“测量结果的末位与不确定度的末位对齐”,你这副猪脑就是教不会。有能耐把你这个“规氏规定”的出处或对齐案例晒出来给大家看看。

      学术流氓睁大眼睛看看清楚,以上哪一步操作是与你那狗屁“三原则”相符的?第二处红线标示的内容,为什么不将不确定度U=0.25g的末位,修约至于测量结果y=6.3g的末位对齐呀?
      你的任何混淆概念的手段和任何狡辩都苍白无力。“谁告诉你平均值作为最终测量结果,就一定比单次测量结果的准确性高啊?”这是计量学的又一个基本常识,请骂人流氓去请教计量专业的老师,就连学生也都知道。
      说出这番话,恰恰说明这位学术流氓连基本的常识都是狗屁不懂。改变测量方法(取多次测量结果的平均值作为最终测量结果)的目的是什么?是提高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吗?能提高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吗?那还要对测量结果进行修正干什么?你是哪位大粪“老师”浇(教)出来的?的确是臭啊!
      至于“平均值作为最终测量结果的末位数”与常规测量结果的末位数确定规则没有区别,都是上面所述的“三原则”。
      案例呢?学术流氓晒出来呀。
赞贴
0
收藏
0
拍砖
0
2023/7/24 20:46:26 Last edit by luyunnc
en_liujingyu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天天骂人的流氓陆云复制粘贴了大块文章想说明什么呢?不正是证明我的观点正确,陆云错误百出吗?陆云片面强调测得值的修约,而藐视不确定度的修约,要么是一叶障目不见泰山,要么是断章取义,要么是恶意误导,当属极不道德。综合其复制粘贴的全部6点,无非是对我所说的完整测量结果的修约“三原则”的展开或详细说明,即:
  不确定度的有效数字个数不能超过两个;
  测得值及其测量不确定度的末位数必须对齐;
  测得值及其测量不确定度末位的数字0不能随意增加或减少。
路云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天天骂人的流氓陆云复制粘贴了大块文章想说明什么呢?不正是证明我的观点正确,陆云错误百出吗?
      哪篇文章的哪句话证明了你的观点正确我的观点错误?见过不要脸的,还真没见过你这么不要脸的。
      陆云片面强调测得值的修约,而藐视不确定度的修约,要么是一叶障目不见泰山,要么是断章取义,要么是恶意误导,当属极不道德。
      55楼截图中的第4条没有谈及不确定度的修约吗?你TMD眼瞎啦?恶意误导极不道德的,恰恰是你这个给脸不要脸的学术流氓。
      综合其复制粘贴的全部6点,无非是对我所说的完整测量结果的修约“三原则”的展开或详细说明,,即:
  不确定度的有效数字个数不能超过两个;
  测得值及其测量不确定度的末位数必须对齐;
  测得值及其测量不确定度末位的数字0不能随意增加或减少。

      大家看看这位学术流氓有多么的卑鄙、龌龊、无耻。看看你54楼的原话是怎么说的吧:

      两个“原则2”对比,前面说“不确定度的末位数与测量结果末位数对齐”,现在却改口说“测得值及其测量不确定度的末位数必须对齐”,学术流氓的三片兔唇的确是狡辩机能不凡。55楼截图第一段红线标示的内容,是你说的意思吗?臭不要脸的学术流氓。
      再来看看“原则3”吧。55楼截图第二段红线标示的内容中,有说测量不确定度的末位数字加0吗?到底是谁的末位,在什么情况下可以补零,谁向谁对齐?你蠢得死看不懂吗?这是你的意思吗?厚颜无耻的学术流氓!
en_liujingyu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骂人流氓问:55楼截图中的第4条没有谈及不确定度的修约吗?你TMD眼瞎啦?恶意误导极不道德的,恰恰是你这个给脸不要脸的学术流氓。
  答:流氓是地地道道“TMD眼瞎啦”,是地地道道的“给脸不要脸的社会流氓”。此人在55楼大幅复制粘贴的文字中,唯独用红笔划线突出的只是对测量结果的修约规定,而视其他于不存在,却睁着眼睛硬不承认。
  骂人流氓说:两个“原则2”对比,前面说“不确定度的末位数与测量结果末位数对齐”,现在却改口说“测得值及其测量不确定度的末位数必须对齐”,学术流氓的三片兔唇的确是狡辩机能不凡。
  答:我已经多次教育你,所谓“对齐”是相互的,因此“不确定度的末位数与测量结果末位数对齐”,与“测得值及其测量不确定度的末位数必须对齐”同义,指的就是不确定度与测量结果,它们的末位数相互对齐,而不是你这个厚颜无耻的流氓胡诌的非此即彼。
  骂人流氓问:55楼截图第二段红线标示的内容中,有说测量不确定度的末位数字加0吗?到底是谁的末位,在什么情况下可以补零,谁向谁对齐?你蠢得死看不懂吗?这是你的意思吗?厚颜无耻的学术流氓!
  答:你是故意不复制粘贴2吗?尽管如此,你截图的第二行仍然露出了“数字右边的0是有效数字”字样,你这个“厚颜无耻的社会流氓”想遮盖仍然没有遮盖住。
路云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此人在55楼大幅复制粘贴的文字中,唯独用红笔划线突出的只是对测量结果的修约规定,而视其他于不存在,却睁着眼睛硬不承认。
      我已经告诉了你,55楼截图中的第4条谈及了不确定度的修约,是你学术流氓自己瞎了眼看不见。红线醒目标示的内容,恰恰是针对你所谓的“规氏三原则”的反驳证据。还需要全部内容都标红才算存在吗?那与不标红有何区别?这是你吃猪潲的老娘教你的逻辑吗?
      我已经多次教育你,所谓“对齐”是相互的,因此“不确定度的末位数与测量结果末位数对齐”,与“测得值及其测量不确定度的末位数必须对齐”同义,指的就是不确定度与测量结果,它们的末位数相互对齐,而不是你这个厚颜无耻的流氓胡诌的非此即彼。
      蠢猪就是蠢猪,谁告诉你是“相互的”呀?标准哪一条哪一款哪一句话说了可以先修约测得值,然后再根据测得值的末位修约不确定度的末位呀?根本不存在什么非此即彼,认为非此即彼的,恰恰是你这个厚颜无耻的学术流氓。叫你将这种修约的案例晒出来给大家看,你除了装死、装傻,还有什么蹩脚下三烂伎俩?继续操弄吧。
      你是故意不复制粘贴2吗?尽管如此,你截图的第二行仍然露出了“数字右边的0是有效数字”字样,你这个“厚颜无耻的社会流氓”想遮盖仍然没有遮盖住。
      啥叫“粘贴2”呀,学术流氓?我说的是“第二段红线标示的内容”,你在跟我扯“截图第二行”。我还不知道你这个学术无赖玩弄这种蹩脚下三烂拙技想达到什么目的?无非就是想东扯西绕转移焦点。你规氏的“原则3”“不确定度和测量结果后面的数字0不允许随意增加与减少”,这跟“有效数字”有什么关系?截图第二处红线标示的内容说了测得值最后一位之后补加的零不是“有效数字”吗?我说了它不是“有效数字”吗?你就是一个十足的、臭不要脸的学术流氓!
en_liujingyu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人人皆知完整的测量结果表述必须遵守“三原则”,同样人人皆知“对齐”是相互的,唯有只会骂人的社会流氓陆云不知。
  哪怕这位流氓骂到天堂地狱,也改变不了陆云“厚颜无耻”和他那“吃猪潲的老娘教的逻辑”,改变不了他那“一个十足的、臭不要脸的社会流氓”本性。
猜你喜欢 最新推荐 热门推荐
品牌合作伙伴